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乱时空[快穿]-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人就来了!朝廷还是看重这边的。这群人真把那片湿地开出来,说不定就会有奇迹”
  “但愿吧!”王奇峰没抱什么幻想。第二天一早就把董福增、王文俊等五人叫来,地图打开,记那么一片地方,既然分五个村子,地方也画出五个区域。写上一二三四五,大家抓阄。
  “明日本官会派人分别带你们去各自的地方,那边现在没路,过去先修一条通出来的路。不要求多好,你们估摸着能走车。今天大家在县城买卖东西,过冬的粮食会跟人一起走。吴大人准备的木料随后便到”
  “大人,我们那边离县城多远?”冯辛梓不会看地图,实际别人一样。
  “恩,大约一百多里地吧,大家放心,本官一样会派车把你们送过去”


第330章 330。耕读之家 10
  青山县城不大; 应该说很小; 一共没几条街道。女人们全部出来,看看能买什么?身上没钱的看看热闹。雨桐塞给大强三两碎银子:“天马上冷了,你买几块兔皮子。估计这东西便宜; 跟李碧江去; 那小子有心眼”
  “师傅; 都买成皮子?还买别的不?”
  “你跟李碧江看着办,你听他的就行; 记得给老太太几块”中原人来北方大多不适应这里的寒冷,保暖物多多益善。
  雨桐跟着姐姐在主大街逛,这里最多的就是山货铺子,基本上是收货,但有人买也会卖。因为手头都没钱; 大多是看热闹。回来的时候诸葛家只有老太太带回一件兔子皮做的皮袄; 不用问也知道是给诸葛茂祥准备的。
  李碧江倒是抱了一包东西放车上。大强给李家老太太和诸葛家的老太太每人六块皮子。孩子说得好; 哪怕晚上盖盖腰也好。孩子孝心,两位老太太客气后接受下来。直夸这孩子就是懂事。剩余的全给了赵氏,少不得诸葛家孩子也有份。
  兔子皮硝好的三十文一块,大强买了三十块,剩余的他和李碧江买了几把柴刀。回来给了李碧江一把,大山一把; 自己留了两把; 剩余的全给了雨桐。还买了一包盐; 这些在他们看来都是必需品。
  董家一样买了一些保暖的东西; 孙氏更是把苏家给莹姐的镯子拿去当了,买了葛布和皮子,一样给儿子买了一把刀,去那里,没防身的武器肯定不行。雨桐估计今天县城的铁匠铺卖断了货,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出发,到了最后一个不大的镇子后,马车离开官道走上一条土路。路旁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村子,村子附近是开出来的田地。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人们看的出种的大多是高粱小麦谷子。路没了,村子也没了。
  望眼是一片片荒草和山林。山都不大,是在平地凸起的一座座,然后是一个个山丘,远远能看到西北和东北方群山连绵。这里之所以叫燕州也是因为有这座延绵不断的燕山而得名。
  一个村选一个位置,彼此间距离要求最少十里。很简单,荒地多,朝廷不限制你开垦,你开多少就是你的。
  三年后登记造册,按名下的土地纳税。所以你就占吧!有能力任你开垦!车马到这里就不能在前进了。各里正召集着自己的人跟随不同的衙差向里走去。“从此处往西都属于你们的范围。你们选一条路线,将来就做进出的路”跟来的曹林道。
  眼前满地的荒草灌木丛,根本无路。五个里正商议,人马暂时在这儿,各村派人去开路,一个村大约负责十里地。方向出来后,曹林指挥着每隔一段留下一批人,一直到最里面。
  眼下开路不是修路,去的人用柴刀打去高草,砍断拦路的树,用铁锹填沟即可。各村在休息的地方做了临时窝棚,也就是俗称的马架子。雨桐等人被派出去找吃的,到了这里,都知道随时能遇到狼等食物动物。所以谁也不敢往远处去。
  不远处不时飞起来的山鸡和鸟类又让人们雀跃。李碧江与大强很亲厚,加上苏家兄弟、董家众人钻进草科。因为雨桐手劲不差,每次也跟着出来。到了晚上这边自然传出了香味,开路的人们也都回来。
  第二天基本上就是一边开道一边走了。路不是笔直的,太不好走的地方基本是绕行。走进不远,李坤城带着的村子不走了,他们抽签抽到了最外边。留下的选址找地方,没到的接着走。
  这样越走人越少,脚下越来越不好走。雨桐所在的村子一直没停下来。有人终不免小声嘀咕:“怎么还没到?该不会是最里面吧!”等只剩下董福增的人时,大家更加确定,真的是最里面的。曹然把人送到这儿带着人回去。
  所有人在开出来的空地上坐下,董福增召集各家的长辈开会:“这次有些对不住大伙了,咱们位置靠西北边,缺点不用说大家看出来了,距离外面最远,离着林子也最近。但是我们离着水源是最近的,就在我们正北方五里地处是一条大河,当地人叫玉带河。
  所以我们以后浇灌取水是最方便的,还有就是我们这边靠南地势偏高一点,更适合建房居住。取木材方便。召集大伙是来商议建村的事,我们村一共一千一百七十三口人,按户分也有百十来户,现在住在窝棚已经冷了,建房事不宜迟。而且房子还真不能凑合,要防止野兽袭击”
  “里正大人有什么高见?”王姓家长问道。
  “我们听您安排就是”胡姓家长也道。
  “现在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能团结合作。建房需要砖石和木料,朝廷只给了我们一部分工具和木料,这些远远不够。但是现在天已经很冷了,说不定哪天变天就下雪。所以我想明天开始男人们要上山伐木和采石、挖地基。哪怕是建起一座大屋也好。
  女人们要准备过冬的食物和负责一日三餐,割草拾柴。现在我们只能团结起来,各自为政肯定行不通”董福增道。
  “我们听里正的”诸葛老爷子率先表态。
  “我们一样,没意见,您就安排吧!”在座的除了王家、胡家、田家外,基本上都与董家沾亲带故。老爷子说什么自然响应。
  “大家信得过我,我就不客气了,我们商量一下分派的任务,然后选出。。。。。。。”窝棚里的会开了很久,远处林子里传来阵阵狼号。胆小的缩在角落,胆大的也是毛发竖起。
  雨桐把小貂和黄大仙放出去看着,现在都八月了,建一两栋房估计还可以。她想起从前东北人最早住的地窖。那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或许明天就试试,哪怕留着当地窖。
  会议散了,董福增带着几个家长观看地势,最后选了一片山丘坡地做村子住址。一千多人能干都行动起来,不然今晚就没地方睡觉。不知道谁出了个主意,把他们需要的地方用沟圈起来,里面点燃不就成了。
  这个办法被采纳,众人拿着官府给的工具开始挖沟,也不用太深,半米宽,一尺深足够,边上的用柴刀砍砍,别到时候点着了其他地方。现在天气干燥,草木枯黄,一点就着,谁也不敢大意。
  女人们割草捡树枝,等会儿搭窝棚都能用到,开路割出来的草被整理晒在一边。老太太们收拾着做饭,附近就有一条小河流过,水质清澈冰凉。一直只山鸡在树上跳跃。一群跟着学打石子的孩子向他们打去。
  人们仿佛忘记了旅途的疲惫,烧荒开始了,火苗顺着风向席卷着草地,炙热的温度让空气骤然升高。黑烟被风吹响远处。草里藏着的动物快速跑出来。守在一旁的人们运气好的就会打到一只兔子。
  所有人紧张地注视着火势。董明仁带着人严守下风头。隔离带打得很宽了,但是他们还是怕有万一。大火过去,一片灰烬,有的地方还在闪着火花。冷风吹过,火星忽闪。“用树枝扑灭了”王松林喊道,带着自己儿子率先踏上烧过的土地。
  土地带着温度,让人们的脚下感到灼烫。聪明的出去踩一脚烂泥,很快有了鞋底。火势在缩小,剩下最下风那片,而那片就是关键。人们几乎都集中过去,只要不蔓延出去,这次烧荒就是成功了。
  人们用树枝压着火苗,不让它飞起来,火的范围越来越小,最后那一团亮熄灭后,人们松了一口气。扑灭最后的火星,眼前就是一片方圆两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砍来的树木很快搭建起一个个马架子。马架子基本上以家为单位,天黑前基本上都住进窝棚。
  地上还留有余温,所以当晚人们睡得最香。放哨的守在火堆旁却听了一个的狼号。“里正大人,这里的狼太多了”
  “听到了,今天把木料运过来马上建房,吃饭后咱们分活儿”董福增半夜醒来的时候也被狼嚎声吓了一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