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凉王徐骁,陛下最为厉害的地方是,大将军和西凉王本不在上京城但是却一直制衡着为父。陛下的心善也便在于此。若是没有朱雀门事变。想来当年的太子赵建成会登基称帝,若如此,为父、夏侯襄阳、徐骁断然没有活着的可能性。更别提封王做宰相了。每一代帝王最先开刀的往往都是身边立过汗马功劳的功臣,陛下没有,反而以一己之力构建了如今局面。北部抵御匈奴的战略防线一直是军饷大户,无形之中制衡着户部。上京城内的兵部制衡着刑部。虽然西凉王在京没有势力,但是相对独立。坐拥雄兵,对为父的制衡更为严重。”
潘仁美听到父亲赞赏徐骁,脸上露出不屑之色,那西凉土地贫瘠。多是蛮人,上京城读书人多有鄙视。潘仁美也觉得西凉不过是一个纸老虎,西凉王不过是个脑袋出奇大的莽夫。
潘春伟看到儿子如此表情。无奈的摇摇头:“仁美,你见识太短。为父向来不佩服他人。即使到了今日,能入为父法眼的人也不多,当今陛下英明神武,为父敬重,大将军果敢杀伐,但是只能算是半个,而西凉王徐骁是真正的英雄,为父是真真切切的佩服。可能一开始接触,你觉得此人粗俗不堪,但是稍加接触,你才明白此人上大智若愚、重情重义。上京城文人喜欢骂徐骁,骂他是二皇帝,军痞子,可是你曾听说过陈贤和纪昀说过徐骁一句坏话?没有,因为这两位读书人是真正的明白人。”
潘仁美很少听父亲如此赞许一个人,不觉有些愕然,问道:“父亲,您常说,世间两种人最难成功,也别让我效仿学习,一是英雄,一是正人君子,但是却如此赞扬徐骁?”
潘仁美拿了潘春伟自己的话打了潘宰相的嘴巴,潘春伟不恼怒,反而微微点点头:“英雄和正人君子是最难成功的,可是徐骁偏偏就成功了。”
潘仁美脸上心悦诚服,但是心中却别不以为意。潘春伟眼光毒辣,早就看出了儿子心中不屑,也不继续解释,而是将话题转移:“仁美,你娘去世的早,我又公务繁忙,很难面面俱到照顾你和美美,所以有时候让你和美美受委屈了。”
潘仁美眼圈一红,自小到大从来都没有听到父亲如此说话。
“但是正是为父的管教不严,才致使你和美美生性顽劣。为父说句实话,美美嫁给二皇子,本不是为父心愿。二皇子为人刚毅,做事也是谨慎,比三皇子出色不少。但是为父心中总有些不安,美美不如陈贤家里的陈诺诺,当年这丫头似乎就感到了什么,所以选了三皇子。”潘春伟淡淡的说道。
潘仁美却不这么认为,二皇子是自己心中最完美的人选,三皇子赵乾性格乖戾,以后登基大宝、继承皇位的肯定是二皇子,美美也会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后,到时候的潘家更是牢不可破。
潘春伟看着在自己面前的儿子,不住摇摇头,有些话说了等于没说,如果哪一天仁美能够明白其中的门门道道,自己或许就能够卸甲归田了。潘春伟心中有一句话想说,但是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来,这句话是——仁美,三皇子登基称帝,潘家还能安稳下去,但是如果二皇子称帝,别说潘家,就是你和美美可能都会……死。
潘春伟又将窗子关闭,走回座位上:“仁美,你先下去吧,最近不要再找林婉儿的麻烦了。”说完掀开了书桌上范诺诺刚刚校订好的一本《大魏国民风纪要》,潘春伟没有将朝堂的事情告诉潘仁美,因为陛下动了一步,就会动第二步,如果自己行动太大,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如静观其变。
潘仁美心中一惊,没想到父亲连自己暗地里做的事情都知道,父亲最恨自己和朝廷官员有联系,却没有听到父亲随后的训话,战战兢兢出了书房。潘仁美从来没听过父亲说过这么多话,今日却一反常态。潘仁美没有感到高兴和欣慰,而是有些恼怒和沉默,因为父亲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而没说。潘仁美自己一个人进了皇宫,见到了妹妹潘美美,两兄妹自小一起长大,有事情都会相互商量。
潘美美看到大哥有些失落,安慰了几句。潘仁美长长叹一口气,瞧见桌子上放着一本《石头记》,气更是不打一处来,指着书说道:“美美,这是怎么回事,你还看上了?”潘美美贵为皇子妃,可是和潘仁美关系依旧如常。
潘美美自己也反感林婉儿,虽然《石头记》写的不错,可是潘美美觉得被林婉儿写出来就是一本不怎么样的书:“不是妹妹我买的,而是皇后让人捎带过来的,说是解闷儿用的。”
潘仁美也忘了父亲的交代,恨恨的说道:“又是林婉儿,总有一天让她好看。美美,娘亲死得早,父亲关心政事,一直是咱俩相依为命长大的,你也知道我是帮亲不帮理的人,无论如何,做哥哥的总会帮你出这口恶气。”
潘美美眼圈一红,别管他人怎么评价潘仁美,潘美美一直觉得有这么一个哥哥是挺骄傲的一件事情。
☆、第037章 万寿节(1):我已开始练习
《石头记》的出版,不但打开了上京城的市场,而且将林婉儿的名声推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再加上坊间相传,《石头记》出版涉及到庙堂之上的,明争暗斗和暗流涌动,更增添了林婉儿和《石头记》的神秘感。
某些人已经开始将贾府的事情和朝廷官员对号入座,有人说贾政便是当今陛下,史老太君便是如今在洛阳行宫的皇太后,至于性情乖张的贾宝玉便是皇宫里那位被禁足三皇子赵乾,林婉儿自己便是林黛玉,范诺诺便是薛宝钗。不过也有人提出异议,林婉儿有个兄弟名字便叫宝玉,或许贾宝玉的原型是那个林宝玉。
这件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就连陈笑笑和青竹娘也起了好奇心,特意问了问林婉儿事情真相,林婉儿摇头晃脑的说道:“大魏国的臣民啊,你们还真有一颗八卦的内心啊。”
柔嘉公主也听说了此事,缠着皇后一同找到赵乾,软硬兼施的问道:“三哥,听说你便是贾宝玉的原型,婉儿姐是林黛玉,对不对?”
就连一宫之主、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也不禁竖起了耳朵。
赵乾不禁哑然失笑,扶着皇后入座,又指了指柔嘉公主的鼻子,说道:“肯定不是。林黛玉是个病怏怏的千金大小姐,说话柔柔弱弱,林婉儿壮得能打死一头牛。再说了那贾宝玉是个怪人,我可是个正常人。”
柔嘉公主努努嘴巴,心里想说,这世间我见过两个人最怪,一个是婉儿姐,另一个便是三哥你。你自己还敢说自己是正常人,也不觉得害臊。柔嘉公主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母后,三哥,《石头记》里说宝玉初尝*情,这*情到底是什么?”
皇后和赵乾面面相觑,柔嘉公主性情单纯。不知道*情是什么也属正常。但是解释起来又有些麻烦。柔嘉公主看着皇后和赵乾奇怪表情,心中的好奇心更胜,私底下问过洪公公。洪公公支支吾吾说了一句“等公主长大就知道了。”这让柔嘉公主郁闷了很久。
赵乾是个推脱事情的高手,脸上带着淡淡笑意的说道:“母后,儿臣手头还有些活计没干完,你先和妹妹聊着。”说完自己一人进了里屋。拿起了从工部借来的木锯继续自己的木匠活。
皇后想了想,摸了摸柔嘉公主的脑袋。说道:“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柔嘉公主很困惑的皱了皱眉头,这*情成了生命中又很难解决的难题了,直到多年之后柔嘉公主和林翰林入洞房之时,柔嘉公主看着要解开自己衣衫的林翰林。随手给了对方一大耳光子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叫做*情啊。
皇后听着里屋不停的拉锯声音。心中多有疑惑,林婉儿刚入上京城的时候。赵乾想尽一切办法,私底下改良了投石器逃出皇宫,如今却能耐着心思躲在皇宫里做木匠活,每日小太假都会将赵乾的事情禀告给皇后,皇后也看过赵乾制作的东西,长不过五尺,厚不过一寸,样子也是稀奇古怪。
如果是他人,皇后也便放了一百个心,纵使对方有上天入地的本事也逃不出皇宫,但是如果是赵乾,皇后心中反而有些忐忑,生怕自己这个最难琢磨的儿子做出什么让人目瞪口呆的东西。
皇后向柔嘉公主问道:“柔嘉,你知道你三哥再做什么东西吗?”
柔嘉公主斜倚在皇后身边,向里屋瞧了瞧,摇摇头说道:“不知道,三哥最近只是忙来忙去,但是却没有动过出宫的心思,有时候还自己一个人呵呵傻笑。对了三哥还说,在万寿节上会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