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和一看出了事情,忙去检查这群读书人是否有性命之虞,别看这群人平时举止高雅、言辞客套,但是告起状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能告你一家,绝对不只告你一个人,能让你身首异处,绝对不让你倾家荡产。
李慕白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好像自己的宝剑出鞘未能饮人血,还对不起自己的一剑。
林婉儿用手驱赶着眼前的尘土,忍不住咳嗽几声,心中埋怨李慕白弄这么大阵势干什么。
林婉儿淡淡说了一句“走吧”,率先离了诸阁,回了客栈。
杨二喜将三人一行的事情说了一遍,只是故意隐去了李慕白一剑摧毁诸阁的事情,不能涨了老白的威风,灭了自己的志气。
陈笑笑听罢杨二喜的叙述,忍不住抿嘴笑出声来,说道:“婉儿姐嘴巴如同抹了辣椒油一般,每一个字能气死那群读书人。”
林婉儿给大宝剥了一个橘子,递给大宝,大宝轻轻咬了一口,被酸的眉头紧皱,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林婉儿爱吃辣、喜吃酸,将大宝手中的橘子拿回来,自己吃了一瓣,觉得刚刚好,说道:“这群人实在可恶,不骂他们几句,我心里不舒服。”
沈松文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担心的说道:“林大家,您骂高兴了,可是这《西厢记》的生意算是彻底没了着落。”
林婉儿自顾自的吃着橘子,说道:“不怕,下午时分陈和大人就会来客栈的,你们只管做好煮粥放粮的事情就行了。”
好像是特意验证林婉儿的推测,刚刚到晌午,陈和便带着人来了客栈。林婉儿也没有客套带着陈和去了客栈顶楼。
陈和临窗而坐,看了看窗外拍着一队等着领粥的难民,心中百感交集,开口说道:“婉儿姑娘善举,不知道能救活多少难民,陈和汗颜。但是济南府一直都有一个顽疾,便是这群读书人。仗着能写几篇文章。而且和上京城有联系,虽然还没有达到目无法纪的程度,但是也是目中无人。就连官府行事都要忌惮他们三分。”
林婉儿给陈和倒上茶水,又让冬虫夏草端上来几盘水果,说道:“这济南府读书人确实是顽疾,好似宦官专政、外戚专权。于国于家都是不利的。”
陈和点点头深以为是,想当年自己刚刚上任济南府尹。也是想做些实事,可是处处被禁锢,事事被人制肘,完全施展不出拳脚。才落得难民进城竟然拿不出银两窘迫场景。
“大人不过太过焦虑,婉儿倒是有一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不过陈大人可要做好被那群读书人弹劾的准备。”林婉儿思索着自己的计划。语气淡然的说道。
“哦,婉儿姑娘有方法?”陈和顿时来了兴趣。“婉儿姑娘尽管提。”
林婉儿低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陈和脸色阴晴不定,最后一拍桌子,说道:“大不了丢了乌纱帽,回家种田,老子再也不搀和得了。”陈和刚说出“老子”两字就觉得不妥,不过林婉儿不在意,因为林婉儿平时也是以“姑奶奶我”自称。陈笑笑提醒过林婉儿,婉儿姐,你作为才女,适当时候应该注意一下言行。林婉儿哈哈一笑,说是如果人连脏话都不能说,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其实林婉儿的计划很简单,以往刘宏达和沈松文到了一处,首先和当地纸商交流,商谈《西厢记》出版情况,再报由官府批审,最后出版印刷。可是济南府纸商和官府受到读书人的压力,不肯和刘宏达、沈松文合作,两人算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林婉儿想着既然弄不到纸张,那么便自己造纸张得了,劳动力都有,客站外面的难民就是很好劳动力。
林婉儿也存了私心,只要一粥一饭外面的难民会就死心塌地的干活,等《西厢记》大卖,再慢慢的提高工资就好了。至于造纸的手艺,刘宏达和沈松文开书局十几年,造纸工艺不在话下,原材料是林婉儿思索更多的地方,造纸需要树皮、麻头、敝布、鱼网等等,陈和主动提出了济南府北有一处面积可观的树林,可以砍伐当作原材料,木头可以修建房屋,供难民居住,开垦出来的荒地可以耕种。
第二日,济南府成群结队的难民开始在官府衙役的指挥下,迁向城外,林婉儿跟在大队伍的后面,亲自指挥,等到了目的地,林婉儿骤然发现,眼前何止是树林,简直就是一座森林。
林婉儿指挥着大伙搭起了帐篷,营建起了营地,生起了篝火,像是远在原始社会那般,向着大自然进发,从土地和汗水中汲取养分,收获财富。
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以后营建起了一个不亚于济南府的城郭,这里住着的都是从山西迁徙而来的难民,他们团结有爱,一致对外,抱团很紧,善良诚恳,乐于助人,但是有时候又有些排外,可是唯独对澶州人格外的热情。在以后那场大魏国最为动荡的宫廷争斗中,这群人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林家一大家子,没有一个人泄露林家的踪迹。
这是后话,在这里不表。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首先有起色的是《西厢记》出版情况,以往举步维艰,但是有了纸张,印刷极为迅速,陈和很痛快的批审了《西厢记》,济南普通人家听说过《西厢记》,但是读过的人很少,因为《西厢记》被诸葛先生等文人豪客说成是“幼稚之极的无聊书籍”,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普通人家阅读的兴趣,纷纷掏钱购买。
此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诸阁重建,本来这事情是林婉儿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臊一下诸葛正我,展现一下姑奶奶我有钱就是任性的风范,木材由诸葛正我所说的“贱民”无偿提供,还组织了一次集体请愿。
这件事情最后需要济南府尹陈和板上钉钉,陈和听到还要重建诸阁,大为恼火,一拍桌子,开口说道:“还要修建什么劳什子诸阁,我看要修建也行,改名婉儿阁好了,不要三层,要修建六层,而且要树立一块碑文,上面不用歌功颂德,刻上婉儿姑娘上次写的铭文就很好嘛。”
于是在原有诸阁的地方又兴建起另一座婉儿阁,婉儿阁六层高,最高层伫立着林婉儿的一座石头雕像。林婉儿站在雕像前,和这个雕像对视过很久,最后讪讪说道:“我还是挺漂亮的嘛。”
林婉儿还没有离开济南,一封语词激烈的奏章经由卧病在床的诸葛正我之手传到了上京城,奏章里面写明了两点:澶州林婉儿,恃才傲物,恃财傲物。
ps:还有一章,稍后奉上,求首订!
☆、第020章 上京城内风波起(2章 ,求首订)
ps:(感谢大家,求订阅,推荐,收藏!)
上京城,朱雀门外,林翰林和林乾毅双手叉袖,不停的跺着脚,信上说大姐会在今日到达上京城,兄弟两人很早便来到朱雀门外等候。
虽然来到上京城有一段时间了,两人但是还是有些不适应这北方的天气,上京城不似澶州面朝大海,即使在冬日也能从氤氲水汽中汲取些许的温暖,北方的冷是从大地渗透而出的,蔓延到家家户户的水缸内,结成一层晶莹剔透的薄冰。
林翰林作为新课状元,破格出任翰林院编修,整日做些枯燥乏味的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林翰林颇为反感,经常偷偷和翰林院纪昀大学士喝酒打屁。相传纪昀大学士年轻时节,玉树凌风,貌比潘安,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主儿,可是林翰林将这位名声在外的大学士从上到下看了几遍,也没看出大学士年轻时候的卓越风姿。纪昀大学士格外推崇林婉儿那首《青玉案》,时常摇头叹息:“婉儿姑娘肯定已经写出了结尾,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将最后两句重复了一遍。”
本来今日纪昀大学士也要来朱雀门静候林婉儿的,但是林翰林看着单手扶腰的纪大学士,好生劝慰了几句,说:“如果大姐进了上京城,一定先来拜访纪大学士,您老还是好好呆着吧。”纪昀看着林翰林这小兔崽子总是盯着自己的腰不放,心中升起怒火,教训道:“小子,年轻时候悠着点,别像我这样等老了才知道腰的重要性。都是年轻惹的祸啊,当初逞威风,现在连肠子都悔青了。”
林翰林嘿嘿一笑,脑海里突然冒出了钱多多的样子,心中一阵恶寒,大白天的怎么突然想起钱多多了?
相比于林翰林的百无聊赖,林乾毅作为更为清闲的翰林院庶吉士工作更为繁琐、枯燥。但是林乾毅甘之如饴。每日尽心尽力将手头事情做完,然后埋头地理杂志和农工商渔等书籍中,完全摒弃了经史子集。光是笔记就作了厚厚的三本。林乾毅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