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穿农家种好田-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苗苗吓得赶紧躲进田幼秋的怀里,指着墙上的影子说:“爸爸,兔兔、兔兔。”
    于是,墙壁上又变换成一只长着一对长耳朵的小兔子,小嘴儿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吃胡萝卜。
    田苗苗和田幼春,又都笑得“哏哏”的。
    手影在煤油灯时期是十分普遍的家庭自娱自乐活动。把手放在煤油灯前,变换手的形状,墙上的手影便幻化成一幅幅活动的栩栩如生的画面:长耳朵小兔子、大嘴巴大灰狼、扑棱着翅膀要飞的鸟儿,滑翔的飞机,是最容易做的,难一些的是圆形的,如人头、猫脸
    田达林不经常逗孩子,今天心情特别好,才给孩子们玩儿成了一块堆。手影也做得很是逼真。
    田青青见父子四人玩儿的高兴,也没打搅,便坐在郝兰欣身边,拿起针线簸箩里没有纳完的袜底儿做起来。
    过麦之前,田青青把第二拨花送去以后,就再没领花料来。原来花厂进料也是根据农事,农闲时多进些,农忙时少近些。因为过麦时间集中,人们有空还愿意到地里拾点儿麦穗儿刨刨麦茬儿什么的,花厂也就没有进料。
    “妈妈,也不知花厂来料了没有?我想去姥姥家看看。”田青青边纳袜底儿边说。
    “嗯。过完麦了,我也想去看看你姥姥姥爷。要不,明天咱俩一块儿去。”郝兰欣做着针线头也没抬地说。
    田青青:“上午去呢还是下午?”
    郝兰欣:“下午吧。中午你还得做饭,再有来买鱼的,还得钓鱼。咱用下午时间到那里看看,一会儿也就回来了。”
    田青青:“下午去就见不着大妗子了。姥姥说,花儿钱是一拨压着一拨,都交了两拨活了。第一拨的早下来了,要是算上过麦的时间,估计第二拨也可能下来了。要是见不着大妗子,钱就拿不回来。她一准不会交到姥姥手里。”
    郝兰欣:“大概齐多少钱呢?”
    田青青:“玲玲姐姐说,第一拨是九块五,第二拨是十一块。”
    郝兰欣:“嗬,这么多呀!我闺女能耐啊,比我挣工分还强呢!”
    田青青笑笑,说:“妈妈,你先别高兴哩,等钱到了手哩再高兴也不迟。”
    郝兰欣点点头:“你大妗子那个人,是个皮钱手,抠唆着呢。钱到了她手里,难往外掏着呢。不过你这是花儿钱,又是个孩子,她怎么着也得顾点儿情面。
    “要是这样,我就不和你一块儿去了。守着我,她提出这事那事来,我不好驳她的面子。
    “你就没事了。该怎么回她就怎么回她。不过也要掌握点儿尺寸,惹恼了她,也是让你姥姥生气。”
    田青青点点头:“我不给她一样儿也就是了。她再怎么抠唆,也得给我花儿钱吧。这钱又与她没搅儿。”
    郝兰欣:“嗯,那就你个人去吧。我去了反倒不好说话。中午饭我回来了再做。”
    田青青:“我可以去的晚一些。明天中午吃捞面,我打出卤、擀出面条来,你回来以后光下面就行。”

  ☆、第147章 新房”设想”

    
    郝兰欣爱怜地望了望田青青:“大晌午的,日头毒着呢。”
    田青青:“没事的,妈妈。我骑自行车一会儿就到。保不住你下地以前能回来了呢!”
    想到自己就要拿到花儿钱了,田青青心里高兴,见郝兰欣正在补自己的一条黑色粗布裤子。便说道:
    “妈妈,你看你这条裤子,屁股上已经有了两个大补丁了,又往补丁上补小补丁。咱家里现在有了钱了,我的花儿钱不做别的,光用来给家里人添置新衣服。明天我就给你买几尺布来。做条新裤子。把这种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全拆了,打袼褙。”
    郝兰欣却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刚才还说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又说的没边际了!你知道人们的衣服是怎么穿的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哪件衣服不穿个七年八年的?!有的补得都看不见原来的布料了,还穿哩。要是破了就花钱买新的,还吃饭不?还盖房不?”
    田青青连忙解释:“妈妈,我不是让你花盖房的钱买衣服,我是说用我做花儿的钱,咱专款专用。谁的衣服破了,旧了,就用花儿钱去买,不动你手里的钱。”
    郝兰欣似有所悟,脸上的愠色退去了不少:“你以为穿新衣服就那么好哇。人们都穿的补丁摞补丁,你穿的干干净净像个客(读qie 音)儿,不让人笑话才怪呢?随大流,不挨揍,人们什么样儿。咱也什么样儿。有了钱柜子里放着,也不花钱买罪受。”
    田青青一头黑线:这是什么逻辑呀,穿好衣服反倒成了受罪了!
    见女儿拧着小眉头,一副不理解的样子。郝兰欣又说:
    “旧衣服补丁衣服穿在身上,在地里干活休息的时候,甭管草地、土地,只要干爽,就往上坐。补丁裤子弄碜了也不心疼。要是穿着新裤子,就舍不得了。人家都坐着你站着,岂不是活受罪。”
    田青青:“说了半天还是新衣服少,要是多了,就不这么想了。”
    郝兰欣:“多了也不行!太扎眼了自己也别扭。九队上大金成,闺女参加工作后。也是想自己挣工资了,让老人穿的好点儿,就给她爸爸买了一块儿白府绸,做了一个褂子。漂白漂白的,大金成说什么也不愿意穿。他老婆子没法了。就把胶泥泡成稀糊糊,把褂子在里面揉了揉,洗净晾干以后,就成了土黄色的了。大金成这才穿出来。”
    田青青:“漂白褂子在农村是不大适应。等天凉快了,我给爸爸买件蓝色的中山装,四个兜兜,可气派了。现在城里的人们都穿这个。”
    这个时期中山装风靡全国,颜色也是青、蓝、灰色。但农村里却很少见。农民穿的大都是家做的便衣,盘扣,前襟下摆处缝着两个大兜兜。
    “那是人家城里的人们穿的。咱是农民,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什么好衣服也穿不出好穿来。人们穿什么咱穿什么。不出那个风头。”
    田青青又是一头黑线:天!穿个中山装也算出风头?!母亲这是思想守旧呢,还是不愿意把钱花在穿戴上???
    “妈妈,咱家里什么时候盖房子呀?”
    田青青见在穿戴上劝说无果,便话锋一转,问出了自己迫切希望知道的问题。
    杨老太太已经发出话让她搬回去了。并且把她的搬出归罪为“味儿”。现在不味儿了。老太太很可能还会说这样的话。
    老太太一定是考虑到她与两个小正太挤在一张床~上不方便。
    但如果搬回老太太屋里,她更不方便:人老了觉少,睡觉轻,她出入空间势必受阻。
    现在她最迫切希望的是自己有一个单独的小屋,不怕小,只要能放得下一张小床了就行。
    郝兰欣:“怎么也得到了秋后了。过去雨季打坯,待坯干透了,才能盖房哩。”
    田青青:“咱不打坯了,盖砖木结构的。这个什么时候动工都可以。还比土坯的结实。”
    田青青前世记忆中,九十年代中期,也就是自己死时的两、三年前,哥哥田幼秋把这处宅子翻盖成了砖木结构的四大间北房,很宽敞明亮。田青青这样建议,等于提前了二十几年,免去了中间的一次土坯房修建。
    “那得多少钱啊?”
    “把咱的钱都用上,不够再借点儿。盖房子是大事,盖起来就动不了啦。咱先盖的好一点儿,日后不落伍。”
    “农村里,有什么落伍不落伍的?再先进,农村里还少了土坯房了?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咱不拔这个尖儿。”
    这一回田青青内牛满面:母亲这是怎么了!穿衣服随大流,不出风头;盖房子不拔尖儿。偏偏自己这个穿越分子不安于现状,一心一意要改变家庭条件,让父母哥弟提前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
    哪知想法一提出,就被母亲挡住了。自己空有丰厚的空间,清晰的前世记忆,却不能实施自己的计划。
    劝说不成,那就用激将法:
    “妈妈,我是说咱家急着用房呢!”田青青继续劝道:“人家杨奶奶一下拿出这么多钱,却住在一个五平方米的小屋里;还有你们,这西厢房夏天热,冬天冷。早一天盖起来,早一天享受。
    “当然,我主要还是在为我个人着想。
    “在哥哥弟弟的床~上挤,我觉得很不方便。
    “回杨奶奶那里,一是杨奶奶这些年都是自己在一间屋里了,乍添上个人,一定会觉得别扭。我也是这样,做梦都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要是紧着不盖的话,我都不知道这个夏天怎么过了?!”
    郝兰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