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是陆呦的唯唯诺诺和怕怕吓吓留给他的印象太深了,一看就是长年不接触外人不和外人打交道,更别说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这样的人即便念了几年书,可离科考只怕也差的太远吧?

    可这丫头的脸上分明透着自信,语气也很笃定,换句话说,那小子准是有什么不为外人知的长处被这丫头发现了,所以这丫头才说要送他去科考。

    “需要我为你做什么?”李琮问道,不知不觉地把“朕”换成了“我”。

    “回皇上,倒真有一件小事,我们打算明年过了正月就搬出去住些时日,还请皇上首肯。”颜彦没敢说分家,陆老太太尚在,陆端尚在,是不可能真正分家的。

    好在颜彦也不指着陆家的家产,她只想脱离陆家的掌控,能轻松自在地生活。

    “就这事?”李琮似乎不信。

    “就这事。”颜彦肯定地重复了一遍。

    “那这样吧,等过了年,让他去太学念一年书试试。有小四小六几个在,没有人敢欺负他的。”李琮沉吟了一下,说道。

    “多谢皇上垂怜,不过民妇不想给皇上添麻烦,夫君一无功名二无爵位三不是皇族人,他去太学不合适。民妇已经想好了,这些日子让他把《论语》和《大学》注释出来,并写几篇经义,等开春了带他去松麓书院拜访季为明老先生,看看可教不可教。”颜彦拒绝了。

    这个时代的太学和明清的太学不一样,绝大部分是皇家贵胄,也有少量陪读的,可那也是从这些世家里挑出来的佼佼者,比如原主的父亲,比如陆鸣。

    因此,不用想也知道陆呦若是去了肯定还得遭受别人的白眼和流言蜚语,颜彦怕他好容易建立起来的那点可怜的自信又被摧毁了。

    至此,李琮才相信颜彦不是在和耍心眼他兜圈子,是真的没想求他。

    “你很好,比我认知的还要好,倒是便宜了那傻小子。”李琮这时着实有些后悔没有把颜彦留在太子身边。

    “皇上叔叔把民妇找来不是为了夸民妇吧?”颜彦想早点进入正题,那边还等着她开饭呢。

    “昨儿你叔叔来找我了,正式和我说了一番关于北边战事的言论,还是你上次提出的联合辽国灭女真的观点。这一次,他又提出了几个新依据,故而,今日朝会上,我把这件事拿出来讨论,朝堂上基本分成三派,一派提出谁也不帮,隔山观虎斗,待辽国元气大伤后,咱们再出兵;一派是赞成出兵,联合女真灭辽,然后再要回咱们的燕云十六州;还有一派是你叔叔这样的,联合契丹灭女真,不过这一派支持的人非常少,我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这么笃定?”李琮也没兜圈子,直接问道。

    他倒不是听进了颜彦的提议,而是好奇一个足不出户的闺阁女子为何会对战事感兴趣,为何会一而再地托颜芃把话递到他面前?

    “回皇上,民妇的三婶长年陪着民妇的三叔在边关,耳闻目染的,多少也明白些辽国的现状,民妇是和她聊过之后,再结合自己看过的一些书籍推断出这个结论。皇上既问到这,民妇就斗胆说几句,还请皇上恕民妇放肆。”

    “说吧,我把你喊来,就是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不许藏私,你尽管说。”这点心胸李琮还是有的。

    “首先,契丹建国有上百年了,虽和我们断断续续打了不少年,但他们并无吞并我们的野心,而且由于燕云十六州的居民绝大部分是汉人,这一百多年来契丹人被汉人同化了不少;其次,我从书上看,辽国推行的政策大部分也是参照我们汉人的体制,甚至于他们也推出了自己的科考制度;第三,我听三婶说,这十多年来,边境上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正经的战事,无非就是小打小闹地抢点粮食和妇孺。因此,民妇认为,辽人应该是愿意也是希望维持这种现状的,更别说,他们现在遭遇到蒙古和女真的双面夹击,自顾尚且不暇,绝对是没有实力来招惹我们大周的。可蒙古和女真就不一样了,这几年他们不断地吞并蚕食别人的部落和地盘,俨然成为了草原上的新霸主,极具侵略性,只怕到时他们的胃口不仅仅是吞下辽国和西夏,而是我们中原大片肥沃的土地。”

    说到这,颜彦顿了一下,指了指墙上的舆图,“皇上请看,燕云十六州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的天然屏障,我朝自立国以来一直想要收复这块地方,可每次都铩羽而归,皇上认为是什么缘故?”

    李琮一下被问住了。


………………………………

第一百三十五章、畅所欲言(二)

    李琮自是不愿意承认大周士兵的战斗力比不上辽国,也不愿意承认大周没有好的将领,可事实就是,大周确实打不过辽国。

    但辽国也别想轻易地拿下大周,因此,李琮斟酌了一下,“是因为两国实力相当,各有胜负。”

    颜彦摇头,“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战马,我们的士兵是靠两条腿走路打,而北方的这些游牧民族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两条腿的人对上四条腿的马,自然是没有胜算。因此,若是辽国被灭,女真反悔的话,我们和女真对抗,皇上觉得前景又是如何呢?”

    李琮没有吱声,因为他清楚一点,大周连辽国都打不过,辽国要输给了女真,大周更无法和女真抗衡了。

    “同样是没有胜算。纵观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原地区因为缺乏足够的战马一直受北方这些游牧民族的侵扰,很少有安生的时候。为此,燕云十六州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天然屏障这么简单,它还有两个天然的适合养马的场所,因为马匹不能散养,需要长山大谷,需要美草甘泉,需要大片空旷的土地,可适合养马的地方一个被西夏拿去了,另一个在契丹人手里,因此,民妇斗胆推测,女真想联合我们灭辽开出的条件无非就是归还燕云十六州,因为他们清楚我们有多迫切想收回这燕云十六州,皇上觉得这么重要的地盘,女真会拱手相让吗?”

    “辽国也不会轻易撒手的。”李琮驳道。

    “确实是,可如今他遭遇蒙古和女真的两面夹击,在亡国和归还燕云十六州请大周出兵,如果是皇上,皇上会怎么选?”

    李琮仍旧没有回答,事实上,他很不喜欢这种假设。

    “皇上,不管是女真还是蒙古,他们都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也称游牧民族,和我们中原的农耕文化迥然不同,我们遵循的是孔孟的中庸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他们信奉的是弱肉强食,因此,这么多年他们之间的部落之争就没有停止过。”

    说到这,颜彦把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

    她阐述的观点是她从自己上一世所学和这一世的书籍堆里东拼西凑出来的,其中还举了五胡乱华的例子。

    “事实证明,这些游牧民族比我们想象的要凶残得多,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因此,当年的汉人才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南边的蛮夷之地。为此,民妇假设我们和女真或蒙古联手灭了辽国但女真翻脸不认人,这意味着我们不但收不回燕云十六州也失去辽国这座屏障,而从冀州到京城这一大片都是平原地带,虽有一条黄河,可冬天一结冰,马匹照样可以随意驰骋,皇上认为女真或蒙古会放弃这么好的南下机会?所以民妇斗胆认为,与其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根本不了解的女真和蒙古身上,还不如相信和我们和平共处了数十年的契丹人。”

    “可若是契丹也反悔呢?或者说契丹和女真蒙古联手对付我们大周呢?”李琮反问道。

    这才是他最害怕的地方。

    “确实存在这种可能,若是契丹反悔,我们损失不大,这座屏障还在,女真和蒙古就不可能踏进中原,我们仍维持这种现状。至于皇上说的后者,暂时应该不太可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为防意外,皇上可以派一个使者和辽国沟通一下,表明我们的立场,我相信辽国皇帝若是一个明君的话,应该选择和我们合作,因为大周若是被灭了,辽国很快就会步我们的后尘,这个结果他们应该可以预料到。”

    “这番话,真的是你自己的结论?”李琮承认颜彦说的有些道理,只是他不相信这番话是从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嘴里说出来。

    要知道,朝堂上这些文武百官争执了半天,可谁也没有颜彦这番话有说服力,甚至于他某一个时间段他竟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太不可思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