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彰颜彬的份上对颜家伸出援手。
都说知子莫若母,马氏正因为太了解自己儿子,知道儿子未必能把这个侯府撑起来,可若有颜彦在一旁扶持,再加上皇家的照拂,事情肯定会大不一样的。
除了颜彰,还有一个颜彬,颜彬生性纯良,又没有爵位可以继承,偏这个孩子又好个舞刀弄棒的,若是能跟着陆呦,兴许将来也能够立点军功什么的,从而走上武举的仕途。
不得不说,马氏为了自己的儿女也算费尽了心机,但有一点,她为人比朱氏确实要良善些,因此她的这些心机并不包括害人性命,甚至于也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
………………………………
第七百六十三章、放下
颜彦是在三天后得知马氏确实进了青莲庵修行,是颜芃亲自来告诉她的,同时还转告了马氏的几句话,说那些年她对颜彦的疼爱是真的,可惜后来被自己的私心蒙了眼,所以才做出这种背离亲情和道义的事情来,为此,她们母女也受到了报应,因此,余生她想陪着青灯古佛过,为自己洗去些罪孽,同时也为家人祈福。
“对了,她还托我给你送来这个,说里面的东西是当年你娘送给你二婶的,如今给你也算是物归原主。还有,她说,希望你能放下以前的旧事,不是为她,是为你自己,这样你余生才能快乐些。”
颜彦没有回答这话,而是扯了扯嘴角,继而打开了这个盒子,盒子不大,里面东西也不多,一套赤金点翠的头面首饰,还有一对上等的羊脂玉镯子,颜彦猜测应该是颜芃和马氏成亲时原主母亲送的贺礼或添妆礼。
除了这些,还有几张银票,颜彦打开一看,居然有五千两,忙抬头问道:“这是?”
颜芃羞愧地垂下头,“这是你祖母送你的那两家铺子和庄子的收益,当年你成亲时你二婶拿了五千两给你压箱底,这是剩下的五千两,你二婶说,既然要修行,首先该修的就是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否则,菩萨会怪罪她的。”
颜彦听了把这银票取出来,“二叔见外了,这些年我在颜家也是要花销的,还有,后来二婶也送了一座庄子和一家铺子给我,我。。。”
“孩子,你快别这么说,论理,你成亲时本该按照侯府嫡长女的规格给你办一份嫁妆,可二叔惭愧,没能说服你二婶不说还被她私下克扣了原本就该属于你的这点收益,更别说,你二婶和你二妹妹当年还对你做了那样的事情。孩子,二叔也愧对你,你再推辞,二叔更没脸见你了。”颜芃并没有去接那银票,而是伸出手来摸了摸颜彦的头。
颜彦看得出来,颜芃心里确实是有愧意,至于马氏,从这几张银票上分析,她应该也是后悔了,也想放下过去的执念,否则,她没有这个勇气承认自己当年的私心,毕竟这五千两银票她不说,颜彦肯定也不会知道。
可惜,人啊,总是要在失去之后才能幡然悔悟,才能放下自己的执念。
不过马氏这还算是好的,像朱氏那种人,只怕死到临头也未必会有悔悟的那一天。
送走颜芃后,颜彦仍是对着这个盒子唏嘘不已,可巧陆衿带着陆初和陆帙进来了,见母亲心情不好,三个孩子都坐在了颜彦身边,陆衿先问:“娘,这是二外公送你的东西?”
“这些首饰是我娘之前送二外婆的,如今你二外婆去庙里修行,把这些东西还给我,说是让我留个念想。”颜彦解释了一句。
“娘,什么叫去庙里修行?”小小的陆祑问。
“修行就是去做尼姑,庵里的尼姑都是女的。”陆衿陪颜彦去过青莲庵,因而对尼姑的印象比较直观。
不过话一说完,她忽地又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娘,我听说庵里的生活很清苦,二外婆能习惯?”
“修行本来就是要吃苦的,不吃苦能修行?”陆初送了陆衿一个白眼,继而又道:“还有,修行不单是去做尼姑,也可以做和尚的,相国寺的和尚也是修行。”
陆衿伸手在陆初的头上敲了下,“臭小子,你胆肥了,居然敢鄙视我?”
一旁的陆帙见了,搬着颜彦的脖子说道:“娘,你看,大姐又在欺负大哥,大姐还欺负我呢。”
颜彦听了这话笑着在小儿子的屁股上拍了下,“你大姐这是在管教你们,你们要听大姐的话,要不是为了陪你们两个玩,你当她愿意留在家里?”
“娘就是偏心,从来不说大姐错,每次错的都是我和二弟。”陆初也表达了他的不满。
“有吗?我有偏心?”颜彦真的开始反思自己。
“没有,娘,你做事最公道了。真的,不信,等爹回来你问爹,阿初是淘气呢,他今天的功课没做好,我说了他几句,他泄私愤呢。”陆衿也搂着颜彦的脖子撒娇。
颜彦歪着脑袋看向了陆初,陆初正嘟囔,“问爹,我才不问爹呢,那是自找不痛快。”
“娘,我知道我知道,今天大哥对对子,大姐说他对得不好,没有,没有。。。”后面的词陆帙一时想不起来,只好摸着自己的脑袋,眨了好几下眼睛也没想起来,最后只得锁着一对眉头看向了陆衿。
“笨蛋,这都没记住,没有意境,知道什么叫意境吗?”陆衿问陆帙。
陆帙摇摇头,陆初撇嘴说道:“不就是嫌我粗俗了么?要我说,先生对的还没我好呢。”
颜彦一听这话好奇了,“你们对的是什么对子?”
“娘,我知道,我知道,天对地,雨对风,春对秋,夏对冬,长天对大地,秋雨对春风,春花对秋实,。。。”陆帙张嘴就来。
“娘,先生出的是路迢迢,大姐非要对什么水隐隐,我说对泪涟涟也不错,谁走了这么远的路不想着家乡不想着亲人?还有,风高秋月白,先生和大姐非要对什么雨霁晚霞红,我觉得对夜下蛙声鸣也不错,娘,夜下蛙声鸣有什么不好?大姐非说夏天才有蛙鸣,我觉得秋天也有啊。”陆初打断了陆帙,说道。
“是啊,初秋的时候的确有蛙鸣,我们阿初观察很细致呢,还有,你的脑子很活泛,不拘一格,能有自己的想法,也又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很难能可贵的。”颜彦搂着儿子夸了几句。
“娘,你这样夸他,大弟弟以后更不服先生管教了,他前几天还用蛙鸣对饭香,蝉声对童趣呢。”陆衿见母亲向着陆初,着急了。
“蝉声对童趣很不错啊,蛙鸣对饭香确实有点。。。”颜彦忍不住莞尔一笑。
“娘,你不是也爱吃田蛙么?”陆初仰头问道。
倒是颜彦,听了这话忽地想起了一个问题,之前陆衿也是很活泼爱胡闹的性子,怎么在家中上了一年多私塾脑子也跟着古板僵化起来呢?
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现象。
………………………………
第七百六十四章、初为人师
这天下午,陆呦回来后,颜彦特地和他商讨了一下几个孩子的教育问题,随后,陆呦去见了那位私塾先生,把那位先生辞掉了。
从次日开始,颜彦自己接过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她按照上一世的经验给孩子们列了一个时间表,随后把每天需要学习的课程也分别标上,除了正常的启蒙教学,颜彦还教孩子们一点浅显的数学和基础自然知识,此外也包括琴棋书画。
左右孩子们还小,颜彦也不想太拘着他们,至于陆初和陆帙,颜彦决定等到了八岁直接送他们去书院。
令颜彦惊喜的是,孩子们都很喜欢她的教学方式,且毫无意外的,这三个孩子最喜欢的科目都是《自然科学》,因为从这门功课里,他们可以更清楚直观地认识自然界,比如,颜彦教会他们如何区分哺乳动物和卵生动物,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还有,什么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以及两栖动物和陆生动物等,除了认识动物,颜彦也会教他们认识各种花草树木。
偶尔,颜彦也会带他们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比如说通过肥皂泡观察光的颜色,比如说小孔成像,比如说钻木取火,比如说利用家中现有的物质分辨出酸碱盐,以及哪些东西是可以入口的哪些是不可以入口的,哪些东西是绝对有害的。
颜彦带孩子们做过最复杂的一个实验是用木炭燃烧收集二氧化碳,通过一节装满水的猪小肠,最后把水排干了,剩下一节鼓鼓囊囊的气体,让孩子们认识气体也会占地方后,又把这些二氧化碳通进澄净的石灰水中,最后待石灰水沉淀后挖出碳酸钙泥给孩子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