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牟煌

    首先,门上挂了一对大红的灯笼,灯笼下面还有一个红色的络子垂下来,灯笼上面不是写着“明园”或“百惠”之类的府邸名称,而是一个上面写着“吉祥”另一个上面写着“如意”。

    可惜,因是大白天,灯笼有点显暗,看不出别的什么出彩来。

    不过李琮很快也被大门两边这对长联吸引了,这不是桃符,像是一副楹联,可却比楹联应时应景,确切地说,带有很强的季节性,“红梅点点,盘瓠傲霜随岁去;丽日融融,天蓬报喜伴春来。”还有一个横批,“喜迎新春。”

    “咦,他们家怎么换上这样的桃符了?还别说,这幅楹联倒是很应景,今年正好是猪年,送狗迎猪。”李稷凑过来,先开口了。

    “彦儿姐姐总能有点新奇东西。”李穑的好奇心最重,早就先看了一个大概,只是没有吱声而已,这会也是听了太子哥哥的话随口附和了一句。

    “我也喜欢彦儿姑姑,彦儿姑姑会讲很多故事,和别人不一样。”李熙一听大家都夸颜彦呢,也跟着夸了一句。

    前两次去云家和颜家都没有带上他,这次听说去明园,是李熙主动要求来的。

    “哦,彦儿姑姑都跟讲什么故事了?”李琮对这个话题有兴趣了。

    李熙眨眨眼,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小马过河,一个是三打白骨精,还有一个是狼来了。

    李熙已经六岁了,颜彦给他讲的几个故事比较浅显好懂,因而他很快就有模有样地跟大家学了一遍。

    “可这几个故事我怎么没听过啊?”李穑看向了李稷等人。

    “我们也没听说过。”李穗李稹也摇头。

    “兴许是彦儿妹妹特地编出来教导李熙的,们不觉得这几个故事都特别有寓意?”李稷替颜彦说了句话。

    “没错,彦儿姑姑说过,每个故事都有寓意的,小马过河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偏听一面之词;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被表面的东西所蒙骗;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撒谎,尤其不能欺骗那些对我们有善意并想帮助我们的人。”李熙接过父亲的话。

    “很喜欢彦儿姑姑?”李琮问。

    李熙点点头,“彦儿姑姑会讲故事,彦儿姑姑还会做很多好吃的。”

    “那以后每隔几天,来找姑姑,让给讲讲课。”李琮说道。

    这一刻,他倒是没有想去算计颜彦什么,只是单纯地为孩子着想,颜彦的才学他不止一次领教过了,这会又听闻她能通过这么简单的小故事把蕴藏的大道理说出来,着实有几分佩服。

    李稷一时没有明白父皇的用意,不免有点为颜彦忧心起来,李熙则是满脸的雀跃,他是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姑姑,能哄他玩还能给他讲故事,据说还救过他的命,因而,在李熙的心里,颜彦的地位仅次于他母亲和皇祖母以及皇太祖母。

    当然了,这排位不包括男的。

    好在这时,马车进了院内,众人开始下马车了,而听到消息的颜彦也领着家下人迎了出来。

    这不,见太后下了马车,颜彦刚要上前搀扶,冷不丁一个小小的身影扑向了她,“彦儿姑姑,彦儿姑姑,皇祖父方才夸了,我把讲的故事讲给皇祖父他们听了,皇祖父说以后我可以经常来找彦儿姑姑讲课了。”

    颜彦见此只得弯腰抱住了李熙,“可彦儿姑姑只会讲故事,哪会讲课?”

    “大姐忘了,以前经常给我们讲课的,我也喜欢大姐给讲课。”颜彬不明底里,说道。

    “我不管,彦儿妹妹,我儿子以后就交给了,要是不来看我,我就经常带着他来看,左右我儿子也喜欢吃家的饭食。”太子妃笑道。

    皇上都把那枚龙佩送给陆衿了,如今又吐口让她儿子拜颜彦为师,她还能不清楚皇上的用意?

    再则,不冲别的,就冲颜彦救了她儿子一命,又救了她丈夫一命,这份人情就欠大了,谁知道将来还有什么事情要求到人家头上呢?


………………………………

第五百一十二章、自古英雄出少年

    彼时,太后已经下了马车,扫了一圈,没见到颜彧,再一看马氏见到皇上和太子时脸上的失落,她帮着把太子妃的话题岔开了,也问起了大门上挂着的灯笼和中国结来。

    说起来,这件事她也没办法,虽说皇帝是她的亲儿子,可她也不能事事都管着他吧?

    再则,皇帝能跟着她去云家走亲戚,能执晚辈礼给她兄长拜年,也算给足了她面子,她还能要求儿子再去颜府走亲戚?

    若是颜老太太尚在还好说,如今不但颜老太太不在,颜芃也没在,他去了和马氏有什么好说的?

    可颜彦这又不一样了,颜彦帮了皇家这么多,又救过太子和皇长孙,再加上还有颜彦父亲的那层关系在,因而,她儿子一向拿颜彦当个嫡亲晚辈看。

    这一点从给颜彦送嫁、暖房,以及去探视坐月子的颜彦就能看出来,因而,这次皇帝能来明园,太后一点都不意外,这压根就不是她的意思,是儿子自己的意思。

    她能怎么着?

    好在马氏也是个聪明的,很快收起了脸上的失落,一心一意地陪着太后说起明园的年味来。

    “彦儿,这些个灯笼是你和那傻小子一起做的?”李琮看着仪门上的那两盏灯笼问道。

    “回皇上叔叔,我家夫君也不傻了,都能替皇上叔叔分忧了,你还叫他傻小子?”颜彦怕陆呦听了不自在,抗议道。

    谁知李琮听了这话,在颜彦头上一敲,“知足吧,我肯叫他傻小子就不错了,别人盼还盼不来呢。”

    “多谢皇上垂爱,小子明白的。”陆呦忙躬身回道。

    “瞧瞧,瞧瞧,人家比你明白。”李琮说完,又问起陆呦这些日子忙什么。

    陆呦看了眼颜彦,笑着说:“念书、弹琴、画画、玩,还有就是做孔明灯,过几天元宵节时想试试。”

    颜彦和陆呦做的孔明灯和普通意义上的孔明灯不一样,他们并不希望孔明灯可以一直升上高空,而是希望升到一定高度后可以落下来燃烧,如此一来,这孔明灯若是正好落在城池里引起火灾,对攻城肯定也是有帮助的。

    当然,这就不是一盏两盏孔明灯能做到的,得大量的孔明灯齐齐升上去再落下来,且还可以从城池的几个方向同时进行。

    别人还没回过味来,陈察先问道:“对啊,我怎么把孔明灯忘了,你们是不是也想把它用到军事上?”

    陆呦听了微微一笑,“回皇上,我们也是受了陈妹夫纸鸢的启发才想到孔明灯的,正打算过几天去城外试试呢。”

    “好好好,怪道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们两个若是真能帮朕解决这个大难题,朕一定好好赏你们。”李琮笑着承诺道。

    他也希望能找出点什么窍门来赶紧收回那三座城池,顺带早点结束这战争,否则,他担心大周的国力无力支撑下去,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和财力。

    颜彦也是清楚这点的,因而陪笑说道:“回皇上叔叔,我这有个好消息,我的人已经把京城附近所有山头基本找寻了一遍,又搜集到不少山薯种子,我已经把这些种子都分送出去了,今年估计山薯的种植能有上千亩,怎么着也能收进来上百万斤的山薯,虽然对整个大风国来说是杯水车薪,可好歹能解一下燃眉之急,且明年的形势又不一样了。”

    “这对朕来说不算是好消息,我早就算到了你今年的收成,是计划内,有本事,你再给寻摸点计划外的来。”李琮摇摇头,说道。

    “不是吧,皇上叔叔,你早就惦记上了?万一来个。。。”后面的话颜彦没有说完,大过年的,不吉利。

    这不,李琮也瞪着她,颜彦忙换上了一副嘻嘻笑的神情,“回皇上叔叔,我的意思是万一年景好了,来一个风调雨顺,增产个五成也是有可能的。”

    “五成?”这下李琮倒是立住了。

    别看他贵为皇帝,可他对农事多少也了解些,一般的农作物好年景能增产个二三成就相当不错了,可颜彦一开口就是五成,这可能吗?

    “回皇上,山薯的产量本来就高,我们一开始是摸索着来种植的,慢慢的应该会好起来的。”颜彦方才那五成是随口说出来的,哪里会有多大的底气?

    好在这时众人进了上房,太后一看屋子里摆放的几盆鲜花先就喜欢上了,因而方才那个话题也就岔开了。

    因着厅堂有壁炉,因而众人倒不用上炕,就在大厅的圈椅上分主次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