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颜彦为难,马氏也怕尴尬啊。
万一别人问起来,她该怎么应答?
因而,马氏才有这么一问,她是希望颜彦主动提出不去,这样她好向别人交代。
可谁知颜彦却又把问题推给了她,马氏不由得再次细细打量起眼前的人来。
………………………………
第二十六章、满意
? 其实,要依颜彦的本意,她确实不想在这种场合去见太后,更不想去见这些所谓的朝廷命妇,可她知道这是最好的为自己辩白机会。
她没有做错事,错的是陆家不该在那种场合把陆呦带出来,错的是马氏治家不严不该有疏漏,因而,严格说起来她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因而,她想堂堂正正地站出来,所以她必须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
当然了,颜彦敢这么做是因为她知道当时原主所谓的更衣只是更换外衣,说白了就是把外套脱下来换另一件,只不过古代的规矩严苛,加之陆鸣当场提出退亲,再加上某些有心人的传播,大家误以为她和陆呦有了私情。
所以这个锅她不能背,她得站出来甩出去。
只不过这番话她不能这么快说出来,就像是嫁人还是出家一样,她不能让马氏过早地知道她的底牌,故而,她才会把问题推给马氏。
马氏看着眼前这张明明十分熟悉的小脸,心里却再次升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说陌生吧,也不全然,说熟悉吧,也不太对,总之,很奇怪的一种感觉。
按捺住内心的狐疑,马氏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笑着说道:“孩子,这件事还是你自己琢磨琢磨,婶子倒是希望还能跟以前一样,可婶子怕。。。”
后面的话马氏没有说出来,而是定睛看着颜彦。
“那我就听婶子的,再琢磨琢磨。对了,还有一件事想跟婶子告知一声,那天我两位舅母来说我外祖母因为我的事情病倒了,如今我大好了,理应前去探视一番,也让老人家安心安心,还请婶子体谅。”
颜彦也是才想起来该去一趟孟家的,不管怎么说,孟家是原主的外家,这些年也没断了走动,因而,这一趟孟家她势在必行,否则会引起大家的怀疑的。
这不,颜彦一提,马氏很快笑道:“应该的,应该的,这两天我一直想着这事呢,东西也都预备下了,你出门跟我身边的刘妈妈说一声就行。对了,说到刘妈妈,你那个奶娘李妈妈你不打算再用了?我瞧着她素日对你倒还上心。”
颜彦摇了摇头,“算了,左右我屋子里的事情如今都是青禾和青苗在打理,也用不着李妈妈了。”
不说别的,就冲颜彦醒过来李妈妈那一出,颜彦绝对相信原主的上吊和她有很大的关系,这样的人她留在身边有什么用?关键时候还不定倒向谁呢!
“那天你出事后,我倒也审过她,她说她当时昏了头,也不知和你说了什么,可她绝对没有害你的意思,见你上吊了,她也很痛心,后来,你活过来了,她一开始是害怕,不敢相信,再后来见你不要她,她又跪着来求我,想请我帮她说说情,我答应了。孩子,不管怎么说,她是你祖母给你精挑细选留下来的人,你自己再好好考虑考虑。”
“知道了。”颜彦垂下了头。
说归说,她是绝对不会再要这个婆子留在自己身边,实在不行就打发去庄子里。
“这样吧,你不是要去你外祖母家吗?我就这叫人摆饭,你在我这吃了,我让刘妈妈去把东西拿来。”马氏见颜彦一副不甘不愿的样子,琢磨了一下,说道。
“夫人,还是婢妾去吧。”地上的一位姨娘赶紧把话接了过去,见马氏没有反对,急忙出去了。
这顿饭,颜彦第一次真切体会了林黛玉进贾府时吃的第一顿饭,丫鬟们在地上站着给大家布菜,整个屋子里鸦雀无声,就连最活泼的颜彬也老老实实地坐着。
饭毕,仍是丫鬟们送来茶水漱口,接着是上茶,一盏茶还没喝完便有婆子来回话,说东西都准备好了,问几点出门,好去通知车马房的人。
马氏一听先看了颜彦一眼,命婆子把礼单拿来,自己先瞧了一眼,这才递给颜彦,“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告诉婶子。还有,东西准备妥当后,你回去换身衣服,你身上的也太素气了些,老人家会不喜欢的,还有,你要实在不喜欢李妈妈,我这边暂时把刘妈妈借你出趟门,等以后有合适的再说。”
颜彦并没有去接礼单,“婶子做事一向周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这就回去更衣。”
“这孩子,让你看一眼就看一眼。”马氏把礼单塞到了颜彦手里。
颜彦只好接过来扫了一眼,见排头写的是百年人参两支,百年灵芝两朵,燕窝两包,此外还有富贵长春的缎子四匹以及几样京城最著名的香桂斋做的糕点。
“很好,很周全,多谢婶子费心了。”颜彦一看都是探视长辈们能用得上的,还有什么不满意?
“那好,你去换身衣服吧,我就命人去通知车马房的人。还有,到了那边,该问好的问好,该。。。”
“哎呀,母亲,大姐又不是第一次出门,我听着都嫌啰嗦了,还有,大姐又不是去很长时间,下午就回来的。”颜彬打断了马氏的话。
“二弟越发的淘气了,连母亲都敢编排了。”颜彧敲了下颜彬的脑袋。
“二姐,我不是编排,是规劝。好了,我不跟着你们啰嗦,我去写字了,今儿先生布置的几篇大字我还没写完呢。”颜彬冲颜彦嘻嘻一笑,走了。
“母亲,那我也去复习功课了,大姐,路上小心,还有,下午用不用我去接你回来?”颜彰问。
“不用这么麻烦,如今连二弟都知道上进了,大弟更得用心了,有什么不会的及时问先生,那天大姐去藏书楼找了一本本朝一甲前三的策论集,我看过之后觉得很不错,回头我打发丫鬟们给你送去。”颜彦笑着说道。
“啊?大姐,不是吧,你还看这种集子?”颜彰瞪大了眼睛。
“还说呢,你大姐还不是为你才看的,你可别辜负了你大姐的心意。”马氏满意地点点头,同时借机敲打了一下自己的儿子。
她对这个儿子也是寄予了厚望的,毕竟是要继承整个侯府的,没有一点真本事哪行?
………………………………
第二十七章、外家
? 回到自己房里的颜彦换了身粉红色的对襟直领宽边褙子,衣领和袖口以及对襟处绣了一圈缠枝莲,下身是一条白底绿花的长裙,说是长裙,可露出来的只有一圈绿叶,倒是和衣服也配套。
头发也重新梳了一下,仍是结鬟式,只不过把头顶的彩带换成了金钿,青禾给她找出了一对金镯子和一对羊脂玉的镯子,颜彦挑了玉镯。
穿戴一新后,颜彦再去上房给马氏看了一眼,马氏点点头,又嘱咐了刘妈妈和青禾青苗不少话,这才放颜彦几个出门了。
颜彦跟着刘妈妈出了二门,拐到一处石壁处,见有两辆马车停在那,最前面的那辆雕工繁复的一看就是主子坐的,车顶还有四根小柱子,里面用一圈青绸遮得严严实实的,后面这辆马车做工简单多了,车顶和车身都是用青布围起来,倒也严实。
马车前还有四个婆子候着,见颜彦过来,四个婆子均屈膝行了个礼,叫了声“大小姐”,接着有人拿来一个矮凳放在了第一辆马车旁,青禾先扶着颜彦上了马车,随即和青苗也一起上了同一趟车,刘妈妈见颜彦主仆三人上了车,亲自过来放下了车帘。
这时,一个婆子拍了拍手,从拐角处出来四个十七八岁的小厮,两人一组,站在了马车前。
“小心点抬着,今日出门的是大小姐,出了差错,小心你们的皮子。”刘妈妈叮嘱了一遍。
两个小厮应声答应着,随后刘妈妈才带着另外两个婆子上了后面一辆马车,东西也放到了那辆车上。
颜彦这才知道,原来这四个小厮是负责把马车拉到大门外的,大门外有两个专门的车夫牵着两匹马在候着,这不,这四个小厮帮着把马套上车,便转身回去了。
颜彦是第一次坐马车,因着路途也不远,倒也没觉得什么不舒服,只觉得挺新奇的,因为出了侯府这条胡同便进入了一条人气极旺的大街,透过车帘的一角颜彦瞄了一眼外面的街景。
说实在的,街道真不宽,最多也只能并排走两辆马车,不过街道两边的房子倒是挺整齐,青砖房居多,临街的大多是商铺,人也不少,到底是京城,街上走的大人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