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法。

    “真是什么也瞒不过母亲的眼睛,夫君说他只念过短短几年书,我瞧着他似乎对进学很是向往,想着等过些时日他说话若是再顺畅些了就送他去书院念两年书,好不好的倒不要紧,不过是完成也的一个心愿。”颜彦没敢把话说死,可也没敢撒谎,毕竟陆呦若是进学肯定是瞒不住的。

    “好好好,大郎从小就能坐得住,他若是会开口说话,说不定还能替我们陆家考个什么功名回来了。”陆老太太倒是很欢喜。

    她就这两个亲孙子,陆鸣是不二的世子人选,陆呦若是能考个功名,不但破了他又哑又傻的传闻,还能光耀陆家的门楣呢,要知道陆家这么多年来就一直以武将著称,从没有出过一个文官。

    可这对朱氏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皇上和太子本来就偏向颜彦,若是陆呦有了功名,以后她的儿子还能坐稳这个世子之位吗?

    不对,功名哪是这么好考取的?

    正常人尚且要苦读十年甚至十几年,陆呦才念了几年?

    况且,这些年他胆小懦弱的性格早就定型了,哪是这么轻易好改的?

    退一步说,即便他真的有了功名,也影响不到她儿子的地位,她儿子是唯一的嫡子和世子,承继爵位是天经地义的,皇上即便再偏向,也不可能公然褫夺了她儿子的封号,那会寒了这些世家的心。

    想到这,朱氏略心宽了些,同时更是庆幸她儿子要娶的人是颜彧,颜彧同样也得太后欢心,同样也是皇上的表侄女太子的表妹,且颜彧的聪明才干应该不在颜彦之下,肯定能撑起整个国公府的。

    于是,朱氏也挤出了点笑容,“还是我们大郎媳妇有办法,不但治好了大郎的隐疾,还劝动了大郎向学,这可真是大喜事一件,这样吧,大郎进学也不是一天两天,总不能每次都由你陪着,不如我再给他配两个小厮吧,这样他出门也方便些。”

    陆老太太见此点点头,刚要开口,只见颜彦先一步把话接了过去,“母亲的心意固然是好的,只是我们今日是去试听,能不能进学还没有最后定下来,此是其一,其二,如今年关将近,夫君即便要进学也不在这一两个月,怎么着也要过了正月再说;其三,夫君的口吃还没有真正克服,如今谈进学未免有些为时尚早。因此,现在送人真没有必要,还请母亲放心,若真有需要时我们会向母亲开口的。”

    “也好,等有需要了再说。还有,出门记得多穿点,冰天雪地的,让赶车的也小心些。”朱氏叮嘱道。

    “多带几个人跟着,年关近了,保不齐遇到点什么麻烦呢。”老太太补了一句。

    朱氏听了这话,忙吩咐身边的王妈妈,让她去找四个长随跟着颜彦出门。

    半个时辰后,颜彦换了身陆呦小时候的衣服,因着她个子偏小偏瘦,肤色又偏白偏嫩,便干脆没有束发,只梳了两个总角,倒是也看不出多大破绽来。

    “公子,请,小的今日就听候公子差遣了。”颜彦俏皮地向陆呦做了一个抱拳的动作。

    陆呦上前直接握住了颜彦的两手,眉眼含笑地把她拉进了怀里。

    一旁的青禾几个见了,刚要轻手轻脚地撤走,只见颜彦从陆呦的怀里挣出来了,喊住了她们。

    “好了,我们赶紧出发吧,晚了赶不上。”说完,颜彦似想起了什么,对青苗和青雨说道:“你们两个记住了,没事直接把大门关上,不相干的人不许放进来。”。

    “是,小公子。”青禾几个齐声也回道。

    稍后,颜彦和陆呦带着一身小厮服的青禾青釉走到大门的影壁处,朱氏身边的王妈妈在马车旁候着,见到陆呦和颜彦,先屈膝行了个礼,“回大公子回大奶奶,夫人指派了四位跟车的骑马相随,也指派小的跟着一路打点。”

    “有劳王妈妈了。”颜彦笑了笑,跟着陆呦上了第一辆马车。

    青禾青釉两个跟着王妈妈上了后面的马车,出了陆家角门,颜彦听见王妈妈吩咐那几个跟车的,意思是让他们跟紧了,不能出了茬子。

    看到这一幕,颜彦忽然多了一个心眼,命马车拐到了“第一糕”处,随后,她亲自下车去找青玉青云要了一盒糕点,然后又嘱咐她们几句话,这才又上了马车。

    一个多时辰后,颜彦一行到了松麓书院,这一次大门大开着,陆陆续续有头戴方巾的学子模样的人进了大门,于是,颜彦和陆呦两个也跟在人堆里进去了。


………………………………

第一百六十四章、精髓

    因着天气寒冷,这次讲学不是在室外,而是在一座可以容纳五六百人的天然大石洞里,颜彦几个一路打听着赶到石洞时讲学已经开始了,透过密密麻麻的人群,颜彦看见了一位身穿灰色长袍胡须发白的长者站在高处正侃侃而谈。

    仔细听了几分钟,颜彦听出今天季老先生讲学的内容应该是和仁义礼智信相关的,老先生提到“仁”是孔子道德伦理体系的核心,而实现这个道德体系的手段和途径是“礼”,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便是天下人仰慕的仁人。

    由此可见,“仁”不是先天有的,是靠后天“克己修身”的结果,而这个“克己修身”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读几本书听几堂课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不断克制和约束自己,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于礼。

    从仁和礼,老先生引申到了义和信,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信者,人言也,言为心声。信是“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为此,信为义和仁的前提。

    从孔子的仁礼,老先生又谈到墨子的修身,“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接着,老先生阐述了墨子的品行修养和君子人格问题,强调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提出“君子之道,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等。”

    从墨子老先生又转到荀子,指出人们对善与不善应采取的态度,指出君子隆师亲友,好善不厌,因而能够取得成功,但这个过程离不开礼和教授他们礼的先生。

    从荀子,老先生又转到了《大学》,修养好自身的道德,管束好自己的家庭,从而治理好国家大事,使天下太平安定等等。

    就在颜彦听得兴致缺缺时,老先生突然话锋一转,转到了当今局势。

    老先生先是提起契丹、西夏和汉人的渊源,说起燕云十六州和大周的关系,继而也说起了蒙古和女真,说起这些胡人和汉人的本质区别,一个是有着上千年文明传承的民族,一个是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走出来的民族,当这样两个民族产生对抗或联手时会有着什么样的结局?

    至此,颜彦才知道,明年春天是大比之年,所以老先生才挑这个时候讲这么一堂课,目的是启发这些学子们能写出好的策论和经义,能有让人耳目一新且又有借鉴力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泛泛之作。

    令颜彦惊讶的是,讲学的最后居然是现场辩论,现场辩论的内容可以是针对之前的那部分关于仁义礼智信的铺垫,也可以是针对最后那段关于当前局势的分析。

    不得不说,大周的言论自由度比颜彦所知的清朝不知宽松了多少倍,至少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文字狱,学子们可以自由地讨论这些政事。

    不过令颜彦失望的是,现场大部分学子的建议是联合女真灭辽,条件就是收回燕云十六州,当然了,也有少数人赞成两不相帮,而像颜彦这样提出联合辽国灭女真的人就更少了。

    奇怪,这些人的脑袋怎么一个个跟陆鸣似的,老先生明明做了这么多铺垫,目的就是说明蒙古和女真还没有真正接受儒家文化的洗礼,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仁义礼智信的约束,可这些学子们竟然没有领悟到最关键的精髓。

    谁知颜彦正念叨陆鸣时,只见陆鸣突然站出来说话了,他身边围了一大堆的人,看来都是他的追随者,难怪场中有这么多一样的声音。

    这些人听了半天讲学听的是什么呢?就不能有点自己的观点吗?

    说实在的,要不是顾忌自己是个女的,颜彦都想自己站出来和陆鸣辩驳了。

    正碎碎念时,颜彦忽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顺着声音找过去,果然看到颜彰站在一堆人中间,毫不起眼,不过他倒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确切地说,他提的是颜彦的观点,也就是皇上在朝堂上拿出来讨论的观点,他在用这个观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