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丰氏怕把赵老头累着,宁愿走路一瘸一拐也不坐板车。

    三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长平县城。

    这个时辰没有小集市,不过城门外几十丈远的官道两旁有几个村人摆着摊子卖鸡、蛋、菜,竟然还有卖鞋子的。

    丰氏给了赵老头三个铜钱让他回村,赵老头一直把丰氏当救命恩人,不放心母女俩在这里卖豆腐,不肯走就站在一旁守着。

    之前王海跟族人说好了,丰氏在长平县城外卖豆腐,族人不要去那里卖。

    县城里出来买菜的县民瞧到有卖豆腐的,都有些惊喜,围了上来好奇的问道:“瞧着你们面生,你们是哪个村的?”

    王燕羞得低下头。

    丰氏大大方方的答道:“我们是礼村人,卖的豆腐是李家豆腐。李家人以后不到县城卖豆腐,由我们家来卖。”

    “原来你们与李家人是一个村的,怪不得你们能卖李家的豆腐。”

    “我正想着中午吃啥,来,给我来一块豆腐。”

    丰氏见刚来就有买卖了,心里窃喜,不过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头,别引起误会,特意道:“豆腐一斤五个铜钱。”

    “李家人卖的李家豆腐一斤四个铜钱。怎么你们卖豆腐就成了一斤五个铜钱?”

    “一个铜钱能买一斤菜,五个铜钱都能买一捆菜了。”

    几个县民一听涨价了,都有些不高兴,语气带着两分埋怨。

    王燕心里一阵紧张。

    丰氏细声细语的跟几人解释道:“我从李家进豆腐价钱高,卖出去要是少于五个铜钱,就得赔死了,再说现在天冷了,地里的菜没了,连萝卜都涨价了,一斤得两个铜钱,大葱也涨钱了,一斤得三个铜钱。”

 119嫁到李家当长嫂

    几人说是那么说,谁都知道这几天的菜价上去了,一根萝卜两三斤,买一个就得五六个铜钱,炒萝卜废油,萝卜吃多了心还慌,不如买豆腐。

    “我家人口多,一斤不够吃。你给我切一块豆腐,从这里切。”

    “豆腐涨钱了,斤两得称足,称得高高的。我要一斤豆腐。”

    丰氏连忙给几人称豆腐,斤两自是给的足,一会儿就卖出去十几斤,王燕仍是负责收钱。

    几人手里捧着豆腐回了县城,被熟人瞧见了十个有九个要问一声“哪里买的豆腐?”

    “县城城门外,礼村的一对母女在卖豆腐,卖的是李家豆腐,以后李家人不来卖豆腐,就由这对母女卖。”

    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个时辰,城门外有人卖豆腐的消息就传遍整个县城,家里喜欢吃豆腐的这就拿着银钱去买。

    中午,丰氏母女就把豆腐全卖光了,恍如做梦,直到走到礼村被特意守在村口的十几个族人用无比羡慕的语气问东问西,才知道这是真的。

    “往日,李山傍晚才能回来,你们比他回来的早多了。”

    “豆腐买卖太好做了。”

    “你们一家卖三百多斤是我家的十倍,赚的也是我家的十倍呢。明个能不能让李家多卖给族里豆腐,好让我家多分点豆腐多赚点银钱?”

    丰氏母女插上门把铜钱拿出来数了又数,好家伙,除去成本这一趟竟是赚了近五百个铜钱。

    一亩良田在风调雨顺丰收年的收益就几百个铜钱。母女俩一天就赚了这么多。

    王燕瞅着八仙桌上小山一样的铜钱,眼睛放光,“娘,卖豆腐可比砌火炕挣钱多。”

    丰氏的嘴都要笑歪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她跟女儿卖豆腐一天就赚了这么多,比王海砌火炕都多,“发财了。我们家要发财了。”一天赚四钱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二两银子。

    “难怪四狗子、五狗子卖了几天豆腐就有钱买骡子。”王燕畅想自己家能买大牲口。

    “豆腐买卖李家可以自己做的,却是让我们做了。李家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丰氏激动之余,这就拿了五十个鸡蛋让王燕拿去李家道谢。

    王燕去而复返,鸡蛋没有送出去,“李家的人都在午休,门都关着,我怕吵着他们就没叫门。”

    丰氏便道:“李家做豆腐每天比鸡还起的早,也是辛苦活。”

    王燕却道:“辛苦赚的也多。”

    “那是。我们家要是能赚这么多钱,比这辛苦都行。”丰氏望着个子比自己还高的女儿,笑道:“卖豆腐买卖赚钱多,我好好给你置嫁妆。”

    “娘,赚的钱都给弟弟读书用。”整个大周国都是重男轻女,王燕能听到丰氏说这样的话已经很感动了。

    丰氏心里知道女儿说的是肺腑之言,拉着女儿坐下来说话,问道:“你明年十五就及笄,亲事还没有定下,我与爹商量过,想把你嫁给李家李健安。”

    王燕对李健安及李家的印象极好,心里很是愿意,脸羞得通红,只是有件事还是要问清楚的好,低头小声道:“爹不是想让弟弟娶如意吗,怎么还让我嫁进李家?”

    丰氏问道:“志高给你说的?”

    “不是。我听爹说的,爹还让我多跟如意走动。”

    丰氏还不知道有这事呢,这老头子真是够有心的,缓缓道:“那是之前,如今这不是有变化了吗,你又马上及笄,我与你爹商量还是把你嫁到李家去,至于你弟弟,他现在年纪小,心思还是放在读书上。”

    王燕继续问道“我若是嫁进李家,如意还能嫁进我们家吗?”母女又不是外人,什么话都能说的。

    丰氏语气里有些无奈,“李家那么宝贝如意,不会把她嫁到我们家。”

    王燕观察丰氏的表情,轻声问道:“赵姨跟你暗示了?”

    “可不是吗。我早就对如意断了念想,还告诉你爹,你爹直到前几天才断了心思。”

    王族把李家砌火炕的方子泄露出去的事,导致王海一见到李家就满心愧疚,这种情况下,怎么有脸向李家提亲让小儿子把李如意娶进家门,这就同意丰氏的提议,把王燕嫁到李家。

    王燕除了容貌普通,其余的优点多多,聪明、能干、温柔、善良、勤俭,绣活做的好,这几年来求亲的人家不少,李家要不是现在发达了,李健安都没有资格娶王燕。

    到了下午,四狗子兄妹俩从尚县回来,豆腐全部卖完,从村人的嘴里得知王族族人的千斤豆腐比他们还卖的快,心里的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

    王族人为了感激李家,也想着让李家多卖给王族豆腐,陆续拿着一捆葱、两斤玉米面、六个鸡蛋等东西到李家串门。

    李家就是过年也没这么热闹过,李山脸皮薄,拿了王族族人的礼物,就跟李如意道:“如意,我在家里一下午都闲着,你就让我磨几百斤豆腐卖给王族。”再说了多卖豆腐李家还多赚银钱。

    “王伯、丰姨没有向我们家开口。”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王族的人要是这么容易就达到目的,以后再提出要求李家要是拒绝,肯定被王族的人说不仁不义。

    李山正发愁如何说服李如意增加豆腐产量,李家四兄弟带来了一个消息,张秀才的大舅哥马松三天后从北地回到金鸡镇,委托张秀才从李家买两千斤豆腐。

    若是别人,李如意会让他来礼村,张秀才是李家四兄弟的先生,身份不一般,便道:“爹,你与我明个下午去一趟金鸡镇跟张秀才签份买卖契约。”

    李山自是同意。

    到了第二日,父女午休之后赶着驴车去了张秀才的家,不是空手去,带了一小坛秋梨膏、一坛泡菜、两对腊猪耳朵、两大块腊猪肝。

    马氏与四岁的小儿子张澈在家里,长女张芸去邻居家找同龄的少女做绣活,张秀才与七岁的二儿子张祺都在学堂。

    张秀才的家离学堂很近,马氏打发仆人去把他喊回来,在等人的功夫,跟李山父女拉起家常,得知李家之前送的混糖月饼、泡菜、豆腐等吃食都是李如意想出来做出来,心里很是惊诧,不由得对李如意高看一眼。

 120可怜妇人求医

    这个时代,女子的模样好、厨艺好、手工好在择偶时都是可以拿出来说的优点。

    李如意的模样好、厨艺好,只这两点,以后上门求亲的人肯定多。

    马氏有心想让张芸跟着李如意学学厨艺,可李如意会的都是李家的密方不能外传,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你们李家做买卖很有一套,两千斤豆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签份买卖契约对双方都好。”张秀才回到家里,立刻跟李山父女细谈了契约内容。

    李山一切都听李如意的,就让她回复张秀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