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年,洪星华跟着慕容锦去燕城,洪家的打算是让她嫁给周莫玄,后来,在得知周莫玄已经有心上人后就打消了念头。

    洪家压根没想到,洪星华会嫁给当时在燕王府疗伤的周景晨。

    洪星华轻声道:“我们洪家与楚军交战死了很多人。”

    “当时双方是各为其主。”周琼蕊右手放在洪星华的左肩上,面对面的低声道:“你已经是朝廷封的楚王妃,你的眼界不能只是洪家女。”

    内战给大周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经济迅速复苏,百姓安居乐业,楚军与洪家军必须放下血仇共同辅佐新帝巩固江山。

    这就是新帝为什么下旨同意洪家与楚王联姻的原因。

    一过洛河,秋风瑟瑟,传旨官未到燕城,就已经感觉到北地的凉意。

    从邢城至燕城的官道,一路上车马行人络绎不绝,经常碰见敲锣打鼓成亲的迎亲送亲队伍。

    娶媳妇得有房子摆喜宴处处银子,老百姓成亲的多,说明生活过得好。

    这里欣欣向荣跟萧条的洛城一带截然不同。

    传旨官不止一次的心里嘀咕:这是北地吗,本官是不是走错路了?

 699荣封昆城县主

    黄昏,官道旁边的驿馆。

    传旨官托了朝廷的福享受到一桌美味免费的饭菜。在用饭之后,驿馆的奴仆送来水果、茶点,还有热水。

    传旨官见那奴仆是个目光单纯的少年,问道“本官三年前来过北地,当时也是初冬,天气非常寒冷,官道上的常能看到衣不遮体的乞丐,今年再来虽是初秋,官道上却很少看到乞丐。北地的乞丐都去了哪里?”

    “大人问乞丐啊,他们有的给大户人家开荒种田种黄豆,有的自己种地。”少年生着一张圆脸,看着顶多十三、四岁,其实已经十七岁娶妻生子了,自豪的笑道:“我们燕王爷今年过年时颁布减农税令,又鼓励村民开荒种黄豆。”

    “你是附近村子的人?”传旨官自是知道燕王减掉农税,但那能有多少,再说黄豆,他自己家的佃农就种黄豆,黄豆吃多了肚子胀气爱放屁,价钱贱的很。

    “回大人的话,小的是野枣村人,村子离此处五里路,挨着山。”少年也是健谈的人,另外,他在这里摸出门道,一些官员就喜欢了解北地的情况,若是他说的话让官员感兴趣,可能得到赏钱,“小的家里去年种了三亩多黄豆,今年又开荒了五亩,光是黄豆就卖了不少银钱。”

    传旨官曾在农司呆过一年,了解农事,有些惊诧的问道:“你家竟有八亩多地的黄豆。为何种这么多黄豆?”

    他家的十几个佃农加起来种了二亩地黄豆。这个少年一家就种了八亩。

    黄豆地再不用打理,也得播种、浇水、施肥,消耗人力。少年一家怎么舍得在黄豆地上用这么多的人力?

    少年道:“大人,十斤黄豆能卖十八个铜钱,我们家八亩黄豆地收了一千四百多斤,只留了四百斤,其余的卖了近二两银子,种黄豆比种地省力气还赚得多,我们家决定明年再开荒三亩地种黄豆。”

    北地人稀地广。燕王府鼓励老百姓开荒种地。老百姓开荒种麦子是要收一定的农税,但是要是开荒地种黄豆就不收。

    传旨官只知道国都的黄豆价钱很低,依稀记得佃农说一斤黄豆一个半铜钱,那可是在物价昂贵的国都,没想到北地物价这么低的地方,黄豆的批发价竟然高达一斤一点八个铜钱!

    利润高就是少年家开荒八亩种黄豆的原因。

    “野枣村的人家都跟你们家一样广种黄豆?”

    “是。”少年忍不住道:“小的家里还养了一头猪。”

    “拿什么养猪?”传旨官拍拍脑门,“哦,可以用黄豆藤叶。”

    “黄豆藤叶只能在收了黄豆后才能割了喂猪。”少年憨笑道:“平日我们家用豆渣和着山里野菜、玉米叶、玉米棒子喂猪。”

    “豆渣是什么?”

    “黄豆磨豆浆剩下的渣子。豆渣养猪可好了,猪吃了长得快。”少年摸摸脑袋,“我们家的猪是公猪,开春请人把公猪骟了。骟过的猪长肉就快,肥了杀掉猪肉好吃。”

    “本官出入皇宫,只听说骟人,没听说骟猪。”传旨官哈哈大笑,“看你这孩子也不敢骗本官,今日本官累了,你先下去。”

    只因他身带圣旨,不敢随处走动,不然得去野枣村亲眼见识骟过的猪,这般回到国都可以跟农司的同僚吹嘘一番,说不定还能重新回到农司去。

    传旨官这个身份看着代表朝廷,十分风光,其实特别辛苦还有危险。

    宫里一声令下,传旨官就得带着圣旨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大周国各处,像去燕城算是中等路途,若是去吉城、楚地边防,一个来回就得一个月。

    风里来雨里去,哪怕大雪封山,也得想尽办法将圣旨送达,若是圣旨丢了,那就得人头落地,若是圣旨延误,轻则杖责,重则丢了官职。

    哪有农司安全、地位超凡!

    传旨官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决定,赶紧把圣旨传到,而后抢时间看看燕城附近的农村,再到野枣村看看,回到国都复命之后写一封关于北地农民变化很大的奏折献给农司。

    于是,次日天蒙蒙亮,传旨官就急匆匆启程去燕城,倒是没忘给少年赏了一粒碎银。

    此行目的地是燕城长平县,但是传旨官在出发之间,宫里贵人特意指示,让他先去燕城燕王府向燕王报备。

    下午,传旨官到达燕王府,黄昏前,由燕王府大总管贺南、燕城郑刺史、长史带领,燕王府亲兵五十人开路,出燕城至长平县李家。

    下午就得到命令的长平县郝县令已穿着官府在李家等候多时。

    为了恭迎圣旨,所有人沐浴着盛服,为了不失仪,甚至没有吃晚饭。

    夕阳西下,一行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员、亲兵浩浩荡荡的来到李家大门前。

    传旨官下马,环视李家人,由贺南告知他接旨人,然后待众人跪下后,展开手里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宣读,声音响彻天地。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楚王文武双全,忠君爱国。燕军军官李山忠厚威猛,仁义纯朴。楚王之义妹、李山之女李如意,聪慧秀敏,贞静贤德,医术精湛,妙手回春,册封昆城县主。”

    李如意等待这一刻已久,激动的小脸通红,高声道:“万岁万万岁!”而后起身双手接旨。

    “下官拜见昆城县主。”贺南、郑刺史、长史、郝县令、传旨官一律恭敬的上前鞠躬行礼。

    “恭喜县主!”

    “贺喜县主!”

    传旨官特意禀报道:“县主,您的朝服、印章等物将晚几日送到。”

    李如意小脸笑意浓浓,问道:“我用不用去皇宫谢恩?”

    传旨官正要说此事,“陛下、皇后照顾您未及笄,无需您进宫。”

    “多谢陛下、皇后。”李如意心里感激皇帝夫妻善解人意,又捧着圣旨朝着国都方向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皇恩浩荡,如意铭记于心,祝愿陛下、皇后、小皇子康健平安,洪福齐天!”

    传旨官心里暗赞李如意不愧是楚王的义妹,真是聪慧,落落大方,回去复命时定将她的谢恩方式禀报给宫里贵人。

 700福利多与商议亲事

    “县主,下官等人便不打扰您。”贺南笑哈哈带着众人离开,让李家人可以放开了尽情欢庆。

    李如意把圣旨交给李山夫妻,让爹和娘最先看到。

    李家人也是在半个时辰前才从李如意嘴里得知此事,都是难以置信。

    幸亏李如意提前说了,不然赵氏会当场激动的晕厥过去,哪怕如此,赵氏在亲眼看到圣旨的内容后,也是欢喜呜呜哭出声,甚至比四个儿子考上秀才还要激动亢奋!

    “我闺女当了县主。从二品的县主是我闺女。我闺女真是有福气有本事,被陛下亲自册封县主。”

    可怜天下父母心。

    赵氏一直担心秦太妃觉得李如意在家世身份配不上江青云,不同意李如意嫁给江青云。

    这件事是赵氏最大的心事,她只是跟李山说过几次,连李如意都没有说。她就是怕伤了李如意的自尊心。

    随着李如意渐渐长大,江青云封了长平伯身份更加高贵,赵氏心里更加担心。

    这下好了,周景晨帮了李如意一个天大的忙,让李如意成为县主,解了赵氏的忧愁。

    “闺女,你是从二品的县主,品级比郑刺史都高。”李山觉得自己不是在做梦吧,竟然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