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立。
你竟然在金銮殿上说已经把女儿许配给楚王。你非要把女儿推进火坑,非要让女儿被楚王糟蹋!你怎么如此冲动、愚蠢!”
洪二爷自从那日早朝回来,已经被慕容锦骂了无数回,还被洪郡公写信骂了。只是他不认为做错了。
“洪家军与楚军大战,那是各为其主。大战结束,洪家军与楚军都是大周国的军队,就得和睦。血仇就得靠姻缘化解。那楚王是千古民族英雄,别说星华,就是天上的仙女也娶的。星华嫁给楚王,怎么就是糟蹋,怎么就是进了火坑?我没有做错!”
慕容锦也是气急了,再加上独自过来,没有带着奴婢,咬牙切齿的骂道:“老楚王谋反,新楚王是新帝的大忌,新帝登基时日尚短,等时日长了,江山稳固,头一个就收拾新楚王。到时新帝能放过我们家吗?你这个脑袋长得全是草的草包,我当年怎么就瞎了眼看上你?”
洪二爷反问道:“星华不入宫,新帝就能放过我们家?”
“我自有办法让星华入不了宫。你压根不跟我商量,就冲上金銮殿……”
“你有什么办法?”
“星华若是患疾,自然就入不了宫。到时等风头过了,我再给星华寻门亲事,低调嫁了。”
“头发长,见识短!星华武功高强,战场上一个抵十,这么厉害的女子,又正值风华,怎么可能会患疾病。你当新帝是傻子是聋子?”洪二爷一拳打在石桌上,目放凶光,冷声道:“朝中无人不知我们洪家祖训,女不为妾不入宫,哪怕是太上皇在位时,也无人敢提议洪家女入宫一事。”
慕容锦见夫君牛眼放射凶光,失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干什么,干死他们,谁让我们洪家不好过,我就让谁死!”
慕容锦只见人影一闪,洪二爷就消失不见。不由得大急,赶紧去找管家,让管家带着家奴去拦住洪二爷,别让他杀人惹出大祸。
洪二爷出身战场,武功高强,又跟周景晨在南地杀敌军,缴获敌军大祭司亲手制的兽毒,打算用毒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人。
岂料,他刚准备调查那些官员每日的行踪路线,燕城就传出骇人听闻的毒杀案。
第一日,三名官员在青楼、酒楼被杀死,死时七窍流血,面目狰狞,十分恐怖。
这三名官员是第一批上奏折奏请新帝将洪星华接入宫里的人,官职最高的从三品,最低的也有正五品上。
刑部的仵作验尸,称三名官员是被一种剧毒毒死。刑部特意请出太医院的几名太医验毒,得出的结论是敌国的兽毒。
此案一出,朝野震动。
683赐婚和过县试
“何人如此大胆,公然杀死朝廷官员!”
“太医院院长亲口说三名官员中的是兽毒。听说兽毒是敌国大祭司的独门毒药,曾经在我国边防毒杀几千楚军几万百姓。”
“听说敌国大祭司即将被楚王献俘进入国都,难道敌国的刺客为了救他,混入国都杀我朝官员制造混乱?”
第二日,又是三名官员被杀,他们是在自己的家中被兽毒毒死。
一名官员是在小妾的房里,一名官员在书房,最后一名是在茅厕。
这三名官员是第二批上奏请新帝将洪星华接入宫里的人。虽然官职没有第一日的三名官员高,但是任职年头长,在朝中有一定的人脉。
这下满朝官员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敌国刺客武功极为厉害,神出鬼没,他们用的毒连太医院的人都解不了。”
“楚军对付的可是整个敌国。我们以前都小看了楚军。”
“一日不抓住刺客,国都一日不稳!”
“敌国刺客在暗,我们在明。我们无处可躲。”
“在外面被杀,躲在家里也被杀。如何才能活下来?”
第三日,早朝时,楚王府的使者也就是大总管许海生求见。
文武百官心中纳闷:献俘大队还在途中,楚王为何派许海生提前面圣?
许海生磕头行礼之后,众目睽睽之下,朗声道:“去年夏,燕城燕王府,楚王与洪府的洪小姐一见钟情,经过洪将军同意,请了燕王夫妻当了媒人,定下亲事。这是婚书,请陛下过目。”
太监出列,从许海生手里接过婚书,快步走上龙椅前,低头双手呈给皇帝。
满朝文武皆是震惊,特别是那些怀疑洪家与楚王联姻目的是要把新帝从龙椅上拉下的官员,简直是目瞪口呆。
“原来去年夏天楚王与洪小姐在燕王府时就已定亲。”
“保媒人竟是燕王夫妻。”
“内战之前,楚王就与洪家联姻。内战时,楚军与洪家军拼得你死我活,足矣证明洪家军忠于朝廷。”
“洪小姐的亲哥哥、亲嫂子及两位堂叔都死在楚军手中,这等深海血仇,刻骨铭心,难怪内战结束之后,洪家没有把洪小姐嫁给楚王。”
皇帝面色有些古怪。
那婚书上面写的:洪京画。
皇帝清楚的记得洪二爷的女儿名叫“洪星华”。三个字愣是错了两个,楚王造起假婚书来可也太糙了。这婚书可不能再让别人瞧见。
众人站得远看不清皇帝的表情,纷纷猜测婚书的时间。
皇帝合上婚书交给太监还给许海生,而后下旨赐婚,许海生磕头谢恩,口称万岁万万岁。
洪家女入宫的事就这样落下帷幕,而那个敌国的刺客也跟失踪一样,再没有犯案,刑部也没有抓住人。
有人寻思,敌国刺客潜入国都杀人的可能性不大,而六名官员刚刚被毒杀,楚王的使者就到了国都上早朝向皇帝献上婚书……
或许六名官员是楚王派刺客毒杀,原因就是六名官员要让他的未婚妻入宫为妃。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洪星华便是楚王的逆鳞,谁敢打洪星华的主意,楚王就对谁下杀手。
六名官员的被杀,让那些针对楚王、洪家的官员吓破胆子,一下子全部息声。
楚王的献俘队伍还没到国都,楚王的凶残狠辣名声便已传遍。
就在这时,北地首届独立科考开始了,吸引了大周国所有文人的目光。
科考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并非所有人能参加,而是拥有童生资格的人才能参加。
因此想要参加科考,第一步是获得童生资格,而获得的方式仍是通过考试,所以大周国把童生考试放在乡试的前面,简称“童生试”、“童试”。
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是由各县及官方承认的书院组织。比如长平县、燕城书院、北山书院、青松书院都有资格组织县试。
以前北华书院也是有资格,去年因为师生闹出大事故(见536、537章)被燕王下令十年不得组织县试。
北地各县、各大书院的县试开始,标志着科考拉开序幕!
李家四少年所在的北山书院是老牌的书院,本次县试与以往一样,只用了两日就考完张榜。
李家四少年榜上有名,名次比较靠前,特别是学习天赋最好也最爱读书的李福康,竟然考了全院县试第一名!
李健安的小舅子王志高同样上榜了。
李福康的大舅子张金海、小舅子张铜江也考上了。
十二岁的张铜江在北山书院只读了不到一年书,这次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结果榜上最后一名,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六狗子刚读一年书,还没有上书院,在长平县参加县试,名落孙山。不过,这样才正常,说明县试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只要识字的人就能考过。
“三日后便是府试,我们抓紧最后的时间好好温习功课,争取都上榜。”
“府试的题目肯定比县试难。我已跟江哥哥说了,他同意你们去燕城我家,这三日他给你们指点一二。”
就这样,李家四少年把王志高、张金海、张铜江都带回燕城李家。七个少年在那里进行最后的冲刺。
江青云教导四个是教,教导七个也是教,为了七人能考出好的成绩,他特意跟李如意及总管事打了招呼,这几日就不去燕城作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七人。
夏末的一天,早晨,府试开始了,户籍在燕城辖区考过县试的学子,大概两千人,乌泱泱一片,潮水般向考场涌去。
府试的时间是一天一夜,比县试长。
这期间考生每个人一个隔段小间,在这个大概两、三平米的小间里面,进行考试、吃饭、出恭、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