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5四个大烤炉

    李如意跟赵氏笑道:“刘村的刘铁匠,半个月前我让哥哥找他做了四个烤炉。”

    礼村没有铁匠,金鸡镇的铁匠要价很贵,李家兄弟弟就找了刘村的刘铁匠做烤炉。

    赵氏问道:“烤炉是什么东西?””

    “烤炉就是能烤吃食的炉子。”

    “你要用烤炉做干什么吃食?”

    李如意表情有些神秘的道:“娘,容我卖个关子,过两天您就知道了。我敢打包票的是您肯定会喜欢吃我用烤炉做出来的新吃食。”

    李健安、李英华已经迎了出去。

    刘铁匠父子推着两辆板车,每辆板车上面放着两个外面是铁皮里面是泥巴的简易的烤炉。

    烤炉每个有半人高,坛子形状,上面小中间大下面小,中间最大的地方直径达到四尺,坛子下面开了一个口,那是用来塞柴。

    有几个村人跟在刘铁匠父子后面用好奇的目光看着烤炉,又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李家兄弟。

    “把烤炉都放在后院。”李健安带着刘铁匠父子去了后院的一间茅草房,村人不好意思跟进去就散了。

    李如意亲自去验收烤炉,特意取来柴棍放进烤炉里面烧火。

    红通通的火焰很快就将烤炉烤热,达到李如意的要求。

    她看着薄而均匀的铁皮,心里赞叹刘铁匠父子打铁手艺高超。

    之前,李家兄弟已给刘铁匠父子付了六十个铜钱的定金,现在收到货支付余款三百四十个铜钱。

    没错,一个烤炉一百个铜钱,贵就贵在外面的铁皮上面。

    大周国的金属制品都很贵。一把菜刀三十个铜钱,一把柴刀三十五个铜钱。

    刘铁匠刚才在前院看到了摇井,在后院放烤炉的时候看到了两头驴子,没想到李家兄弟穿戴很差,家里竟这么有银钱,真是深藏不露,笑眯眯跟李健安道:“你家以后打什么东西,找人带个口信,我们到你家谈事。”

    李如意心里暗笑:这就是对大客户提供上门服务。

    李家兄弟待刘铁匠父子走后,问道:“五妹,你要用烤炉做什么吃食?”

    李如意眨了眨眼睛,“还差一样东西,现在还不能做,得再等等。”烤炉能做很多的吃食,为了能够一鸣惊人,第一次用烤炉做出来的吃食要独一无二,在短时期内没有人能够模仿。

    李英华最是聪明反应快,立刻问道:“你说的是胡麻油吗?”

    “对。等镇里粮铺的胡麻油到了,我就能做这道吃食,然后咱们家将在仲秋节的前几天开始出售。”

    胡麻油比菜子油贵,且当地不生产,只能从外地购买。金鸡镇的粮铺是燕城大粮铺的分店,掌柜需让人从大粮铺里进胡麻油。

    前世的农历八月十五在古代叫做仲秋节,今生的大周国也叫做仲秋节。

    “真是好奇五妹做什么新鲜吃食。”

    赵氏站在堂屋门口,望了望前院挂满黄澄澄梨子的梨树,再望向燕城方向,有些感慨道:“一晃眼,梨子成熟,都要到仲秋节了,你爹、二叔还没回来。”

    李如意连忙道:“肚子好饿,我去做午饭吃。”

    李健安快步走向厨房,“你们辛苦了,我去做饭。”

    “大哥,你把后院空着的葱地都翻了也没闲。我来做饭。”李英华跟着就进了厨房。

    李福康去后院的菜地,边走边问:“五妹,午饭吃啥?”

    李如意高声道:“昨个有剩的馒头热一热,再做个炒茄子、黄瓜炒鸡蛋、疙瘩汤。”现在家里每顿吃啥都按她说的菜谱。

    李敏寒喂完驴,搬着梯子到前院把完全熟了的梨子摘下来这次共摘了八个,全部洗了用木盆盛着放在堂屋让全家人吃。

    往年李家的梨子舍不得吃,全部卖掉,今年听李如意的安排不卖了吃到肚子里。不仅如此,李家准备把自家的梨子吃完了向村里人购买。

    李家兄弟个个都勤快,家务、做饭、收拾菜地样样都抢着干,看着很多活,很快就干完了吃午饭。

    下午,李健安惦记着胡麻油,特意去了一趟金鸡镇粮铺,没想到来对了,胡麻油今个中午刚到了,心里暗喜,“我家定了二十斤胡麻油,今个都拿走。”

    粮铺掌柜身材瘦高,下巴留着一小撮胡子,眼睛有神,看着很精明,看似随意的问道:“胡麻油炒菜香得很。”

    小二把装着二十斤胡麻油的坛子端至,打开坛盖,香气飘散出来。

    李健安闻着胡麻油的味道,就觉得香的很,比菜子油的香味浓郁特殊,这样的油炒菜不好吃才怪,再看油的颜色呈淡黄,跟李如意说的一样,随口答道:“香。”

    掌柜故意用很是羡慕的语气道:“你家的日子过得真好,卖饼赚的银钱可真多。”

    李健安谦虚的道:“我家是小买卖,白面、葱都需要银钱,镇里的人买的量小,挣不了多少。”

    掌柜见问不出什么,便直言问道:“你家以后还买不买胡麻油?”

    李健安目光诚恳,“这个不好说,要是再买,肯定到你的铺子。”

    金鸡镇的物价比长平县便宜。

    胡麻油要是在长平县粮铺买得七十个铜钱一斤,金鸡镇粮铺六十八个铜钱,一斤就便宜两个铜钱,二十斤就便宜了四十个铜钱。

    掌柜目光热切,低声道:“小兄弟,不瞒你说,我的铺子里这次多进了胡麻油,你家购买的量大,要是再来买,我一斤再给你便宜两个铜钱。”

    原来,掌柜的向燕城总店要求进三十斤胡麻油,除去卖给李家的,还剩下十斤,这不快到仲秋节了,说不定镇里有人购买。

    谁知,燕城总店一次给发来二百斤胡麻油,比掌柜要的量足足多出一百七十斤。

    这么贵的胡麻油,掌柜怕卖不掉,就决定降价卖给李家。

    “好。”李健安付了碎银,又买了三斤生的黑芝麻,然后把油坛放入背篓里面回家,刚刚走出镇口,远远的就瞧见两个非常熟悉的人。

 56李家混糖月饼

    李福康、李英华并排坐着赶着驴车。

    李福康兴高采烈的叫道:“大哥,五妹让我们赶驴车来接你。”

    “没多远的路,怎么还来接我?”李健安说是说,脸上挂着灿烂笑容。

    驴车在李健安旁边停稳了,李英华跳下地,把驴车帘子掀开,里面竟是坐着四个妇人小孩。

    “你家的驴车好快,就是巅的很。”黑胖的妇人眉开眼笑抱着两个不到五岁的小孩子下了驴车,给了李英华一个铜钱。

    李英华笑眯眯望向两个小孩子,问道:“小虎子、小山子坐得高兴吗?”

    “高兴。”

    “好高兴。我还想坐你家的驴车。”

    两个小孩子满脸欢喜,走之前还伸手摸了摸驴子的肚皮。

    李福康急道:“千万别站在驴屁股后面。”

    两个小孩子仰着脑袋,好奇的问道:“为啥?”

    “驴以为你们偷袭,它会尥蹶子踢伤你们。”李福康把两个小孩子牵到一旁去。

    最后下车的人是个六十多岁牙掉了一半的老婆子,慢悠悠挪动屁股从驴车里面挪到边上,由李英华搀扶着下了地,又把放在驴车里的一个半人高的大包袱拿下来,有些不情愿的塞给李英华一个铜钱,憋着嘴嘀咕道:“快是快,就是好贵。”

    李英华微笑道:“你的包袱可是占了一个人的位置。”

    闻言,老婆子生怕李家再向她要一个铜钱,连忙背着包袱头也不回的跑了。

    李福康有些得意的道:“我们来接你,没想到,刚走到村口遇见小虎子母子三人,她们要坐驴车,我就跟小虎子娘要了一个铜钱,走出村子,就碰到背着包袱的奶奶,问她要不要做驴车,她听到大包袱不收银钱就坐了。”

    李英华摊开手掌,里面放着两个铜钱,喜滋滋的道:“大哥,你看,两个铜钱轻松到手了。”

    “我今个买到了胡麻油。掌柜还说以后我们家再买胡麻油,一斤便宜两个铜钱。走。我们回家。”李健安着急把好消息告诉李如意。

    “大哥,我教你赶驴车。三弟,你去车里坐。”李福康把李英华指使进了驴车。

    不一会儿,李健安就学会了赶驴车,欣喜道:“没想到赶驴车这么简单。”

    “驴温顺,驴车好赶。”李福康扬起鞭子啪的打在公驴的屁股上面,喝道:“驾!”

    驴车的速度一下子提起来,两只木轮在官道上面扬起灰尘,将路人远远的甩在后面。

    李健安惊喜道:“坐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