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这对夫妻丧子悲痛的都不想活了,现在儿女多了,差点失去一个女儿竟然都无所谓。

    李英华从菜地里回来,听了一耳朵,直摇头道:“五狗子可真皮实,在山里昏了一夜也没发烧,今个就活蹦乱跳的跟你去山里采蘑菇。”

    “她是没发烧,可脑门上那么大的一个包,还有啊,也不知道有没有摔伤脑子。”李如意担忧五狗子脑袋里面有淤血,想着观察几天再说。

    李英华却是笑道:“她猴精猴精的,就算摔伤脑子,也比一般人聪明。”

    李如意板着脸问道:“她怎么猴精了?”

    收藏。好评5星哦。

 19面馆竞争

    李英华摸了摸鼻头,神神秘秘的道:“四狗子说五狗子从小就知道吃独食,有好吃的谁也不给。”

    四狗子今年十一岁,是五狗子的哥哥,跟李英华的关系很好。

    “呸。许家那么穷,五狗子有什么独食可吃。”李如意可不认为吃死鸟就是吃独食,没好气的道:“还说呢,四狗子真是铁石心肠,妹妹丢了,不知道去山里寻,也不知道说句关心的话!”

    李英华眼珠子一转,想了想便道:“四狗子不是那样的人。他家的柴刀丢了,他这会子不在山里砍柴,肯定在家里跪着受罚呢。我这就去问问他!”

    赵氏语气幽幽问道:“如意,你二哥、四哥怎么还没回来?”

    “不急。这还早呢。”李如意心里也有些担心,不过不表现出来。

    说曹操,曹操到。李福康、李敏寒满脸笑容的回来了。

    赵氏瞟见他们提的大竹篮里空荡荡,惊喜问道:“都卖完了?”

    李敏寒笑道:“卖完了。”

    李福康自豪的道:“三十张葱花饼、五十张鸡蛋灌饼都卖完了。”

    赵氏看了同样是笑容满面的宝贝女儿,问道:“今个只卖了八十张饼?”

    “镇里卖馄饨的老爷爷跟我们抢买卖,也卖葱花饼,我怕做多了饼卖不完,就比往日少做了二十张。不过,鸡蛋灌饼抛去本钱,赚的比葱花饼多。”李如意为了证明说法是正确的,这就把堂屋的门关上开始算帐。

    李福康、李敏寒在路上已经反复算过了。

    鸡蛋灌饼用了两斤鸡蛋、半斤菜籽油、四斤白面。

    一斤鸡蛋六个铜钱,两斤十二个铜钱。半斤菜籽油十五个铜钱。四斤白面十二个铜钱。

    一张鸡蛋灌饼卖三个铜钱,两张鸡蛋灌饼五个铜钱。金鸡镇的主顾为了省出一个铜钱,大都一次买两张。

    五十张鸡蛋灌饼成本三十九个铜钱,卖出一百一十九个铜钱。

    三十张葱花饼成本是十二个铜钱,卖出三十个铜钱。

    “如果不算人工、木柴、灶具磨损费,我们赚了九十七个铜钱。”李福康细细的把帐说了一遍。

    “竟然赚了这么多银钱。”赵氏喜上眉梢,心里一下子踏实了。

    李敏寒笑道:“妹,主顾吃了咱们家的鸡蛋灌饼,个个都说好吃。”

    李健安从村外的菜地回来,听到堂屋里传来家人的笑声,有些急迫的推门进去,问道:“咱们的买卖如何?”

    李福康见长兄满头大汗,看样子刚才在菜地没少卖力气,起身道:“自是很好。妹妹做的鸡蛋灌饼,镇里的人都没有吃过,吃了之后都夸赞。”

    李健安心里松了一口气,又问道:“卖馄饨的老爷爷会不会跟着咱们家卖鸡蛋灌饼?”

    “他啊。”李敏寒笑得有些幸灾乐祸,“今个都没出馄饨摊子。”

    李健安噗嗤笑出声来,“昨天下大雨,他出摊子,今个天晴却不出了。这个老爷爷真是有些奇怪。”

    “估计是昨个淋着雨,身子不舒服,今个就没能出摊。”李如意想了想,问道:“二哥、四哥,老爷爷没有出摊子,你们的饼怎么卖了这么久?”

    李福康、李敏寒相视对望,还是前者开口道:“妹妹,我们听说镇里的面馆从昨个下午开始卖葱花饼了。”

    赵氏的心又提了起来,镇里的面馆开的年头比老头的馄饨摊还要久,没想到他们看到葱花饼好卖赚银钱,竟是也跟着卖起来。

    李健安的眉头紧蹙,“怎么都来学咱们家。”

    李如意云淡风轻的道:“无妨。有竞争才有进步。今个我们家弄出了鸡蛋灌饼,看看面馆多久能弄出来。”

    赵氏望着小小的宝贝女儿,担忧的问道:“万一明个面馆就弄出鸡蛋灌饼了呢?”

    李如意自信的笑道:“鸡蛋灌饼的做法比葱花饼的难,还有想烙出鸡蛋灌饼得有一定的技巧,面馆的人不可能那么快偷师。没事,我会的面食多着呢。不怕。”

    李福康安慰道:“娘,你不要操心了。我们兄妹的买卖肯定不会被面馆挤掉。”

    “下午的白面还没有着落呢。”李如意数出九十个铜钱,环视三个哥哥,“你们去里正家买白面,顺便问问有没有鸡蛋,要是有的话,十一个铜钱两斤就买,破蛋三个算一个铜钱。”

    赵氏眼睛一亮,“王海家养了许多鸡,肯定有鸡蛋。如意说的这个价钱比镇里收鸡蛋的高,王海家肯定愿意卖给我们家。”

    这是李家第一次去王海家买白面。李健安干脆带着两个弟弟一起去,路过许家,还把听四狗子诉苦的李英华也叫上。

    四兄弟一起去了王海家。

    丰氏一直在留意李家的动静,刚才听亲生的女儿王燕说李福康、李敏寒从镇里回来了,就等着李家来人买白面呢。

    李家倒是麻利,这么快就来了,一来还是四个少年。

    李健安是长子,就由他出面跟丰氏说话。

    双方迫切希望交易成功,都十分的有诚意。

    丰氏想着跟李家长久的做买卖,压根没有扣称的心思,称给的高高的。

    很快,四兄弟就把三十斤白面买到手并付了七十五个铜钱。

    丰氏又听李健安说要买鸡蛋,笑意更浓,“我家的鸡蛋新鲜还好吃,卖到镇里是一斤四个铜钱,只是镇里收的量很大,一次收二十斤。你们家要的量小,我就卖你们家九个铜钱两斤。怎么样?”

    李健安心里暗喜,“好。婶子家要是有新鲜的破蛋,我们家也收,三个一个铜钱。”

    丰氏微笑道“破蛋正好有两个,这样吧,这次你们就拿走,等下次再有一个破蛋,你们给我一个铜钱。”

    李家兄弟从王海家里买了白面、鸡蛋走了。

    丰氏一下子得了八十四个铜钱,跟谁说话都透着喜意。

    王燕等着两个前来打探嫂子走后,特意问道:“娘,李家明天还来咱们家买面买鸡蛋吗?”

    “瞧我这脑子,竟是忘了问这事。”丰氏轻轻拍了拍脑门。

    王燕提醒道:“要是他们天天能来买,一个月就是二两多银子,都够交弟弟一年束脩费。”二两多银子抛开成本,利润不少,总之比直接卖给镇里合算太多。

 20气说分家

    丰氏给王海生了一儿一女。

    女儿王燕今年十四岁,容貌体型都随了丰氏,十分普通,不过十分聪明,绣技在礼村同龄女子当中是最好的。

    儿子王志高今年十二岁,身材高大,容貌周正,如今在镇里的学堂读书。

    丰氏的希望都放在了王志高的身上,家里省吃俭用供王志高读书。

    王海的长子王立冬、王春分闹了许多次分家,王海被闹得烦了有些松动,丰氏却因为要供王志高读书,怕一分家银钱不够用,死活不同意。

    这一大家子人住在一个屋檐下面,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烦也烦死了。

    王志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能静下心来读书,不止一次跟王燕说过同意分家,也跟丰氏说过。

    丰氏要是手里有银钱,自是愿意分家,可是手里没有多少,又担心王海岁数大了,万一去世了,她与儿女连个靠的都没有。

    丰氏低声道:“我们家的白面只够卖一个多月,鸡蛋的话,到了冬天,鸡下的蛋会减少。”

    王燕轻声道:“你可以劝说爹从外村收白面、鸡蛋。”

    丰氏问道:“我们从外面收白面鸡蛋,再卖给李家?”

    “对。这样也能赚些银钱。”王燕俯在丰氏耳边道:“李家跟许家关系最好,可是却第一个买咱们家的面、鸡蛋,还不是看在爹是里正的面上吗?”

    丰氏点点头。

    当年,她设计了王海嫁给他,名声上面有损,赵氏骨子里清高,多少有点瞧不起,就疏远她了。

    不然,赵氏与她的关系是最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