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少年又是不约而同的答道:“好。很好。”

    张屠夫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大手摸摸脑袋。

    他的老爹去燕城他妹妹家休养,临走时让他带着半扇猪去谢李如意,可是他家扣门的母老虎死活不干,愣是把半扇猪全部扣下,让他送臭烘烘的猪下水没人要的猪蹄。

    他觉得太失礼怕被李家人骂出门去,使了个小心计,拿着一个大竹篮把猪下水、猪蹄装上,然后篮子里面垫上树叶,不让腥臭的血水流到地上,上面盖上一层黑布让人瞧不出是啥东西。

    他在李家一口水没喝,放下大篮子磕了一个头就走,也是心虚。

    李福康问道:“张伯,这几天你的生意可好?”

 15降低成本

    “好。昨个驿站来了贵人,今个从我这里买走了一整头猪。”张屠夫今早一下子赚了五分银钱,笑得嘴都合不拢,见两少年要走了,指着随意放在摊子地上的猪下水,“这里有一幅猪下水还有一根猪尾巴,你们都拿走。”

    李如意并没有让李健安兄弟买猪下水。

    李健安兄弟自是摇头要拒绝。

    张屠夫忙道:“这是我家送你们家小神医的。你们快拿走,不然下雨天我还得跑一趟礼村。”

    一幅猪下水加上一根猪尾巴都不如一斤猪肉的价钱贵。

    张屠夫这么做也是为了良心上过得去。

    两个少年推脱不过,只有收了。

    张屠夫看着五大三粗,却是心细,在李家的篓子里用树叶垫了三层,才把猪下水放进去,这样血水不会湛出来弄脏两个少年的衣服。

    李健安兄弟满心欢喜道谢之后回家。

    这一路雨仍是下着,李健安兄弟不时的抬头看看天,看样子今个一整天都不会放晴,县城的买卖做不了,家里少赚二百多个铜钱。

    李英华、李敏寒在家里做了活,就在堂屋里坐着歇息,同样不时的瞧看屋外的天。

    赵氏就坐在他们旁边绣花,光线很暗,也不舍得点油灯。

    李如意从杂房里制药出来,浑身散发淡淡的药香,站在屋檐下眺望前方。

    细而密的雨水呈线状落下,比早上下得还要大,整个礼村笼罩在雨气之中朦朦胧胧,高低不等的房子散落在村路两旁,都是茅草建成。

    礼村的地势高,挨着一条河,这么多年也从未涨过洪水。

    礼村在燕城的东北边,这里四季分明,村民种的粮食除了麦子还有玉米、小米。

    生产力低下,又没有化肥,农作物产量非常低,一亩良田在丰收年最多产二百多斤麦子,打成面粉也就二百斤,这还是黑面,要是白面,只有一百多斤。

    李家共有十亩良田三亩劣田。良田种麦子。劣田种菜、玉米。

    今年风调雨顺,十亩良田收了二千六百多斤麦子,一半打成黑面交了朝廷及自家吃,一半打成白面卖掉。

    镇里粮铺的白面一斤卖三个铜钱,农民要是把白面卖给粮铺,一斤只有两个铜钱。李家的一千三百斤的麦子打出一千斤出头的白面,也就卖出二两多银钱。

    李如意思索片刻,心里有了主意,进了堂屋,给赵氏点了油灯,“娘,我们家以后每个月要用许多白面,去镇里买一斤三个铜钱,不如跟村里人收购白面,这样一斤能省下将近一个铜钱。您看行吗?”

    李英华、李敏寒均是眼睛一亮,纷纷望向赵氏。

    “行。”赵氏往油灯眼前凑了凑,“村里家家都有白面。你打算怎么个收法?”

    李如意刚才都已经想好了,侃侃而谈道:“我们家买白面的量没有镇里粮铺的大,价钱不能压的太低,我打算两斤白面给五个铜钱,比镇里高一些。我想第一次就从里正家里收白面,后面就从与咱们家关系好的人家收。”

    礼村的里正王海兼王族的族长,今年五十三岁,性格直爽,正直公正,在村里威望很高。

    他的原配曲氏多年前去世,留下两个儿子,后来再娶的继室是十五年前跟赵氏等人一起从外地逃难的丰氏。

    丰氏今年三十三岁,比王海小了整整二十岁,比王海的长子王立冬小了一岁,比王海的二子王春分只大一岁。

    丰氏给王海生了一儿一女,已经在王家站稳了跟脚。她说的话王海大能听进去。

    丰氏跟赵氏的关系不错。

    “娘,妹妹的主意好。这样我们家能省不少银钱。”李敏寒觉得能省银钱就很好。

    李英华眼珠转了几转,望着赵氏激动的道:“今个大哥、二哥去镇里买三十斤白面,花了九十个铜钱,这要是在村里买,只需七十五个铜钱,能省下十五个铜钱。我们家是外来的,要是能常收里正家的白面,常打交道,关系弄好了,里正对我们家也能关照些。”

    赵氏又不是傻子,这样的好事自是会支持,放下针线活,兴冲冲道:“我这就去跟丰氏说说收白面的事。”

    李如意连忙道:“娘,今个下雨路滑,等天晴您再去。”

    “十五个铜钱呢。早知道我昨个就去了。”赵氏心道:一天就能省十五个铜钱,一个月至少能省四百个铜钱,这些钱我得绣两个多月的花。

    “娘,我陪你去。”李英华激动的起身去拿雨具。

    李如意便道:“要去也是我去。”

    “你三哥陪着我就行了。你别去了。”赵氏特意拍了拍李如意瘦的能摸到骨头的肩膀,摇了摇头。

    李英华与赵氏换上草鞋打上油伞去了王海家。

    王海家在村子的中间,有三进的院子,也都是茅草屋。

    王海夫妻及丰氏所生的王燕、王志高住在第一进。王冬至、王春分两家人住在第二、三进。

    王海家跟村里许多人家一样,没有分家,吃饭都在一起吃,干活也在一起干。

    人多事多矛盾多。丰氏又是继室,家里的矛盾就更加多。

    赵氏母子来之前,丰氏刚在堂屋关门骂过王冬至、王春分的媳妇。

    丰氏再是继室也是长辈,用辈分就能压住两个儿媳妇,且这次又占着理,把她们骂得狗血喷头。

    不过,家丑不可外扬。丰氏绝不会在外人跟前说此事,脸色温和,请着赵氏坐下,微笑道:“今个下雨你终于不绣花,舍得来我这里坐坐啦?”

    丰氏穿着六分新深蓝的麻布制的长裙,浓密的头发随意盘着圆髻,戴着一根蝉头锡钗。

    她身材矮瘦,生着一张长脸,细长眼睛,塌鼻梁薄唇大嘴,皮肤微黑没有光泽,容貌可以说有点丑,再加上右脚有点跛,就是个丑女。

    可是她的眼睛有神,笑容有几分真挚,看上去很精神,是个聪明人。

    “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有事来跟你商量。”赵氏开门见山的把事情说了,当然把要求也提了,例如白面的品质。

    白面的品质也分几个档次,越精细就越贵。

    李家要收的白面档次跟金鸡镇卖的白面一样。

    亲们收藏留言给好评满分哦。

 16双赢买卖

    丰氏眉开眼笑,上下打量赵氏,真想不到李家竟有这等魄力,开始从村里收购白面做买卖,“你有好事头一个想着我,来跟我商量,谢谢你。你说的这事我不用跟我家老头就能做主。”

    李家收白面,本钱少了。王家卖白面,收入增多。这是双赢的事。

    赵氏问道:“不知你家能卖给我们家多少白面?”

    夏收之后,村里每家每户都去镇里卖了白面,只留了极少的部分用来年节吃。王海家的地多,听说光是给镇里就卖了三千斤的白面。

    丰氏伸出干瘦能看得到青筋的右手,自豪的道:“五百斤。”

    “这么多。”赵氏目光有些震惊,真没想到王海家留了这么多的白面,竟是自家的五十倍。

    丰氏试探的问道:“你家都能买了?”

    赵氏微笑道:“要是买卖好的活,每天买三十斤,一个多月就能买完。”

    这下轮到丰氏震惊了,忍不住道:“你家的买卖真好。”

    “那从明个起,只要我家需要白面,我就让儿子来你家买。两斤五个铜钱。”赵氏再次重申价钱。

    李英华笑呵呵道:“丰姨,到时我们兄弟就得打扰你们家了。”

    “我巴不得你们天天来打扰。”谁还会跟银钱过不去。李家买的白面越多,王家的收入就增多。

    赵氏要回家,外面的雨下大了,丰氏又想从赵氏的嘴里打听李家做的什么买卖,热情挽留。

    赵氏母子在王家待了近一个时辰才离开,回到家时,还在院子的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