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问我,我也想给你说说。”王海说起管人头头是道,还特意提醒道:“我管的是村人族人,你管的是下人,还有些不同。你可是掌握着下人的生死命运。”
李山连连点头。
“一个好汉三个帮。你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王海亲昵的拍拍坐在身旁李山的肩膀,见李健安端着一大木盆热气腾腾的豆浆进来了,笑问:“健安,我和你伯娘看着你长大的,你有空常来我家坐坐,跟志高说说话。”
李健安笑道:“好。”又去端鸡蛋饼。
李福康端着碗筷进来,麻利的把筷子摆好,用碗盛了豆浆,双手端着放在王海面前的桌上,“伯伯,豆浆要放糖吗?”
“不放。我不爱吃甜的。”王海瞧着李福康,这个孩子容貌比李健安好,性子活泼好强,与稳重内向的李健安不同,总体上也是极好的。只是李福康在家排行老二,不如长子的身份好。
大周国的长子要给爹娘养老送终,相应得到的财产就多。再说了,长兄如父,一大家子,弟弟妹妹都得听长兄的话。
香喷喷黄灿灿的鸡蛋上了桌,还有泡菜、炒花生米,这样的早饭就算在王海家也不常吃。
李敏寒坐下来吃饭前还笑眯眯跟李山、王海解释道:“今个轮到我三哥烙鸡蛋饼。这饼都是他烙的。他还在烙饼,马上就过来吃。”
早饭是李家四兄弟轮流做。以前做买卖时,每天要干许多的活,做早饭就跟玩似的,一点都不累。
王海吃的鸡蛋饼,饼里放了葱花还放了一点点盐,鸡蛋、白面、葱花、盐、菜子油的香味混合在一起,令人胃口大,这比自家做的饼好吃多了,忍不住环视李家少年问道:“你们兄弟都会烙饼?”
李福康笑道:“会。鸡蛋饼算是简单的,比鸡蛋灌饼简单。”鸡蛋饼就是把鸡蛋和在面粉里面揉,揉好了烙成饼,这种饼一斤面粉放两个鸡蛋就行了,不像鸡蛋灌饼用的鸡蛋多。
“我家志高被你嫂子惯的,什么都不会,从小没下过厨房,柴火都不会烧,更别说烙饼了。”王海说完,朝着李山道:“我会做饭,可不会烙饼,更不烙这么好吃的饼。你们家的人可真是能干。”
李山便道:“志高读书好,以前考中秀才举人进士当大官。做饭干甚?”
“我听志高说,健安他们读书都好,张秀才常常夸奖他们。”
“张秀才教得好,健安几个也勤奋刻苦。”
“你可真是有福的,儿子读书好女儿聪明能干,你那两个小儿子我看以后也错不了。”
“你别羡慕我,我看燕儿、志高都是好的。”
“你觉得我家燕儿好?”
李山点点头,夸赞道:“好。”这是真心话,整个礼村的小女孩,除去自家闺女外,就数王燕了。
王燕的绣活连赵氏都说好,还能在镇里布铺卖银钱。王燕孝顺王海夫妻,对王志高也很疼爱。
以前村里人都觉得王燕是里正族长的女儿,家境好不用种地,应该吃不了苦。最近王燕跟着丰氏去县城卖豆腐,天寒地冻,每天来回几十里地走下来,也是能吃苦的。
这样的小女孩自是好的。
王海笑容可掬,瞟了低头吃饼的李健安一眼,胳膊肘碰了碰李山的手臂,“你觉得燕儿好,那就让燕儿当你的长儿媳,我们两家也亲加上亲。”
突然间大厅万籁无声,李健安觉得几双眼睛盯着自己,头更加低了,不说话可是脸颊通红,激动的心脏砰砰狂跳,仿佛要跳出胸膛,半晌没听见李山回应,忍不住担忧的抬头望去。
李如意起床时,王海已经吃了早饭回家去了,李山瞧着眉眼十分清秀的爱女,喜滋滋道:“闺女,王族想多买一千斤豆腐,你看行不?”
“八百斤。”李如意见李山笑容渐收,微笑道:“我准备做出豆腐皮卖呢,到时卖给王族一些豆腐皮就行了。”
“豆腐皮是什么?”
“今个我做出来您就知道了。”
豆腐皮的成本比豆腐只多一点点,就是要买几丈用来包豆皮的布。
豆腐皮做法跟豆腐差不多,只在最后的工序上不同,稍微复杂一些。李家现在有了下人,李山、李石闲下来,正好可以做豆腐皮。
豆腐皮烹饪容易入味,能用来卷肉丝大葱,还能切成片炒菜做汤,还能切成丝拌凉菜。
豆腐皮营养价值高,老少皆宜。
“豆腐卖的好好的,又要卖豆腐皮?”李山是担心豆腐皮成本高,卖的没有豆腐好。
李如意耐心的解释道:“吃食得出新花样,不能一成不变。您看,酒楼里面的菜谱要是一年四季都一样,主顾就吃腻了,菜谱得随着四季变化还得添新菜式。我们家自从做吃食买卖,不停的推新,生意才一直这般红火。”
李山细想暗觉有道理,便道:“那就都听你的。”
李如意笑问:“爹,我瞧您喜气洋洋,是有什么好事吗?”
“是吗,你还能瞧出我带着喜气呢?”李山忍不住笑道:“这事我还没与你娘商量,先说给你听听。”这就把王海吃早饭巧提两家结亲家的事说了。
“燕姐要做我大嫂啊?”李如意心道:我的妈呀,大哥今年十三,燕姐今年十四,两个合起来才二十七岁,竟然要定亲事了,年龄也太小了。
141暗中观察
“燕儿明年及笄可以定亲事成亲了。”李山当然做梦都想着儿子成亲娶儿媳生孙子,他自己当爷爷的好事。
李如意失声道:“我大哥明年才十四岁。”
“他十四岁可不小了。”李山很愿意听听爱女的意见,毕竟爱女与王燕时常走动,应该很了解王燕,“你觉得燕儿怎么样?”
“燕姐不错啊,温柔内秀,能干还识字,要是嫁给大哥,相信能孝顺你和娘,也会善待二叔。”王燕会识字是王志高教的。李如意说王燕内秀,是因为王燕容貌很一般,但是心灵手巧,十分聪慧。
李山哈哈大笑几声,“我们想到一处去了。我也觉得燕儿不错,是个好的。”
“爹,我们觉得好没用,大哥呢,得让大哥觉得好才行。”李如意想到了自家大哥,容貌普通,然稳重勤奋,吃苦耐劳,特别是身为长子,很有担当,愿意为弟弟妹妹付出,这样的好少年得娶一个心怡的好少女。
“健安觉得燕儿好。”李山回想长子刚才生怕自己不同意的焦急样子,心里暗笑,这孩子真是长大了。
李如意忍俊不禁,“原来大哥喜欢燕儿姐。”以前没觉得,现在细想起来,每回王燕来家里李健安就主动跟她说话,这就是在表达心意。这个大哥啊,可真是早熟。
赵氏刚给两个小儿子喂了奶,有些疲惫的坐在床边,跟李山说起长子的亲事时也不避讳张嫂,“我们家跟燕儿有缘分。如意救了燕儿一命。”
“是。今个王哥也这么说。”李山见赵氏没有反对,心中暗喜。
王燕是王海唯一的女儿,就算出自继室丰氏,那也是正经的嫡女。王族在方圆几百里的村子算是中等家族,虽然没有出过官员,甚至近几十年来都没有出过秀才,可是名声很好,特别是十几年前收留了外乡人,是出了名的仁善家族。
李家无根无基,这要在以前穷的时候想都不敢想,如今有了些钱,李健安兄弟上了学堂,总算有点底气,这就入了王海的眼,有资格娶到王燕。
“燕儿有个好爹好娘,以后就看弟弟能不能考个功名。”赵氏想的可比李山长远。
王族人多但事也多,这样的家族出事就是大事,做为姻亲会受到牵连。
如果不是王燕非常孝顺爹娘,又有个王志高这样在读书上天赋高的弟弟,赵氏不同意李健安娶王燕。
李山便道:“我们健安也有个好爹好娘,还有好弟弟好妹妹。”
赵氏还是对这门亲事比较满意的,眉开眼笑,“你羞不羞,哪有自己夸自己的?”
张嫂在一旁哄两个小婴孩睡觉,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过赵氏还是时不时瞟她一眼。
她心里明白,赵氏是在暗中观察。
张嫂这些年换了几个主子,性格各异,像赵氏这样性格温柔善良的是头一个,千万别以为赵氏善良就好糊弄可以怠慢,赵氏是那种心里很有数的聪明人,别想偷懒哄骗赵氏。
李山笑道:“我有什么羞的,就算我做的不够好,你做的还不够好吗?”
赵氏扫了一眼张嫂,见她面无表情,连句恭喜的话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