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一开口说话,把孙福倒是吓了一跳。

    瞅了他刚才开口问向的苏云康一眼,接着又转回头去,看向苏锦夏客气道:“鄙人姓孙,孙福,是这里的三等管事。既然几位客人是来订购大豆的,那就随我来。”

    刚才看到三人进来的时候,孙福就看到这三位的组合有些不对。

    小女孩大大方方的走在两个大人中间,两个大人随在她的身后,有些紧张。

    可就是这样,他也没有想到这三人中做主竟是这个小姑娘。

    “我们店里一共有五种类型的大豆,这种是淮南产的,这种是秦岭产的,这是……”

    领着三人到了方子大豆的地方,孙福就开始开口介绍道。

    可刚介绍了一半,就被苏锦夏打断道:“就咱们北地产的大豆就好。”

    “好,好,可是不知道姑娘订购这大豆是来何用?”

    被眼前的小姑娘突然打断话,孙福也不恼,反倒笑了笑,说道。

    “磨豆腐。”

    苏锦夏言简意赅的答道。

    孙福听她说要订购大豆磨豆腐,又是一愣。

    因为他知道一般磨豆腐需要的大豆并不多,他在丰满楼干了好几年了,至今他还听说过谁订购大豆是用来磨豆腐的。

    所以听到眼前小姑娘说是要磨豆腐。

    他的心突然一紧。

    对这桩生意又失去了希望。

    在心里轻叹一声,孙福回过神来,淡淡扫了眼前小姑娘一眼,道:“那姑娘既然选好了大豆,那咱们去坐下详谈吧。”

    蚂蚁再小也是肉。

    虽然磨豆腐需要的豆腐不多,但是要是他们能一直做下去,那这也算是一笔订单。

    孙福这般安慰自己,就指着一个空桌,迈步走去。

    “不知几位怎么称呼?”

    坐下以后,孙福给苏锦夏三个斟上热茶。

    把茶壶放下之后,开口问道。

    “我姓苏,这是我四叔,这是我婶子,姓徐,夫家姓杨,儿子今年刚考上秀才,乡试头名秀才。”

    听孙福问,苏锦夏就如实答道。

    回答的时候,答的很详尽。

    孙福也听得很详尽,所以再苏锦夏话音刚落了之后,那孙福就变了脸,赶紧起身,朝着徐氏拜了一拜。

    “原来是杨秀才的娘亲,失敬失敬。”

    杨小秀才,孙福还是听说过的。

    乡试的头名,没想到啊,没想到啊。

    意识到自己竟碰见了杨小秀才的娘,孙福心里突然有些小激动。

    “你客气了,客气了,赶紧快坐下吧。”

    徐氏被孙福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又见店里的人都往这边看过来,她害羞的僵着脸笑了笑,赶紧挥手让孙福坐了下来。

    而孙福见徐氏这般,也意识到自己唐突了。

    笑了笑,试图缓解着尴尬。

    苏锦夏见此,不等他开口,继续道:“来你们家之前,这条街上的大豆价格,我们都打听了一遍,你也别唬我们,而且能尽量降价就尽量降价,我们做的并不是一笔买卖。”

    “是是是,苏姑娘说的是,我保证给你们最低价。”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协议达成

    他是粮店的管事,虽是三等的,但手里也是有权的。

    只要售出的大豆价格不低于主家的底线,他都可以做主。

    所以听眼前苏姑娘的话,孙福一边在心里感叹着这姑娘的伶牙俐齿和聪慧,一边愉快的应着。

    不等他们再开口,他又接着道:“一斤大豆十六文,全县最低价,你看怎么样?”

    听孙福说完,这回轮到苏锦夏愣住了。

    她还以为孙福会和她讨价还价一番,谁知道他竟不按套路出牌。

    一下子便把价钱给敲定了。

    镇上一斤大豆十五文,这县里一斤大豆十六文,说起来其实并不贵。

    但是苏锦夏还是觉得贵了。

    “孙管事,我们要的大豆,现在每天六百斤保底,你这一斤十六文……”

    说到这儿,苏锦夏欲言又止,故意拉起了声音,等着孙福把话接过去。

    而孙福听到苏锦夏这么说,确实愣了愣。

    六百斤,一天,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等于一个月按三十天来算,那是一万八千斤大豆。

    一万多斤一个月,这生意哪里是他刚才以为的小生意,这明明是桩大生意。

    “孙管事,我们现在一天要六百斤大豆,在将来,或许每天就六千斤,甚至是上万斤大豆,这个价钱,你好好考虑考虑吧。”

    见孙福犹豫,苏锦夏不等他开口,又继续说着。

    扔下一颗重炮炸弹。

    “那苏姑娘觉得什么价钱合适?”

    听苏锦夏这么说,孙福能感觉到他的心又往上拱了拱。

    只快拱到嗓子眼儿了,他才回过神儿来,说了一句。

    “十四文钱一斤,镇上最低价格十五文一斤,不要是讲讲价,十二文钱一斤,也是有的。

    但县里就不行了,苏锦夏不能这么压价,毕竟种豆子的成本在这里呢。

    可又想想,一斤大豆磨成豆腐,就算是十四文钱一斤,她不过只挣四五文而已。

    这还不包括工钱。

    一斤按五文钱算,这一天六百斤,其实也就三两银子而已。

    想了想,这六百斤大豆,只三两银子,苏锦夏就有些泄气。

    心里只想着,快把豆腐生意做起来,然后做豆腐的副产品。

    豆腐的副产品才是挣钱的聚宝盆。

    那些副产品,这里可是没有的,物以稀为贵,到时候,她可以任意定价。

    十四文钱?还这苏姑娘还真是……真是会做生意。

    听苏锦夏这么说,孙福内心腹议道。

    但想了想,一斤十四文钱并不算过分,虽点了点头。

    见孙福同意了,苏锦夏这边三人都松了一口气。

    接着,孙福就去了二楼,去请这里的掌柜写了协议。

    过了一会儿,他下楼把协议递给苏锦夏,苏锦夏只稍微扫了一眼,仅仅只一眼而已,就递给了徐氏。

    徐氏识字,应该能看懂协议。

    “没问题了,咱们签约吧。”

    详细的把每一条条款看了一遍,徐氏觉得没问题了,就看向苏锦夏说道。

    苏锦夏没有异议,遂点了点头。

    三人跟孙福签了协议,就离开了丰满楼,接着继续逛南市,他们还打算买上两套做豆腐的石磨和工具。

    本文设定的科举制度:乡试(秀才)府试(举人)春闱(进士)殿试(三甲)秀才可以不通过府试可以直接参加春闱。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良辰大叔

    “就是这家。”

    逛了小半个时辰,做豆腐用的豆腐包,大缸都买好了,只剩下磨豆腐的石磨。

    打听了一下,南市只有一家卖石磨的。

    三人朝着打听的方向,找了有二三十分钟才找到。

    进了院子,苏锦夏没有再说话,只让徐氏和人家谈了一下。

    这个东西,她并不是很懂。

    订购了两个石磨,交付了定金,并与人家商量好三人这才打算往回走。

    不过,在回去的路上,苏锦夏却跑进了一家布庄,花了六两银子,割了一些布料,打算回家做新衣。

    “今天下午他们就能把东西送到。送完东西,今天晚上我就把豆子泡上。等明天一大早,咱们就能上工了。”

    回家的驴车上,徐氏开口说道。

    苏锦夏听了点点头,“恩,等回去,我们去各家通知一下。”

    签订完协议,买好做豆腐的工具,人员也已经齐备。

    这豆腐作坊算是开起来了。

    豆腐作坊的前期销售的主要对象还是整个青山镇,以及青山镇周边的几个城镇。

    这是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积攒去县里开豆腐作坊的启动资金。

    按照现在每天六百斤豆腐的销量,一天三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九十两银子。

    除开工钱,一个月还能剩差不多七十两银子。

    要想在县里租下一个小门面,一个月就要十两到二十两银子。

    这样算下来资金够了,可是这也只是个小门面,每天销售的豆腐还要从家里拉。

    这是苏锦夏不想看到的。

    所以要去县里做豆腐生意,就必须租下或买下一个带小院子的商铺。

    这样的一件商铺,苏锦夏去县里打听过了,基本上要四百两银子左右。

    要是每月攒下来,差不多大半年时间。(本来四百两银子,一个月七十两,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