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夏一家人除了每天干活,再也不出门了。
都聚在了正房炕上打起了络子,好在正房现在白天也烧起了炕,倒不是很冷。
打络子,能上手的都上手了。
就是王氏在庞氏的看管下,也老老实实的待在屋子里。
她开始打了几个络子,但都不尽人意。
庞氏无法,只好让她给屋里的人烧火,端茶倒水。
因为有新的络子打法,庞氏想多打点,不愿意早点去卖。
就去了镇上买了一堆线,想着打上十天半个月,等筹办苏云康的婚礼之前再拿去卖。
自然她的决定没人反驳。
半个月后,苏家能用的女劳力一共打了五百二十个络子。
庞氏把络子放在铺上花布的竹筐里,然后让苏云德和苏云康跟着就去了青云镇上卖。
顺便去采买一些苏云康成亲用的东西。
因为村里实在穷,婚礼一般都不大办。
老苏家也就决定摆上六桌,只请一些血缘关系近的客人。
庞氏三人一大早走着去的青山镇,直到过了晌午才回来。
然后把一大家子叫到了正房。
“一个络子卖了四文钱,一共卖了二两银子零八十文钱,除去买线的成本,净赚了一两六钱银子。”
庞氏说起赚的钱,连眉梢上都止不住的露出喜悦。
“这次能赚了这么多银子,也多亏了二丫,要不是她,咱们家也赚不了这么多钱。”
庞氏说着,也不忘提及一下苏锦月,帮着二房说话。
“老四结婚用的东西,我都差不多买好了,就等着过两天割上几斤猪肉,等成亲那天做上几桌菜。”
一说到割猪肉做菜,苏锦夏很明显听到一屋子人咽口水的声音。
猪肉可是个好东西。
像老苏家除了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猪肉,要是搁在平时是吃不上的。
就算是逢年过节割猪肉,每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毕竟整个老苏家这么多人,一斤猪肉,估计一个人也就能分上两块。
还是薄薄的两片。
“娘先吃饭吧,吃完饭再忙。”
庞氏说完话,就让大家伙散了,然后就开始忙活起来。
这边柳氏知道庞氏还没有吃饭就开始招呼着。
庞氏见柳氏已经把饭给端了过来,就把手中的活计递给张氏。
农村人虽说结婚讲求热闹,但因为没钱,也不铺张。
就像苏云康成亲,庞氏就给他准备了两床新棉被,然后在家里挂上几段红绸。
在他屋里摆上一对喜烛,贴上几对喜字就算收拾妥当了。
又过了两天,庞氏让苏云德拉着架子车去了镇上买了些菜。
冬天菜少,除了萝卜白菜就没有其他新鲜的蔬菜。
索性,喜宴就做几个菜,庞氏又割上几块肉就弄妥当了。
三天后,农历腊月初九,正是苏云康成亲的日子。
一大早,苏家人早早起来忙活。
苏云康换上被庞氏改了的喜袍,牵着从村长家借来的牛车,又跟了几个长辈、同辈去陈家村迎娶新娘子。
苏云康一走,庞氏就领着张氏、柳氏、王氏,以及大丫、二丫在厨房里做起饭来。
喜宴准备的菜很简单,一道萝卜素丸子,一道辣炒白菜,一道炖豆腐,一道大锅菜,以及杂粮馒头。
正文 第十二章 鸳鸯戏水
喜宴虽简单,但量却很足,每一份都是用小陶盆盛放的。
做饭期间,也有和老苏家关系好的四邻们来帮忙。
可这点饭老苏家几个婆媳就能做好了,庞氏就没有让她们下手。
陈家村离苏家村不远,但还要在那边接新媳妇,所以快晌午了,新娘子才被接来。
新娘子蒙着红盖头,坐在牛车上,身上裹着大红棉被。
到了苏家门口,牛车停下,那边大郎和二郎已经点起鞭炮。
两挂鞭炮点完,苏云康把新媳妇背了起来,送到了正房堂屋。
吉时已到,一对新人拜了天地,就进了新房。
苏云康挑起盖头,喝下交杯酒,他出去招待客人。
新媳妇留在了屋里,苏家几个姐妹也留在屋里陪着新媳妇。
新媳妇名叫陈三娘,长得倒是不错,看样子也是能干的,不过却是个哑巴。
还真是可惜了!
苏锦夏腹议,这陈三娘要是个不哑的,就凭这模样,肯定能找个好家。
不过也得亏她是个哑巴,要不然苏云康要娶个媳妇就难了。
陈三娘虽是新嫁娘来到苏家坐在炕上倒不害羞,一直笑着望着站在炕下的苏家几姐妹。
伸手拍了拍炕,示意让她们上炕坐着。
因为不知道六桌喜宴够不够坐的,所以庞氏一早吩咐让她们姐妹几个先不要上桌。
等看看有没有空座,要是有了,她再叫她们。
所以这会儿没事干,屋里又冷,姐妹几个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苏锦笑第一个上了炕,见她上了炕,苏锦芳、苏锦兰也都跟着上了炕。
苏锦夏是最后一个上炕的,她就坐在了新嫁娘的身边。
然后自然而然的拉着陈三娘的手,笑道:“四婶儿长得可真好看。”
苏锦夏这么一说,陈三娘脸红了红,笑笑。
苏锦夏还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苏锦兰打断。
“一个哑巴而已,长得好看又有什么用。”
她这话一说,屋里的几个人脸色都不好看起来,尤其是陈三娘。
苏锦夏明显感到她的手在听完苏锦兰的话后,僵了僵。
“四妹,你不说话也没人当你是哑巴。”
拍了拍陈三娘的手,安慰着她,苏锦夏看向苏锦兰怒道。
“你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来教训我?一个快要死的病秧子,败家的赔钱货,有什么资格说我!再说了,她本来就是个哑巴,是个哑巴还不让人说了。你管得倒宽!”
听苏锦夏夸陈三娘,苏锦兰不过是抱怨一句。
没想到却惹来苏锦夏的怒斥。
她苏锦夏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敢训起她来。
苏锦兰胸口瞬间升起一股气,指着苏锦夏骂道。
“四妹,你说话能不能留点口德,什么叫三丫快死的病秧子,败家的赔钱货。你话是你能说的吗,好歹三丫也是你姐。还有四婶儿,她虽然不能说话,但耳朵又不聋,你说这话戳不戳人心窝子,也不知道大伯娘平日里是怎么教你的。”
一看三丫被骂,苏锦月坐不住了。
看苏锦兰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苏锦月怒斥道。
“我娘是怎么教我的,用不着你管。她们本来就是一个病秧子一个哑巴,我乐意说。”
看着苏锦月也拿话怼她,瞥了一眼坐在一旁默不吭声的大丫。
苏锦兰心中更气,把矛头瞬间指向苏锦月。
“二姐算了,和她计较这些干什么,大喜的日子,别再给四婶子添堵了。”
苏锦兰说完话,苏锦月脸色更黑了。
张嘴就要骂回去,被苏锦夏一把拦下。
陈三娘一直坐在那里看着,眼中已经闪着泪光。
估计她们几个再吵下去,指不定就哭了出来。
所以苏锦夏才开口拦到。
苏锦月见此,也不敢再骂回去,瞪了苏锦兰一眼便作罢。
而苏锦兰估计也知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敢惹了新娘子哭,再惹到庞氏,不满的嘀咕两声就闭上了嘴。
一时间屋里安静下来。
苏锦夏握着陈三娘的手安慰道,一边伸出手指偷偷地给她摸了摸脉搏。
摸完之后,苏锦夏悄悄抽出手来,心中有了结论。
陈三娘应该是患有哑疾不像是天生就不能开口说话。
这种情况应该是能治好的,不过治疗的药材太贵了,估计把这个家卖了都买不起治疗的药材。
更何况还要针灸协助治疗,所以苏锦夏有心给她治疗,但此刻也无能为力。
屋子里安静了片刻,庞氏就过来叫苏锦夏她们上桌吃饭。
农村成亲没有那么多规矩,所以庞氏来的时候手里还端着饭,估计是怕新媳妇饿着。
婚礼一直忙活到天黑才结束,一家人收拾收拾碗筷,接着又把借来的桌凳挨家挨户送过去。
晚饭是吃得中午的剩菜,不过庞氏大约心情不错,还把剩下的一点五花肉给炒了。
吃完饭各家各自散去。
第二天一大早,是陈三娘认亲的日子。
她早早的起来做好了饭菜,然后就在饭桌前把亲给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