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苏锦笑则在堂屋里念书识字。
听到门外的动静之后,立马放下手中的毛笔,迎了出去。
看到是柳氏几人回来,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问好,而是先看看柳氏和苏锦夏挎的篮子里买的有什么东西。
柳氏见她这般,感到颇有些好笑,就赶紧把买的小吃递给她。
谁知她连看都没看,从苏锦夏挎的篮子中抽出苏锦夏买的白纸和书本抱在了怀里。
苏锦笑这一举动倒是让柳氏一愣,接着无奈笑笑就进了屋。
吃过午饭,柳氏便开始裁剪衣服,现在虽在六月份,但是也该做秋装了。
现在家中有了银钱,她打算给几个孩子一人做一件秋装。
加上鞋子,有她忙的了。
一个接一个把每个孩子的尺寸量好,第一个做的是苏锦月的衣服。
苏锦月其实会裁剪衣服,但是技术还不是那么成熟。
所以只能由柳氏先教导着。
下午的时候,苏锦夏去了一趟淀粉作坊。
今天是交货的日子,虽谈好了价钱,也把此事交给了姚富成,但是她还是有些不大放心。
去了淀粉作坊有一个时辰,把货交完,拿着银钱,她这才回家。
把钱藏好之后,就爬到炕上歇息。
刚上到炕上,家里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二婶儿。”
来人是孟荷香,只有她一个人。
今天她穿着一件水红色的长裙,显得格外的好看。
“你咋来了?一个人?”
见孟荷香进来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心知她有孕,柳氏便开口客气问道。
听到柳氏问,孟荷香顶着一张热成苹果色的小脸笑了笑,点点头。
“赶紧上炕吧,上炕歇歇。”
见孟荷香点了头,柳氏并没有再问,而是让她上炕歇歇。
屋里泼了凉水,不算很热。
“二婶儿是在做秋装。”
苏锦夏以为孟荷香来是有事,客套完,就会开口。
可她一上炕,就开口闲聊起来,一副来串门说闲话的样子。
“是啊,是在做秋装,过了八月天就凉了,我得赶紧把衣服做出来。还得做两床被子,这炕上是挤不下这么多人了。”
听孟荷香问,柳氏倒是和她闲聊起来。
接着,手中的剪刀一收,看向苏锦月,说道:“二丫,剩下来的你来做吧。我把被套给套上,然后缝上。”
在镇上定制的大床,说不定今天下午就到了。
她得把被子给缝起来。
索性,被套是现成的,她只把被套套在棉花套上,然后缝上几道线就可以了。
倒是省事,她一个人,半个时辰就能缝一床。
“三丫,你来帮帮我拿着线。”
缝被套的针是大针,线也要粗一些。
ps:最近两天遇到了一件糟心事,所以更新少了点儿,对不起大家。。等我缓一下,再恢复正常更新。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值一提
所以柳氏就拿来线轱辘递给苏锦夏打算把咕噜上的棉花线用手搓一搓,搓成粗一些的线。
这种活计需要两个人,一个人搓,一个人在另一头用手指勾着线。
不是一个出力的活计。
所以听柳氏这么吩咐,苏锦夏立马应了下来。
可还没有伸手,就被坐在一边的孟荷香拦道:“我来帮二婶儿吧。”
说着,也不等柳氏反应,勾起线,就要帮忙。
柳氏见此,愣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大郎最近一段时间还是跟着你爹去镇上卖鱼吗?生意好不好?”
自打分了家之后,卖鱼这件事上,柳氏就没有再听过消息了。
只知道老宅那边天天没有闲着,所以便开口问道。
问的原因还是突然想到老宅分家的时候把鱼方子给了三房。
“恩,以前是跟着奶,现在只能我爹和他去卖了。生意嘛,也说不上好,不过养家糊口倒是没问题了。”
卖鱼虽累,但一个月下来还有好十几两银子。
十几两银子在寻常百姓眼里不算是小数了。
可相较于豆腐作坊和淀粉作坊就不值得一提了。
最重要的是昨天分家,鱼方子被分了出去。
以三房的性子,日后,想必肯定会跟他们家争抢生意。
这……
“昨天分了家,今天三婶儿就领着三叔和三郎回王家村了,说是不回来了。”
说完上一句话,不等柳氏开口。
孟荷香扫了一眼坐在一边跟着三丫学打络子的苏锦莲,接着回头小声跟柳氏说道。
而她再小声屋里的人都听见了。
所以都抬头看了她一眼。
“你三婶儿一家走了?”听孟荷香这么说,柳氏愣了一下,手中搓着的线顿了顿,愣了一下,接着道:“你三婶儿就是鬼心眼子多,待会儿回家记得告诉你娘,让大郎和你爹出门卖鱼的时候小心点儿。”
王氏回娘家依仗的就是那张鱼方子。
拿到鱼方子,她肯定会做卖鱼的生意。
在老苏家,她施展不开手脚,可是回了娘家有她三个哥哥给她撑腰。
这生意做起来可不是很容易。
“二婶儿这是啥意思,为啥要让大郎和爹小心点儿,难不成三婶儿……”
听柳氏这么说,孟荷香倒是皱起眉头来,很是不解。
“这事儿你不知道也不怪你,”谁让你是新嫁妇呢,没听说过也是情有可原的,“你三婶儿有三个哥哥,说不好听些都是些无赖,这鱼方子要是落到他们手里,估计要坏事儿。不过,也有可能是我杞人忧天了。”
柳氏虽有这般猜测,但是却不敢保证。
好歹还有苏云安在那里,想是他们是不敢的。
“我知道了,等我回去跟我娘说一声。”
听柳氏这么说,孟荷香眉头皱得更深,却是没有反驳。
而是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显然把柳氏说的话当成了一回事。
“你别走神了,这络子都快被你给打坏了。”
听孟荷香说王氏领着一家人回了娘家,苏锦夏却是没有放在心上。
只道这个王氏怎么不把豆腐作坊里的二郎带走。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松一口气
苏锦夏不把这件事当回事儿。
可苏锦莲却是放在了心上,听到孟荷香的话后,身子一震,显然有些不可置信。
接着,眼神黯淡起来。
有些悲伤。
但接着又叹了一口气,像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看样子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吧。
王氏带着一家人离开,连跟她说都没说一声,这……
“对不起,对不起。”
被苏锦夏这么一说,苏锦莲看了看手中的络子,果然在自己走神的时候把它打的不成样子。
见此,便连连道歉道。
“没事儿,一个络子而已,继续吧。”
这个苏锦莲在老宅的时候,还雄赳赳气昂昂的对谁都不太客气。
可这才几天竟转变这么大。
她不过小声提议一声,就这般道歉。
实在是太过小心翼翼了。
不愿再跟她掰扯,苏锦夏只撂下一句话,便没有再吭声了。
而苏锦莲见此,把络子给拆开,又重新打了起来。
孟荷香看来就是来串门的,期间不免也有套近乎的意思,不过都被柳氏三两句话给应付了过去。
见此,孟荷香也不恼,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坐了有小半个时辰,在镇上定制的大床就被店家用牛车给送了过来。
大床安置在西间,整整占了有一半的空间。
和里间的大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睡上四五个苏锦夏这么大的人完全没有问题。
付了钱,送走人家之后。
这边柳氏已经把缝制好的一床被给铺了上去。
孟荷香在苏锦夏家里坐到该做晚饭的时候才离开,走之前,柳氏留她吃饭,但被她拒绝的干脆。
她走了之后,柳氏就去厨房做饭。
苏锦夏进去烧火帮忙。
“三丫,你下去去作坊卖淀粉,一共卖了多少银子?”
碍于孟荷香在,这个问题,柳氏憋了一个下午都没问。
现在正好逮住机会,才问了起来。
一边问着,一边手里也不闲着。
把馒头放到蒸笼上,顺手盖上锅盖。
“作坊才运作了三天,一共生产了四千三百斤(上网查了一下,一斤玉米面生产七到八两淀粉,我按七两算的)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