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种**裸的挑衅行为,完颜骨碌绝壁不能忍,立马就命令自己的那一百亲卫追了上去。这倒不是他小看丁兆蕙等人,只不过因为他带的是步兵队,这一百亲卫还是自己老爹送给自己的骑兵,是他唯一的机动力量。
丁兆蕙朝后面看了一眼,瞧见这批骑兵跟了上来,笑着说道:“诱饵上钩了,给队长他们发信号!”
“明白!”他身旁一位士兵,立马掏出一根响箭射到了天空。
丁兆兰一直在用千里眼观察辽军营地的情况,见你们并没有像自己预想的那般冒出浓烟,心里不由得有些焦急,也对自己的计划产生了一丝怀疑。
就在这个时候,他瞧见丁兆兰等人策马冲出了营地,后面还紧跟着一队骑兵,想来自己的计划应该是失败了,便赶忙带着人去迎接他们。
追出来的那一百骑兵,在丁兆兰等人的伏击之下,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浪就归于了寂静。完颜骨碌怒气未消,还在等待自己的亲卫把那几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抓回来抽筋剥皮,殊不知他自己的亲卫先一步去了黄泉报道。
丁兆兰跟丁兆蕙汇合之后,便问道:“你们怎么个情况?怎么没有把他们的辎重给烧了?”
丁兆蕙喝了一口水后才说道:“咱们有点失算了,巴豆分量没有控制好,他们有的人拉脱了,有的人还没事。而且那个千夫长的亲卫,就是追我们出来那一群,尼玛还开小灶,咱们没找到机会下手。我一想,既然没机会烧他们东西,那就干脆把他们的骑兵引出了,只要干掉他们的骑兵,就剩下那两三百个拉肚子拉得不凶的步兵根本不少我们的对手。”
“这么说也有道理!”丁兆兰点了点头:“那咱们现在就骑上他们的战马,去放他们的风筝,烧他们的粮草!弟兄们,出发!”
“是,队长!”
他们一行人,收拢完颜骨碌亲卫留下来的战马,朝着辽军营地冲了过去,即将上演一番百骑破敌营的大戏……
第9章 三关战役5
淤口关战斗打响的第二天一早,狄青就把前一天战斗的报告送到了总指挥折惟正的手上。
折惟正匆匆看了一眼,便赶忙递给旁边正歪着脑袋在等的张尧佐:“张大人,这是狄青送来的淤口关昨日的战况,您看看吧!”
“好好好!”张尧佐从善如流地接过了战报,仔细研读起来,这毕竟是他当时枢密使以来经历的最大的一件事,事关他的前途和声誉,他也顾不得客气。
看完之后,张尧佐的心情就很高兴了,没想到自己监军的第一仗就打了个胜仗,真是个好兆头啊!
然而他见折惟正似乎没什么想要高兴的意思,这他可就不理解了,便问道:“折大人,狄将军不是打了个大胜仗么!你看他们杀敌五千,自己损失才不过百人,这样的战绩可是多么的惊人呐!本官看你咋还不大高兴呢?”
“唉!”折惟正叹道:“他们这伤亡比例还是有点大啊!”
噗呲一声,张尧佐正得意地品着茶,却被折惟正这话给激得喷了出来。
杀死比例一比五十,这还叫大?想当初,咱们宋国啥时候不是以多败少,能打赢就不错了,居然还这么矫情。这尼玛,张尧佐就不大高兴了,虽说你们是打了胜仗,你们也可以稍微吹下牛逼,可你这牛也吹得太大了点吧!
折惟正看到张尧佐的表现,意识到自己可能刚才的话有点问题,赶忙解释道:“张大人,您可能不大了解咱们现在野战军的情况。想当年延安府一战,我们野战军那会才匆忙成军,还是在野外跟党项骑兵作战,战损比例也不过才一比二十的样子。而现今的淤口关一战,我军青龙白虎两大军团都是精练熟练之久,还有城墙掩护,要是他们发挥好一点。绝不至于这样呀!”
“咱们的军队现在真有这么猛?”张尧佐作为一个熟知历史典故的读书人,还是很难相信自己大宋的军队能够在短短十年时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嘿嘿!”折惟正憨笑了下:“辽军中路大军要不了多久就会兵临城下,到时候张大人一观便知!”
张尧佐:“那好吧!本官便拭目以待!”
……
与此同时,辽军南院大王萧孝先率领的右路大军也抵达了他们的战场瓦桥关。
萧孝先手下先锋大将萧糙古便匆匆赶到他面前请战:“大王。请准许卑职带领标下去攻打宋军!”
这个萧糙古便是辽朝著名大将萧达凛的儿子,这个曾经因为生擒宋朝“杨无敌”(杨业)而享誉辽国的统帅,却在澶渊一战时很窝囊地死掉了。当时,萧达凛本来是想出城观察地形并督战时,遭遇了一队出来准备捡漏的宋兵埋伏。宋威虎军头张瑰悄悄发动床弩,一下爆了他的头。翌日,萧太后亲送其灵柩回辽,罢朝五日,可见其之重视。也正因为萧达凛之死,才让《澶渊之盟》得以达成。
他死后,他儿子萧糙古升任南京统军使。此次听闻萧耨斤要南侵宋国,他立马就跑去请战,发誓要踏平宋国,给他那冤死的老爹报仇。也为自己的家族挽回声誉。对于这么爽快相应自己号召的人,萧耨斤当然是很高兴的,立马就给他升了官,并将他放在萧先行帐下当先锋大将。在她看来,他老爹那么牛掰,他这个当儿子肯定也差不到哪去。
萧孝先出于对前辈的尊敬,还是很关照这位仁兄,不过战争不是儿戏,他可不像萧浞卜那么莽撞,他便安抚道:“糙古。本王知道你报仇心切。但是汉人兵书上有句话说得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还是待本王打探清楚军情再行定夺吧!”
萧糙古:“大王,这有啥好查的呢!宋人那些软蛋就知道躲在城里面们放冷箭,您查也查不出什么东西来嘛!”
萧孝先:“你这话就有失偏颇了,宋人确实如你所说那边软弱可欺。尤其是他们那些文官大臣和皇帝,咱们欺负上门想咋捏就咋捏。可是他们的将领还是有些会打仗的,虽然这类将领不多,可他们一个个都鬼精鬼精的,每次使诈都咱们吃不少亏。想你父亲当年也是多么牛掰的存在,可是还是不小心着了道。所以咱们要吸起教训,那样才能真正为你父亲报仇,明白吗?”
“末将明白!”萧糙古不情愿地应道。
萧孝先见他那副表情,微微甩了甩脑壳:“你先下去休息,养足精神,等本王探明军情,还得仰仗你冲锋陷阵呢!”
萧糙古:“末将遵命!”
……
等萧孝先派出去的探子回来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经过粗放的打探,宋军的军事布置已然呈现在他的面前。
萧孝先虽然不知道何为沙盘,但他在地图上还是能比划几下的,作为一个将军这么一点基本功那是必须的。不过,等他把宋军的军兵力分布画在地图上时,他却皱起了眉头。
萧糙古听闻探子回来后,又不请自来,正巧见到萧孝先在那皱眉,便赶过去问道:“大王,可是宋军那又出啥幺蛾子啦?待小将去灭了他们!”
萧孝先摇摇头:“并非如此,恰恰相反,这次宋军貌似没有耍什么鬼把戏!糙古,你来看看,这就是探子们打探来的情况。宋军在城中的部队数量不详,但是他们在瓦桥关和益津关之间还布置了大概两万人,还全都是步兵,你说这个地方放两万人有什么用?”
萧糙古:“两万步兵?还搁那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岂不是找死么!小将这就带人灭了他们!”
“等等!”萧孝先拉住他:“你再想想,这么明显的道理咱们都知道,宋军将领不应该不知道啊?”
萧糙古:“大王,您是想说这是宋军的诡计,想引咱们上钩,难道说他们有埋伏?”
萧孝先:“问题就在这,咱们的探子把方圆十里的地方都探遍了,硬是没有发现其他宋军的影子!”
萧糙古猛一拍桌子:“大王,咱不管那么多了。待小将带本部骑兵先去探一探,看看他们有啥鬼主意,要是他们真要使坏,这不还有大王您在么!您看这样要不要得?”
“好吧!”萧孝先思考了一下。觉得这莽夫说得也有点道理不管对方打啥主意,自己去捅一竿子总得有反应,只要对方有反应,自己就好按部就班了。
他接着说道:“你带一万骑兵前去试探,你跟万夫长各领五千骑兵。一前一后,相距五里地,要是情况有变就互相掩护撤退,且不可犯浑!”
“末将遵命!”萧糙古高兴地应道。
……
萧糙古点起一个万人骑兵队,跟骑兵队万夫长商量好之后,便按照萧孝先说的一样,一前一后朝着驻扎在瓦桥关和益津关之间的青龙军团第3军奔袭过去。
萧孝先见他没有违背自己的安排,稍稍松了口气,不过他还是让另外的一个骑兵万人队做好了准备,以防万一。
辽军骑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