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兴大宋-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开始考试了,大家反而觉得这些个监考的士兵没那么讨厌了。只要自己不乱搞动作,人家就坐在旁边数手指头,偶尔还能递个水什么的,饭也有人帮自己端到手上,这待遇简直了,除了不能乱跑都快赶上公子哥的感觉了。再想想,要是就自己一个人呆着这么一个小空间里面,还一呆就是三天,想想就够无聊的,现在有个人陪着,虽然不能说话,但感觉也好得多嘛!这么一想,大家感觉当今圣上人性化多了。
赵祯从四分试卷中,随便挑了一些看着顺眼的题目,便组成了这次考试的试卷。反正皇家学院的印刷工具都是现成的,他便亲自监督工匠把试卷印刷出来,封存之后便直接让锦衣卫送到了每个考场的监考官手里。
于是,为期三天的科举考试,终于在唰唰的写字声中打开了序幕,而赵祯则与四位主考官坐在皇家学院的山顶上,远远眺望山下诸多学子在那挥毫泼墨……
三天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对于考生来说,这却如同三年一样漫长,但不管怎么样,大家也都熬过来,带着纷纷扰扰的心绪回到自己的住地,蒙头便睡,睡醒便邀朋约友不醉不归……直到放榜那天的到来。
虽然他们解脱了,可誊写试卷的人和改卷的人才进入考场,整个改卷和复查还得持续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在这期间,赵祯带着张柔以及朝中大臣来到了京城边上的码头,其实有不少大臣是不想来凑这个热闹的,奈何赵祯亲自派人去“通知”了他们。
这个时候,码头周围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也有听到动静赶来看热闹的考生,而宽阔江面上难得空无一船。大家都带着好奇和不解的目光看着码头上皇帝皇后和朝中大臣,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值得这么大排场的迎接。
没过多久,大家的疑惑就被揭开了。两艘大船从黄河上游慢慢地飘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停在了码头深水区。待船停稳后,一队队士兵便从各个船舱里面涌了出来,整齐地站在甲板之上,面朝皇上所在的方向,重重地跪在甲板上,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九叩大礼之后,这些士兵才纷纷站起来,注视着不远处的皇上和朝中大臣。
梁适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走到船舷边上,举着一个铁喇叭大声喊道:“远洋探险队,全体官军准备完毕,请皇上指示!”
“早去早回!注意安全!朕和全国人民等着你们凯旋归来!”赵祯也跟他一样拿了个大喇叭,朝着船只的方向大声喊道。
“敬礼!”随着梁适的命令,两艘大船上的所有士兵都抬起了手臂,重重地放在太阳穴的地方。
赵祯也不自觉地抬起来手臂,努力的压抑的眼中的泪花。其他大臣大多不理解这赵祯的感受,对此无动于衷,只有少部分大臣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也学着赵祯的模样,行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军礼。
“出发!”梁适收回军礼,转身朝士兵下令。
一声令下,所有的士兵又很快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两面大大的蓝底五爪金龙旗从两艘船上缓缓升起。
收锚,升帆,转向……一气呵成,不久,两艘大船便顺河而下,消失在了大家的视线里面。
整个过程虽然很短暂,但是在围观百姓和考生之间却成了热议的话题,他们不知道这个“远洋探险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还以为是当今圣上也想学秦始皇寻“仙丹”,不过圣上还这么年轻,是不是太着急了一点呢?
在这些围观人群中,也有一个跟大家长得不太一样的家伙,他没有参与讨论,而是快速回到自己的“家”,立马写了一份信,交给了一个门边的乞丐,不就之后这封信经过重重转折,终于出现在了辽圣宗的案桌上。
不要以为派密探这招只有赵祯才会,辽圣宗也不是傻子,为了了解宋朝的一些大事,肯定会派出自己的探子。而这次事件能够让宋国皇帝和大臣都出席的活动,绝对属于大事的范畴。
辽圣宗看到密信上面提到宋国派出了两艘超级大船,长约三十丈,宽约六丈,估计搭载士兵千余人。这又大大刺激了辽圣宗的小心肝,想想自己营口那几膄小船,他不得不紧急下令附近的军队赶往营口驻防,以防不测。
安排完这些,辽圣宗又把心思放到了船上来,他虽然不知道宋国那小皇帝一面玩着裁军的把戏,一面又大肆打造大船,到底为了哪般?但是有一条,那就是宋国有,咱也得有,宋国没有的,咱还是得有。
于是,辽圣宗又着急自己的大臣商议此事,尤其是辽国负责建造的官员,看到自家皇帝的指示,只能以头抢地,表示砍了咱脑袋也弄不出这么大玩意,您自个看着办吧!
“饭桶!一群饭桶!人家南边那个小屁孩都比你们强,你们都他娘的吃屎长大的……”辽圣宗对着自己手下大臣们疯狂地咆哮着,如果不是考虑到自己还需要这些个家伙帮自己看着大辽国这个摊子,说不定真把他们全部都给咔嚓了。
涉及到造船的官员只能跪在地上唯唯诺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旁边看热闹的官员虽然也幸灾乐祸,但都只能暗地里乐一乐,面得引起自己老大注意,再把矛头对向自己那就太不妙了。
人也骂了,气也出了,日子还得过,生活还得继续,辽圣宗也不得不接受自己造不了大船的事实。既然如下,那就只能另寻蹊径,造不了那么大,那咱就堆数量。
辽圣宗再一琢磨,既然是造船,那免不了要许多木料,这个到还好说,自个东边那一块就有不少上好的木料,到时候让女真族那些家伙多弄点木头来。
辽圣宗也是个处事果断的主,决定要干那就绝不拖泥带水,依靠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威信,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还没人出来唱反调,很快便把造船计划拿上了建造日程。
于是,辽国在辽圣宗的带领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造船运动。
只不过,辽圣宗的场子可能铺得比较大,弄得女真族人有些郁闷,虽然还不敢直接顶牛,可也埋下了不少隐患,只是迫于辽圣宗的威名不敢有所表露罢了。

第38章 没有状元的科举

赵祯送完梁适一行人,便匆匆赶回了皇宫,他可不知道辽国因为自己心血来潮之举而闹翻了天,不过就算是知道了,大多也就呵呵了事。
对赵祯来说,接下来的殿试才是自己最应该关心的事情。虽然自己也不知道那些科举试题会选出什么样的“人才”,但自己在试卷最后面弄了个很简单的开平方的题,只有他们能够做对这道题,那就是说明他们起码还是看了一下新学内容的,也算是件可喜的事情。
如果说赵祯只是靠这种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的话,那京城的考生可就是真正的高兴了。无他,也就是当今圣上这个可不靠谱的皇上,终于干了一件靠谱的事情,整整录取了一百三十名进士,这可是要创造宋朝记录的呀!
真的很开心!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否被选中,但是这个概率不是提高了么!至于朝廷有没有那么多官位给他们留着,那只能表示不关自己的事。
半个月之后,终于到了放榜的时候,所有考生都聚拢到了东华门前,看着长长的名单,都在努力地寻找的自己的名字。理所当然,所有的考生自然是从第一名开始找起走,大家也都最关心谁考第一名,这意味着他极有可能就是本届的状元,不为别的,先能记住名字日后也好抱大腿不是么!
可是,他们注定又要被当今不靠谱的皇帝给坑了,为什么又呢?呵呵。
今个这榜单不同往日,开始第一句话就是:本次考试不排名次,所有录取考生排名不分先后,榜单顺序仅代表准考证顺序,不代表考生成绩。
这尼玛是个什么意思?说好的状元呢?就算没状元来个榜眼探花也是好的啊!
就在大家吵得快炸开锅的时候,宫门嘎吱嘎吱地打开了,照例是一队禁军率先冲了出来。
小顺子随后走了出来,看着闹成一团的考生,怒气冲冲地大声吼道:“干啥呢?干啥呢?还有没有一点文化人的样子啊?都给杂家安静下来!”
考生们发现了新目标,也没空继续闹腾,纷纷朝小顺子围了过来,要不是禁军士兵们拦着,估计他是得趴这回宫了。
小顺子好好享受了一番“万众瞩目”的感觉,待到考生又有骚动迹象的时候,才掏出圣旨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诸位考生寒窗苦读,劳心劳力……现招上榜者入宫听宣!钦此!”
上榜的考生自然是欢欢喜喜地走进了皇宫大门,而外面那些没有高中的可就只剩下愁眉苦脸和垂头丧气了,就在大家都打算离去的时候,小顺子又掏出了一份告示,让手下的人贴到了告示栏上。
那些原本打算离去的人,看到告示的内容,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