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兴大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了一天的时间,赵受益和“十三太保”们终于面试完了所有的人。
晚上一起开碰头会,赵受益问道:“你们大家今天可有收获,说来听听。”
“殿下,今天情况不是很乐观啊!”杨金花大大咧咧的抢先说道:“俺那今天来了一堆的书呆子,出了会读书,其他啥也不会,被俺赶跑了。”说完还捧着茶壶狂灌了一口。
“金花啊,你现在都是个大姑娘了,要注意形象,你这样以后谁敢娶你啊!”赵受益看着杨金花豪放的做派,额头直冒黑线,教育了这么多年也没改掉她这毛病。
“俺才不要嫁人呢!俺要保护殿下,帮殿下做大事。相夫教子那是小女人的事,俺才不干。”杨金花满不在乎的反驳道。
这话噎得赵受益无言以对,转头问道:“你们几个呢?”
比较稳重的张奇瑞结果话头:“殿下,您看看,这是我们统计的这次找人的结果。一共有二十来个,主要都是农业和工匠方面的。”
张奇瑞指着上面的名字对赵受益讲解道:“这一个叫李铁柱的,他祖辈都是打铁的,在东京很有名气。这一个叫张水生,家住海边,他们村子打渔为生,对渔业熟悉,而且还懂造船。据他说祖上成为朝廷造国战船,这些年天下太平了才回到老家的。这还有一个叫陈林,是个木匠,小的看了他的作品,手艺确实不错,而且据他自己说,对机关之道有较深的研究。家中时开木器行的,从小喜欢专研机关,没少被他父母责骂不务正业。”
“从殿下这些年对我们的教诲中,我感觉殿下很在乎这些看似无用的杂学。我觉得他们很特别,就特意留意了一下。”张奇瑞特地给赵受益解释了一下。
“嗯,你从小就稳重,你办事本殿下很放心。”赵受益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对众人说道:“最近大家都干得不错,辛苦了,待会本殿下请客犒劳大家。虽然这次效果不理想,但都在本殿下预料之中,我相信下次招聘肯定火爆。加上本殿下招的人,也有三十来个,加上你们和其他小伙伴们应该差不多了。好了,今天就这样吧,走起!”一群人簇拥着赵受益找了家大酒楼开始大吃大喝。
酒肉正酣,大伙兴致盎然。“来来,大伙一起干一杯。”赵受益举杯示意,一口干了一杯。“今天大家吃好喝好,明天给本太子去学院好好干,招收学生的事情就由你们带着今天招的老师一起做吧。记住了多照顾点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啊,用点心,给本太子多带几个得意弟子出来。”
“殿下放心吧,小的们一定为殿下办好咧!”众人表示自己很讲义气,为殿下两肋插刀都没有问题。
“你们一个个都要用心,好好把本太子给你们的书都学会,有不懂得就来就来问,以后本太子要你们有大用,知道不?”赵受益对着一圈人指指点点。“对了,金花啊,你是不是有个弟弟叫杨文广啊?”
“呀,殿下你怎么知道的呢?”杨金花这个神经大条的家伙也被震到了,“我想想啊,我都好久没见到他了呢!近年该六岁了吧!”
“本太子有什么是不知道的吗?把你弟带在身边,多教教他吧!本太子很看好他。”赵受益想到这个历史名人岁数也差不多了,该拉出来跟自己绑一起了。

第14章 大牛来袭

赵受益回到皇宫,打开前来应聘的名单仔细查看了看,这眉头都皱老大了。
“我擦,别人穿越那是金手指一点,神器啥的用都用不完,王八之气一露,各方大牛就八方来朝,到了小爷这咋就这么难呢?看来想要拉拢大牛只有整点非常规手段了。”赵受益郁闷的嘀咕着。
“这个大宋的牛人太多了,找哪些来呢?伤脑筋啊!不管了把想得其名字的都捞一遍吧,广泛撒网,重点培养。”赵受益敲了敲脑瓜,把能想到的人名和大概的出身地写了下来。里面也许有已经过世了的或没出声,时间过得太久了,历史上的大事还能及得,不过细节就不一定清楚了。
“小顺子,过来过来……”赵受益朝小顺子招招手。“呐,给本太子派人去把名单上的人抓回来,呃,不,是请回来。是请,记住了。”
“得嘞您呢!小的这就去办。”小顺子收起明天飞快的跑了出去。
“小玲珑,快来伺候本太子休息了,这一天,累死本太子了。”赵受益吩咐呆在一旁的小玲珑。
“殿下,您一天这么忙,奴婢都帮不上您忙,奴婢真没用……”小玲珑作势要哭。
“哎呀呀呀,不准哭啊,你是想用眼泪淹死本太子啊!”赵受益用夸张的表情惊呼道。
“殿下,您又拿奴婢开玩笑。”小玲珑破涕为笑,被赵受益的搞怪逗乐了。
“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你们也累了一天了,都下去休息吧,本太子要就寝了。”赵受益赶走众人,钻进被窝睡觉。
时间过了月余,赵受益带着学院的老师忙着招生和课程安排,基本走上了正轨。首届招收的学生比较少,毕竟新开张,暂时也没有文学泰斗坐镇,吸引力还不够,尤其是对一心想科举的士子来说更是如此。这次能够来的基本上都是些大家族不受待见的偏房和一些对考取功名无望又为生活所迫的寒门士子。
最后通过统计,所招收的近两百学生,大多打算以后去给别的官员当助手啥的。当然也有些对人生无所谓的二世祖纯粹是来完成任务的。
“太子殿下,您要的人,小的给您找来了一个,就在外面候着,您要见吗?”小顺子来的赵受益耳旁问道。
“额,这么快啊!带本太子去看看。”赵受益随着小顺子来到待客的侧殿,在他受封太子是就得搬进东宫,这也是皇家规矩。
“微臣集庆军节度使推官范仲淹,参加太子殿下。”此时已年满的29的范仲淹的官职还很小,才从八品,见到太子还得行大礼。
赵受益看着眼前这年轻人眼睛就开始冒绿光了,丫丫丫个呸的,小爷混了这么久总算遇到个活的了。
小顺子看着自己的小主子又陷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在看不下去了,碰了碰赵受益,提醒道:“殿下,人家还等着呢!您能不能不要流口水啊!”
“呃……,真是抱歉,本太子见到范爱卿真是太激动了,快快请起,我们进去聊。小顺子快快看座,小玲珑上茶,要最好的茶。”赵受益牵着范仲淹走进会客厅。
说道这个范仲淹,那可得细说了,他应该算是北宋顶级大牛了,北宋文范武杨,就是范仲淹和杨家将,那在后世也是耳熟能详的。
范仲淹,字希文,曾随母改嫁取名朱说。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不要小瞧这个谥号,“文正”代表文成最高荣誉,其后各朝皇帝绝不轻授余人,能得者甚少。
他少年时家境贫寒,却十分好学,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不过考中进士比较晚。在他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以敢言而闻名乡野,是北宋有名的愤青。这货作为一个读书人居然多次上书批评当朝的宰相,着人家整得贬了三次官,但是仍然死性不改。
历史上他也是到了宋仁宗时,也就是赵受益以后的朝代,才熬出了头。他终于混到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提出严密官制、劝课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推行法制等10条建议。
但是他的建议侵害许多人的利益,遭保守派强烈反对,加上宋仁宗又没给上力,被赶出中央,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结果病死于赴颍州途中。
范仲淹牛B之处就在于他的能力强,还不止在文学方面,政务、军事都很强。
他善于诗词散文,风格清新明健。有《范文正公集》,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财富,可谓家喻户晓…
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生活得非常简朴,每天只吃一碗稀粥,凉了以后分为四份,拌几根腌菜和醋,早晚各吃两份,吃完继续读书。
赵受益之所以这么在乎范仲淹,是打算把他当成自己头号心腹。范仲淹不仅能力强,最重要的是他是从底层社会爬上来的人,还难得的从始至终保持了愤青的本性,要知道在后世愤青可不多见了。
历史上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政绩卓著。宋夏交战,已经52岁的范仲淹被任为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亲临前线视察。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卒,奖拔人才,阻止了西夏的入侵,成功地化解了多次边境危机。
也正是自己多年的仕途和军旅生涯,让范仲淹看到了北宋朝廷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诸多弊端,如果不改革,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后来他终于说服了宋仁宗,获得了他的支持下,才当上参知政事,开始主持改革事宜,这就是有名的“庆历新政”。刚开始的时候,新政的效果还行,宋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