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8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也不是他在臆想,毕竟先前石勒是派人来代郡境内抓人的,两边有矛盾,离着又近,相互之间维持着脆弱的战略平衡,而这种平衡是很容易打破的,其中一个机会就是对方内部生乱。
  这样的情况下,就连接到信的张宾,都觉得陈止就是这般打算,所以拿到了那信之后,立刻就拿过去给石勒过目,也给石勒抓住了一个机会展现自己的宽容大度,拿着那信,看都不看,哈哈一笑,就给撕了,顺便还给周围的从属讲了一番大道理,据探子回报,当时场面异常感人,很多人都当着石勒的面说出了感人的话语,表现自己的忠诚,以及对石勒胸襟的佩服,顺便还唾骂了一番陈止。
  这些消息传回来的时候,陈止看了之后,却只是一笑置之,随后便又安排了人去写信。
  第二次接到书信,那张宾还是如法炮制,直接拿过去给石勒过目,不过因为是第二次了,石勒总不好再来一次思想教育,便还是哈哈一笑,直接撕了,随后又是一番声讨陈止,顺便发散思维,从陈止不好好做文章,跑过去做官,大肆抨击了汉廷的现行制度。
  不过,等到第三次再接到信,别说张宾了,就是石勒也有些麻木了,只是淡然一笑,表现出由衷的轻蔑之意,不过他也知道,在这么放任下去,未免也有些荒唐了,于是让人也帮他写了一封信,却不是送给陈止那个臣属的,而是直接寄给了陈止。
  值得一提的是,石勒本身是不识字的,所以他在处理统辖领地内的事务时,都要旁人帮着把情况读出来,他在做出批示,这批示用的是比较浅白的话语,但偏偏这人却不喜欢让旁人说自己粗鄙,于是特别要求,他批示的话,要经过书写人的润色,带有古风古韵。
  这一封寄给陈止的信也不例外,其中表现出来的意思,就是他敬重陈止,也觉得陈止是一位英雄,那既然是英雄,就不要搞什么阴谋诡计,明刀明枪的干起来才是正道。
  对此陈止自然是嗤之以鼻,那信看过就算,仍在屋子里,随后继续给张宾写信,保持着十天一封的节奏。
  这般情况到最后,连石勒都无奈了,也懒得看了,直接就吩咐张宾,说再来信,就直接焚毁,不用拿过去给他过目了,他相信张宾的忠诚。
  所以,陈止这次的要求,苏辽倒也不意外,只是这要送礼的打算,却让他有些难办。
  这为难的表情落在陈止眼中,后者问道:“可是有什么难处?”
  苏辽迟疑了一下,还是回答道:“倒也不能说是难处,只是咱们要送信,又要保持信鸽的隐秘,所以过去联络那张宾,都是靠着探子,把信射进去,这样既不用暴露身份,还能迅速脱离搜查范围,只不过最近这两个月以来,张宾已经大概摸清了咱们射箭人的位置规律,加强了守备和巡查,甚至还布置了伏击之处,越发难以通报了,如果要送礼的话……”
  陈止一听,就明白过来,那张宾肯定也不是吃素的,这会恐怕觉得自己是拿他开涮,于是沉吟了一下,陈止就说道:“这是我有欠考虑了,那送礼的事先放一放,依旧还是送信,只不过这次和过去还有不同。”
  苏辽顿时留心起来,想着陈止这次又要怎么送信,没想到接下来却听陈止说道:“那石勒手下除了张宾这个首席谋士,更有不少武将,很多事追随很久的,也有些是后来招募的,这些人也都是人才,这一次就不要光给张宾送信了,都送。”
  都送?
  苏辽一愣,半天没有回过神来,等他想清楚了,这表情不由古怪起来,这给张宾送了一堆信,已经让那石勒恼怒异常,结果这次都送,不知道要把这位羯人枭雄给气成什么样。
  “别最后气得他不顾一切,提前起兵来攻!那可就是被王浚和石勒夹击了!”


第816章 文中择人,军情如火!
  苏辽知道自己的担心,多数是杞人忧天,决定石勒战略的,是整体的局势,而不是个人的情感,否则他也不可能取得如今的地盘。
  不过,直到离开的时候,苏辽都不太明白,为何陈止会这般执着于招揽张宾,以至于他的心里,都有些担忧,以陈止的这种态度,万一张宾真被说动了,一旦过来,必受重用,说不定都会威胁到自身地位。
  只是这些小心思是不能显露出来的,于是只能是领命而去。
  不过,陈止对于这个属下的心思,却洞若观火。
  “若是从苏辽他们的角度来看,我这般举动,无疑是有些太过执着了,不过他不知道张宾在原本历史上的地位,让这样的人物流落在石勒手中,实在是太过危险,若能招揽过来,一是削弱了敌手,二是强化了自身,可谓一举两得,更何况,张宾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朝廷局势再这么发展下去,那中原的局面便要一片混乱,在此事到来之前,我必须积蓄足够的力量,否则是站不住脚的。”
  想着想着,陈止看了一眼窗外,那天空上飘着层层云气。
  “气运之道,说来缥缈,其实落到实处,就是一个人的根基,一个势力的底蕴,人的根基要靠自身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家族的底蕴,而势力的底蕴,其实就是人才,聚集足够的人才,将他们拧成一股,众志成城,这也就是大气运了,张宾与慕容翰都只是开始,但也表明了我的态度,以后可以作为旗帜,彰显给世人,才能引得人才放心来投。”
  在这之前,其实已经有不少人过来投奔了,不过论层次和水平,都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这也是陈止当下的位格所限,无法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投奔。
  当然,他在学问、士林中的名声更高一点,只是这样的名声,却不会为他带来管理型的人才,同时,他的出身背景,以及士林声望,对于寒门而言,反而不是一个合适的投奔目标,所以这大半年以来,跋山涉水、不畏艰险过来的,很多是追求精神境界的世家子弟、名士,他们也不是过来投奔,而是探寻论道之后,便告辞离开。
  与之相比,那些寒门子弟投奔的,却多数是江都王、祖逖,就连石勒和鲜卑各部,乃至那匈奴都有不少寒门子弟过去,却偏偏不来陈止这里。
  “大概还是因为当今世家有品之人,在则人任职上,多多少少有着偏见,同时这也是世俗约定,我若不是在这边疆之地为官,恐怕刚一上任,就要有很多人托关系过来,要给自家子侄、子弟安插位置了,这种情况下,出于拉拢和维系世家联盟的考虑,也得有所表示,这也就占了一部分寒门的坑,时间一长,寒门子弟自是避而远之,最终都转职成了造反专业户。”
  想到这里,他又想到,莫说其他地方,在自己稳固了边疆,打退了几次来犯之后,那不少亲朋好友已经是行动起来,派人过来打探了,看那架势,分明是等着局势稳定,就开始走后门,讨要吏胥之位了。
  “这种事自然要杜绝,想过来的人,最多是安排陈家的事物给他们,要么就是下去建设新农村,要么就为商品流通做贡献,有本事的刻意酌情考核,没本事还想要位置的,有多远滚多远,另外,要招揽更多的人才,单纯靠几个千金买马骨的例子,只能治标一时,想要治本,还需要有一套能长期机制……”
  这么想着,他走到了书桌前,将昨晚被妥善保存,刚刚才被送来的那一叠文章拿了过来,然后便坐下来,观看起来,同时拿出了笔墨纸砚,不时在上面进行批注。
  如果是后世的科举,这般随意批注、审阅试卷,是绝无可能的,这阅卷工作也是科举的重要一环,甚至在重要性上还要超过考生的临场答题。
  只是当下这个环境,别说科举的完善,连这个制度本身也就只有一个影子。
  陈止翻看的速度很快,批注的速度也不慢,一边看,这表情还忍不住有所变化,但大多数时间都是皱起眉头。
  一连看了七八篇之后,陈止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浪费时间了。
  平心而论,这些世家子弟所写来的文章,其实文藻用词都还不错,也都可以说是言之有物了,但大部分的内容,却都给陈止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好嘛,这些人倒是把《六国论》读的不错,居然生搬硬套在这些文章里面了,我问他们,若为将军,何以为政,这些人倒真是肚量不小、眼界颇高,一个一个都是立足高远,从整个北地局势进行分析,只是这些东西多数都是空话,是将问题提出来,却没有解决问题,只靠着经义文章里的道理,可是说不通的……”
  摇了摇头,他又在一篇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