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7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他就说出了心里的担忧:“王浚这看似简单的利益交易,其实是彰显权柄,让咱们仰起鼻息,未来的存续可能在其一念之间,等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建立起大片寺庙,又有了仆从众多,就是船大难以掉头了,说不定要任其拿捏,若是没有其他选择,我等也就接受了,可当下还有其他选择,又何必急于投靠王浚?他眼下还有一个陈止没有解决。”
  “弟子明白了,”聂道仁也不好在说什么,只能询问道:“那咱们接下来要往何处?”
  佛法简就笑道:“先北上,看看这东北新崛起的霸主之一慕容部,看看这一支鲜卑人是个什么路数,若是可堪辅佐,那若能扎根也好,鲜卑毕竟不比中土汉家人,那王浚敢这般托大,无非还是他出身汉家,乃是世家之后,这才有恃无恐,但鲜卑人不同!你可知为何?”
  听得此言,聂道仁早就熟悉套路,知道是老师又在考较,便恭敬回答道:“慕容部一直有心汉化,其治所棘城便是仿照汉家城池建造,城外更有许多耕种之地,听说慕容氏还时常颁布法度,吸引和招揽汉民定居,颇有成效。”
  佛法简笑道:“不错,慕容家招揽汉民,就是想要充盈府库,同时又重点搜揽工匠,同时又瞅准了机会,知道北地大乱是一绝好机会,但他们的壮大,引起了其他各方的警惕,这才有了四方联军之举,结果相互消耗,慕容氏好不容易招揽的汉民,这次十个跑了五个,你道为何?可不光是因为战乱惊吓所致,还因为那慕容家到底没有大义,汉民归附本也没有常住的意思,多数存着暂时托庇的念头,想着中原平静就归乡,所以一碰到大变,马上就是树倒猢狲散。”
  然后,他饶有深意的看着聂道仁:“中原以忠义礼孝来塑造秩序,将人禁锢土地之上,而我沙门亦有其法,若是慕容可纳,不说别的,那些汉民的二心可以打消大半,所以咱们下一步,就是北上慕容!”
  聂道仁眉头一皱,说道:“只是王浚才和慕容部打过,咱们还在他的地盘上,直接北上慕容……”
  “你这话说的不尽其实啊,”佛法简摇了摇头,看着自家弟子,叹息起来,“看来在你心里,还是有些抵触要出仕异族啊。”
  说完这些,他不等聂道仁回答,就继续说道:“众生平等,没有高下之分,你心存华夷之分,说明还是难以摆脱汉家之影,你该站在更高的地方放眼天下,若有一日,天下皆佛土,又哪里要分什么中外华夷?”
  聂道仁听到这里,果断认错道:“是弟子的眼界太窄,被凡俗私欲蒙蔽了眼睛,请师父责罚。”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师本就是点醒你,给你带路,怎么会责罚你?”佛法简摇了摇头,跟着就道:“好了,你先去收拾一下,咱们明日就上路,这里的是就让全法、全觉处理吧,北上一事,就好像咱们从代郡来蓟县一样,就是知道陈止与王浚有矛盾,才要往这里走,给他压力,比他服软,即便不能,也会善待沙门,一举两得,眼下也是一样,王浚再嚣张,咱们沙门在洛阳已有气象,他不敢做绝,北上慕容,也让他知晓咱们的气量,从而让他反思,说不定还能让步,到时候纵然你不出仕此人,但我佛门也可在幽州稍进一步。”
  “还是老师想得周到。”聂道仁拱手称赞。
  佛法简摆摆手道:“不谋百年者,不足以谋一时,眼前的毛头小利,其实就是外魔,贪图一时,就给未来打下了歧路,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工夫纠正,不如在打地基的时候,就认准方向,建立万世不易之基业!这等成就,可比建立一代王朝,要困难的多,但也崇高的多,希望你我师徒二人,可以为沙门宏愿,添砖加瓦,开辟道路,为后人前驱!”
  …………
  “这个新城,不是在原本阳原县的旧址边上么?此城因匈奴南下而废,但如今仍聚集不少人口,正好与新城人口相合,那告诉陈止,也不弄什么‘陈安’之名了,就恢复‘阳原’之名,这相关的文书提案,我已经准备好了,但还不是上书朝廷的好时机,让他先筑城拢民,至于他提议的那些巡查之法,就先行用着,也不用想着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
  代县郡守府中,陈止看着面前的一堆文书,从容指示,下达着命令。
  对面,正在整理文书的张亢闻言,不由说道:“陈司马提的治法,未免有些太过猛烈,不是长治久安的法子,未来说不定还要变化,不如先行安抚,也好世代沿袭。”
  陈止闻言,摇头说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治策能一劳永逸,那不过懒政、推脱的臆想罢了!”


第777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实
  陈止见张亢脸上的意外之色,不由笑了起来。
  其实这个概念当下已有人意识到了,但却不是十分明显,最多是借上古之事,来抨击当前的局势罢了,便是后世,类似的指责也不见少数,只是把上古三代改成了外面臆想中的国度。
  而眼下,张亢突然听到这个说法,难免会有些不适应。
  想了想,陈止就道:“张君,这事其实很容易理解,”陈止放下手上的文书,“就好像世家养子,也随时而变,小时要识字,先要蒙学,等能辨识对错,再教其学问,见着身子好的,还可以引导其人强身健体,又或者兼修君子六艺,等再年长一些了,就引其拜入师门,这时有时还要依照风潮,谈玄或者说佛,皆有划分,这育人尚且如此,何况为政?”
  张亢闻言一想,好像真是这个道理。
  他想了想,说着:“阳原新城初见端倪,但其中有很多是游牧遗留之民,这些人看似外来,但也在本地扎根近百年了,毕竟阳原县被撤,就是因为游牧南下,加上气候变化,那南下牧民中有些留下来,如今也在桑干河边耕作,不好驱逐,但他们以部族为凭,对族中的认同高过郡县国朝,因而一些强硬手段好过怀柔,让他们畏威,明白后果,从而知道进退,等以后局势稳定,这些人也多少学会认同,再变化处置方法。”
  但说到这里,张亢眉头一皱,又有些担忧的道:“但这样一来,对这治理之人的要求又太高了,如今陈梓处置,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可以后呢?万一来了一个庸人,岂不是便要停滞下来了。”
  “这就涉及到选拔之法了,”陈止笑了起来,“因为担心会有庸人,所以妄想用一套体制可以一劳永逸,这本就是一种避实就虚的选择,为何会有庸人?无非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和筛选上有问题,那真正该制定的,是选拔之法,而不是盯着治理之法要万世不易,否则就是头痛医脚了。”
  张亢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但转念一想,当下的选拔之法,大部分是按着乡品提拔,便是有举孝廉的,多数也要由品之人才能脱颖而出,这都是上品高门,家中读的了书,想来都是有能耐的,似乎可以放心了。
  但就在这时候,陈止又道:“不过,有才学的人,未必人品就好,人品不好的人,未必做不了实事,但他们到底怎么做事,若不能明确监察,也是不知道的,所以还有许多东西要建设啊,这都涉及到人,你规矩立的再好,还是要人来做,所以归根结底是怎么治理人、调动人,而不是将这事退给一套体系。”
  说到这里,他忽然笑道:“其实最怕的,就是自认有一套万世不易的完美规矩,偏偏又没有足以筛选出真正有能耐施政的人,这两者如果结合在一起,就好像是一个不断膨胀的梦境,早晚产生灾难。”
  这边说着,便有人过来禀报,说是王浚和江都王的使者已经安顿好了,二人询问何时可以面见太守。
  陈止思考了一下,笑道:“江都王的人,有什么话要说么?”
  那报信的人摇摇头。
  陈止就道:“那你就再去问。”
  等人走了,陈止笑着对张亢说道:“江都王派来的这人,我在徐州的时候也听说过,彼此还有一定的交集,是个有才干的人,而江都王还为这桓彝请了个中枢的官职,你说他这次来,所为何事?”
  张亢沉吟了一下,说道:“恐怕和府君前阵子所请实名有关,另外,就是对咱们代郡的种种出产,怀有念头。”
  “不错,”陈止点点头,“那江都王刚和王浚有了私底下的约定,就都派人过来,王浚所想我能了解,他刚刚平息平州的骚动,需要修整的时间,派人来和我谈判,一来是为了王赶和吴阶,二来就是迷惑我,而那江都王所求就不同了,或许是个可以交涉的对象。”
  张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