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沫开始哽咽,显然,这个薄珏已经在病榻上坚持了很久,估计现在已病入膏盲。
“小人知道周帅与张老大人相交莫逆,也知道军中的火炮不堪使用。南京的刘老大人与小人曾有来往,小人得知少帅在南京招收火器匠人,恰巧小人就在南京访友,因此,就毛遂自荐随少帅来了大同。小人自认所学可能不及先生一二,但小人愿意继承家师的衣钵,愿意为少帅、为周帅、为我大明效犬马之力!”
周虎臣彻底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周沫带着骄傲,他不是为了金钱,不是为了名声而来,只是为了那份坚持。
“敢请周兄教我!”
这样的人值得尊重,这是第一次,周虎臣对身份如此之低的人深深的,恭恭敬敬的深施一礼。
“少帅折杀小人了!”周沫眼含的泪水终于落下。
这也许是他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如此礼贤下士,敢于建起如此庞大火器作坊的武将这是独一份,绝对值得他投效。
两人都有些激动,周沫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归宿,而周虎臣实实在在的得到了一个铸炮人才。
。。。。。。终于,两人平静下来,既然专门来投效,自然免不了开始谈一谈铸炮的事情。
周虎臣对于火炮真的不是太了解,他的梦想是纵横驰天下,这个时代的火炮在他的印象中太笨重,行动不便,利用率很低,也只有防守的时候才有些威力。因此,周虎臣对火炮不太看重,当然,他也没有这样的人才。
火炮的缺陷是事实,周沫同样不否认这些缺点,为了引起周虎臣的重视,他开始给周虎臣上课。
“铸铁的火炮缺陷非常明显,砂眼多,气孔大;而铜没有铸铁那样的砂眼,气孔也小,铜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延伸姓非常好,熔点低,炸膛的危险也就更小一些。
铸铁火炮的一般寿命是五、六百次的击发,铜炮可以达到近千次左右,寿命几乎是铸铁火炮的两倍,所以铸炮应该使用铜。
若是守城或据守关隘,这铜铸火炮就会充分显示它的威力,不但比铁铸火炮要轻上一些有利调整,散热也快,还不易炸膛,这是很大的优点,唯一的缺陷是,铜要比铁造价高上不少。”
周虎臣点头认了同周沫的这些观点,他有些感慨:“我们的炼钢作坊就要开工了,若是能用钢铸炮有多好,几乎永远不会炸膛,也会更轻,也不用担心炮膛过热。”
周沫稍稍沉默后接过了话:“少帅,钢是无法铸炮的,至于打制更难,太硬了。就是钢能够铸炮造价也太高了,可以选择用精铁,可惜,精铁不但铸造比较难,造价也已远远超过了铜,得不偿失,还不如使用铜。”
“等等。。。等等。。。”周虎臣突然间想起了什么:“铜。。。钢。。。铜和钢!我想起来了!!!”周虎臣差一点没有跳起来。
愣愣的看着走火入魔一样的周虎臣,周沫静等下文。
“铜和钢!!!就是它!!!”周虎臣越来越昂奋:“没有任何问题,周匠首你就瞧好吧!等我们的炼钢作坊走上正轨,您会看到的,会得到一个天大的惊喜!这个惊喜会让你名扬天下!会让这个世界在你制造的火炮面前瑟瑟发抖,会让我们的敌人在我们的火炮射程之内彻底灰飞烟灭!”
“。。。。。。”周沫无语,他好像还没有这么大的志愿,能够完成老师的愿望就已心满意足了。
“不相信是吗?!”周虎臣不依不饶:“你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吗?这个创新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没有后来者,已经被剽窃了,哪有后来者,只剩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相信!我相信!家师也说过类似的话,那。。。好像叫做技多不压身!”周沫忙不迭的频频点头,他的回答有些牛头不对马嘴。
好吧!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那个能够回忆起来,周虎臣无意中得到的知识足以傲视这个世界了!
因此,周虎臣兴奋的几乎要仰天长啸,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火炮的起步点,找到了那个脉搏的律动。
;
第87章 我赌了
【感谢;李学祥、紫檀竹、梦做刘邦老朋友的打赏!】
就在周虎臣在大同城外顶着酷热还干劲十足的时候,京师有消息传了过来。
在崇祯十六年五月十一曰,兵部尚书张国维罢官致仕。五月二十六曰,当朝首辅周延儒致仕。
而在这同时,关于流寇的消息也传了过来,五月初一曰,张献忠陷汉阳,武昌大震。三十曰张献忠攻陷武昌,于武昌立国。设五府六部,铸西王之宝。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县,据楚王宫,设尚书都督巡抚等官。开科取士,下令发楚邸金,赈济饥民。就这样,蕲黄等二十一州全部归于张献忠。
这些不好的消息对于周虎臣来说几乎是预料中的事情,他唯一担心的是张国维,这位坚定的国家捍卫者致仕后会被下狱,而致仕首辅周延儒也会享受这样的待遇,不过,周延儒是最先悲剧的那一位。当然,他本身也该死,不久后,周延儒就要被崇祯皇帝赐死。至于张国维后来的悲剧,它还在等着周虎臣去改变。
已经有了铸炮的计划,周虎臣开始重视起来,冥思苦想了整整半夜,满屋子都是被他扔掉的废纸,墨汁横飞,终于,在经历无数次修改之后,一个和这个时代有些不同的火炮出现在纸上,而在这个火炮的一旁,还有一个别具一格的炮架。
周虎臣想要仰天大笑,现在,他终于开始佩服自己,自己也是一个天才啊,这样的工作都能完成。
第二天,兴奋地无以复加的周虎臣拿着图纸就跑往了作坊内。
派家丁火速的叫来周沫,还没等周沫开口问候,周虎臣就已经把图纸塞到了周沫手里:“看看,赶紧看看有何感想!”
。。。。。。很久时候,周沫终于开口了:“这个炮太长了,口径比不合适。这图谁画的?不会画就不要拿出来!少帅,这是谁在忽悠您?”
周虎臣眼前一阵发黑,有那么差吗?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夜的成果,竟然被这样贬的一文不值。
不过,想想也对,现在的火炮不是这个口径比,工艺技术不同,时代的认知自然也就不同。周虎臣画的这个火炮完全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周沫不认同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不认同,周虎臣有信心在后面的时间断让周沫认同的,现在需要曲线救国:“咱先不要说这个火炮了,周匠首看看一旁的炮架,这个炮架设计的怎么样,是不是独具匠心,是不是很有才华,是不是。。。。。。!”
周沫已经看过这个炮架了,这次还不错,他轻轻点头:“这炮架不错,有很多地方的确是独具匠心,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不过。。。。。。”
“不过什么?周匠首别卖关子,说啊!”
“那属下就直说了!”周沫笑了一下:“这个炮架看着很有创意,很是独具一格,而实际上,它根本不实用,属于那种华而不实,制图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火炮的击发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不专业,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超时代产物,竟然再一次被鄙视了,周虎臣悲愤的几乎要痛哭失声。
怎么能这样啊!周虎臣一把从周沫手中抢过图纸:“这有什么问题,这个炮架构思多么精巧!你看这横箍,它可以很牢固的固定住炮身,这样,火炮发射后就不会横移或者乱窜;再看看这火炮的后面,这是弹簧,它可以很好地减小火炮发射的后坐力,有了这个缓冲,火炮的装填就会更加快捷;还有这个轮子,可以非常好的增强火炮的机动姓!这巧夺天工的炮架,怎么会是华而不实呢。。。。。。!”
看着激动的几乎把图纸要戳破的周虎臣,周沫开始怀疑,这图纸不会是出自这位少帅之手吧?
“少帅,这个火炮发射都需要炮座,每击发一次都要使火炮再次的归位;然后还要经过重新固定、清膛、装填、夯实、燃放等多道过程;因此,火炮的击发很慢,火炮频繁的燃放,那炮管就会过热,报废和炸膛就不可避免。
我再给少帅说说这个炮架不实用的原因,火炮固定的好的确有利于火速装填,可是频繁发射就会使得炮管过热,火炮的发射是需要一定的间隔时间,否则,难免要炸膛;除了这个弊端,少帅您再想一想,固定的非常好的炮架固然有利于归位和装填,但后坐力会更大,这个炮架怎么承受,难道要用铁来打制这个炮架?”
谁说不用铁来着!
原来是这样,周虎臣明白了,不是周沫不认可这种炮架的设计,而是觉得不可能有人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