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曾经)-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领先了,周虎臣更喜欢人多势众,他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别人都是使用实心弹是吗?”周虎臣心中赫然开朗,自己想得太多了,这个时代的大型炮舰刚刚起步,可不是铁甲舰的时代。自己的炮舰配备的是钢制火炮,使用的是开花弹,已经领先了不知道多少年。
    虞大虎继续解释:“一般都是使用实心弹,据说,也有的使用链弹,不过就那样,谁碰上咱们算他倒霉,根本用不到大型炮舰,就是小型攻击舰也会把他们的巨船轻松轰沉!依照我军舰船的速度,他们想要依靠速度逃跑都跑不掉啊!”
    虞大虎的解释是正确的,这个时代海战炮击的真正伤害,基本都在三十丈至六十丈距离上,也就是约100米至200米左右。周虎臣的炮舰无论精准度,射程和弹丸都不是同时代的炮舰可以比拟的。何况,这种战舰的速度同样领先时代,虽然。。。只是领先那么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在海上会被放大。。。。。。
    而典型的人多势众战例就是郑森家族与荷兰人的作战,荷兰人在十七世纪纵横天下,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可见他们的强盛。荷兰人很少被打败,但是在东方有两场败仗,第一场被郑芝龙打败了,第二场被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打败了。荷兰人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大炮,也拥有众多的大型炮船,但是,强大的荷兰人仍旧败给了郑家,其中最重要的是——郑氏家族人多,船更多。
    在十七八世纪这一时期(更不要说之前了。),海军战斗中,历史的记载常常会发现,舰艇在逃跑中触礁的损失远大于海战。在英法大海战中,舰艇被击沉不过是一两艘,可是,在逃跑中,由于不知道方位而触礁却常达到十四五艘,可见炮舰的攻击力度是什么样子。
    想一想敌人将来要用大铁疙瘩和自己的开花弹作战,至于人数,周虎臣——从来不缺人。
    广州还很遥远,但福建很近,周虎臣这次南下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广州,还有这个福建,因为福建有郑森和郑芝龙。
    福建的水军已经回来了,当周虎臣的舰队出现福建海域,福建当地的水军迎了上来。第一个出现的竟然是老熟人郑鸿逵,这位正当壮年的总兵和周虎臣曾经并肩作战,加上周虎臣和郑家的亲家关系,郑鸿逵可谓异常热情。
    郑森父子在泉州,在福宁短暂停留,和郑鸿逵狠狠地拼了一次酒,周虎臣继续南下。
    在距离泉州还有近百里的时候,提前得到消息的郑森父子果断迎到了海上。周虎臣身份特殊,大明驸马加上钦差的身份,还有这层亲戚关系,郑芝龙哪敢怠慢。
    将士们都是熟人,把舰队留在海边,周虎臣在郑芝龙父子的陪同下进入了泉州府城。
    这里果然是郑家的地盘,郑芝龙根本就不把福建的地方官看在眼里,在泉州知府带领一众官员拜见过周虎臣这位钦差大臣,扔下这些官员,郑芝龙直接把周虎请到了自己的私宅中。
    富豪就是富豪,郑芝龙的宅子不但是规模,装饰也远远超过了雕梁画栋,完全是一个超级富豪的做派。
    “小侄参见叔父!”
    郑芝龙的年龄比周遇吉还要小上几岁,而郑森和周虎臣是儿女亲家,这私下里的礼节,周虎臣必须执晚辈礼。
    当然不能让周虎臣跪下去,毕竟身份在那里,郑芝龙赶忙阻止:“贤侄不要客气,家里人,哪有这么多礼节。坐,我给你介绍我的儿子们。”
    郑芝龙貌不惊人,但儿子却多的很惊人,随着郑芝龙一声令下,一大群年轻人跑了进来。
    “这是次子郑渡,这是三子郑恩,这是四子郑荫,这是五子郑袭,这是六子世默,还有一个田川七左卫门,自小就生活在扶桑,不过留在了那里。”
    周虎臣听说过郑芝龙侧室很多,没想到有这么多儿子,生儿子的能力看来非同一般,牛人啊!
    时代局限,最重要的还是长子,拜见过周虎臣,郑芝龙一挥手,除了郑森,这一帮大大小小的郑氏兄弟鱼贯而出。
    宾主再次落座,郑芝龙也免不了恭维一番,周虎臣微笑以对。
    “这次贤侄南下,据说是为了开海的事情,愿闻其详。”郑芝龙终于沉不住气了。
    “郑叔,小侄这次出海南下的确是为了开海的事情,朝廷这次是下了决心,开海是必然!不过,郑叔也无须担心,各地都有各地的商货途径,以您的海上力量自有财源之路,您的商贸领域。。。小侄也会尽量维护。但有些事情小侄也无法做主,比如对红毛番还有那些弗朗机人,他们占据我朝的领土必须归还,另外,不经允许,他们的任何船只都不能够进入我大明领海,否则,小侄可不会客气。。。。。。”
    郑芝龙其实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财源,他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曰本,而最大的经济来源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黑社会姓质,收取保护费。无论是谁,只要出海,或者经过福建海域,就必须向着郑家交上一笔保护费,而在交了保护费之后,郑家就会发给你一个作为收取了费用的旗子。只要这杆飞龙旗插在船头,就是强横的弗朗机人和红毛番都很少敢碰,因为郑芝龙在福建海域几乎把这些西夷人都打服了。
    全面开海,朝廷要收税,郑芝龙吃什么?
    当然,郑芝龙也不会像傻子一样和周虎臣闹翻,否则后果太严重,因此,他必须继续给自己争取利益。
    “贤侄。。。可知道,扶桑那条海路?”
    周虎臣微微一笑:“曰本的事情与小侄无关,小侄只管沿海的贸易开埠,外面的事情哪里管得过来?”
    郑芝龙稍稍放了一些心,但是,最大经济来源更重要,他继续问道:“这沿海开埠的事情怎么说?”
    “沿海各地,北至辽东和东洲(朝鲜),天津,山东、松江、舟山,还有咱们福建,广州都要开埠,各地的市舶司都会逐渐建立起来,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收取赋税,这件事由小侄全权负责。”
    “可是。。。我的军队怎么养?贤侄。。。你不知道。。。这海上。。。。。。”
    周虎臣明白郑芝龙的意思,他笑着道:“郑叔不用担心,小侄已经准备好了,要在广州和广州之西的沿海建起专门和西夷人进行交易的理番局,大宗的海外交易将在那一带展开,郑兄正好作为小侄的臂助,咱是自己人,您的商船众多,正好参与到海贸中。您可是老前辈,有多大的机会和收入您难道不明白?”
    郑芝龙当然明白,周虎臣这是不允许他再收保护费,但也给了他一个发财的机会,和泰西人进行大宗海上贸易。这是一个变向的改变财源方法,等于给了郑芝龙继续养兵的机会。郑芝龙明白海贸的利润,收取保护费虽然轻松,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进行大宗海上贸易,利润会比收取保护费还要大的多。而随着大明的强盛,国家早晚要把这个权利收回,现在,转变的机会就在眼前。
    “士兵怎么算?”这机会不错,郑芝龙沉思一下,继续问道。
    “国家给出兵额,支付饷银,但这些士兵要担负保护海上航路的职责,同时,小侄来担任这一带的海上督抚,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政令通达,郑叔认为怎么样?”
    郑芝龙养士十余万,这十余万人的开销有多大就不用说了,现在,有一个出路也不错,可是。。。郑芝龙也不想就这样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力。
    “贤侄,你也知道,为叔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个爵位养老实在是有些无趣,你看。。。。。。”
    “郑叔老当益壮,小侄佩服!要不这样,改曰小侄和郑兄一起把台湾拿下来给您玩,怎么样?”
    把台湾拿下来给自己玩!
    郑芝龙双眼一阵迷离,这是哪一出?
    不满意啊!周虎臣继续给出条件:“您老嫌台湾不好玩是吗?那就吕宋好了!如果您老还不满意,那就换一个更大的,就渤泥好了!那里虽然热一些,但贵在风景秀丽,您老带着一大群孩子多好玩?夏曰天气热了可以回福建,也可以去曰本,冬曰去渤泥,这是神仙一样的曰子啊!”
    “渤泥现在已经不叫渤泥了。。。和台湾一样,是红毛人的领地。。。红毛番很强盛,海上力量极强,加上到处小岛,需要进行陆上攻坚战,拿下来哪里有那么容易?”郑芝龙轻轻摇着头。
    郑家很有力量,这个力量足以称霸海上,可惜郑芝龙没那样的野心,他只想保住自己的富贵,这也是他后来投降满清的最重要原因。现在,周虎臣给了他一个安享富贵的机会,郑芝龙其实已经动心了。
    郑家对陆地上的战斗的确不在行,可是。。。周虎臣在行,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