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上山)-第8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觐钧吁了口气,那千年坚冰一般的脸上终于掠过了一丝笑容,语气温和的道:“本王已闻到了鱼香,该吃鱼了,江南的鱼未必会有本王凌波湖养的鲫鱼更鲜美,先生也来尝一尝吧。”

  烈日碧波,粼粼的水光反射着烈日的光辉,整艘船竟变得光彩起来,船身与水面上的荷叶融汇一起,让人分不清哪个是船,哪个是荷叶。

  ……………………………………………………………

  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大明朝曾经的政治中心,依旧是繁华如织,照样是莺歌燕舞,没了京师的庄严,却多了几分市井的喧哗,依着长江,整座城市带着几分胭脂气,这里是失意官员的桃花源,是士子和富户的享乐场,是肩客和商贾们的乐园。

  不过这里,也是大明朝卫戍最森严的城市,这里不但是大明朝的陪都,更有大明朝几座皇陵,是大明朝的龙兴之地,五军都督府,辖制南京和江南各卫,拱卫江南,拱卫南京,权柄可谓极重,历来任都督府都督的官员都是朝廷最信任的贵族。

  都督府是从明初时修葺的,当时太祖皇帝登基,便设都督府辖制天下军马,只不过好景不长,这个机构就被废弃,原因无他,都督府过于专权。到了后来,文皇帝定都北京,这个有名无实的都督府终于启用,不过从辖制天下军马转而成为了管理江南各军镇的职权。

  这里的建筑已是老旧了不少,官不修衙,这倒不是古时的官员有多高风亮节,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为官一任大多数只是三五年,三五年时间就算想修缮衙门也来不及了,等修筑好了,只怕人已经调去了他处,最后只会便宜自己的继任者,反而自己担负了污名。所以这都督府衙门矗立了百年,如今许多墙面都已经斑驳,尤其是前衙更是惨不忍睹,不过前衙是一回事,后衙又是另一回事,那里毕竟既是官厅,又是官员的寓所,至少要考虑舒适性,比起前头,后头还是颇有几分富丽的,这里的花厅,曾是无数官员拜访的圣地,谁都知道,朱辅位高权重,在皇上面前说的上话,不少失意的官员都想走这一条门路重新一飞冲天,因此前来结交和巴结的车马如龙,倒也算是南京城的一个奇景。

  只是近几日,这个风气似乎又变了,流传在南京的报纸已经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成国公家犯事了,涉及到了东厂,涉及到了府邸查抄,所犯得也必是大事,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自然而然,那些经常出现的官员一下子没了踪影,从此人间蒸发。




第七百八十三章:大恩大德

  一个不速之客抵达了这里坐在花厅,他的眼睛东张西望,似是在打量这花厅的布局,显得兴致勃勃。

  这人穿着一件道袍,年纪已是过了四旬,却没有中年的持重,手里虽捧着茶却不去喝,目光却是落在花厅中一幅秋猎图上。

  这种图画在明朝很为流行,便是寻常百姓也会买一张悬在屋中,读书人一般是不张贴的,多半也是嫌这图带着几分武气,以画观人,这位成国公想必是个不计较别人看法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最难打交道。

  来人吃了口茶,不疾不徐的换了个坐姿,正在这时,厅外响起一声咳嗽,门洞里,一个瘦弱的人影负手出现。

  在许多人眼里,成国公应当是个虎背熊腰的人,毕竟参与军机,守备南京,坐拥十万大军,这样的人必定是个魁梧的大汉,就算不如张飞、许褚,那也该有几分凶气。

  可是进来的这个人只是穿着寻常的长衫,头戴着寻常的纶巾,身材修长,书卷气显然比凶气要多的多,唯一不同的是他的眼睛,他的眼睛不似寻常人那样左顾右盼,而是带着几分锐气,目不斜视,就算偶尔目光移动,也有几分顾盼自雄的凛傲之气。

  来人连忙站起来,作揖道:“这位可是朱公吗?”

  朱辅微微捋须,那锐利的眼眸在来人身上打了个转,似乎一眼看穿了来人似得。霎那间,他眼中的锐气尽敛。取而代之的是一副蔼色,朱辅微微笑道:“不敢。还未请教足下高姓。”

  “鄙人刘成刚,奉宁王之命,特来送礼。”

  刘成刚……

  这个名字北京城或许已经家喻户晓,可是在南京,只怕没几个人听说,若是在京师听说刘成刚跑来了南京。只怕所有人都要惊掉下巴不可。

  对朱辅来说,这个名字平淡无奇,他只是莞尔一笑,淡淡道:“宁王?我一向与宁王没什么联系。怎么,宁王跑来我这寒舍做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就有点儿不像待客的道理了,不但言语冷淡,而且还有逐客的意思。

  刘成刚不以为意,道:“小人前来,不但是备了宁王的礼物,同时也是来为公爷安顿后事的。”

  朱辅眼睛一眯,那收敛起来的锐气顿时又展露出来,低声冷哼:“哦?莫非你是来做说客?”

  一语说破了刘成刚的来意,让刘成刚无所适从。他为宁王奔走,见识的人不少,可是朱辅这样的人却鲜少打过交道,这个人给刘成刚的感觉,仿佛一座大山,明明这个人已经走投无路,可是仍带着一股深不可测和一切尽在手中掌握的感觉,刘成刚硬着头皮,道:“宁王也是为了公爷着想。宁王说,公爷世子犯了罪,迟早要波及公爷,波及朱家,何不如……”

  朱辅至始至终眯着眼,冷笑的看着刘成刚,事实上刘成刚是来做什么的,他一清二楚,他自己也深知自己的处境,他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和宁王有勾结,以他的身份,当然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不是不曾动摇过,一旦自己的儿子获罪,朱家必亡。他若是想死中求活,唯有投靠宁王,与宁王同流合污,里应外合,兵不血刃的尽快拿下江南半壁,如此,他还不失做一个靖难辅臣。可是……

  朱辅的眼眸中掠过了一丝冷意,毫不犹豫的打断刘成刚的话:“吾太祖护国靖难,随文皇帝征战四方,数历生死悬念之间,不知背主为何物,仗此不世之功,追封为东平王,配享成祖庙廷。祖父在时,历经土木堡之役,迎战鹞儿岭,中伏死,所帅五万骑皆没。虽无功劳,却也算节烈。家父在时,国家承平,蒙朝廷恩宠,守备南京,加太子太傅。朱家历经四代,从无背主求荣之人,今日我朱家获罪,那是命数,有不孝子私通宁王,那也是我朱家家门不幸,可是想要我朱辅一错再错,你回去告诉宁王,这是痴心妄想,两军交阵不斩来使,况且宁王也还算是我大明的臣子,虽说宁王已是司马昭之心,可是今日我且放你回去,你若是再敢多言,可莫怪我今日取了你的首级。”

  一番话吓得刘成刚打了个哆嗦,他不可置信的看着朱辅,按理说,他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算朱辅不从,那也该犹豫再三,岂可这话还没说就彻底回绝,可不要忘了,朱辅若是不从,那便是死路一条。

  刘成刚期期艾艾的道:“这……公爷难道不多思量一下吗?要知道,公爷一旦与王爷……至少这半壁江山……”

  朱辅背着手,身子像标枪一样站的笔直,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滚!”

  刘成刚心里暗怒,却又不敢表现出来,只是心中冷笑:“今日你不从,明日便是你押到午门授首之时,不识抬举。”只是在朱辅的威压之下,他一句话都不敢说,只得灰溜溜的道:“宁王好意,公爷竟是不识,实在遗憾,但愿公爷不要后悔的好,小人告辞。”

  说罢匆匆走了。

  刘成刚一走,朱辅背着手,伫立了片刻,随即面北而叹,带着说不出的遗憾和惆怅,长吁了口气,整个人漫无目的的寻了个椅子坐下。

  他想不到,自己的嫡长子居然做出这种事,事情看来已经很难挽回了,若是其他的事,或许朝廷还会原谅,可是涉及到了勾结藩王,尤其是宁王,这下场可想而知?

  福祸难料,眼下只能束手待毙,或许再过几日,朝廷的旨意就会下来,到了那时,或许就再没有那赫赫的朱家。

  正在这时候,外头又传出脚步,这一次进来的是一个门子,门子弓着身,低声道:“公爷,有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书信,是锦衣卫那边送来的。”

  锦衣卫那边也有加急的传递文书渠道,由于交通的便利,一些重要的信笺可以不计成本的加急递送,从北京到南京,甚至只需两天两夜时间就可送达,也就是说,这封书信最迟也是两天前的,最大的问题是,锦衣卫送信来做什么?

  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