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世子朱高炽,则一直留守北平,相较而言,守城和带兵攻战自然是有差别,后者要更容易建功,前者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旦北平面临敌军攻伐的时候,都必然是陷入危机的时候。
老实说,以王戈的角度来看,朱高煦所立的那些功劳,换个其他人,未必做不到。而朱高炽稳定北平局势,整备城防,统领政务的能力,却是要更难得。
连他都能懂,都能看出来的东西,燕王朱棣不可能不懂。
何况在这个时候,燕军相较南军,燕王相较金陵朝廷,依然是绝对的弱势,南军哪怕再败个几次,都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但燕军只要一次大败,就基本gg了,容错率不是一个档次的。若是这时候燕王的儿子们,起了夺嫡之争,那真的是大事休矣。
按钱衡所说,若是有人向燕王进言立朱高煦为世子,换掉长子朱高炽,而燕王的表现是“不置可否”的话,实际就是在默认这个提议。
但以王戈的了解来看,燕王哪怕再不喜长子,再喜欢二子,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做出这种有可能影响内部团结的决定。而对于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种诛心之议的人,不可能是什么“不置可否”的反应,必然是严厉惩处。
所以这个传言,应该就真的只是传言而已。
就看这传言,到底是谁弄出来的,是二王子,还是朝廷的奸细,他相信,燕王现在应该已经在着手调查了。
至于钱衡,估计是看到王戈昨天受朱高煦之邀赴宴,而之前三位王子从金陵逃回的时候,又是他救的朱高煦,两人之间算是有着不小的联系,他被朱高煦引为心腹的话,再正常不过。加上这段时间,王戈屡立奇功,虽然因为身份的原因,没有大加宣传、奖赏,但燕王的核心亲信们都很清楚他的功劳,在谍探这一领域,地位已经仅次于道衍了。
钱衡估计是担心,王戈不小心就陷入到了世子和二王子之间的夺嫡之争中了,特意想要“点醒”他。
想明白了这点,王戈笑道:“放心吧,世子殿下的位置稳得很,我和二王子也没什么关系。现在燕王春秋鼎盛,不要去考虑那么多,专心自己的职司便是。”
他也是在告诫钱衡,不要现在就急着去抱世子的大腿,虽然按照原来的历史,世子应该是可以顺利继承皇位登基的,但现在还太早了,若是钱衡现在就一直紧靠世子,哪怕世子以后变成了太子,朱棣也不会太重用他。
听到这话,钱衡也明白,自己的担心是多虑了,笑道:“我协助世子做事,也是王爷吩咐的,不会整什么幺蛾子,放心吧。”说着,举杯和王戈碰了一下。
就在王戈和钱衡喝酒的时候,北平城一处不大的宅院,被一队士兵直接闯入,而带队的,正是尹少亭。
将宅院的主人从睡梦中唤醒后,尹少亭直接命人将其拖到地上,拉了张椅子过来,俯视着他:“知道为什么抓你么?”
宅院的主人是个瘦高汉子,看到满屋的兵丁,吓得瑟瑟发抖,差点就尿出来了,只知道一个劲地摇头。
“想死还是想活?”尹少亭又问。
瘦高汉子赶紧点头。
“说话!”
瘦高汉子忙不迭道:“想活!小人想活!!大爷饶命啊……”
尹少亭揪着瘦高汉子的头发,让他脑袋抬起,面对着自己,低声问道:“两日前,你在西街酒馆里与人说的话,是谁告诉你的?”
“小……小人道听途说……”
尹少亭一手揪头发,另一手直接掐住了他的喉咙,略一使劲,便掐得他直翻白眼,片刻后松手问道:“我再问你一次,谁告诉你的,如果不老实交代,下次我就不松手了。”
第三百六十章 太平楼
第三百六十章太平楼
尹少亭虽然现在年纪还很轻,但他在蒋瓛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时代,就亲自参与过蓝玉案等牵扯甚大的大案调查,当时可以说是锦衣卫的精锐干将,“办案”经验十分丰富。
在经过王戈的引荐,投效燕王后,道衍为他安排的职司,同样是类似当初在锦衣卫时做的事,而做这些事,对尹少亭而言,确实是十分拿手擅长。
就好比现在,从得到燕王的吩咐,开始调查散布谣言的人开始,尹少亭只花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已经锁定了谣言的源头。
但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本以为是这个到处散布燕王欲废世子立二王子为继承人消息的瘦高汉子,可能是朝廷的探子,或是朝廷探子所指使的人,但一番逼问得到的结果,却让他发现,这汉子就只是单纯被利用跑腿的,而背后指使他的,竟然是二王子朱高煦身边的亲信!
这个发现,让尹少亭有些皱眉,想到了之前道衍对他的吩咐,于是没有再继续审问,而是将人带回了衙门,随后亲自跑去向道衍汇报调查到的结果,而与此同时,先派人盯住了二王子朱高煦的府宅——以防那名指使者发现异常,提前跑路。
……
和钱衡喝完酒后,王戈也没回自己的住所,直接就在钱衡家的客房睡了一晚,反正他也没有什么行李,不需要怎么收拾,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可以离开,南下返回山东了。
不过天才蒙蒙亮,王戈就被钱衡给叫醒,说是道衍和尚要找他。
王戈不由有些纳闷,这几天他见过几次老和尚,连燕王都见了两次,基本上要交代的,要勉励的,要告诫的,都已经说了,怎么会突然又要找他?
莫非有什么突发事件?
心里一般做着猜测,一边简单地洗漱了一下,然后便跟着道衍派来的人,前往燕王府。
道衍见他的地方,就在燕王府中的至高点、当初张昺谢贵围攻王府时,燕王所在的那座高塔顶上。
不过这时候只有道衍一人,没有燕王,也没有其他伺候的人,带他上来的军士对道衍行了礼后,也回了塔下守着。
王戈走到道衍面前行礼道:“大师,叫属下过来,是有事情要吩咐?”
道衍点了点头,示意王戈坐下,亲手替他倒了杯热茶汤,也没有多做寒暄和铺垫,直接说道:“今日城中有些不好的传言,我让少亭去调查了一番,昨晚他抓到了散播谣言之人,结果这人,却是二王子身边的高手。这名高手有一流的实力,虽未上地榜,但功夫极适合战阵厮杀,上次与耿炳文大军交战时,自己来投,还助二王子阵斩过南军大将。二王子本以为是可靠之人,却没想到……”
所谓的传言,王戈大概也猜到,应该就是昨晚钱衡提的那事了,他皱眉道:“是建文派的人?锦衣卫?不过属下听老尹说,建文一向不待见锦衣卫,对谍探一事,也一向不太喜欢……”
老实说,鼓动燕王几个儿子内斗,确实是个很阴险奸诈的计谋,若是操作得当,说不定燕军真的会面临大麻烦。但那人所发动的时间,用的方式,也太不恰当,挑着燕王还在北平的当口,又是散布这种没谱的谣言就罢了,还没有把自己给摘干净,竟然能让人顺着谣言查到身上,显得非常业余,怎么看也不像是锦衣卫的“职业密探”。
道衍却是忽然转了话题,问道:“王戈,你在江湖上可曾听说过太平楼?”
“太平楼?”王戈疑惑摇头:“不曾听过,想来这应当不是哪里的名胜建筑,而是一个组织的名字?”
“不错,所谓太平楼,是一个从唐时安史之乱就存在的组织。他们的创始之人,曾经谋划刺杀了安禄山。而后他们一直以维系天下太平为己任,盛世时隐,乱世则出。有传言,太平楼的创始人中,有李唐皇室……”
维系天下太平为己任?所以就叫太平楼么?这中二的理念,不知怎么的,让王戈想到了著名萌系反派“火箭队”的口号。
还李唐皇室,既然叫太平楼,莫非还是太平公主的后裔么?王戈忍不住有些想笑,不过看了眼对面一脸凝重的道衍和尚,还是没有把他这番脑内的声音说出来,以老和尚的脑回路,估计get不到笑点。
道衍自然不知道王戈的脑洞,继续说道:“太平楼这几百年来,一直都有陆陆续续地现过踪迹,也做过不少事情。本朝太祖在抗元之时,也曾得过他们的帮助。后来与陈友谅相争,他们亦站在了太祖一边,出了不少力。”
王戈不由皱眉,这所谓的太平楼,居然还是“开国功臣”啊?有这么大的功劳,莫非还是选择“盛世则隐”,而没有享受任何的利益?否则的话,他不可能会没听过,而且后世史书也没有任何记载。
“在蒙元被逐出中原后,太平楼的人就再次销声匿迹,他们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