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人边磕还边大叫着:“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们投降了,投降了……”
  城垣上的炮击在敌军撤退后就停歇了,在这些人又返回之后,却是没有再轰击,连开枪的声音都很廖廖。
  这些人渐渐发现,只要放下武器,似乎就没再被新军攻击了。
  于是,更多的溃军加入进来。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在扬州城护城河对岸,跪了一片放下武器的敌军士兵,有的人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白布,不停的挥舞着。
  这一幕让督战的清军就比较尴尬了,为此还有几十骑恶狠狠的冲上前来想通过杀鸡儆猴的方式再逼这些人起来继续战斗。
  一时间杀得惨叫不断,其他士兵则是爬起来惊恐的逃蹿躲避。
  但是,这中间自然不缺乏有些被逼急了的人,他们大声喝道:“鞑子不给我们活路,杀了他们,拿他们的人头投降新军……”
  立即有人附和,“鞑子不给我们活路,反了他们,杀啊……”
  于是,有人带头跑去捡地上的武器,为了一条活路不得不反抗。
  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攻城是攻不上去的,也不可能再攻的。
  但撤退,鞑子又不允许,还丝毫不客气的下杀手。连作为敌人的新军都没有这么狠,在他们放下武器之后没再攻击了。
  可是,这些不拿他们当人看的鞑子却是连这点生存机会都不给他们,怎能不反?
  虽然几十个清兵骑着战马凶狠异常,像驱蝗虫一般将一群群人追得惊恐四逃,杀得人仰马翻。
  但毕竟只有几十人,几千人在无路可逃情况下的反抗,不是几十人能够扑灭的。
  几个清军被弓箭和鸟铳射落马下,立即有一群人咆哮着冲上去,好像饿狼扑食一般,一下子凶狠了很多。
  也不知道谁定的规矩,好像只要拿到一个清军的人头就可以投降新军,甚至还可以加入新军。
  


第二二四章 开发大员
  阵前公然反叛,还杀伤自己人,这么严重的罪行,清军自然是不允许的。
  在清军督战主将的一声令下后,负责督战的弓箭手立即向前推进起来。
  眼见着弓箭手过来,这些已经反叛的士兵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了,即便是那些还在观望的士兵,也知道自己难以幸免,都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终于,有人想到了壕桥、折叠桥,他们扔下武器想把桥架起来,然后渡过护城河向新军投降。
  但是,新军自然不会让他们把桥架好。
  “轰轰轰……”
  “砰砰砰……”
  停歇下来的新军的攻击,又迅速的开始了,一座座桥被炸碎,推桥的士兵被打死。
  但只要不想着去架桥,新军就不会向其攻击。
  可是,弓箭手已经逼近过来了,不能渡过护城河,依然是死,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新一轮的杀戮开始了,两千弓箭手隔着几十步的距离开始不停的射箭,一批批人惨叫着倒在箭雨下,还有一些人抢夺着盾牌和其他遮蔽物,但也只是苟延残喘。
  还有不少士兵,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纷纷跳入护城河中,想要游到对岸来。
  城垣上的新军和其他守军都只是木然的看着,甚至没有去攻击那些敌弓箭兵,也没有攻击跳入护城河逃命的敌军。
  这也是黄海如的意思,他要让其他守军看看,清军是如何对待这些叛军的。
  所以,想要活命,只有坚定的和新军一起,只有坚守住扬州城。
  特别是徐勇部的士兵,一个个很是庆幸,因为他们清楚,如果他们投降了清军,他们的下场恐怕也是和下方的士兵一样。
  几轮射击之后,护城河对岸,已经躺了一片身上插着箭矢的尸体,有的尸体上面甚至插了十几支箭。
  护城河对岸已经没有一个站着的人了,这些督战的弓箭手本准备就此退去,但那些清军显然不想就此罢休,知道应该有人装死混在尸体中,甚至连那些跳入护城河逃命的都不想放过。
  所以,他们继续命令这些弓箭手前进。
  这就有些过分了,视新军如无物,在守城将领的一声令下,新军的火炮又开火了。
  “轰轰轰……”炮弹和霰弹落入人群中,有的人被砸成了肉泥,有的被射成马蜂窝。
  一些跳入护城河逃生的人,已经游到了对岸,并爬了上去,此时看到这一幕,甚是解气。
  “炸死他们,炸死这些狗杂种,吃里扒外的东西……”
  “炸得好,炸得好,炸得好啊……”
  这回,轮到那些弓箭手当逃兵了,督战的清军虽然很是愤怒和不甘,但没再向这些人下手,任由他们狼狈的逃了回去。
  就这样,清军组织的一次攻城,就这般戏剧性的结束了,新军消耗了一些弹药,就让他们折损了五六千人,甚至加深了降军与清军之间的间隙。
  多铎知道,必须改变策略了,再这样强逼着进攻,不但起不到多大作用,还真有可能将那些降军都逼反。
  虽然他不怎么看得上这些人,但是这些人数量大,真要乱起来,也是很让人头痛的。
  而且以后的攻城,还是要以这些人为主,毕竟攻城战本就艰难,八旗军消耗不起。
  眼下,对攻城的队伍来说,威胁最大的是新军的连射火枪和霰弹。
  连射火枪射击距离远,可以威胁到三百丈开外。
  而火炮发射的霰弹,杀伤面广,一炮打一片,也很有威胁。
  多铎知道,在火炮的数量和战力上,己方都不如新军,所以只能采取防御措施。
  要想防住穿透力非常凶猛的新军连射火枪,盾车和战车上需要再加厚,或者蒙上厚的铁板。
  只有给攻城士兵一些安全感,让他们看到攻破城池的希望,他们才愿意前进。
  不然,一味的通过举起屠刀威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而要进行这番准备,自然要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所以清军的攻城计划就缓了下来,多铎也不再想着迅速攻下扬州了。
  清军的攻城放缓了下来,但黄海如并没有放松警惕,也趁这个机会不断的加强城池的防御。
  更让黄海如松口气的是,后方的补给也到了,是从水路运输过来的,特别是弹药的补充,让新军士兵欣喜不已。
  毕竟,那些先进火器,可是新军战力的最大依仗之一。
  黄海如不知道的是,还有三千援军也在支援的路上,也是走的水路。
  因为他发往福建的书信已经到了军部,参谋部分析之后。
  认为黄海如固然有些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批评,但也有亮点,作战的精神和勇气可嘉,打出了新军的气势。
  所以,这份参谋部的中肯评价,也被援军的主将带去了,准备交给黄海如。
  鉴于黄海如所率领的新军已经损失大半,所以军部和参谋部一致决定再派遣三千新军前去支援。
  此时,在大员的唐宁还不知道这些事情,他也不担心自己来大员不到一个月会出什么大事。
  毕竟新军的一套体系已经构建好了,即便没有他,也完全可以正常运转。
  除非是德式武器的弹药全部耗光了,但他离开福建之前,又给宋云舒的后勤部补充了一批弹药,足够使用一段时间了。
  唐宁之所以还留在大员,是要对大员的建设作一些规划,同时还要和大员的一些族群打好关系。
  因为这里除了汉民,还有不少各族百姓,这些各族百姓之前也一直受到荷兰人的压迫,甚至有的族群直接被灭族。
  此番唐宁带领新军将那般凶残的荷兰人给打败了,这些族群心里还是很担心的,生怕虎灭了狼,又会继续欺压他们。
  他们看到了那些曾经欺压他们的荷兰人的惨状,像奴隶一般被驱使着修筑城池、开垦荒地。
  但唐宁用政策告诉他们,新军只惩罚凶残的敌人,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
  大员各族百姓和汉民一样平等,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得到新军的认可和保护。
  起初,他们还有一些忐忑和怀疑,但随着一些人带头接受新军的招募,帮助建设城池、开垦荒地。
  在拿到实实在在的工钱之后,渐渐的解开了隔阂,对唐宁率领下的新军慢慢认可了。
  甚至有些青壮年响应征召,主动申请加入新军。
  


第二二五章 明葡联盟
  唐宁亲自撰写的文章在《明报》上发表了,还有亲笔署名的告示在福建和广东各州府张贴。
  其中的内容,自然是表明大员已经被新军收复了,荷兰人已被消灭。
  大员物产丰富,土地广袤又肥沃,但地广人稀,新军以后会大力发展大员,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