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烈日下,汗如雨下都面不改色,仿佛木桩一般。
“杀杀杀……”另一个方阵,士兵们手握明晃晃的战刀,在上方一个武将的命令下,凶狠的砍出每一招每一式,杀气凛然。
他们又看到了练长枪的,还有弓箭射击演练,与他们熟知的有些不同,不但有静止靶位的练习,还有移动目标的练习。
而这些移动目标中,还分敌我。
比如突然竖起一个或者几个人形靶,要迅速做出判断,射中敌人的要害部位才算合格。
射失或者射中代表自己人的人形靶,则是失败,这可以有效的训练士兵的反应速度。
除了这些冷兵器训练,还有更多的火器训练,他们稍观察了一下,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士兵的射击速度快了不少。
随即,他们便找出了原由,这些士兵好像省去了装填火药的步骤,而且装填弹丸的速度很快,只是稍稍用通条捅一两下就好了。
然后就直接扣动扳机射击,也不见点燃火绳。
“诸位将军,此枪比之鸟统如何?”唐宁笑着问道。
左梦庚一行人互望一眼,还是左梦庚出声问道:“大人,观此火枪与鸟统并无多大差别,这难道不是鸟统吗?”
唐宁解释道:“此枪名燧发枪,用燧石点火。弹丸与火药则被纸包裹一起,量身定做,大小一样,所以装填过程也较容易。”
“正如此,鸟统发射一枚弹丸,此枪至少可以发射三枚弹丸,而且打得更准。”
左梦庚众人皆是一惊,他们自然一眼就看出此枪比之鸟铳要强了几倍不止。
“大人,难道此枪就是神兵?”金声桓追问道。
唐宁哈哈笑道:“比之神兵差之远矣,此枪发射一枚弹丸,神兵最快可以发射两百枚弹丸以上。”
“嘶……”众人听了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目光不由看向跟随在身后的那些新军士兵,他们知道这些是唐宁的亲兵。
这些亲兵身上背着的火枪也有些不一样,最显著的区别是枪口上方有一把明晃晃的尖刀。
“末将对神兵向往已久,不知今日可得一见。”左梦庚想了想说道,也说出了其他人的心声。
唐宁微一沉吟,点点头,因为即便左梦庚不说,他也会让这些人开开眼界。
又在周围区域转了一下之后,唐宁便带着众人来到了练兵场的东南角,众人立即感觉到了不一样,很多士兵手中拿着的武器样式,他们皆是见所未见。
宋云婉带着几个士兵上前,给每人发了一个蔡司望远镜。
望远镜对左梦庚等人来说,自然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但现在拿在手上的望远镜,明显比他们平时用的要精致很多,一看就不是凡物。
唐宁指着远处一杆杆子上挂着的几物,众人连忙拿起望远镜看了起来。
那是几个若摸人头大小的瓦罐,据此地应该在一里开外。
突然,“砰”的一声清脆声响吓了众人一跳,一个瓦罐应声而碎,他们连忙放下望远镜寻声看去。
却是看到不远处一个士兵将手中火枪上的一个物什一拉,飞出一颗金黄色的东西,他又迅速的一推,举枪瞄准。
众人连忙拿起望远镜看了起来,随着一声同样的清脆声响,又一个瓦罐应声而碎。
一里开外都可以将这么小的瓦罐打中,一推一拉就可以立即射击,这看似和鸟铳很像的火器,威能居然如此之大。
接着,他们又看到一个士兵端起另一款与鸟铳样式完全不一样的火器,比鸟铳要短得多,按住扳机就可以疯狂的射击。
百丈开外的一堆瓦罐,哗哗的应声而碎。
如果那些不是瓦罐,而是一队进攻的士兵,不难想象他们的凄惨结局。
接下来的另一款武器,那就更加恐怖了,它是被一个架子架起来的,负责操作的士兵要射击的目标若摸有两里远。
在望远镜的视野中,他们看清楚了那是一面大木板,上面也挂着一个个瓦罐。
突然,一阵恐怖到让人心里发寒的声响传来。
“嗤嗤嗤……”
左梦庚本能的放下望远镜看过去,却是见到那恐怖武器疯狂的喷吐着火舌,不知道什么东西像下雨一般,哗啦啦的从里面飞出来,掉在地上发出阵阵清脆声响。
再拿起望远镜向远处的目标看去,却是发现那些瓦罐仿佛纸糊的一般被打得粉碎,即便是那块大木板,也被打出了一个个亮堂堂的圆洞。
终于,木板上的洞口太多,居然是支撑不住的应声而倒。
看到这一幕,众人不由一阵口干舌燥。
“神兵,神兵,果然是神兵啊。”金声桓惊骇的道。
唐宁笑道:“若在关隘布置几挺这款火器,任他千军万马也休想越雷池一步。”
“大人说得极是。”左梦庚等人诚惶诚恐的赞同道。
机枪的火力已经让他们非常的震惊了,当他们看到150毫米榴弹炮的威力时,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了。
简直是地动山摇,方圆几十丈范围内仿佛被天罚惩罚过一般,在爆炸中心几十丈远的地方,十头猪有八头被活活震死。
这些死猪身上还有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血洞,是爆炸飞射的弹片和碎石造成的,恐怖至极。
这还是唐宁不想浪费猪肉的原因,左梦庚等人可以想象,要是这些猪被放在爆炸中心,估计已经被炸得尸骨无存了吧。
“新军有此神兵,当无往不利也。”左梦庚感叹道。
唐宁却是严肃的道:“神兵只是助力,人才是根本。帝王无道,也会被平民百姓从皇位上驱逐。”
“剑不磨不利,兵不练不精,闯军几十万,却不敌区区清兵,可悲可叹。”
听到这话,众人深以为然的同时,又甚是羞愧,因为他们知道,唐宁这些话,也是说给他们听的。
闯军不敌清军,他们也不敌闯军啊,岂不是更加不堪?
今天众将,确实大开了眼界,也被深深的上了一课,对唐宁,对新军,也越发的敬畏。
所以,对唐宁要用新军之法训练左军的命令,也忙不迭的赞同。
他们此来福建,便是依附新军,所有粮饷也掌握在唐宁手中。
再加上他们清楚的认识到新军的练兵之法确实优于左军甚许,也没有理由反对。
投入精力对左军进行练兵之时,唐宁也加紧备战。
第一九二章 目标:大员
五月十四日,唐宁亲率大小战船一百二十艘,兵力八千,在全城百姓以及那些外夷的见证下从福州府出发,庞大的船队溯大明海而上。
其人不知,船队在向东北航行了小半日后,立即划过一道弧线,改成西南方向而行,目标直指大员。
原来,唐宁北上抗清是假,偷袭大员才是真,之前与荷兰人虚与委蛇,不过是假象,是缓兵之计。
在占领福建之后,唐宁就暗中将收复大员的计划迅速的提上了日程,连参谋部都没有想到。
因为在参谋部很多人眼中,大员不过化外之地,与其兴师动众的将力量投入到蛮荒之地,还不如向内省挺进。
而且荷兰人在意识到新军的强大之后,应该不敢再与新军为敌了。
但是唐宁力排众议,坚定了收复大员的计划。
因为对他来说,荷兰敢不敢与新军为敌,会不会与清军联合,都是次要的。
他想要大员这个地方,这里并不像很多人潜意识中认为的那么蛮荒,反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还有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贸易优势。
占领了大员,几乎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唐宁的眼界可不止大明这一块疆土,固步自封的大明人没有大航海的概念,但他唐宁却不能如此短视。
大员将是新军踏出去的第一站,此时不向大员动手,等真正与清军全面交战,就腾不出精力了。
既然唐宁坚定,参谋部也不再多言,立即着手制定收复大员的战略计划。
这时,唐宁当初从上一任荷兰大员长官麦尔那里审讯出来的情报,就有用武之地了。
其中最有价值的情报包括进入大员的航线,进入鹿耳门必须在每月初一和十六,借助大潮才能进入。
还有荷兰人在大员几座城池的结构和布防。
虽然由于时间的推移,从获悉的情报来看,荷兰人加强了对大员的布防,兵力增加到了三千余人,战船有二十余艘。
但是城池的结构并没有什么变化。
十五日傍晚,船队陆续抵达澎湖,此地战略位置也非常重要,唐宁留下战船十五艘,兵力八百人驻守,自己亲率主力继续向大员的方向行进。
天有不测风云,特别是海上,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