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在短短时间内达到这种地步,也不算太意外,毕竟新军的总教官可是武艺家吴殳,也是著名的武学学者。
他所著的《手臂录》,乃重要的武学巨著,博采众长,非常注重武艺的实战。
由于大明的武备废弛良久,重文轻武,真正的武学大家根本没有机会施展一身所学,只能在民间武林中小有流传。
吴殳喜好大江南北的游历,也喜好与各地的武学家交流,偶闻潮州府招纳各路英才,恰好离广东不远,居无定所的他便决定前来看看。
一进入潮州府,他就被潮州府的全新气象给吸引了。
这座城池和北方那种民不聊生的情景大相径庭,仿佛另一个国度,就连最普通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而北方,即便是一些士族豪绅,也是惶惶不可终日,普通百姓更是食不裹腹,流离失所,这简直是天差地别。
所以,吴殳对潮州府的第一印象非常的好,他想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看看,也想知道自己的一身抱负在这里能不能施展。
因为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心血和才能得到重视,但是武术家在很多人眼中,不过是一些粗鄙武夫,武林草莽,不怎么受待见。
正如此,吴殳在举贤楼门口徘徊了好一会儿都没有进去,因为他本是个孤傲之人,万一不受待见,众目睽睽之下确实有失颜面。
但最终,对潮州府的好感占了上风,他下定决心进去一试。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举贤楼里的人对武者没有任何歧视,甚至在知道他是吴殳之后,礼遇有嘉。
最终,他还见到了那个给潮州府带来如此改变的年轻人,而且是对方主动赶到举贤楼来见,极尽礼贤下士。
可以说,当时吴殳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他本是孤傲之人,正常情况下,一个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向他行一礼,他可以坦然受之。
但在那一刻,他第一次向一个后辈以最谦恭的方式还了一礼。
这不是为了想得到对方的重用,而是打心里的叹服,他似乎也知道了,潮州府为什么会有如今的光景了。
唐宁调拨出三千名新兵,让吴殳做总教官,专门教授单刀和长枪的实战战技。
能够得到如此重视,吴殳自然是非常振奋。
新军的事迹,他一路也听闻了不少,能够将自己所学用在新军中,他做梦都不敢想,焉能推辞?
为了不辜负唐宁的信任,吴殳投入了最大的热情,不断的改良自己的教授之法。
甚至,还主动向唐宁请求,力邀一些同道中人前来新军效力。
毕竟他吴殳虽然在武道中有一些造诣,但学无止境,各有所长,只有将各家所长融会贯通,才能精练出最高深的武学。
对于吴殳这种大公无私的态度,唐宁自然是赞赏和支持。
吴殳本就喜好结交好友,游历甚广,他亲笔去信,由情报部传达最近的情报站,然后专程派人送到。
在吴殳信中确认武学会得到新军重用之后,除了很少一部分因事不至之外,余者皆是处理好身边之事,迅速赶到。
第一三二章 燧发枪
吴殳结交并非只有武者,在知道潮州府重视各方面人才之后,也向其他好友去信举荐。
这其中就有医学家、思想家傅山,理学家、文学家陆世仪等。
当然,单兵个人武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能够团体协作,毕竟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
所以兵学、阵法都尤为重要。
而吴殳同样精通兵学、阵法,他对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茅元仪的《武备志》等兵学巨著都有过精心的钻研,他的《手臂录》中便吸收了其中的精髓。
现在,《纪效新书》《武备志》和《手臂录》等武学、兵学巨著,都是新军的必修教材。
需要的武器,则有精通兵器锻造的宋应星提供支持,潮州府的兵工厂可以及时的将所需武器锻造出来。
这就是整个运行系统完备的好处,不用担心某个环节跟不上而影响整体的运行。
正当唐宁看得有些入神的时候,宋云婉走上前,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
唐宁微微一怔,然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立即说道:“走,去看看。”
大约一柱香时间,唐宁出现在了兵工厂。
听闻唐宁来了之后,宋应星第一时间拿着一支长枪出来了,和鸟铳很像。
这自然不是鸟铳,一把鸟铳也不值得唐宁跑过来,这是兵工厂制造出来的第一支燧发枪。
能这么快,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有大明燧发枪发明人毕懋康的《军器图说》做参考,还有现成的西洋燧发枪做研究,又是宋应星这个兵器大家亲自负责。
什么都准备好了,造不出来,那才稀奇。
燧发枪与火绳枪最大的区别是改进了点火装置,火绳枪是通过点燃火绳来引燃火药,火绳的燃烧不但慢,还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
而燧发枪的点火装置主要依靠燧石,就是常用的火石。
通过扣动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火石会重重的打到火门边上,擦出火星,从而引燃点火药。
这种引燃方式,叫撞击式燧发机,所以这种燧发枪也叫撞击式燧发枪。
宋应星指着唐宁手中的燧发枪说道:“我们试过了,这种燧发枪在射击距离上,并没有显著提升。它简化了射击过程,所以在发射速度上有了不小的提高。”
“和西洋人的燧发枪对照过,除了样式有一些区别之外,其他方面都差不多,我们暂时也无法对这款枪做出多大改进。”
听到宋应星的解释,唐宁也可以理解,毕竟燧发枪和火绳枪最大的区别是在点火上。
这就像一个用火柴点火,一个用打火机点火。
燧发枪就像是用打火机点火,点火速度快些,受环境的影响也比用火柴要好些。
所以主要只提升了射速也可以理解,光是这一点已经非常重要了。
不管任何时代,枪支的射速都是一项重要指标,仅仅靠这一项,燧发枪就可以取代火绳枪了。
“宋院长,我们先造一批出来,然后试枪,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就大量的造。我们不造鸟铳,就造这款枪。”
虽然唐宁已经决定量产燧发枪,但对唐宁来说,现在这种燧发枪也只是一种过渡枪支。
因为只要解决了几个技术难题,这款燧发枪的提升空间还有很大,比如在枪管中加装膛线。
有了膛线,子弹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精度也更高。
膛线技术早已经出来了,西方人一百多年前就会了,现在唐宁也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了相关技术。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子弹,子弹问题不解决,有膛线比没有膛线的枪装填速度还要慢很多。
正因为如此,即便有膛线的枪能大幅度提升射程和精度,但线膛枪还是被人扔到垃圾堆中,只作为实验枪用。
现在还是滑膛枪的天下,没人能忍受线膛枪那慢得令人发指的装填速度。
按照正史,直到两百年后米涅弹的出现,才迎来了线膛枪的时代,第一款大规模列装的线膛枪就是米涅步枪。
而且是先有的米涅弹,为了配合此弹,才有了米涅步枪,所以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很明确了。
唐宁有查过米涅弹的资料,他知道大概的原理和构造,但他自己不会造,所以将自己所知的信息全部告诉给了宋应星。
如果造出了米涅弹这种类型的子弹,由此就可以设计出新式步枪,新军的武器又可以来一次集体升级了。
唐宁阻挡不了欧洲军队列装燧发枪的步伐,但如果自己这边列装了更新式的步枪,那么在单兵武器上,就可以全面超越西方了。
当然,目前这款枪还只存在于理论,还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攻关。
但唐宁相信,这应该难不倒宋应星这个兵器大师,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应该能够研制出来,所以这个项目也是当前兵工厂的主要项目之一。
其实,宋应星最初并不想将精力浪费在米涅弹上,他的野心更大,想直接研制后膛枪。
因为他通过98K等德械武器,看到了后膛枪的巨大优势。
对宋应星独到的眼光,唐宁很是佩服。
因为在两百年后,后膛枪真正问世时,很多枪械专家都抱以排斥的态度,觉得前装才高级,后装枪无疑是用屁股吃饭,恶心至极。
所以还给后膛枪取了个外号,叫“灌肠枪”。
最终,后膛枪通过几次实战彻底的证明了自己的巨大优势,才被人们普遍接受。
而后膛枪,也是终结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