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一声沉闷的机械声,站在机舱尾部的机工长打开了机尾闸门,气流卷入机舱,所有人的脸上都感到一阵寒冷,即便这是炎热的夏季,又是在炎热的中美洲上空,气温仍旧很低。
西斯走到诺兰德面前,大声对他说:“刚才收到了最新的情报,CIA的间谍飞机确认了丹就在卡瓦龙的庄园里,并给我们发来了最新的详细资料。”
“情况怎么样?和我们之前研究的有什么变化吗?”诺兰德中尉问。
“没什么大的变化。”西斯军士长朝玛姬方向怒了努嘴:“那个小妞提供的情报很精准,人数和武器还有建筑图都十分吻合,现在我们唯一要担心的只是我们的行动是否足够迅速,不要让塞塔集团的武装力量缠住就可以。”
机舱里的灯光转换为绿灯。
机工长朝诺兰德做了个手势,大声道:“到目标上空!情况良好!可以跳伞!”
“好吧!放手干吧!”
诺兰德中尉走到机尾,朝排在第一名的士兵竖了竖大拇指。
“我先跳!跟上我!”
说罢,冲向了飞机敞开的机尾,纵身跳了出去。
紧接着,后面的海报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像一串糖葫芦一样开始为往外跳。
秦飞站在队伍的后面,军士长西斯就站在他的身后。
西斯拍了拍秦飞的伞包,大声给他打气:“不要怕,有自动开伞装置,落到八百英尺高度会自动开伞,你只要跟着他们就行!”
秦飞心里哭笑不得,这个老兵显然把自己真的当成了菜鸟。
自己真的是当菜鸟的命,去哪都因为太年轻不被人信任,总是重点关注对象,正如当年在203部队也是一样。
秦飞跟着玛姬的身后跳出了机舱,气流将他卷开,所幸是他之前已经戴上了防风镜和夜视仪,而每个人身上此时的镭射装置都被打开,所以在夜空中可以看到之前跳出机舱的其他队员在黑暗中就如同一只只闪烁的萤火虫。
秦飞并拢自己的双手和双脚让自己在空中加速,追上了整个海豹分队的队形。
这些海豹队员跳伞并不是一个跟着一个,和秦飞第一次高跳低开不同的是,他们在空中多少有些耍宝的性质,纷纷以军官诺兰德为中心,大家在周围几乎凑成了一个圆形。
西斯追上了秦飞,在空中朝他竖了竖大拇指,然后在指指前面在空中飘浮的一群人。
俩人靠近了那个人组成的圆,相隔十米左右的距离。
手上的高度表上数字开始跳动,数字急剧下跌,此刻秦飞的坠落速度每秒达到了50米。
秦飞一直注意着高度表,因为这次使用了自动开伞装置,和以前自己跳的手动开伞不同,人对电子设备多多少少有些不信任,谁也不知道这玩意会不会忽然抽风出现什么问题。
加入低于八百英尺尚未打开引伞,秦飞会毫不犹豫选择手动,否则只有几秒的时间就会摔倒地面成为一摊肉酱。
突然,秦飞感到自己被一股大力朝上扯去。
伞,开了!
他松了口气。
第954章 卡瓦龙镇
十五名队员精确地降落在一片树林中的草地上,这个降落场不足半个足球场大,在黑夜中伞降对所有人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地面并没有任何引导,完全靠手腕上的GPS来定位,稍稍错位就会落进树林里。
即便开伞后,伞降仍旧有每秒钟5…6米的速度,这种速度之下,如果降落在树林里很容易就会被枝桠穿透自己的身体。
高级军士长西斯发现自己多虑了。
三名DEA探员比自己想象中更加优秀,这令他大卫惊讶。
就连那个看起来娇滴滴有着一副引人鼻血傲人身材的玛姬,居然也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海豹突击队员。
起初担心出问题的秦飞更是精准地落在了降落场的中心,中途一点都不需要他操心。
西斯觉得这次DEA至少有着足够的诚意,至少派出的三人都是精英。
十五人开始快速收伞,然后很有默契地全部击中到降落场旁的树林边上,把伞包藏在草丛和灌木从中。
做好了这一切,海报队员们散开,形成了一个圆形的战斗队形,蹲在地上静静等待。
秦飞知道这是伞降特种作战的一种固有的战术模式,来到陌生的地域,不应该落地后立即展开行动,而是应该寻找一个便于防守的隐蔽点,然后进行观察,确保你队伍周围没有敌军威胁。
这一切都在黑夜之中静悄悄进行,所有人都尽量使用战术手语,每个参与行动的队员都戴上了喉震式耳机,降低自己对话时候发出的声音。
一切必须无比地小心谨慎,绝对不能操之过急冒冒失失。
几分钟后,周围似乎没有任何动静,看来这一片丛林里没有塞塔集团的武装力量。
无人机操作员拉莫斯卸下自己的背包,拉开了拉链,从里面取出一架RQ…11无人机。
在背包里,这架又被军方成为“大乌鸦”的无人机被拆分为零件状态,不过组装并不复杂。
拉莫斯将手渗入背囊里的硬质保护箱,小心翼翼将无人机的机身取出,然后是两翼。
“大乌鸦”无人机的翼展不到三影驰,重量大约在四磅左右,这个型号的无人机在美军特种部队里是配发最多、最实用的一款,从04年开始列装。
海豹突击队的成员经常会使用“大乌鸦”侦察敌情,获得第一手的战场信息。
别看这玩意并不大,但是它的数据传输带宽很大,可以在一万英尺的高空拍摄地面的动静,并且将画面实时传送到控制者的显示屏上。
如果通过数据连接线,它甚至可以根据事先定制的航线进行固定飞行,然后操作手可以通过头盔里的C4I单兵系统,将映像投射到自己头盔上安装的观察镜里。
这东西的飞行滞空时间可以长达三个小时,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操纵界面简单易懂,组装只需要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也是为什么它被列装一线的美军特种部队的原因。
秦飞在一旁默默看着拉莫斯组装着那架“大乌鸦”,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到美军的无人机装备。
不得不说,美军在这方面相对还是比较成熟,PLA也是在这几年才开始为一线的作战小分队配发类似的无人机。
“搞定了,队长。”拉莫斯拿起组装好的“大乌鸦”,扭头对诺兰德说道。
诺兰德朝天空指了指,做了个手势,并没有回答拉莫斯。
不过作为诺兰德的部下,拉莫斯当然对自己头儿的意思心神领会。
他立即打开了无人机的传感器开关,通过自己那台只有8寸屏幕的军用手提电脑,查验了一次和无人机之间的链接状态。
确认链接毫无问题之后,他弯腰举着那架“大乌鸦”走到稍微空旷点的地方,将这架小飞机举过头顶,把它朝前面的上方抛出。
“大乌鸦”发出轻微的蜂鸣,很快飞向了天空。
“拉莫斯,马上操纵它去维尼托的庄园上空,一直盯住他们,看看有什么新的动静。”诺兰德低声说。
这时,通讯员麦克斯拿着一台卫星手提电话跑了过来,将他递到诺兰德面前。
“蜂鸟呼叫蜂巢,我们已经顺利降落,完毕。”
“这里是蜂巢,你的情况我们收到。”
蜂巢,指的是太子港基地里的沃顿中校带领的临时指挥部。
“蜂巢,我们目前就在卡瓦龙镇外,西南处三公里位置,坐标已经发送,请进行任务记录。”诺兰德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但是喉震式耳机可以将他喉咙声带发出的声音通过头盔里的仪器进行过滤,使语音能够清晰的送达太子港基地。
“蜂巢收到,完毕。”对方的回答依旧十分简短。
记录坐标,这是特种小分队执行危险区域任务时候的一种固定程序,因为谁都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甚至通讯也许会被地方干扰而中断,又或许通讯设备损坏等等原因和指挥部失去联络。
一旦出现小分队失去联络这种危急情况,指挥部会派出搜救支援分队,但是依靠的就是最后一次记录的坐标,这样有利于缩短搜救时间。
所以一般的海豹小分队在遂行敌后任务之际,都会在每半个小时进行一次坐标登记,除特殊情况外。
高级军士长此刻没有闲着,他利用诺兰德中尉和指挥部沟通的这段时间,又一次检查了所有士兵身上的装备。
秦飞默默看着这支海豹小分队的娴熟的战术操作和细致的流程,记下他们的特点。
虽然彼此隶属不同的部队,不过对于秦飞来说,他绝对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