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又在金人军中。此波盗贼当日正为金人所追逐,如此说来,便是金人剿灭得此波盗贼,这才得以擒拿得耶律达鲁。以此说来,此波金人自不会是他人假扮!”
  这话说得有理!
  童贯闻言点头,却又开口道:“只如此尚有一桩疑惑!金人既得耶律达鲁,自知我军偷取天祚帝之事,却为何今日才前来问责?”
  走失了天祚帝原本就是大罪!好在替赵修撰报了仇,自己这才逃得一命。如今报仇之事也成了乌龙,刘延庆深恐童贯再算旧账,便赶紧表功道:“当日数百带甲盗贼追来,末将早已吩咐部下,若遇缓急之事,当杀耶律达鲁此贼以灭口。只此贼确实奸诈,当日见得变故,便匿身于马车之下。末将麾下士卒曾捅得其数刀,刀刀皆中其要害。谁料得此贼竟然未死?”
  赵良嗣只厌恶地朝刘延庆看了一眼,便转头朝童贯开口道:“想来是金人方得耶律达鲁之时,此贼伤重不能言。如今过得数十日,此贼伤势稍愈,便以此事告于金人!”


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
  唯有如此解释方才合乎常理。
  当下童贯便点头道:“想来当是如此!只如今金人既然前来追索天祚帝,奈何天祚帝并未在我等手中。如此又当如何是好?”
  赵良嗣便开口道:“既然诸事皆真,则天祚帝果然已为金所掳去。今日金人使者南下问责,却又三种情形!
  童贯便开口道:“仲亮何妨一一说来!”
  赵良嗣开口道:“情形之一,便是天祚帝如今仍在金人俘虏之中,且未曾暴露得身份。如此还请宣帅亲笔拟定书信一份,再附上刘延庆及麾下之证言。且请完颜斡鲁将军中俘虏一一鉴别。若天祚帝果然在其中,自能释清误会,双方皆大欢喜。”
  童贯点头道:“此话有理。敢问第二?”
  赵良嗣开口道:“情形之二,便是天祚帝未曾暴露得身份,便已然便彼等所杀。金人残暴无比,又有甚么事情做不出来?”
  童贯也低头长叹道:“金人一向管杀不管埋!若天祚帝果然已为彼等所杀,弃尸荒野,如今又如何寻找得天祚帝尸首?不管死活,天祚帝未得,只恐金人必不肯罢休!”
  闻听得童贯之言,赵良嗣便开口道:“若是如此,我等唯有一下策可行之。”
  童贯便凑近前来,压低声音道:“仲亮有何妙策?”
  赵良嗣闻言低笑,悄悄吐出两个字:“拖延!”
  童贯一时犹自未悟!
  赵良嗣赶紧解释道:“金人虽新占得辽国四京之地,唯有兵精而少,不足以尽守之。且辽国前后二百余人,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想来金人腹内尚且有不少辽人作乱。如此一来,完颜斡鲁又岂敢长久纵兵于外?宣帅只需拖得数月,彼等不得不回军。”
  童贯点了点头,便开口道:“虽曰下策,到得也算妙计!敢问情形之三!”
  赵良嗣便开口道:“若是不幸为情形之三,则祸事至矣!”
  童贯闻言大惊,赶紧开口道:“是何祸事?”
  赵良嗣摇了摇头,继续开口道:“情形之三,便是金人已识破得天祚帝身份,且已经将其擒拿于军中。此次之所以遣使南下问责,正欲要乘机赖掉南京道。”
  唯有赵良嗣同耶律达鲁仇深似海,当日耶律达鲁在辽国,赵良嗣便一意灭辽;如今耶律达鲁已为金人所得,赵良嗣的态度便摇摆起来。若金人肯杀耶律达鲁,赵良嗣自然要尽力推动宋金联盟。反之若金人重任耶律达鲁,赵良嗣为了报仇,便也不得不挑动宋金互斗了。
  眼下情形未明,故此赵良嗣便两头兼顾,且留下一个话尾。
  童贯虽未中人之资,却也并未就此相信,迟疑得许久,便开口道:“宋金两国原本便有得海上之盟,此次我等又有密约。若按海上之盟说来,南京道并无金人之份。既是如此,金人又何来的赖掉南京道?莫非彼等竟敢悍然毁约,屯兵于此不成?”
  赵良嗣便开口道:“辽国五京之中,若论繁华自是南京道为首。金人既然入关东来,见得如此花花世界,说不定便生出占为己有之意!且此地险要,实为我朝屏障。金人眼下虽无力南下,待到剿灭得内乱,情形又是一边。与其将此险地付与我手,倒不如自己掌握。”
  这话有理!南京道富庶不说,又是兵家必争之地。金人为占先手,说不定便突兀生得此意。
  想得一想,童贯又开口道:“仲亮方才有言,金人腹地正有辽人作乱,故此大军不得久留于外!”
  赵良嗣便笑道:“金人又何须屯兵于此?只需维持南京道乱势,不令我等得之便可。”
  见得童贯满脸疑问,赵良嗣赶紧解释道:“如今金人已然破得萧干,南京道一地若论兵力,除金人外便属我等。金人若擅自离去,我等自能求得朝廷遣来大军,北上尽收燕地。反之,若金人果然有此意,自当南下攻破我军,驱赶得我等归宋。宣帅二度北伐,朝廷之中尚且有不少官员掣肘。连败两次,彼等又安肯令宣帅有第三次伐辽的机会?即便宣帅三度伐辽,金人犹自可于南京道扶持得数股势力。到得此时,事情便如同当日宣帅领兵北伐,南京道正有得耶律大石同萧干一般!”
  听得此话,童贯也明白了过来。
  当日萧干领兵攻入宋境,朝廷便有撤兵之意。
  好在自己冒险留了六千人马在此,虽然偷袭析津府失败,却也招揽得郭药师,收复得易州、涿州二地。
  有得这二州在手,多少也算对朝廷有个交代。
  故此朝廷虽仍然抱着撤兵的心思,却也有观望的意思在里面。
  关键就看自己能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若是自己据此二州,能北上继续屯兵燕地州县,朝廷自会出兵支持。
  若自己站不住脚,退回得宋国境内,只恐再无北上之时。
  金人若要控制南京道,却也十分简单。只需要攻破易州、涿州二州便可。除此之外,金人尚且可以于南京道扶持几股势力,使之内斗不已。
  如此一来,金人虽不能控制南京道,自己也照样控制不了南京道,即便当地势力,也没有人能控制南京道。
  如此一盘散沙,待到时机一到,金人再度南下,自然能轻易占据得此咽喉之地。
  当下童贯便开口道:“若果然如此,我等又当如何行事?”
  赵良嗣便开口道:“金人一旦南下,我等万不能退回宋境。当于易、涿二州占据得一险地为守。我等只需要占据得燕地一角,则输赢尚且言之过早,朝廷也必不至于强行诏令我等回兵。”
  童贯想得一想,开口道:“只此二州却无十分险要之地,又当如何是好?”
  赵良嗣便压低声音道:“紫荆关!”
  童贯闻言大喜,便开口道:“果然绝妙!”
  绝妙在何处?
  易、涿二州除了几条河流外,再无可以抵挡北面兵马的天险。
  事实上,紫荆关也不是用来抵挡北面兵马的关口。
  这关口在易州西面,正为太行八径之一。连通易州同蔚州两地,以地势说来,正是东西走向,只能阻止敌军由蔚州而东,亦或由易州而西。
  只不过宋人若能守住紫荆关,好歹便算在易州踩上了一片脚趾甲。
  更绝妙的是,蔚州的飞狐等地,正是折家军把手!
  而折家军的战力,不下种世道的西军!
  金人万一前来攻打紫荆关,童贯就不信折家敢袖手旁观!


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
  却说金人使者回得析津府,便将此事禀报于完颜斡鲁,只言童贯无耻,虽则承认得偷取辽主之事,却又言辽主已然为己军所得。
  得了个毛的辽主!
  若果然如此,自己顶多便攻破萧干,又何须逐州逐县前去搜人!
  虽然心知童贯八成是胡说推托,只不过对方既然有得此语,当下完颜斡鲁便召集诸军将领,询问其当初入关之时,可曾擒拿得类似辽主之人。
  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天,谁还能记得清楚?且擒拿俘虏这等小事,只要俘虏身份不是十分贵重,便基本上惊动不到主帅。
  故此诸将便纷纷开口,只言入关之时自有擒拿俘虏之举,其中却必无辽主此人。
  完颜斡鲁便以童贯之言相告。
  诸将领闻言自是大怒,只言宋人最为狡诈,想必是已然将辽主偷运入宋,却又以此无法验证的借口抵赖
  其中胆大的将领已然喊出南下侵宋,攻占汴梁,夺取辽主的口号。
  完颜斡鲁这才为赵良嗣坑了一把,当初明明是宋人求自己攻打萧干,结果却变成自己求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