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人也好,萧干也好,早早便在居庸关内外布下得密探。如此紧要消息,谁敢怠慢?便各有得消息连夜传来。
  不管是王叶也好,刘延庆也好,乃至于乙室拔业也好,心下皆是大喜。既然天祚帝已至,眼见着大功唾手可得,纷纷厉兵秣马,欲要大干一场。
  就在当夜,便有一名亲卫偷偷摸摸来到耶律大石营帐求见。
  当初大军尚且未曾动身,王叶便已经同耶律大石将东来之后的种种情形计议清楚。
  若果萧干遣兵防守居庸关,自当如此如此,便能以天祚帝的名义骗开关门。
  若果萧干未曾遣兵防守居庸关,又当如何如何。
  若果萧干遣兵来迎,又当如何如何,若果萧干未曾遣兵来迎,又当如何如何。
  只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谁料的金人得天祚帝之心如此之盛,竟然敢以三千精锐为弃子,只日夜兼程前来迟滞。耶律大石引军与其交锋的一阵,虽杀敌一千三百余人,到底麾下也折损了近三百认识。
  接下来又分得耶律成千余人马以为后防,如此手头便只剩下得七百余人马。
  只凭着这七百人马,若要按照再按照原来计划擒拿天祚帝献于宋人自是再无可能。如今情形有变,耶律大石虽心中也有成算,却也不敢不遣亲卫朝王叶问计。
  如今陡然听得亲卫回营,耶律大石心中欣喜若狂,尚且顾不上重新着衣,只披衣趿鞋而起,便命人将其召入。
  亲卫入得房来,也不多言,只递上一封蜡丸密书。
  耶律大石接过密书,便命人将此人领下去受赏,自己就着蜡烛细细看来。
  只这一看,耶律大石不由得心中又愧又喜。
  愧得是自己偷师这半年来,自以为于谋略一道已然登堂入室,然则同王贤弟一比,却仍然是高下立判。
  当下耶律大石便收起心中这一丝自满之意,且继续装无能,继续偷师才是王道。
  欣喜之事却也简单,只若按王贤弟之计行事,必能得天祚帝不说,尚且有可能将萧干进一步拉进这趟浑水来。
  此信关乎国运,乃是机密之中的机密。看完密信之后,耶律大石也不敢久留,便就着蜡烛将密信烧完,复将灰烬尽行捏碎。
  到得第二日一早,天祚帝早早便已经遣人前来传耶律大石入见。
  待到耶律大石入见,天祚帝态度却是与往日迥异,变得异常地和蔼起来。
  前面数次见面,天祚帝动不动便是“你”“汝”的,今次竟然开口称呼起耶律大石的表字来。
  耶律大石却也心知,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天祚帝既然肯如此亲切,背后必定有什么阴谋。
  虽则如此,到底君臣有别,耶律大石却也不敢有怨上之语。这货情商高,演技更好。如今正是拼演技的时候,耶律大石浮沉官场数十年,演技倒是那手得很。见得天祚帝此状,便赶紧装出受宠若惊的神情来。
  事实果然如此,待赞许得耶律大石三两句话后,天祚帝只言语一转,便开口道:“只如今金人已至居庸关外,萧卿又未曾遣人前来防守。虽则此关险要,金人必不肯轻易入得关来。只凡事皆有万一,若是金人不肯死心,便遣得三五十敢死之士前来试探,只恐关内虚实必为彼等所知,如此又当如何是好?”
  说完此语,天祚帝朝耶律达鲁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便转头朝耶律大石看来。
  耶律达鲁会意,尚且不待耶律大石开口,便赶紧抢先道:“陛下且休要忧心!此关凶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于此地驻扎得千五百余人,即便完颜斡鲁顷三万大军而来,亦必不能见功。”
  天祚帝闻言抚掌大笑:“好计策!”,便朝耶律大石开口道:“重德以为此计如何?”
  毛的计策!以天祚帝这点智商,在耶律大石面前玩心思还嫩了点。
  耶律大石闻弦歌已知雅意,这天祚帝不过又一次欲要支开自己麾下大军,到时候好方便对自己下手而已。
  好在此事自己早有准备,故此耶律大石只装作稍一迟疑,便开口道:“陛下既有吩咐,臣岂敢违命?虽然,奈何南京道形势未明,只恐臣将大队人马留于此地,无人护卫陛下安全。”
  以天祚帝看来,这不过是耶律大石同萧干不和,便出言攻讦而已。
  当下天祚帝便哈哈大笑:“重德犹自疑心萧卿耶?南京道乃朕基业,萧卿乃朕重臣,替朕狩牧万民。如今朕入南京道,又有何人敢前来加害?”
  耶律大石沉默良久,这才开口道:“陛下领军东来之事,虽未传遍天下,然则有心人必不难探知。若萧干果为忠臣,自当以銮與仪仗候于关外久矣!”
  这句话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便是銮與仪仗四字。
  王叶已然到得关外,自然知道萧干只暗中遣得人马伪装成商团而来。
  不管天祚帝听不听得进去,今日有得耶律大石这一句话,后面便好行计。
  天祚帝此时犹自不以为意,便命大军即刻起驾,直往南口而来。
  耶律大石回营朝耶律成切切叮嘱了一番,便翻身上马,领着五百士卒跟随天祚帝东来。
  萧干身为辽臣,既然要暗中擒拿天祚帝献于金人,又岂肯将此事传扬天下?自然是做得越隐秘越好!
  眼见着好戏就要上场,故此第二日一早,乙室拔业便遣得人前来宋人处,只托言此地有盗贼将至,欲让刘延庆等人速速避开。
  当初四军大王曾有令,若有人得知此事,自当尽数杀之以灭口。
  唯有刘延庆麾下也有得百余人马,乙室拔业深恐到时候万一有漏网之鱼,便遣人前来驱赶。对方若是肯就此离去,双方都省事,万一要是不肯,那也就休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自己既然前来接应天祚帝入宋,眼看着正主儿就要出场,刘延庆自是不肯就此离去。
  旁边王叶闻言,却赶紧拉了刘延庆一把,复出面应承了此事。
  一则刘延庆这货也心知自己脑子不够,二来这王承旨颇得宣帅倚重,更重要的一点,便是众人出行之前,宣帅曾有嘱咐,命自己诸事不可妄为,遇事不决者,可寻王承旨询之。
  如今王叶既然出面应承了此事,刘延庆也不再反对。当下百余人马便拔寨起行,往南面退得二十里。
  见得外人已退,乙室拔业心下大喜,便领兵往南口迎来。
  十五里的路程于骑兵说来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不多时天祚帝已然领人出得居庸关南口。


第330章 搞事了(二)
  却说天祚帝领人往南口而来,此时正是雄心满满,正欲要以萧干麾下十三万大军为依仗,且乘机夺得耶律大石大军在手。
  若有得这近二十万大军在手,天祚帝便有得翻身机会。凭之进则可以收复失地,中兴辽国,败亦能割据南京一道自守。
  至于萧干的忠心,天祚帝从未有怀疑。
  当初二帝并立,自己分别遣使者前去耶律大石同萧干处传令,二人受命之后的态度可是泾渭分明。
  耶律大石这厮只迟疑不进,良久未曾有得回复(这也是天祚帝一心夺其兵马的原因);唯有萧卿今夕得令,明早便行,从未有迟疑之时,只三日内便引军马入析津府诛杀得逆贼耶律淳,如此足以证明其忠心。
  早上虽有得耶律大石之语,天祚帝犹自未曾放在心上。
  以天祚帝想来,若果然萧干已知自己既至,必奉銮驾仪仗前来亲迎,说不定此时萧卿早已经领着满朝文武,大队士卒于关外恭候。
  当下众人只策马往南口赶来。
  十五里的路程于骑兵说来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不多时天祚帝已然领人出得居庸关南口。
  带得出关一看,天祚帝不由得大失所望,休说甚么銮驾,甚么百官!即便连士卒也无一名,关外只有得五百余商旅正在等候。
  耶律大石见得此状,心下大喜,当下便轻轻策动马匹,暗暗地往天祚帝身边靠了靠,却也不肯出言。
  同天祚帝相处这数日一来,耶律大石或多或少也了解了这厮的性子。于这厮说来,第一要紧的是小命,第二要紧的便是面子,甚么江山社稷,统统都得往后排。
  如今萧干未曾大张旗鼓前来迎接,天祚帝这脸是丢定了。自己若胆敢提及此事,这厮恼羞成怒之下,必然将怒火转向自己。
  如今自己只戳在这里,却不肯出声,便是恰到好处。
  自己戳在这里,天祚帝这厮见得自己,自然而然便会想起今早之言语,必定会更加难堪;自己不开口,这厮便找不到由头来朝自己发火。这股气闷在心里,不扳回面子这厮必然不肯罢休!
  果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