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我等诱其过河而杀之,不敢过河。如今我军反其道而行之,做出增兵之势,彼恃军力之强,必以为我军心虚,欲要吓阻其南下。如此方能入我计中,前来受死。”
耶律大石仔细想了想,便点了点头,命李睿德前去传令。
第112章 与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
虽然王叶嘴里说的轻松,耶律大石心里却也明白此事并非儿戏。
怕就怕萧严身边的谋士脑子好,派使者前去同宋人勾结,将自己诈降之事密告于宋人。虽然此次大破宋军的原因对方一时半会肯定弄不清楚,但是时间长了就难说。
宋人若是得知此次大败并非误会,实在是被人设计,必定当场翻脸。
虽说被俘虏了五万宋人,这些俘虏自己又不敢放手使用,手下能动用的便唯有这五千乌合之众。
到时候南面宋人数万大军尽出,北面萧严领军乘机南下。自己挡得了南面,挡不了北面,事情就麻烦了。
王叶见得耶律大石心急,当下也不敢耽搁,第二日一早,早早的便领着韩德前来辞行,欲望雄州求见童贯。
至于杨可世这货,在宋人的眼里老早就被耶律大石给杀掉了,自然不能再在雄州出现,故此只能留守军营。
当下王叶便领着韩德往雄州而来,不多时便到得雄州城下。
二人进得城来,直觉得雄州与上次完全不同,繁华之中透露出一股沉沉死气。前次便已经说过,自从童贯将帅帐迁来此地之后,雄州便完全成了一座军事重镇,城中密密麻麻全是士卒,百姓反而少见。
如今雄州城内虽然仍是满满当当,士卒随处可见,然则情景虽同,氛围全非。往日里昂首挺胸走路的西军士卒,此时一个个均是垂头丧气,拖拉着脚跟。
王叶便拉过一名士卒,开口问道:“何以众人皆如此颓丧?”
士卒勉强看了看王叶,愤然嚷嚷道:“打得甚仗?某等在此地卖命,夏人却正某等老家肆掠。大帅又被冤枉押去了京师!”
这士卒如此大胆,竟敢当街抱怨,也不怕被人听了去。王叶赶紧看了看四周,却见得旁边接连走过数名西军将官,明明听得此语,却只做充耳未闻。
夏人肆掠的事情王叶知道,当初王叶一句流言便乱了西军十万大军,种照容无奈之下,不得不使出一招饮者止渴之计,派去亲卫前去永兴军路查探,以拖延时日。
如今这么多日子过去了,想必这些亲卫已经将夏人肆掠的消息传回。
西军将士闻听得家乡被夏人攻打,自己却被强留在此地,士气低落那是必然的事情。
至于种师道被槛送京师之事,自己倒是第一次听说。
说起来,这一切也是自己的杰作。自己每次来一趟雄州,便得黑一次种师道,黑一次赵良嗣。种师道不为童贯所喜,自己便明着黑种师道。赵良嗣乃童贯心腹,自己便暗中黑赵良嗣。
如今两人情形均是凄惨不已,一个被槛送京师,一个发配江南运粮去了。
当初自己黑赵良嗣,为得是怕此人搅乱了自己的计策。黑种师道,则纯粹是为了西军。
唯有西军彪悍,自己实在是喜欢的紧。而种师道这货又深得军心,有老种在,西军上下自是铁板一块,谁也挖不动墙角。如今老种既去,西军无人可以服众,童贯这厮虽然位高权重,于西军而言,却也是个外人,难以心服。缺了种师道这个领头羊,西军一旦平静得下来,马上便是分崩离析的局面,到时候各方势力便可各凭本事,挥锄挖墙角。
王叶有种照容在手,自是占了先手,到时候西军这块蛋糕的绝大部分,均当落入自己手中。
撇开面前的士卒,王叶便往雄州知州衙门而来。
自从前次交涉之后,蔡攸同童贯二人便于雄州苦等。此次大败,二人讳败为功,忽悠得宋国朝廷。要想不露出破绽,自得尽快赎回俘虏,其他都是其次。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麾下从高阳关将赎款押送到来,二人正要命人前去辽军之中交涉,便已经听得王叶(王叶在宋国这边诈称王启年)来使。
见得王叶前来,二人心中皆是大喜。
此人一开始便弃辽归宋,接下来又助童贯招揽的耶律大石,可谓立下大功。又对朝廷忠心耿耿,几次自己派出的使者眼看着要同耶律大石闹翻,全仗此人于中间转圜。眼下受封为枢密院副承旨,正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只不过于耶律大石身边卧底而已。
当下二人便命王叶入见。
双方见礼已毕,蔡攸便开口道:“承旨既来,未知辽军中如今情形如何?”
王叶便开口答道:“相公恕罪。下官虽实为朝廷官员,然则明面上尚且为辽国官员。此次既受大石林牙所命前来,自当以此事为先。待得事了,再请二位大人垂询。但下官所知,绝不敢隐瞒一二。”
蔡攸听得此话,便点了点头,开口道:“正是此理,受君之托,忠君之事。既是如此,耶律大石使尔前来,所为何事?”
王叶便开口道:“特来为大石林牙求官。权扬州知府官微,大石林牙特使下官前来,求取幽州节度使一职。”
旁边童贯便开口道:“当初双方已经议定,彼以新城来降,朝廷则授其知府之实职。如今耶律大石欲要反悔耶?”
王叶赶紧开口道:“大石林牙一言九鼎,岂有反悔之理。前次以新城来降,林牙功劳低微,故不敢奢求,但得一知府之位已知足矣,亦常有感激相公、宣帅厚恩之意。若此次林牙以南京一道来降,欲求幽州节度使之位,未知功劳足够否?”
蔡攸、童贯二人闻听得此言,顿时便坐直了身子,开口道:“此言何意?耶律大石不过驻守新城而已,北地尚有萧干大军。何以敢言献南京之地?”
王叶便开口道:“前次自是如此,只如今情形略略不同。萧干如今已使义子萧严领大军南下,入驻得新城。故林牙使下官前来探问,若果朝廷肯许其幽州节度使一职位,自愿同大人联手,共破萧言。”
这也是说话的艺术,与其自己求人,不如使别人求自己。
你要是说萧严领大军南下来打老子,求二位大人相助。即便蔡攸、童贯二人肯发兵相助,也得先要点好处。如今这样翻过来一说,便轮到蔡攸等人着急了。你们若想复燕,萧干自是绊脚石。如今萧严南下,你若肯给我官职,我便帮你联手干掉萧严。
至于耶律大石求官之事,则纯粹是王叶胡侃。不先提点要求,怎么显得是你在求我呢?
第113章 萧严欲联手林牙,共破宋军
蔡攸、童贯二人相看了一眼,心下均是大喜。自从将种师道槛送京师后,军中又有夏国入侵的流言,眼看着士气一日日低落下去,就连平时彪悍无比的西军,也没有求战的欲望。
靠着这群装死狗的西军,又如何复燕?
眼看着复燕之事要泡汤了,谁料到耶律大石又跳了出来,扬言只要你肯给我职位,我便里应外合帮你干掉萧干大部分军队。
朝廷的职位又不要本钱,抛一个职位出来,便能引得辽人狗咬狗,自己只需要坐收其成即可,二人又如何不心动?
虽说如此,奈何幽州节度使一直至关紧要,二人不敢轻许。不过既然是王叶前来,又是另一番景象,既然是自己人嘛,自然知道耶律大石的底线,此事可稍后慢慢商议。
童贯到底是军务出身,闻言便开口道:“这萧严引得多少军马南下?”
王叶便开口道:“当在万人以上,皆为辽军精锐骑兵。”
童贯便继续开口道:“耶律大石既言联手以破萧严,又当如何联手?”
王叶便开口道:“此事繁复,且容下官细细分说。自上次误会,耶律大石率军投诚之时,恰逢杨可世作乱,不得已之下便领军冲阵,谁料得拘押得朝廷五万大军。萧干闻听得此消息,以为耶律大石大破朝廷精锐,便命萧严领得精锐南下,欲要先击败朝廷大军,然后自可一意对抗北面金人。”
如今辽国腹背受敌,自是狼狈不堪,唯有先击退一路敌军,方能全力对付另外一路,这也符合兵法之道。童贯听得此话,心中并未生疑,点了点头,示意王叶继续。
到了这里,王叶反倒开始拿捏了,装作犹豫了半晌,这才开口道:“接下来之事皆为辽军机密,下官此次前来之时,耶律大石曾繁复叮嘱,若是二位大人未曾答应其官职,不肯联手以破萧严,此机密万万不可透露。”
见得王叶拿捏,二人反倒更加相信此事。但下蔡攸便作色道:“休忘自己身份,尔亦朝廷官员。”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