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现魉У男母埂N痹旖当淼氖虑榫褪钦饣踔鞒指傻摹
王叶挑出的几份降表一目十行的看完,然后放在了一边,却不理会耶律大石,转头对着旁边的李睿徳开口道:“李大人,这幽州雷永功可是雷家家主?”
李睿徳看了旁边的耶律大石一眼,开口道:“正是。”
王叶便接着开口道:“永安李德祖可是李家家主?”
李睿徳勉强开口道:“正是如此。”
到了这里,耶律大石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不妥,脸色开始变黑。
王叶便接着开口道:“莫非这冯弘益、卞奇文、昌鸿信都是几家的家主?”
李睿徳稍觉厌烦,随意点头算是确认。
旁边的耶律大石猛地一拍文案,喝道:“蠢货!还没听出破绽么?如今宋辽两国尚未交战,胜负未分。背主投敌之人岂敢在降表上直书自己名讳,还一个个都是家主,不怕事发族诛么?”
王叶在一边补刀:“倘若咱们用雷永功的名讳上了一份降表,幽州雷永功再同样的上一份降表,宋人能无疑乎?”
李睿徳这才反应过来,嗫了嗫嘴,咽了咽口水,却说不出话来。如今还是四月的天气,春寒料峭,这货额头上却哗哗的流出冷汗。
王叶又拿起这几本降表,笑着对李睿徳开口道:“这些降表虽说笔迹不同,纸张、用墨却完全一样,莫非南京之地只出产一种纸?一种墨?”
李睿徳两股战战,对着耶律大石跪了下去,开口道:“下官无能,请大人发落!”
耶律大石正要开口发怒,王叶却站了起来,对着耶律大石开口道:“此事倒也怪不得李大人,这种事情,一般人却是办不来。”
这李睿德能接触机密,想必是耶律大石的心腹。这种人震一震可以,真要落井下石弄成死仇,最后大家都得不到好处。
耶律大石看了过来,好奇的开口道:“莫非贤弟精于此事?”
王叶笑了笑,开口道:“略懂!略懂!”当年大学的时候,可是有好几个温州同学。
见到王叶开口说自己造假也在行,耶律大石索性一事不烦二主,开口道:“既然如此,此事还请先生多多费心。”
王叶便开口道:“此事却也甚易。咱们干谋士这一行的,依仗的便是心细二字。”
说完之后,拿起降表,从中随机抽出十来份扔到地上。然后开口道:“谁家无忠臣?总不可能七十二家一个不落全数投降。”接着把手中剩下的降表交给了李睿徳。
耶律大石点头赞许。
王叶又转头对着李睿徳开口道:“宋人使者三日内必到新城。此消息传往各州府需几日,李大人心里可有数?”
这种小事平时谁会注意?李睿徳额头的冷汗更浓了,开口道:“此事谁人晓得?”
旁边的耶律大石冷哼了一声。
李睿徳这才发现自己态度不对,方才这王先生可是拉了自己一把,赶紧抱着手中的文书朝王叶行礼开口道:“还请王大人明示,下官自当听命。”
王叶点了点头,开口道:“此事亦无妨。”
然后指了指李睿徳手中的降表,开口道:“宋使到达之日便安排人手,按照降表上各人的籍贯,前往各州县而去。不需加急,也不得故意延慢。如今民间的消息大多由商贾传递,约莫和商贾行速相仿佛即可。如此,咱们的人手到达各地之日,也大概为此消息到达之时。人手到达各地后,便可采购当地笔墨,然后拟定降表,再各自返程追赶宋国使者。如此一来,即便宋国有能人从时日来推算,也不至于露出漏洞。”
耶律大石听后,不由得拍手叫绝,王叶的这个做法,完全模拟了消息传递出去的过程,以及各地豪强接到消息后,再赶来递送降表的过程。如此一来,确实能避免很多漏洞。
李睿徳听后,心中已自服了三分,便开口道:“还请王大人示下,这降表的落款又当如何?”
王叶便开口道:“但由各人随意吧!愿意写就写,尽量模糊些就好!例如瀛洲雷永功,便可写成瀛洲雷某。反正投递降表之时,宋使必定会问来人身份。至于投信之人,也得妥当,不可使用军士、官员冒充,前者鲁莽,后者自大,都不像下人。”想了想,开口道:“从可信官员府中挑选一些可靠下人去投递降表。必不易露出破绽。”
李睿徳点头应下。
王叶又接着问道:“南京之地,各府口音可有异同?”
李睿徳额头又开始冒冷汗了,这种事情自己当初可是压根没想过,当下心悦诚服的开口道:“王大人英明,各府之间,口音确有差异。”
王叶便开口道:“如此,挑选下人之时,务必留意口音及籍贯,二者相符方可。”
李睿徳擦了擦自己额头的冷汗,点头应下。当初经常自己发话,下面人去跑腿。如今风水轮流转,变成别人发话,自己跑腿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腿自己跑的心甘情愿。大人治军甚严,跑跑腿总好过办砸了事情丢脑袋。
待到李睿徳告辞出去之后,王叶又转过头对着耶律大石开口道:“到时候还请大人派出一队士卒随行,名为护送宋使。如此一来,宋使只敢偷摸着收纳降表,不敢过多盘诘投书之人,可免投书之人露出破绽。”
耶律大石点头应下。
这边排下金钩,就等着宋使这条大鱼了。
第11章 只可用刚,不可用柔
宣帅一句重重有赏,弄得张宪一晚上都没睡好觉,脑子里都在想着赏赐的事情。倘若事情成了,名扬天下不说,宣帅的重手笔赏赐,又该如何花销?京师的宅子买下来也两年多了,算是旧的了,也该翻新一下了。上个月才新收了第七房小妾。“七”字不吉利,到时候再去寻摸一个如花似玉的,凑个“八”字才算好。
至于此次出使会不会出意外,张宪一点儿也不担心。这怎么可能?如今辽国已经是风雨飘摇,难得大宋肯伸出手来招降,辽国君臣肯定上赶着来投诚。落在大宋手里,好歹能有个归命候,要是落在金国手里,只怕想留个全尸都难。只要对方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怎么选择。
第二天一大早,张宪便兴冲冲的前来参见宣帅,请示此次出使方略,领取文书以及出使仪仗。
早上宣帅刚刚颁下命令,帅帐移镇雄州,因此几天前才搭好的帅帐,如今又在哗啦哗啦往下拆。这也符合咱们国人的传统,拆了建,建了拆。
虽说是帅帐,却也不是简单的一顶帐篷,而是由一系列帐篷连接而成,占地就有三亩多。里面签押房、书房、睡房等一应俱全。光是一个大厅,便有一亩多,要不然昨天怎么能容下了几十位武将听令。
帅帐门口乱糟糟的一团,几十架马车正依次停在门口,等着搬运东西。帐营内,大批的亲卫正吭哧吭哧的抬着东西鱼贯而出,大到二丈来宽的红木八步床,小到一尺方圆的描金雕花马桶,一股脑的往马车上装。这些可都是童贯千里迢迢从京师带过来的,自己使惯了的家什,用着舒服。
移镇雄州?张宪在大宋官场上沉浮了几十年,什么事情没见过,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过来。宣帅这是不放心种老将军,怕老将军出工不出力啊!
不过这和自己没关系,大宋官场守则第一条,少说话,不做事。
慢悠悠的来到帅帐门口,张宪便停住了脚步,朝身边的仆人示意了一下。仆人会意,便弓着腰小跑着过去,来到帅帐门口。先是朝着帅帐门口守军作了个揖,开口道:“烦请将军向宣帅通禀一声,朝奉郎张大人求见。”
守军眼睛朝天,却没理会他。
仆人也不敢生气,反而凑了上去亲热的拉着守军的手,笑着低声开口道:“劳动将军了,一点茶钱,还请将军赏收!”与此同时,一锭银子不动声色的塞入了守军手中。
守军掂了掂手中的银两,满意的点了点头,抬头开口道:“门外候着!”朝旁边一同守门的伙伴示意了一下,便转身走了进去。
所谓侯门深似海,凭童贯如今的身份地位,即便是军营帅帐中,规矩就是规矩。守军进了大门,却也没资格去见大帅,来到二门前便停住了脚步。朝二门内的亲卫说了几句,奉上一小块碎银,二门内的亲卫自然会接着往内通报。到了内堂门口,还有内堂的侍女接力。
一炷香之后,守军这才走了出来,站在门口大声喝道:“大帅有令,朝奉郎张宪觐见!”
张宪细心的整理了一下衣服,回头命仆人们在外面候着,便大步的走进帅帐大门。门内自然有专门的亲卫引路。
进了内堂,引路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