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该!”
马三娘双目一扫,立刻就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是有乞丐想趁着自己和刘秀不注意,偷了二人的坐骑去换钱。结果却被战马踢伤了小腹,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算了,他们已经遭到报应了!”
刘秀被乞丐的恩将仇报的举动一搅,也顿时没有了救助同族的心情。回头朝道观大门看了一眼,叹息着说道。“天快黑了,咱们得抓紧时间进城。”
“嗯!”马三娘对他向来言听计从,立刻放弃了给乞丐们每人小腿处补上两脚的念头,伸手去解坐骑。
然而,二人刚刚翻身跳上马鞍,还没来得及抖动缰绳,身背后,忽然又传来了一声低低的冷笑,紧跟着,便是一句读书人都耳熟能详的《论语》,“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注1,孔子的话,意思是人做事没恒心,连做巫医都不够格。)
“你?”马三娘气得火冒三丈,扭过头,便欲请那说风凉话者自己去道观内体会一下被乞丐们当肥羊看的感觉,话到了嘴边上,却迅速变成了一声怒喝,“你是何人,为何要跟着我们夫妻不放。”
“兄台有何指教,不妨当面说个明白!” 刘秀跟她的配合极为默契,立刻策动坐骑绕向说话者侧翼,随时准备给对方来一个双虎扑鹿。
他眼神非常好,就在马三娘回头的同一个瞬间,已经认出了说话者是三日之前在黄河古渡口写诗替怪鼍张目的书生。当天书生的行为,可是说是对无心之失。而今天,此人却忽然又出在了自己身后,刘秀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其不是刻意而为了。
那书生明显感觉到了马三娘和刘秀两个的敌意,脸上却丝毫没有畏惧之色。抖了抖胯下青花骢的缰绳,笑呵呵地摇头,“二位这是何意?在下不过顺嘴背了两句论语而已,怎么就让二位如此恼怒?
莫非,莫非在下刚才一不小心,正戳中了二位心中痛处不成?”
“你休得胡搅蛮缠?”马三娘再度从腰间抽出环首刀,遥指书生鼻梁,“三日之前在玉龙客栈见到你,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人。这几天你又悄悄跟在了我们身后,到底居心何在?速速招供,否则,休怪我们两个手狠!”
“姑娘只跟我见过一次面,怎么就知道我不是好人了?”那书生不卑不亢,笑着向马三娘拱手,“至于为何跟贤伉俪走了同一条道路,答案不是很简单么?跟二位一样,我要取道返回新野老家,却害怕招惹甄家军,只好先向南绕上一大圈儿。”
“你!”
马三娘顿时被说得语塞,想要一刀劈了这书生,又怕对方真的是凑巧跟自己同路,只好暂且压低刀锋,用目光向刘秀询问下一步动作。
“兄台也是新野人?幸会,幸会!”
刘秀迅速收起环首刀,抱拳在胸,用纯正的家乡话大声致意,“在下刘书,敢问兄台尊姓大名,家在新野何处?”
“在下李通,具体的说,应该是宛城人。但家兄前几年调去新野为吏,家中父母也跟着搬去了新野。”
书生笑呵呵地拱手还礼,嘴里的新野话,同样味道十足。
这下,刘秀也有些拿不准了。皱起眉头,再度迅速打量书生。只见此人身高足有八尺三寸,肩膀比自己还宽出两拳,虽然穿着一身儒者袍服,左右胸口处的衣服,却被肉块撑得几乎要裂开,十根白净的手指,也又粗又长。虎口处还隐隐生着老茧,一看就是平素握刀的时间多,握笔的时间少。
如此魁梧的书生,刘秀以前就见过两个。一个就是当年的棘阳县宰岑彭,另外一个,则是自己的至交好友邓奉。而无论岑彭还是邓奉,身上的富贵气,都没有书生这般浓郁。仿佛平素经常前呼后拥一般,随便抬手动足,都带着掩饰不掉官威。
“兄台说得不全是实话!”
想到官威两个字,他心中顿时有了计较,笑了笑,缓缓将右手按向腰间刀柄,“我不管你是不是去新野,都请勿再跟着刘某。否则,休怪刘某真的对你不客气!”
“李某真的是凑巧跟你同路!”
书生李通摇摇头,大声否认,“李某路过此地,听闻这里有座道观,年久失修。既然道家现在忽然开始将老聃当作了开山鼻祖,李某这个晚辈,总得进来看上一看,这观里头供得到底是谁?
要是恰巧是李某的那位祖上,少不得要献上一束香茅。”(注2:道教起源于方士,最早拜的并不是老子。后来受外来宗教影响,才渐渐将老聃推上了祖师之位。老聃姓李名耳,李通也姓李。所以自称是老聃的后人。)
说着话,他伸手从袖子里摸了摸,果然掏出了一簇拜神专用的茅草。从上到下一滴雨水都没沾,随时都可以用火折子点燃敬献于神像之前。
一番话,说得真假难辨,偏偏又无懈可击。登时,令刘秀心中刚刚涌起的怒意,就为之一落。好在他身边,此刻还有一个从来不喜欢跟人讲道理的马三娘。见刘秀被书生三言两语就给绕住了,立刻策动坐骑,挥刀直取书生手臂,“贼子,想要撒谎骗人,先吃我一刀再说!”
“且慢!”书生立刻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以极其利索的动作,将手中香茅换成了一双铁锏,“李某真的没有恶意,否则,三天前就对你们两个下手了,怎么可能一路追到此处?住手,别砍了,再砍,我肯定要还手!”
“叮,当,叮叮!”
马三娘向来手比嘴利索,虽然只是想先将书生擒下,再慢慢审问其跟踪自己和刘秀两人的目的,但刀光却快得如一道闪电。而那书生,动作居然也不慢,将两只大铁锏使得泼水不透,令马三娘连续四击都砍在了铁锏上,不得不被坐骑带着,跟书生重新拉开距离。
刘秀见状,不敢再托大。立刻抽刀在手,直扑书生身侧。那书生李通哪里肯停在原地任他们姐弟两个围攻?果断策动坐骑,绕着道观逃命。一边逃,嘴里还一边大声喊道:“来人啊,来人帮我拦住他们!事成之后,两百石粟米,一百尺葛,当场兑现!来人,救命,两百石粟米,一百尺葛,当场兑现,决不食言。”
“贼子无耻!”
刘秀气得两眼冒火,策动坐骑,衔着书生的战马尾巴紧追不舍。才追了不到半个圈子,身后忽然听到一声巨响,“噗通!”。迅速扭头,只见道观的大门被推翻于地,数十名成年乞丐,拎着木棍树枝,蜂涌而出。带头一人,正是先前良心未泯,示意自己赶紧离开的乞丐头目刘盆子!
第七章 苏张翘舌搬山动
虽然明知以马三娘的身手,寻常乞丐很难伤到她一根寒毛,然而刘秀却不敢冒险,立刻停止追杀书生李通,拨转坐骑,迅速向三娘靠拢。而那书生李通,则得意地仰头大笑,“哈哈,哈哈哈,‘为德不卒,小人也’,古人诚不我欺!”
这句话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用来嘲讽刘秀先前做好事有始无终,也算应景,因此,他心里好生自得。谁料,话音刚落,就听见马三娘大声喊道:“刘盆子,帮我揍那穷酸书生!四百石米,两百尺葛布,我给你折现!”
“多谢恩公!“刘盆子立刻毫不犹豫地点头,随即,将手中门闩一摆,带头朝着李通追了过去,“弟兄们,能不能活着过了这个冬天,就看这桩买卖了!舍命上,谁要是死了老子给他披麻戴孝!”
“舍命上啊,打死这个穷酸!”
“打,打得他跪地求饶为止!”
众乞丐扯开嗓子回应,纷纷调转身形,直扑书生李通。马三娘策动坐骑紧随众人之后,手中钢刀,在半空中来回摆动,宛若一个领军冲杀的百战老将。
“打,打翻了他,他身上所有细软都归你们,麻烦我来承担!” 唯恐李通许下更高的好处,刘秀大声补充,同时再度努力拨转坐骑。
“苦也!”
书生李通,有本事将所有乞丐全都砍翻,却没本事在对付乞丐的同时,同时来抵抗马三娘和刘秀两人的夹击,惨叫一声,继续落荒而逃。
刘盆子等乞丐腹中空虚,体力不济,骂骂咧咧地追出了半里多地,就头晕腿软,只好暂且停了下来,然后回过头,眼巴巴找马三娘兑现赏格。
本以为此番连书生的衣角都没碰到,赏格肯定要大打折扣,却不料,马三娘立刻从马鞍后的褡裢里,取出了一块金饼,稍稍掂了下份量,信手掷进了刘盆子怀中,“拿去买米买葛布,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