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路承周的建议也有道理,如果所有的人,都只会溜须拍马,那谁来做事呢?
“此事要温市长定夺,我只能把你的意思转告给他。”孙志书说。
温佩石并没什么欠陈永义的人情,就算陈永义真的到了一分局,以后也不会得到重用和提拔。
“多谢孙先生,我代表陈永义向你表示感谢。不管事情成不成,这份人情,我和他都记在心里了。”路承周诚恳地说。
“路老弟客气了。”孙志书连忙说。
第六百二十章 语重心长
作为海沽站原军情组长,郑问友对海沽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
他与曾紫莲交流了一些最新的化装技巧后,更换了新的证件,对外出的安全,有了极强的信心。
郑问友决定,先从英租界开始。
他去七路军之前,野崎还没什么来英租界。
而现在日本特务机关堂而皇之的进入了英租界,并且大肆捕杀抗日人士。
郑问友觉得,如果自己想要干出成绩,并且是让总部认可的成绩,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对野崎动手。
之前游击队干掉了酒井,引发了整个海沽日伪的恐慌。
如果自己能干掉野崎,是不是可以引发整个华北的恐慌,继而引起总部的高度重视呢?
郑问友希望能干一件大事,让总部觉得,他比火柴要厉害得多。
在郑问友看来,火柴这个所谓的代理站长,根本就不称职。
整天看不到人影不说,还特别的神秘。
大家都是特工,有必要这样吗?
论资格,他比火柴应该老得多。
可是,总部就是搞不明白,还让自己给他当下属。
将目标定为野崎后,郑问友开始监视野崎。
他发现,野崎除了去宪兵队和警务处外,基本上不外出。
就算是晚上,野崎也住在宪兵分队。
因此,想要除掉野崎,困难比较大。
但是,困难越大,才越能显示自己的成绩。
郑问友很想直接向总部汇报,然而,他在担任海沽站副站长后,已经没什么权力,私自向总部汇报了。
如果他以海沽站的名义,势必要向火柴汇报。
否则的话,海沽站不会以他的名义,向总部发报。
回到海沽站后,郑问友的电台就已经交了上去,之前七路军的密码已经作废,就算他想发报,也没有电台和密码。
“郑副站长,此事必须向站长汇报。”安孟博拿到郑问友的电报后,为难地说。
“那就汇报吧。”郑问友不以为意地说。
安孟博之前就是海沽站的内交通,两人算是老相识。
然而,郑问友再次回到海沽站后,安孟博只是将他当成新的副站长。
安孟博是海沽站的内交通,又不是郑问友的内交通,谁当站长,他就是谁的人。
这一点,安孟博做得很好。
郑问友的电报,没什么火柴的同意,他是不能交给电台的。
路承周隔了一天,才收这个消息。
得知郑问友想干掉野崎,路承周觉得,有必要与他见一面。
“郑副站长,目前来说,还不适宜除掉野崎。”路承周缓缓地说。
先不说除掉野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算除掉了野崎,对海沽站又有什么好处?
这就像做生意,如果成本大到在亏损,那生意就没办法做了。
“野崎是英租界的日本特务头子,什么时候都可以除掉他。”郑问友坚定地说。
除掉野崎,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如果除掉了野崎,他将得到总部的赏识。
对郑问友来说,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我听说,温佩石之前一直住在英租界?”郑问友突然问。
“是的。”路承周一愣,点了点头。
“不知火代站长,为何不趁机除掉温佩石呢?他现在可是海沽的代市长。”郑问友冷冷地说。
“我做什么事,需要向你汇报?”路承周面一板,淡淡地说。
“不敢。”郑问友一听,脸上有些挂不住。
原本他只想讽刺一下火柴,代站长不想干掉代市长,是不是惺惺相惜。
可是火柴的一句话,让他没办法反驳。
不管如何,他都是火柴的下属。
“温佩石的事情,我向总部汇报过的。之前游击队想过暗杀野崎,但并没什么成功。难道说,我们要帮助中共不成?”路承周冷笑着说。
“我们可以借助中共的名义嘛,不管成不成功,都让中共来背锅。”郑问友笑了笑。
官大一级压死人,他这个副站长,在代站长面前,确实没什么任何优势。
就算火柴神神秘秘的,就算他完全掌控着海沽站,自己也很难反抗。
“公然破坏国共合作,如果被中共抓到把柄,你去摆平?”路承周冷笑着说。
“既然火代站长这么说了,暂且饶野崎一命便是。”郑问友无奈地说。
“你现在是副站长,不再是军情组长了,做事情要从大局着想。除掉野崎,对我们得大于失。”路承周语重心长地说。
他的装扮,看上去五十来岁,在郑问友面前说这样的话,还是没什么关系的。
如果让郑问友知道,他才二十出头,却用这样的语气对他说话,恐怕会郁闷死。
“是。”郑问友被说得无话可说。
如果他再一意孤行,反而显得自己不懂事。
军统对中共确实很防范,甚至暗中将中共列为最大的对手。
然而,表面上还是国共合作,如果被中共知道,军统利用中共,转移日本特务机关的矛盾,又会将军统推到风口浪尖。
郑问友知道,自己这个副站长,想要真正做点事,还是很难的。
除非上面有任务,或者火柴选定了目标,否则他想“出头”,没那么容易。
如果自己是代站长,也会跟火柴一样,宁愿不干事,也不想让手下冒出来。
但是,日本一条抵达海沽大沽口的运兵船,给了郑问友机会。
日军从华东、华南等地,集合了3000多名日军士兵,让他们回国休整。
然而,船到大沽码头时,日本大本营临时改变计划,决定让他们在大沽口下船,改乘火车,开赴山西前线,进攻八路军。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种对上级命令的执行度,在日军中也执行得很好。
然而,此次日本大本营错误的估计了这些3000多日军士兵,迫切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的心情。
这3000多日军士兵,拒绝执行任务,他们感觉受到了欺骗和愚弄,马上就可以回国与亲人团聚了,怎么还能跟中国军队作战呢。
对他们来说,与中国军队作战,意味着死亡和受伤,甚至,他们再也不可能回国了。
与中国军队交战一年多,日军再也没什么刚开始的狂妄,他们知道,三个月不可能灭亡中国。
第六百二十一章 完美计划
当大沽的日军士兵,得知必须去山西参战时,不满的情绪迅速积累。
在第一批卡车来接他们时,这种厌恶战争,拒绝上战场的情绪,终于得到爆发。
日军士兵的反抗,发生了日军侵华史上,迄今为止最大一次哗变。
虽然哗变很快被镇压下去,日军也极力封锁消息,但身为曾经的军情组长,郑问友还是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大喜过望,日军哗变,这可是国军的胜利。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对战争感到绝望,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吗?
然而,等到要向火柴汇报时,郑问友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只是汇报日军哗变,除了说明日军对中日战争没有必胜的信念外,似乎也没有其他可说的了。
郑问友最需要一次行动,一次让总部震惊的行动,戴立如果对他刮目相看,他这个副站长,随时可能超越火柴,坐上站长的宝座。
毕竟,火柴也只是代站长,还不是正式站长嘛。
说不定,戴立就是在等着,自己能干出一番成就,好提拔自己当站长呢。
想到这里,郑问友脑子里迅速冒出一个念头。
当他在等候火柴到来时,这个念头已经成为了计划。
“火代站长,得知日军有不满情绪后,我迅速做他们的工作。原本准备让他们反正,还答应给他们一个师的番号呢,没想到日军的反应太快,起义刚刚开始,就被镇压了。”郑问友叹息着说。
“起义?”路承周迅速捕捉到了一个敏感词。
日军哗变他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只是不知道,其中还有郑问友的事情。
“是啊,他们的起义,几乎就要成功了。我准备将他们带到丰润县,将那里划为他们的驻地。”郑问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