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所有人看着陈贽敬,昨天夜里发生的事,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无所知,现在反而生出了许多的疑惑。
陈贽敬却是一字一句的从牙齿缝里迸出话来:“本王想问问你,你为何要袭击本王的王府!”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陈凯之袭击了赵王殿下的王府?
这家伙,还说不是谋反。
太皇太后饶有兴趣的看着,她眼里似乎看不到怒意,而像是在审视着殿中的每一个人。
陈凯之眼角的余光,其实更关注的是太皇太后的反应,随即,他慢悠悠的道:“我说过,我是连夜想去见赵王殿下,与殿下共商讨贼大计。”
陈贽敬厉声道:“不对,这和袭击本王王府没有任何关系,你炮轰赵王府,便是死罪,你还想狡辩?”
陈贽敬显然怒了,龇牙裂目,似乎从来不曾如此的失态过。
换做是谁,有人将自己的家给炸了,也绝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昨夜所发生的事,已经慢慢的,开始浮出水面。
此时,便是连那王馆,现在也回过了味来,难道方才自己在指责陈凯之擅自调动官兵平叛的时候,赵王和诸位殿下没一个人站出来,原来是他们压根就不屑于在这个事上和陈凯之纠缠。
因为……陈凯之已经犯下了万死之罪了。
当初的时候,陈凯之就趁赵王不在的时候,对赵王殿下动过手,可那时候,毕竟还有理由,而今夜呢,发生了民乱,先去将赵王府给炸一遍,这也叫平叛,这就是谋反,还有什么可说的?
太皇太后抚案,她似乎一丁点都不急,只是冷眼旁观。
慕太后看陈凯之的目光,充满了慈和,她见陈凯之这智珠在握的样子,倒是少了一份担心,她更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姚文治则是面上带着浅笑,还是那老神在在,一切的事都和他无关的样子,只是有时,他察觉到似乎太皇太后的眼眸微微撇向自己时,才摆出那么点儿凝重之色。
面对着气冲冲兴师问罪的陈贽敬,陈凯之抿嘴一笑,他道:“因为我觉得赵王府里有异常。”
“有什么异常,你来说说看?”陈贽敬依旧目中带着严厉,不给陈凯之分毫试图想要诡辩的空间。
陈凯之道:“我带人到了赵王府,竟发现,赵王府里大门紧闭,没有任何声息,仿佛外头发生了民乱,和赵王府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这……也是异常吗?昨天夜里,多少的府邸都是如此,难道他们也异常?”陈贽敬怒道。
陈凯之叹了口气:“这才是不合理的地方,别人可以躲起来,这是因为,天下并不是他们家的啊,这内城的所有府邸,任何一个达官贵人,若是当真让这乱民成了事,他们尚且可以称臣,可是这天底下,唯有赵王殿下,听到了民乱,是绝不可能苟且偷生的。”
“……”陈贽敬目露凶光:“这是什么理由。”
“这当然是理由。”陈凯之正色道:“我乃太祖高皇帝之后,深知乱民要动摇的乃是我大陈的祖宗社稷,尚且心急如焚,连夜赶来与殿下共商讨逆,而赵王殿下,乃当今陛下生父,更是太祖高皇帝嫡系血脉,天下说是赵王殿下的,也没什么错,按理而言,赵王殿下该是忧心如焚,满心的想着戮力讨贼才是,怎么会龟缩起来,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呢?”
第737章 殿下疑为乱贼
陈贽敬一呆,脸上的肌肉不由抽了抽。
陈凯之问的义正言辞,可细细一咀嚼,是啊,陈凯之是同宗,尚且知道这是大陈的江山社稷,听到外头到处都是乱民的喊杀,于是心急如焚,立即集结人马,前去赵王府要共商讨逆。
可你陈贽敬就更不同了,你陈贽敬乃是景皇帝的嫡亲血脉,是天潢贵胄中的天潢贵胄,而且坐在帝位的人是你的儿子,这就相当于是你江山呀,乱民要毁你的江山,而你竟龟缩在赵王府,这难道还不足够蹊跷吗?
按道理是不可能的呀,你赵王这么在乎皇帝的人,乱民猖獗之际,怎么能坐视不理?
陈贽敬脸拉了下来:“你到底想说什么?”
陈凯之直视着他,嘴角微微一勾,竟是笑了:“我想的是,赵王殿下一定会忧心陛下的安危,一定会顾念社稷的存亡,所以绝不可能苟且偷生;更何况……”陈凯之朗声道:“更何况我历来知道,赵王殿下有贤王之名,大陈内外,无不赞誉有加,都说殿下礼贤下士,辅佐社稷,苦民所苦……”
贤王……
陈贽敬确实是贤王。
这一点连陈凯之都不得不承认,因为京师里太多人提到赵王殿下,都会表现出足够的敬意。
便是寻常的百姓,似乎对于陈贽敬的印象都不坏,关于赵王殿下的贤明,也算是朝中的一个共识了。
无论这是陈贽敬惺惺作态也好,是他下头的那些门客、名士为他鼓吹也罢,总之,他名声就在这里。而陈贽敬,显然也很享受这贤王之名,因而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
陈凯之目光掠过一丝狡黠之色,旋即便正色道:“在我心里,殿下就如周公旦一般。”
陈贽敬有一种被讽刺的感觉。
周公旦在周武王病逝之后,而当时的成王年幼,所以他摄政辅佐,此人乃是儒家的先驱,周礼便是由他编著,可谓奠定了周朝数百年的基业。
陈凯之旋即道:“若是周公旦得知有人谋反,会无动于衷吗?会闭门不出?”
陈贽敬顿时像吃了苍蝇一般,整个人被呛得喘不过气来。
不过,仅是一会的事,他嘴角微微勾了勾,忍不住的讽刺起来:“只是民乱而已,不足为患!”
他在找理由,是,按理来说,他是贤王,他是皇帝的父亲,陈凯之尚且急着要弹压民变,何况是他这样的人。
所以他得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才能蒙混过关。
陈凯之叹了口气,却又奇怪的看着陈贽敬:“昨天夜里,天色昏暗,我在北镇抚司当值,只听四面都是喊杀,四处都有火光冒起,黑暗之中,一切都无从分辨,更不知有多少乱臣贼子趁机作乱,也不知,有多少人参与其事,遑论贼人夺取了哪里,占据了哪一处津要之地,甚至……京营之中,是否有人参与了民变,也都一概不知。我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此次民变来得急,乃至于锦衣卫尚且对民变不清不楚,可是……殿下人在王府,闭门不出,如何知道,这一场反叛不足为患呢?”
“……”陈贽敬红着脸,睁大眼睛,一时无言,竟是无法反驳了。
这其实不过是他心里有鬼罢了。
一个心里有鬼的人,为了掩饰一个谎言,就不得不用更多的谎言去掩盖,可谎言越多,便少不得要破绽百出了。
陈凯之目光灼灼的看着陈贽敬,一字一句的道:“除非……赵王殿下对这些乱民知之甚详,知道这些人不过是乌合之众,也知道没有京营的人参与,更知道,这只是单纯民乱,更多人,不过是被裹挟,人数虽多,实则却是不堪一击,因此,殿下才安心的在王府之中,大门紧闭,对外头所发生的事,漠不关心,是吗?”
陈贽敬像是被针扎了一般,很是难受,他便像个发狂的狮子,立即反驳陈凯之道:“不,不知。陈凯之,你别含血喷人。”
这是决不能承认的。
乱民在夜间叛乱,赵王怎么能知情呢,若是说知情,这不就是告诉所有人,这件事是他陈贽敬指使的吗?若不是他指使,他怎么可能这么清楚,怎么可能这么镇定。
陈凯之见他面有慌色,不禁眯着眼,淡淡一笑:“真的不是?”
满朝文武此时所有目光俱都落在陈贽敬身上。
太皇太后则似笑非笑的样子,看着陈贽敬。
陈贽敬有点慌了,恶狠狠的瞪着陈凯之,厉声道:“一派胡言,本王对这些乱党,一概不知,陈凯之,你敢污蔑本王?”
陈凯之摇摇头:“不敢。”
陈凯之显得很恭顺,不敢逾越自己的身份,站在面前的,毕竟是赵王殿下,总要给他一点面子。
陈贽敬这才不禁松了口气。
可这时,陈凯之才道:“可正因为如此,我深信赵王殿下一定心忧陛下,心系社稷,乃是大大的贤王,断然不会对外头的民变而无动于衷;更深信,赵王殿下绝不可能煽动民乱,或者和这民变有什么关系。可到了赵王府时,却见赵王府大门紧闭,赵王府竟没有一分半点平叛的征兆,所以,我才意识到,赵王殿下可能已经被乱民所劫持,当时在夜里,到处都是喊杀,想到赵王殿下性命垂危,所以才不得不杀入赵王府,想着拯救赵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