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对于这份奏疏,她确实颇为反感的,立嫡以长,这是礼法,而这个刘政,显然是老糊涂了。
  居然要立幼子,简直就是乱了章法,因此她便没有同意,可很快也将此时搁置一边,没有再去多想,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事会演变成现在这般状况。
  此时,她的嘴角微微一咬,面容满是愠色,冷冷地道:“他难道就真的老糊涂了吗?”
  “问题就在这里啊……”姚文治不禁咳嗽起来,很是激动地继续分析道:“刘政只顾享乐,他的长子刘壁则早已暂代了军民之政,晋城上下都对刘壁心服口服,在这个节骨眼上,刘政竟还上这样的奏疏,这刘壁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其实老夫原本以为,这刘壁会选派人来京师叫屈,来告御状。这是老臣的失职,万万不曾想到,刘壁居然没有做这个选择,而是铤而走险,丧心病狂至此。”
  姚文治的目中发着幽光,虽然出了大事,可他依旧还是老神在在,随即又道:“老夫当初这样肯定,也不是空穴来风,早在十几年前,刘政的幼子还未出生的时候,他就曾带着刘壁来京里见驾,那时候,刘壁不过二十多岁,他见了先皇,对答如流,此人不但弓马娴熟,而且诗词文章,无一不是精通,老臣当日就在场,当时心里还赞叹,这刘政生了一个好儿子。”
  “现在,老臣就在想,那时候的刘壁,就已是鹤立鸡群的青年,据说此后十来年,他都不断地熟悉着晋城的军政、民政事务,一个这样的人,定是稳重无比,他……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
  姚文治的一席话,顿时令人心头一震。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姚公的这个疑问,提出了一个可怕的问题。
  刘壁并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事实上,他是个十分稳重的干才,这样的一个人,脚踏实地,甚至做事慎之又慎,那么就可以想象得到,他对时局也一定有着极清醒的认识。
  何况,晋城虽在北燕的边境,可北燕国现在焦头烂额,断然不会支持他们。而小小晋城,万余兵马,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
  他敢做这样的事,势必会遭遇朝廷调兵遣将,随后数十万平叛的大军水陆并进,最后败亡,而败亡的后果是什么呢?
  好,退一万步,就算是刘壁胆大包天,实在是被他父亲欺得狠了,索性来个玉石俱焚,反了便反了,可他又是如何说服得了下头的军将们跟着他一起反呢?
  这个世上没有一个正常人真的那么傻,没有一个人真的不怕死,虽然刘政可能苛刻,将士们对刘壁颇有同情,或者对刘政有所不满,可刘政毕竟是朝廷敕封的节度使,你再不满,如何肯去跟刘壁冒什么风险。
  这其中肯定有很大的隐情。
  姚文治双眸微微眯了起来,旋即很是认真地分析着:“以臣的浅见,其一,可能是刘壁确实很能服众,他使晋城军心悦臣服,所以晋城军愿意追随。而其二……”
  说到这里,姚文治目光一闪,露出锋芒,道:“这其二,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刘壁说服了他们,并且已经给他们留了后路,让他们认为,这件事的风险并不大,甚至可能,还会有巨大的收益!”
  收益……这怎么可能,谋反会有什么收益?
  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俱是惊恐地看着太后。
  太后的面色沉得犹如一张深潭一样看不清神色。
  陈正道却是冷笑道:“荒唐,莫非他们还以为,这谋反能成功吗?等朝廷大军一到,便是他们灰飞烟灭之时,他们……太异想天开了。”
  陈正道的话却是没人放在心上,因为此时,所有人突的嗅到了阴谋的气息。
  “刘壁……”慕太后凤眸眯成一条线,顿时想起什么,连忙说道:“来,取文牍,所有关于刘壁的奏报,统统奉上。”
  于是宦官们飞快传旨,而与此同时,翰林院已经忙碌开了,所有的奏报还有圣旨,都需存档,而每一个存档,也都有分类。
  过不了多久,文史馆侍读邓健便带着一沓奏疏匆匆的赶到了文楼,那一封封的奏疏还有圣旨,被堆成了小山。
  “念!”太后冷着脸。


第496章 灭顶之灾
  太后一声令下,一个宦官便连忙取了一份份奏疏念起来。
  “上元七年,晋城前锋校尉刘壁率部于晋城西郊屯田,开垦军田十九万亩,上谕嘉奖。”
  “上元八年春,晋城人刘涛,聚众千人,藏于深山,诈称大汉宗室,自封大汉天子,前锋校尉刘壁率部进剿,三日即克,献刘涛首级,上悦,嘉奖,赐金千斤。”
  “上元十年末,晋城现胡人行踪,晋城前锋校尉刘壁,率轻骑三十六人,乃深入北境,越过北燕国府县,深入大漠,刺探而归,斩胡人三十九,获首级三十二,得悉胡人内乱,上闻,大悦……”
  “上元十五年……北燕国使节途经晋城,夹藏违禁货物,前锋校尉刘壁查之,当即奏报……”
  “且慢!”太后听到这里,脸色更冷,紧紧地咬着牙齿。
  不得不说,这个刘壁,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屡立战功,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前头的战功自然不必提,只是这一个奏报,却令慕太后愈发觉得不简单。
  她的眼眸微微一眯,很是认真地看着众人道:“他得知之后,第一时间上奏了朝廷?”
  “是。”陈一寿记得这档子事:“当时,臣恰好是在礼部任尚书,对此事颇有印象,北燕的使节,夹藏了违禁的物品,按律一经察觉,要立即收缴,而后将人驱逐,甚至朝廷有言在先,凡是缴获禁物,俱都是大功一件,可当时的刘壁没有做,而是让人悄悄的盯梢,另一面,急奏到了礼部,臣觉得事关重大,所以见了先帝,先帝当时还夸这个刘壁做事稳妥。”
  而此时,许多人已经倒吸了一口凉气。
  “是啊,这么稳妥的人,怎么会突然做这样的事。”
  想想看,一场大功劳就在眼前,只要他刘壁一声令下,将人拿住,取出了禁物,这便是一桩功劳,可是他抵住了诱惑,认为牵涉到了大陈与北燕的邦交,竟是生生的咽下了贪念,一面将人悄悄控制住,一面飞报朝廷,单凭这个,这个人……绝不可能是个一时冲动的人啊。
  一个绝无可能冲动的人,一个征战沙场的少将军,会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晋城军永远不可能胜利,必定是自取灭亡的事吗?
  不会!
  永远不可能的,没有人会冒险,除非这个人是傻子,不然没有人会拿着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可是晋城军却是这么做了,而这才是最恐怖的。
  现在他兵变了,那他的后路究竟是什么?
  可众人都想不通,这刘璧的后路是什么,他那么一个沉稳的人,老辣的人,怎么会突然这么鲁莽,这不是他的作风。
  众人正思索着原来,猛地,那梁王突然大叫起来:“娘娘,太皇太后不是自甘泉宫来洛阳吗?赵王也已去接驾了,这一路途径的是渑池一线,正好与晋城相去不远……”
  “……”
  整个文楼,瞬间像是炸开了一般,嗡嗡的响了起来,众人纷纷着急地讨论起来。
  “晋城军若是冲着太皇太后去的,那么……”
  “而且里头不仅仅是有太皇太后,还有赵王……”
  一时众人不敢想象下去,姚文治直接打了个冷颤,梁王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的话,似乎都揭晓了答案。
  太皇太后!
  晋城距离渑池一带,只隔了一条黄河,他们兵变,周围的州府,需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就比如,现在朝廷接到的奏报,是一两天前的消息。
  自然,这刘壁做不到将整个晋城军全部送过河,可若是,他带着两三千精兵,在所有人还没有意识到晋城军谋反的功夫,从而征发了船只渡河呢?
  他什么时候不叛乱,偏偏等到这个时候叛乱,所有人还以为,这肯定和那封他父亲的奏疏有关。
  可事实上,错了,大错特错。
  他在等一个时机,而现在,时机成熟了。
  他的目的,是要挟持太皇太后,而且在太皇太后的身边,更有不少的太妃,以及不少甘泉宫陪驾的贵人,自不必说,还有接驾的赵王。
  这里头的任何一个,只要被他生擒了去,对于大陈朝廷而言,都是灭顶之灾。
  而到了那时候,他就有了和朝廷谈条件的资格,朝廷即便不和他接触,也绝不敢轻易派出大军围剿,因为没有任何人敢下这个命令,谁敢将太皇太后的性命置于不顾?
  而这……足够让刘壁争取时间了,晋城的附近有胡人,有北燕人,他完全可以以托待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