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健便欠身坐下道:“不知大人还有什么交代?”
  “交代?”赵静面上古井无波:“什么交代?”
  邓健诧异地道:“下官以为大人要下官巡视西营,有什么交代呢。”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赵静面上的笑有些僵硬了。
  他端起茶盏,借喝茶来掩饰自己的尴尬,边道:“西营?西营的巡视,你不必去了。”
  “呀。”邓健惊呆了:“怎么又不去了?下官已经准备妥当了啊,大人莫非是嫌下官会包庇西营?大人请放心,大人殷殷期盼,而下官临危受命,早已抱着……”
  “行了,行了。”赵侍郎连声打断他,觉得自己尴尬症都要犯了,这个家伙,还来劲了!
  本来就是要整你,才让你去西营触点霉头的,你这个家伙,却到处去嚷嚷,说是打着自己的旗号,这到时候无论有没有查出来什么,不知道的人,都要以为这是自己在背后操纵呢。
  其实本来只是寻常的巡查,借机整一整你这小子,可你这臭不要脸的东西……
  他压住怒火,道:“我看不必了。”
  邓健瞪大眼睛,随即道:“可是同僚们都知道了啊,怎么能朝令夕改?”
  赵侍郎羞怒,真恨不得索性撕破脸来,痛骂他一通,却还是挤着微笑道:“你们年轻人啊,就是毛毛躁躁,老夫之所以……之所以不叫你去,是因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差遣。”
  邓健这才道:“不知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赵侍郎已经七窍生烟,最后还是忍着怒气道:“部堂大人,昨日来过问,说是倭寇侵犯北燕,朝廷欲与北燕同气连枝,要写出一篇檄文来,这件事,交你办吧。”
  邓健惊诧地道:“北燕乃我大陈心腹之患,而今……”
  “你懂什么?”赵侍郎不耐烦地道:“倭贼,乃是外邦之贼,北燕虽与我大陈战战和和,可近年来,关系还算和睦,而今北燕欲剿倭贼,大陈也不必出力,呐喊助威,又不费什么气力。只是这檄文,需有一些声势才好,若是写的不好,不足以彰显我大陈国威,老夫为你是问。”
  邓健不禁道:“其实下官还是想巡西营。”
  西营,西营你个头。
  赵侍郎是真的想砸烂邓健的狗头了,他只得耐住性子道:“老夫历来很是看好你的,一直想要寻机会提携,这檄文至关要紧,部堂大人几次催问,若是写得好了,部堂大人在朝中挣了脸,少不得要照拂你的,西营之事,老夫会交代其他人去办,这檄文是你的机遇,万万不可错过。”
  邓健心里乐了,有效果啊,凯之还真没说错,果然有效,只是……
  这檄文该怎么写呢?
  哈,回去问问凯之。
  赵侍郎满心的厌烦,这头的邓健在心头却已经乐开了花!
  ……
  邓健这事总算安稳下来,陈凯之这边,也早早的到了学宫,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那刘梦远照例将陈凯之留堂。
  陈凯之交了自己作的时文,还将自己的千字书贴献上。
  刘梦远先看了时文,倒是觉得满意,赞叹道:“果然精进了不少,这时文,除了要有深谙世情,还需多写多练。”
  他边说边指出了几点错误,接着又看陈凯之的行书帖子,拿起帖子,他先是点头,这行书,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其实这些日子的相处,刘梦远对陈凯之的性子是真的欣赏,不骄不躁,虽是解元,可是自己吩咐他的功课,他都用心去做,昨日布置的功课,一篇时文,一份书帖,只怕不熬夜是做不完的,可是陈凯之没有抱怨,无论布置多少功课,都用心的完成。
  只是……接着,刘梦远呆住了。
  他嘴唇微微嚅嗫,竟是开始朗诵出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越读,越有滋味。
  他竟暗暗称奇起来,这……这是什么文章啊,这开头先是人之初、性本善,看似是简单,却是一语道破了孔孟思想的本质。接着便开始不断的引经据典,从孟母教子,再到燕山人窦禹钧教子有方。
  最后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既是朗朗上口,又蕴含了许多道理。
  刘梦远身躯一震,继续朗读下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再到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这里头的内容,竟是无所不包,从天问到地理,再到士农工商,这……倒像是一本……嗯……叫什么来着,简略版的史册。
  他越读,越是骇然,因为这表面浅显的文章背后,却似乎……
  刘梦远一直读到了嬴秦氏、始兼并,传二师、楚汉争……
  到了这儿,书帖结束了。
  刘梦远倒吸了一口凉气。
  心里的震撼,真是无与伦比。
  因为这看上去粗浅且幼稚的文字背后,作为大儒,他自是感觉出了这文字背后巨大的力量。
  短短千言,竟是囊括了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的无数知识,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而在朗诵的同时,更是将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统统收入其中。


第221章 包藏祸心
  刘梦远念得津津有味,眼睛闪露着赞赏光彩,朝陈凯之道:“这是你写的?”
  陈凯之心里说,当然是我写的,莫非还质疑别人替我行书不成?
  陈凯之便点头道:“正是学生的行书。”
  “不。”刘梦远摇头道:“老夫的意思是,这文章,是你写的?”
  “啊……文章……”陈凯之心里便不禁古怪起来。
  这时代,莫非没有三字经的?
  对啊,好像自己在县学里,确实没有三字经,是了,昨日自己行书,写到了赢秦氏,始兼并就没有继续写下去了,因为接下来,便是两汉和魏晋的历史了,陈凯之没有继续写,是因为一旦写出了魏晋梁陈,岂不是怪异?
  那个时候,他倒没有想得太多,本来练习行书之时,他也只是单纯的因为三字经练起书法来比较顺手而已。
  谁料……刘先生心思却不在行书,而在三字经上。
  现在怎么解释?
  总不能又托梦吧?
  陈凯之抽着嘴角,最后只能苦笑道:“是,正是学生……所作。”
  刘梦远眼睛放光,他又垂头看这朴实又朗朗上口的文字,身躯一颤:“这……还未写完吧?”
  “呃……是啊……”
  刘梦远便正色道:“今日的功课,便是将这篇文章全数写完,过几日……啊,不……明日,老夫就要看,明白了吗?”
  陈凯之看着激动不已的刘梦远,一时疑惑了。
  三字经而已,至于如此吗?
  卧槽,这三字经,莫非比陋室铭之类的文章还牛逼?
  不对啊,明明这是很通俗的文字呀。
  这刘先生,脑子不会有坑吧?
  陈凯之心里有点纠结,最后也只能一笑道:“学生,尽力。”
  “不可以说尽力而为,明日若是不写完,老夫唯你是问。”刘梦远板起了脸,一副随时要兴师问罪的样子。
  陈凯之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应是。
  心里想,看来这后续的三字经,得改动改动才好,否则出了个“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这不是见鬼了吗?哎,今夜……怕又要熬夜了。
  带着继续郁闷,陈凯之便道:“时候不早了,学生告辞了。”
  他现在一心就想着早些回去做完今日的功课。
  “去吧,去吧。”刘梦远挥挥手。
  只是待陈凯之告辞而去,刘梦远则是如获至宝地继续看着陈凯之的书帖,竟是摇头晃脑,又开始诵读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边陈凯之出了学宫,天色已是暗淡了,他行走于街巷之间,看天上已隐隐升起了一轮惨淡的月儿。
  这月儿只是初升,朦朦胧胧、隐隐约约,月色下,几个孩子还不肯归家,嬉笑玩耍,陈凯之不知他们因何而笑,却知道,这月下的稚童,使他心宁静下来。
  月儿,总是照常升起,这儿的月与上一世,与在金陵时的月是相同的,这使陈凯之有种找到了久违的感觉。
  生活还要继续呀。
  他回到了家中,这师兄的小院,陈凯之已当做是自己的家了,还未开门,便已闻到了一股肉香。
  有肉吃了。
  陈凯之顿感饥肠辘辘,箭步冲进去,只见邓健正端着一锅肉出来,笑呵呵地道:“凯之,又回来得这样迟,吃饭啦。”
  陈凯之火速到了饭厅,像等待喂食的小狗,坐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