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还击。
但王夫之的确不知道。
“你们还是被他的面具骗了,却不知道他的真正面目,他正在一步步实施他灭儒家的计划,先以新式科举向官场引入非儒家的官员,再以土改毁掉士绅阶层。没有士绅阶层就不会有那些传承圣贤之道的书院,而他再以义务教育培养非儒家的下一代,他一步步付诸行动,他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而他恰恰最不缺时间,他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可以等,他先斩儒家的根基,再用时间熬死儒家这棵参天大树,五十年后,当这棵大树枯死的时候他需要的只是轻轻推一下。
那么我们,能坐视这棵大树被他推倒吗?
别忘了我们是儒家弟子。”
孙奇逢说道。
王夫之默然。
“这是一场道统之战,传承两千余年的儒家的背水之战,我们想要保住儒家道统,唯一的选择就是保住士绅阶层,儒家的根基在士绅,士绅亡则儒家亡,士绅兴则儒家兴,没有别的选择!”
孙奇逢说道。
不得不说大儒就是不一样,一下子就把这场斗争,提升到了道统之战的高度,不过他说的也都对,哪怕他本意只是为了游说王夫之为首的这些士子代表,但像王夫之这样的人也肯定不是用谎言忽悠的。这个必须得上干货才行,杨庆的目的也基本上算被他猜到,这家伙就是在一步步毁掉儒家,尽管说他灭儒过分了,护国公从没想过灭儒。但把士绅解决,把士绅控制的旧教育体系解决,用义务教育体系培养出下一代,五十年后谁还搭理儒家那套东西?
估计除了专门研究学问的,都不会再有人去看四书五经了。
那时候儒家灭不灭已经不重要。
想复兴都不可能。
垃圾堆里的垃圾就是垃圾,没有变废为宝的机会,再怎么粉饰,也掩盖不了那陈腐的恶臭,这种东西一百年后根本不需要当回事,只要义务教育普及,谁会搭理这种东西?说到底儒家只是依靠迎合统治者才得以控制思想,当统治者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还能怎样?难道他们有胆量以武卫道?那样杨庆会成全他们,可惜历史已经证明,扒灰公之后儒家一茬不如一茬,到现在除了个别比较特殊的剩下全是嘴炮。
以武卫道是不可能了。
以死卫道的或许还有些,但也就是目前这些了,把这些人熬死后连以死卫道的都没了。
总之护国公不急。
但从目前看,说他正在用自己的黑手一点点把儒家毁掉,也不能说是错误的,至少从北方土改区对待大儒小儒们的方式看,护国公的确正在实施一个xie恶的计划。
一个灭绝儒家的计划。
然而
“姜斋兄,怎么办?”
一个士子代表看着孙奇逢的马车离开,然后不确定地问道。
“怎么办?”
王夫之苦笑了一下。
“我们原本难道就准备同意公田法了?”
他说道。
他身旁几个士子代表纷纷摇头。
他们都是有屋又有田的,怎么可能同意公田法,这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必须得投反对票的,这一点无论有没有人游说都一样。包括王夫之也是如此,王家一门也是地主,哪怕这些年转向工商业,但田产仍旧是他们家族重要资产。
他们不可能真愿意交出来。
“可是光咱们没用啊!”
一个士子代表弱弱地说。
哪怕所有士子代表全都投票反对公田法也没用,毕竟他们只有四分之一的票,想阻止公田法,必须得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反对票,也就是说他们还得有四分之一的同盟。但从最近的几次会议看,这明显很有难度,尽管商人代表和部分自耕农代表对此也不是很喜欢,但要让他们阻击护国公还是很困难的。毕竟这不关他们的切身利益,商人阶层的土地不多,他们有钱都去开工厂做贸易了,他们不喜欢只是因为需要多支付工资,但如果全面公田化,农民购买力暴涨工商业繁荣也是必然的。
毕竟指望佃户消费是很难的。
那些仅能吃饱的佃户没多余的钱可以消费,皇庄的皇民才有钱消费。
而自耕农虽然也得失去土地,但按照公田法的赎买方式,低于五十亩的都是直接给现钱的。自耕农无非就是卖地获得一笔不菲财富,然后进入公庄享有和皇庄一样的待遇,而且额外还可以在北方获得一块垦荒区的三十年免税。
这样算算没什么损失。
去北方垦荒是不可能,但这样的土地份额是可以转卖,或者以放弃这块地换取鸟粪补偿的。
而且补偿三十年。
每年都可以免费获得定量肥票。
话说自从把开发瑙鲁鸟粪的计划提上日程后,护国公对于肥票完全放开了手脚,反正最多十年他就能把机帆动力的商船开过去。无论他现在印多少肥票,到时候都能兑现,而且不仅仅是瑙鲁,南美的鸟粪也可以进行开发,这时候其实那里已经在使用鸟粪了。
肥票是最保险的。
那堪比自由兑换金本位的纸币。
这样算自耕农没损失。
工人就完全与公田法无关了。
相反如果真得实施公田法,他们就更有底气和资本家讨价还价,毕竟过去皇庄数量有限,如果要安排到外省那就不如继续忍受一下资本家的剥削了。但如果江南全是皇庄,那资本家剥削太狠,无非就是辞工不干去当农民,按照公田法,只要现在没有耕地的大明人民,都可以到官府登记然后领地。
当然,必须得耕种。
有领了却闲置不种的,或者改变其用途的,那就不只是受罚,那是要流放的。
总之对于这个公田法的确不是都喜欢,甚至地主以外不太喜欢的也不少,比如资本家不喜欢,他们得付出更多工资给工人了,但指望他们为此对抗杨庆,这同样也是不现实的。畏惧也罢,尊敬也罢,和杨庆正面冲突这种事情,对于绝大多数四民代表来说,绝对是不敢尝试的。
但是
“但这不需要咱们操心!”
王夫之说道。
“咱们能做的,只是按照咱们的本意投咱们该投的票,至于其他人怎么办,有的是人正在着急,他们会解决剩下的事情!”
他接着说道。
的确,他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不是他们的事,或者说不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是天下士绅与杨庆的战斗,他们充其量只是士绅中的一份子,而且还是和杨庆关系比较好的那一份子。此时有的是士绅,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这场决战,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主力,就看他们以什么方式来解决那些四民代表了。
“我总有些不安,护国公此举恐怕没那么单纯!”
王夫之幽幽地说道。
第五二二章 论大明改革的首要条件
王夫之猜得很对。
孙奇逢对士子代表的游说,不过是江南士绅的保险措施,他们没指望依靠士子代表就能力挽狂澜,这场决战得全力以赴,用所有能用到的手段和杨庆斗争。
首先就是宣传。
“他们也会操纵舆论了!”
杨庆看着面前摊开的报纸饶有兴趣地说。
报纸上的内容很简单。
就是北方土改的真实情况,当然也包括不真实情况,要说造谣那些士绅也不比他差,更何况北方土改中的很多事情不需要造谣,只需要进行一些艺术化的加工就行。在和杨庆关系破裂后,江南各地士绅控制的报纸就开始大肆报道北方情况,公开的报纸容易遭到审查,但地下小报什么的就没这问题了。话说小报这种东西从北宋就已经很成熟,这些年同样更加成熟了,南都的确很不好搞,但南都以外的各大城市就可以了。
扬州,苏州,杭州
所有目前大明堪称经济重镇的城市无一例外都出现小报泛滥。
所有小报全都不遗余力地夸大北方土改中的情况,把北方描述成为一片血雨腥风的暗无天日之地。那些土改队无一例外都被描述成缇骑四出时代的东厂,所过之处人神共愤,对士绅的批斗简直丧心病狂。
衣冠丧尽啊!
纵然焚书坑儒亦差之远矣!
什么河阴之变,白马驿之祸与之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把士绅关进牲口棚,绑着士绅游街,把他们架到台上跪着被那些刁民们肆意羞辱,什么毒打都轻的,就是对待罪犯都没这样的。不但瓜分其土地家产房屋,甚至连他们的妻妾女儿都抢走肆意欺凌,而且不仅仅是一个两个,几乎北方士绅全都被清洗。天哪,士绅何罪遭此横祸,人家建奴都没这样对他们啊,他们眼巴巴盼望着朝廷光复河北,却没想到盼来了这样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