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君莫话封侯事,功名但凭马上取。一句话就震住了大家!
“本王还有事情就先走一步了!”姬轻尘向众人说道,又向崔莺莺点了点头,便大步离开了庄园。
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可等他们回过神时发现姬轻尘已经离开了。
离开庄园的姬轻尘刚翻身马背,就见一个书生匆匆追了出来,一边追一边还在说,“殿下请稍等一步——”
骑在马上的姬轻尘定眼一看,发现是刚才在院子独自自斟自饮的陈展白,就勒住了战马。
“刚才殿下一席话让展白醍醐灌顶,展白愿意跟随殿下到曹州,还请殿下应容。”陈展白向姬轻尘说道。
饶是姬轻尘足够沉稳,可这一刻也有点吃惊。陈展白一介书生要投笔从戎?就因为自己的几句话?这也太……可姬轻尘不得不信,因为这个书生就在他的马前,正一脸坚毅的等待着他的答案。
“你想投笔从戎。本王很欣赏摸的胆魄和勇气。”姬轻尘说道,“不过——只要是一个人入了军旅,他就等于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了,这点恐怕还不是现在的你能理解的。你还是仔细再想想,考虑好了再找本王,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就放弃了自己大好的前程,能在数万士子中脱颖而出考取探花郎,很不容易。”
陈展白刚要向姬轻尘辩解,就见姬轻尘已经骑马离开了!
“凭君莫话封侯事,功名但凭马上取。”望着姬轻尘远去的背影,陈展白喃喃自语道,脸上露出了坚毅之色。
第一百三十章 国子监改革
更新时间:2013…12…15
骑马回到府中,就有侍卫立即上前告诉姬轻尘,说祭酒大人已经在书房等他多时了。
现任的大燕国子监的祭酒是叶青枝,司业是四皇子璐王姬文。当姬轻尘听到是自己的大舅在等他,就立即翻身下马匆匆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的叶青枝正在喝茶,见到姬轻尘就要施礼,被姬轻尘阻止道,“大舅,自家人了,以后就不要多礼了。”
叶青枝也是洒脱之人,见外甥这么说,心里非常的高兴,就没有再坚持。
“昨天去大舅府上,大舅不在,府上的人说大舅最近很忙,不知道今天来找轻尘所为何事?”待姬轻尘坐到主位上,侍女奉上茶水,他便开门见上的问道。
“因为科举,这段时间国子监的事情非常的多,确实比较忙。”叶青枝说道。不过看他脸上虽有疲惫之态可人很精神,显然是很喜欢这种忙碌的感觉。
“礼部院试已经结束,而且都已经定出了今年科举三甲名次,难道国子监还有其他的事情么?”姬轻尘不解的问道。
“倒不是这个问题。而是璐王入主国子监,他通过考察觉得国子监现在的教学存在问题,想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就找老夫商议,老夫之前也有过这方面的想法,觉得现有的教学体质有问题。就跟璐王消息的讨论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两天才会这么忙。”叶青枝直言不讳的说道。
“大舅是想跟四哥一同改变现有的教学制度吗?”姬轻尘也很吃惊,他没想到叶青枝和姬文刚入主国子监,就像改革教学制度,便沉吟道,“不知道大舅有没有想过,大燕的教学体制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当下你们想要改变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啊!”
不过说实话他自己也不是很满意现在国子监的教学制度,有点死板老套和僵化,根本就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就像今天参加的诗会,全都是一些只作诗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让这帮人治理大燕,又能奢望他们做出什么惊人的成绩呢?
“是啊!”叶青枝叹息一声说道,“不过这也是老夫愿意入主国子监祭酒的真正原因,就是想改变现有的教学机制,为大燕培养人才找出一条出路,而现在璐王也有这样的想法,不管今后的路怎么难,老夫都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叶青枝说话的语气很坚定,这是铁了心要跟姬文一同参与改革了。而听了叶青枝这句话,姬轻尘也明白了叶青枝找他的真正原因,叶青枝这是向他表明自己的决心,以便能够得到支持他,现在的姬轻尘身居要职,又入住了枢密院,确实算得上能够在朝堂上说上话的人。
对于自己大舅的要求姬轻尘自然不会拒绝,可他现在也不是鲁莽之人,沉吟了一下,就谨慎的说道,“不知道大舅跟四哥商议出了什么办法没有?要是有一个详细的改革方案就更好了。”
“这方面倒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具体就是……”叶青枝向姬轻尘介绍道,又将自己跟姬文拟定的改革方案交给了姬轻尘。姬轻尘先是静静的听叶青枝的叙述,等叶青枝叙述完之后他才翻开改革方案开始仔细阅读,发现上面的内容写的很详细,主要是围绕着学校和科举如何培养、选拔人材的问题为主,分别提出了“教,养,取,任”的造就人才的四项纲领:
“教”是培养人才。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系统,要使“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这样才能培养出“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
“养”是给人才以合理待遇。即“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要保证人才有充足的物质待遇,同时以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他们,对违反者以法制裁。
“取”是选拔人才。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选拔,经严格考核,“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
“任”是任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职务,并“使之得行其意”,充分施展个人才干。只要胜任,就应保持稳定,不要频繁调动;如不称职,就应坚决罢免。
看完这四条的内容,就是姬轻尘再淡定,可依然还是心惊肉跳不已。因为他非常清楚,要是改革真的能够成功的话,上面的四条施行势必会一举打破数百年来由世家大族垄断人才,垄断朝堂官员的局面。
这是一个很胆大,又具有挑战性的改革方案!
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继续往下看章程上的内容,下面的内容是叶青枝和姬文提出的兴学的具体办法:第一,改革国子监体制。
就是在国子监实施三舍法,将国子监的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
初入学为外舍生,原无限定名额,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上舍生定员100人。
平时有品行和学业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授举行“私试”,每年由国子监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
内舍生定员200人,每两年由礼部派员与国子监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可兼任学正、学录之职,其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国子监主判、直讲荐于政事堂、枢密院、都察院等直接作官,等于科举及第。
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三舍法的实行强化了学院的职能,使在校的学业与前途直接挂钩,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日常教学的进行,并使得学院教育的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叶青枝和姬文的长远目标就是是通过三舍法使学校取士逐步取代科举取士。
第二,颁布《三经新义》。为了统一经学,国子监要设经义局,要修撰《诗》、《书》、《周礼》三经义。再由朝廷正式颁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
第三,就是兴建专门学院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像建立武学院,充实大燕的武备,要建立律学,曾强律法监督,像建立医学学院,且分为方脉科、针科、疡科,设教授一员,学生数百人等。
第四,就是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一是设置各州学官,学官任免由礼部直接控制,全权负责管理当地教学任务,各州刺史府和太守府不得随意干预学院事务。朝廷还为地方学院拨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院的维持提供了保障。就像诸州“给学田十顷为学粮,原有学田不足者益之,多者听如故。”要在诸州普设学田,解决多年来各州学院经费不济的问题,为州县学院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口气看完上面的内容姬轻尘沉默了。
因为这份关于改革国子监的方案涉及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是一剂猛药,要是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导致改革者身败名裂,还会丢了性命。同时,这份改革方面涉及问题太多,就是在大燕的和平时期燕帝也未必会同意,更何况是现在战乱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