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沐阳)-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在李端澄说完之后。或许是感到这样一直冷场也不好,开始有人硬着头皮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不过第一个被发表出来的意见便震惊了众人,只见连徐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大人,既然那几万大军已经被蒙古人跟上了,卑职主张现在就将大裕乐要塞彻底封上以确保万无一失。”

    “什么?”连徐说完,顿时引起了众人的激烈反响,没有人想到连徐竟然敢出这种主意并且连徐不但敢想竟然还敢说出来。刚在这种方法不是没人想到过,在这里不管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都是整个安山总督府的精英,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久经战事了,刚才李端澄说完之后便已经有人想到这个方法了,不过虽然想到了但是却没人敢真的说出来。

    毕竟被放弃那可是自己人啊,而且还是足足有四万之多。直接将几万人放弃的主意本身便有伤天和,虽然这不是屠杀,但是其实比屠杀更令人心寒。而且这么多的人如果真的因为自己的建议而被放弃了,到时候如果没人追究还好,一旦有人追究了,说出这个建议的人必定因为这个建议而身败名裂。

    到时候朝廷会如何看你,他们会说你太过残暴而不适合领兵。其他的将领会如何看你,他们会说你今天能够将胡彦殊卖了,说知道明天会不会将我也给卖了。而你的那些手下又会如何看你,在你这样的人手下当兵,又谁能够安心啊。天下人又会如何看你,他们会说你蛇蝎心肠。

    单从这个计策的本身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计策,不过它却是一条毒计,计策虽好,但是说出计策的人却可能因此的身败名裂,所以刚才想到这个计策的人有。但是说出来的却一个没有,包括连徐在内。

    此时看到连徐竟然敢将这个方法说出来,众人一下子对连徐便刮目相看了,这些人当然也包括李端澄这个总督了。其他人是敬佩与连徐的勇气,而李端澄在敬佩于连徐的勇气之外,还对连徐在关键时候愿意牺牲自己而保全国家大力魄力刮目相看。

    连徐笨吗?绝对不笨。在这里的人眼里,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连徐是一个笨蛋。如果一个笨蛋都能够做到大明安山总督府下属的仅次于李端澄的将领之一了,那么大明也没有存在于这个世上的必要了。

    连徐不笨也不傻,但是对于自己刚才的话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连徐清清楚楚,如果李端澄采纳了自己的意见了,那必然是胡彦殊那几万人全军覆灭。而如果李端澄没有采纳连徐的意见,虽然这几万人可能会保全,但是从今往后胡彦殊以及那回来的几万人必定对连徐恨之入骨。可以说不管如何只要今天说出来了这个计策,连徐最后就绝对要因此了得罪不少的人。

    连徐不笨,相反他还很聪明,他当然知道自己如果说出来你那番话之后的后果是什么了,但是他最后还是说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确保天南的万无一失。…;

    在连徐的眼中,天南的安全以及大明的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为了救胡彦殊的那几万人而将天南以及大明置之于之地,那么胡彦殊那几万人不要也可以。虽然一开始连徐也对这个后果很顾及,但是看到其他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开口,连徐知道今天这个得罪人的事情只能让自己做了。不过连徐也并不后悔,为了大明他连自己的性命都愿意舍弃。得罪个把的人算个什么事。

    在李端澄的手下共事多年连徐的性格以及习惯李端澄早已经摸得一清二楚了,所以在连徐说出这番话之后,李端澄便已经知道了连徐心里是如何想的。不管这条计策如何,单从连徐的勇气以及魄力来说便已经让李端澄心里大为敬佩了。这个年代,愿意为了国家而舍弃自己利益的人才是最让人倾配的。

    此时李端澄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不顾今天最后自己到底有没有采纳连续的计策。从今往后这个连续都将是自己最好的接班人。作为大明的安山总督,最需要的并不是能力而是对于大明的忠心。

    虽然在西疆之地大明已经设立了天南以及天北两个省份的行政机构,但是由于这块土地的特殊性,安山总督府和唐朝时候的节度使几乎是一样的,在唐朝中后期一个节度使便能够决定自己辖区之内的所有事情,而在天南以及天北,李端澄的一句话也几乎同样可以决定这里的任何事情。

    可以说对于安山总督来说,天南以及天北其实就和自己的独立王国差不多了。如果这个总督对大明忠心耿耿了,那么一切都好说,但是如果这个总督对大明产生了二心了,那么总督的能力越高对于大明的危害也就越大。大唐灭亡之后的那些国家有几个不是那些之前唐朝的节度使自己建立的,在安山这个地方,如果总督想要反叛大明成功的可能性是十分的高的,大部分的人都对权势有一种迷恋,如果让对方看到反叛大明的收获以及成功的可能性之高之后,难保这个总督不会产生反叛的心思。

    李端澄之所以能够被任命为安山总督府的第一任总督而不是当时亲征亦力把里的明军主帅袁启文,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对于李端澄的忠心朝廷十分的信服。要知道李端澄成了安山总督之后在很长一点时间之内权势都是在袁启文之上的,所以按照正常情况这个总督应该是袁启文这个主将来担任的,但是最后是变成了李端澄。袁启文当时职务比李端澄高但是却仍旧与安山总督无缘的最重要原因便是袁启文留给朝廷的印象除了有才能之外就太少了,朝廷根本就无法去推测袁启文对于大明的忠心有多少,就连朱厚照也不会因为自己对袁启文看重而将这个总督交给袁启文。

    之后袁启文在京城呆的那么长时间除了是因为朝廷暂时没有袁启文适合的职务之外,也是朱厚照想要将袁启文放到京城当中好好的观察一下袁启文的品行如何。从袁启文之后再次被任命为禁军总兵便可以看得出朱厚照对于袁启文的考核还是很满意的。要不然朱厚照也不会将自己的安危放到袁启文的手中。

    忠心,忠心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对朝廷来说还是对李端澄来说,李端澄对朝廷对大明的忠心毋庸置疑,而让一个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人选择自己的接替者往往放在第一位的要素便是对方的忠心如何。一个忠心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而能够找到一个这样的人就更难了。…;

    正是因为此李端澄才会对连徐更加的看重。仅仅是因为连徐刚才所说的话,因为李端澄从连徐的话之中能够看出来对方对于大明的那份赤诚,为了顾全大局连徐宁愿拿自己的前途作为赌注。

    李端澄对连徐看重。但是他却不会告诉对方,因为李端澄还要对连徐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刚才连徐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让李端澄将他放在了第一选择的位置之上。

    “嗯。连徐的建议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李端澄让大家暂停了争论说道。而连徐在李端澄说完之后便再次做回了自己的座位,然后低着头不再说话。

    而其他人呢有了连徐的带头以及有了连徐的毒计之后也顿时放开了将自己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之后的半个时辰之内,李端澄坐在上面则是不断的点头,在这半个时辰之内李端澄总共听到了三十多条的建议,不过建议虽然多,但是却仍旧没有一个令李端澄满意的。

    之前连续的方法李端澄既赞成也不赞成,连续所说的方法李端澄也考虑过,不过在心里李端澄却将他当做了不到万不得已就绝不使用的一个方法。如果今天晚上他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了。则那条毒计就可以放弃了。但是如果今天晚上大家商量不出来什么,而且情况也真的那么危急的话,李端澄便决心使用连徐所说的方法。

    而连徐之后虽然听到的方法很多,但是李端澄分析了之后却发现这些方法说了这么多核心思想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首先我们不能弃胡彦殊他们于不顾。我们应该等那几万大军通过了大裕乐要塞之后在如何如何?

    这些人说了这么多都是说的等胡彦殊他们通过了大裕乐要塞之后在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阻止蒙古人同样通过大裕乐要塞。

    比如有人建议到时候用弓箭驱赶蒙古人,但是一个要塞上面能够站的下几个人啊,这些人就是一个人能够同时放十只箭那也没有多少,如果蒙古人真的不顾伤亡的大局进攻的话那些弓箭根本就挡不住蒙古人的脚步。

    而更可笑的是竟然还有人说等到胡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