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9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醯耐踔痢A釙F自己都想不到,无心之举,在这关键时候还派的上用场。
  宋璟道:“今生还能再见裴相,实在是人生最大喜事。未能辅佐好陛下,愧对裴相信任,老朽惭愧汗颜。”
  对于将他们救回来的裴旻,三人自是感恩戴德,但真正让他们高兴的还是唐王朝有救了。在这种纷乱的局面下,唯有裴旻有这个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至于李亨,就凭他与回纥的交易,已经大失人心了。
  裴旻对他们这类忠臣义士向来敬重,说道:“宋公莫要自责,今日局面并非一人功过。庙堂吏治,还需仰仗宋公。至于各方牛鬼蛇神,我自会逐一收拾。不过当下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宋公、韦公,你们二人亲自跑一趟……”
  宋璟、韦见素恭声道:“裴相但说无妨。”
  裴旻说道:“还请宋公、韦公动身前往朔方灵武,迎纯宝皇帝回朝。”
  宋璟也听明白了裴旻这话的意思,他也听说了萧关兵变,李亨即位的消息,裴旻话中这“迎纯宝皇帝回朝”,显是不承认李亨的身份。
  宋璟并不讨厌李亨此人,心底甚至觉得李亨确实比李琰更有才华,但是国之正朔是李琰。
  李琰才是李隆基任命的继承人,李亨得位不正。
  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可一国二君。
  确定正统,势在必行。
  宋璟是五朝元老论及资历,由他出面迎李琰回朝,那是再好没有了。
  而韦见素出生京兆韦氏,或许在天下比不上五姓家族,但与京畿这一亩三分地却有“去天尺五”的美名,再加上他,那是事半功倍。
  宋璟、韦见素一并去了。
  张九龄目送二人离去,他们属于内人,说话就相对直接了。
  张九龄很直白地问道:“就怕连宋璟、韦见素请不回陛下……”
  裴旻古怪的看着张九龄道:“你为何有这种想法?”
  张九龄皱眉道:“属下说不出来,忠王此人给属下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的感觉。表面上看,他为人睿智有风度,孝悌仁义兼备,实为宁王第二。但与宁王不同,宁王行事低调,与先皇相处,从来不夺先皇风头。而忠王却不一样,他似乎处处都压着陛下一筹。他是兄长亦是臣子:作为兄长,当尽友悌之能;作为臣子,也有规劝之责。然而他两不具备,与他展现出来的‘孝悌’,大有问题。此次陛下莫名弃城而走,忠王是第一个同行的兄弟……也是萧关之变最大的受益人。属下没有证据,却控制不住自己多想。”
  裴旻心底赞叹,自己是因为李亨在历史上的“斑斑恶迹”,锁定他是幕后真凶,而张九龄单纯就是依靠自身的才智了。
  当今世上除了自己,怕是只有张九龄看出了李亨的真面目。
  不!
  裴旻又想到了一人,李林甫,他比张九龄更要早的看穿了这位忠王的秉性。
  裴旻哼声道:“不管他有没有问题,咱们先礼后兵,他们要是不识抬举,就怪不得我了。帐,一笔一笔的,这一次我都要算的清楚。”
  他顿了一顿,问道:“长安之局,变得如此,怪不得你。不过我一直觉得奇怪,陛下对我向来信任,我几次修书入京,为何一点成效都没有?就算陛下有自己的主张,不全听我的,也不至于一点反应也没有。”
  张九龄摇头道:“陛下初登大宝,遇上这等大事。处理不来,最后直接不上朝了。我等意图求见,都给李静忠挡了下来,他见都不见,实在没有办法。”
  “李静忠,李静忠!”
  裴旻念了两次这个名字,此人的出场率在他的情报里次数太多了:“这个李静忠是什么人?”
  张九龄道:“此人原本是十王宅的管事太监,不知为何得到了陛下的器重,用他取代了高内侍。”
  “十王宅?”裴旻眼中瞳孔一缩,十王宅的管事太监说是管事,其实就是监视十王的一举一动。
  李隆基不但将自己的儿子当做猪来圈养,还派人管着他们的生活起居,了解他们日常接触什么人物。
  设身处地的一想,若自己是李亨,想要谋取至尊之位,第一个要收买巴结的不是达官贵胄,而是这个小小的十王宅的管事太监。
  裴旻心中霍然开朗,想要揭开李亨的真面目,这个李静忠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正好,就先拿这群不像样的太监开刀。”
  裴旻念叨着,道:“子寿,你替我修书一封,就说我已经夺回了潼关,准备筹划反攻东都。这个依照规矩,大军在外,军中需要有一监军,就说我向朝廷申请给我一位监军。”
  张九龄有些错愕,监军制度古来有之。
  毫无疑问,历代统兵大将对于监军莫不是畏之如虎。
  远的不说,李祎谋逆不臣就是从监军牛仙童嘴里传出来的。而王晙、杜暹原本打算固守洛阳城,也是因为监军王承恩的干涉,导致了中原溃败……
  这哪有向朝廷讨要监军的道理?
  裴旻继续道:“你想法子让朝廷派王承恩为监军,我们先跟他来算一算这笔账。王晙、杜暹尸骨未寒,可不能让他们走的太过寂寞,得要人一并下去陪陪他们。”
  张九龄看着杀气十足的上司,忽然发现自己有些不认识他了。
  这种霸道的处理方式并非是原来的风格,但想到今时今日的局面,释然领命。


第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内
  “混蛋!”
  碰!
  伴随着一声怒喝以及一连串的瓷器碎裂的声响,李亨赤红的眼睛瞪着面前的房琯。
  获得今日成就,李亨很是自豪,从一个给软禁于十王宅的无权亲王,到现在手持天下权柄,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他这个当事人才能够体会的。
  越是如此,李亨对于这手中握着的权势越是贪恋,越不允许有人威胁到他。
  裴旻当今世上唯一一个能够威胁到他的存在,对付裴旻的办法,李亨早已在脑中想过千百遍了。
  李亨也毫不怀疑自己能够干掉裴旻。
  越国文种是何等的厉害?
  勾践收拾他轻而易举。
  淮阴侯韩信是何等了得?
  高祖刘邦一样将之玩弄于掌骨之间。
  只要自己坐稳帝位,裴旻又凭什么跟自己斗?
  李亨心底明白自己的短处,皇位来的不正。
  但事实上李唐皇室承传至今,没有几个皇帝的皇位来路是正确的。
  李世民自不用说,玄武门之变开创了先河。李治倒是正朔,但他之后的武则天欺负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史上第一女皇,接下来的中宗李显通过神龙之变上位的。李旦是通过唐隆政变上位的,李隆基来路很正,可他掌握实权的方式却也是通过先天政变……
  这一路看下来,也只有李治没有问题。
  李亨相信只要自己平定叛军,成为力挽狂澜的皇帝,大唐王朝的救世主,就算自己来路不正,也不会有人说些什么。
  反攻长安,是他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却不想裴旻出现了。
  仅是听到裴旻的消息,还不知道他在长安的所作所为,李亨已经坐立不住了,一股恐惧感,油然而生,背心都是冷汗。
  但他城府极深,面上不为所动,脑中却涌现了万千主意,可除了拉拢,没有一样靠谱的。
  怎么拉拢?
  他现在已经是郡王身份,手握着四镇兵马,更兼尚书省大佬尚书令的身份。
  这赏无可赏,封无可封。
  难道要提拔他为亲王?赏以李姓?
  李亨表情缓和下来,说道:“次律,你说郡王为我大唐立下如此多的汗马功劳,朕赏他李姓,加封亲王衔位,你看如何?”
  次律就是房琯的表字。
  房琯瞧着一厢情愿的李亨,带着几分恼怒的道:“陛下,武威郡王持功自傲,完全受不住陛下这般对待。”他将裴旻在长安下战书的事情细细说明。
  房琯气急败坏的道:“武威郡王居然公开质疑陛下,眼里完全没有陛下的存在。”
  李亨瞬间失声,脑海中一片空白。
  完全想不到裴旻不但出现了,手段还是如此的过激,一点余地也没有给自己留下。
  “究竟朕哪里比不上李琰,三番五次的与我为敌?”
  一个声音,在李亨心里怒吼着。
  很久很久,李亨方才切齿道:“次律,你立刻让六弟领兵去潼关,无论如何都要赶在裴旻之前,拿下潼关。告诉他,这方面,我们就不能输。快……”
  最后一个字,他是吼出来的。
  李亨接着辅宰案几上,亲笔封信。
  信是写给蜀地的皇甫惟明,让他想办法以勾结叛军的名义,兵谏处死哥舒翰,然后领着剑南蜀兵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