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5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娇陈一样,只是一眼,裴旻已经看出了问题所在。
  公孙幽在信中说了很多话,但除了那些甜蜜的话语,大致意思是她暂时有事,脱不开身。是什么事情,什么原因丝毫没有说明。
  这封信要是一个月前收到,裴旻不会有多余的迟疑,现在收到这个中的许多问题不言而喻了。
  裴旻了解公孙幽、公孙曦这对姐妹。
  真要有事走不开,要是公孙曦,她或许会忽视一些细节,公孙幽却不会拖那么久,以她温婉的性格,将会在决定了的第一时间写信道明原因,免得远在凉州翘首以盼的自己多等。
  而今的情况却是自己用了第二封信才换来公孙幽的回信,这绝不寻常。
  公孙幽不会出现这种显著的错误……
  是来信给截了?
  还是出了很严重的事情?
  两个结论,裴旻更加觉得是前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公孙幽并不是迂腐之人,要是事情真的到很严重的地步,她解决不了,不会选择一个人死撑,然后输得一败涂地。除非事情大到自己这个大唐帝国第一外臣都扛不来的地步,为了自己的前途安危,她才会死咬着不说。
  但是李白之事,自己让孙周一直留意着长安的动向。
  长安真要发生天大的变故,孙周那里不可能没有半点消息。
  相较起来,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信使手上拦截信件却要简单的多。
  “应该是信给截下了!”裴旻轻轻的道:“我收到的这封信是第二封,有人不想幽姑娘跟我联系,不想将我牵扯进去。只是他们想不到我与幽姑娘是谈婚论嫁的关系,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而暴露了自己。”
  娇陈沉吟道:“那郎君打算怎么办?”
  裴旻笑道:“幽姑娘是为夫看上的人,哪里是易于之辈?她的信中并没有说明什么事情,想必有信心自己能够解决问题。此事就让她自己解决吧,我们等着善后就是了。”
  娇陈听出了弦外之音,笑颜如花的道:“看来郎君是有目标了?”
  裴旻道:“有个大概,也许此次能了却一个困惑我许久的问题。只是我身在凉州姑臧,不能亲自前往,有些遗憾。”
  说着他也不隐瞒道:“就算对她有信心,心底还是忍不住的担忧。”
  娇陈眼珠子一转,笑道:“郎君真要想去,倒也不是什么难事。有妾身在,保管无人察觉。”
  裴旻想到娇陈身怀的易容绝技,颇为心动,想了想坚决的摇了摇头道:“为夫还是不去凑热闹了,她的战场由她发挥吧……我信她,不会输的。她们姐妹一旦联手,即便是你相公,心底也要惧上三分。寻常人想要伤着她们,无异是痴人说梦。”
  他是很想去,但不能去。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责任。
  裴旻现在身兼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手下有十四万大军,他必须为他们负责,担起这个重担。
  若是一遇到情况,就抛下他们,日后在战场上,如何让这十四万兵士为他卖命?
  陇右军上下一心,才是他今时今日常胜不败的关键。
  不过他不去,并不意味着什么也不做,带着几分肃然地说道:“我会让孙周动用我们在长安的所有力量帮着幽姑娘开路……我倒要看看,谁有这个胆子。”
  同时也在心底拿定主意,不管幕后的黑手是谁,只要揪出来,定不让之好过,敢阻挠自己的好事,决不轻饶。
  裴旻因为责任并不打算回长安,但长安的诸位宰相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这日朝会,李隆基对于满朝文武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恶劣,没有一个笑脸。不过自身不在是一副有气无力了,而是精神十足,认认真真的处理着国家大事。
  他本以为今日朝会皆是一些琐事,却不想中书令张说直接在朝堂上丢了一计重磅炸弹下来。
  轰的他有些头晕目眩,甚至有些激荡。
  泰山封禅!
  张说慷慨激昂的道:“陛下靖多难,尊先朝,天所启也。承大统,临万邦,天所命也。焉可不涉东岱、禅云亭,报上玄之灵恩,绍高宗之洪烈,则天地之意,宗庙之心,将何以克厌哉!”
  “且陛下即位以来,创九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兄弟,文五之慈惠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玄漠,风太和,轩皇之至理也。”
  “至于日月星辰,山河草木,羽毛麟介,穷祥极瑞,盖以荐至而为尝,众多而不录。正以天平地成,人和岁稔,可以报于神明矣……”
  这一大堆屁话,缺乏实实在在的具体内容,但用意极为明显,将李隆基誉为尧舜禹汤,甚至轩辕黄帝,以表李隆基有泰山封禅的资格。
  张说这话音一落,李隆基瞬间就心动了,作为一位帝王,他深知封禅泰山,背后的政治意义是何等的巨大。
  能够封禅泰山是对一个君王最大的肯定。
  秦皇汉武光武这些伟大优秀的帝王,一个个都将封禅视为生平大事。
  李世民倒是没有封禅,但是他封禅之心,就如司马昭的心思一样。只是他每次动了封禅的念头,立刻有官员跳出来跟他作对。
  李世民作为君王,在纳谏这方面,却可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次次见有人反对,最后干脆就不封了。
  之前吏部尚书裴凗早在朝堂上谈论过此事,赞美李隆基“握符提象,出震乘图。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梯航接武,毕尽戎夷之献;耕凿终欢,不知尧舜之力。”
  但是李隆基深知自己虽有开元盛绩,但德未加于百姓,化未覃于四海,不能与尧舜禹汤、轩后周文相提并论,拒绝了封禅的提议。
  而今张说又提起此事,相比之前,而今大唐百战百胜,收复了辽东、河曲失地,令周边万邦来贺,经济文化的发展不言而喻。
  开元盛世已经开启了篇章,李隆基心底也认为却有封禅的资格了。
  这心动归心动,李隆基还是带着几分谦逊的道:“朕初登大宝,夙夜祗惧,唯恐不能胜任,全赖诸位爱卿,方能以保社稷,创今日之盛。抚躬内省,朕又何德何能?”
  什么是谦让话,文武百官哪有听不出来的道理。
  他这话音一落,源乾曜立马站出来道:“陛下即位至今,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护黎民于安乐,正因继往开来,报功于上苍。陛下若违天意而固辞,逆人事而谦让,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又如何让天下信服?”
  他这话说的不可谓不重,直接表示不去封禅就对不起祖宗,有悖天意了。
  源乾曜之后,又有诸多文武,群起而言,总之皆是劝说李隆基封禅的。
  李隆基适当的推让之后,也同意了百官所请,意气风发的道:“光我高祖之丕图,绍我太宗之鸿业。此去泰山,负责的公卿诸儒,切勿谨记一点,不可劳民伤财,万事节俭,以称朕意。”
  宋璟乘机请示道:“大唐而今四方安定,赖陛下英明,边帅出力。如此盛举,臣提议推一边帅为代表,一并参加封禅大典,以彰四方边帅功绩。”
  李隆基对于宋璟最是厌恶,他看得出来将武婕妤逼入冷宫的罪魁祸首就是宋璟,多次动了将宋璟驱逐出朝廷的念头。
  但是在他心底仅存的一丝理智告诉他,宋璟治吏无人可比,有若当年魏征,有他率领百官,百官无不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他的存在,暂时不可或缺。
  就是这一点点的理智,令得宋璟这位贤相,依旧坐在相位之上。
  李隆基此刻但听宋璟此话,心底却是一动,点了点头,冲着他笑道:“宋相所言即是,凉国公裴旻功高至伟,最适合做此代表。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宋璟见李隆基面对他的表情不在是青着脸如同敌人一般厌恶,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诸多宰相,除了跟裴旻有隙的卢怀慎,其他人皆忍不住松了口气。
  他们原本就一并商议想办法将裴旻叫来长安,让他劝说李隆基。
  这高力士不能,也只有裴旻有机会一试。
  不想他们还未行动,李隆基就开始处理朝政了。
  得知缘由,诸相瞬间就摸到了李隆基好大喜功的脉门,相互又做了商议,这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念头。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是决定将裴旻弄回来。
  在这方面,他们也意识到自己跟裴旻是不在一个档次的。
  他们半年的无计可施,却比不上裴旻的九个字。
  下了朝,李隆基哼着小曲,回到了武德殿。
  高力士喜笑颜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