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主人家的李邕却躲在书房里一直观望时机。
  客厅里的那些人的来意,那就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都是希望他当这个出头鸟。
  李邕为人外表正直乐善好施,内心却是阴骘下作。
  他的官声名声极好,因为他好养士。
  所谓养士在战国时期非常常见,就是收养门客,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无不是食客三千人,养着大批的能人异士。
  此风早已不盛行,但是李邕却效仿古人,养着五百“门客”。
  而今朝廷并不赞成这种养士之风,只是李邕很狡黠,利用律法的漏洞,打着擦边球。
  他不是养门客,而是供学子读书学习,提供他们吃住而已。
  李邕之名,也是如此来的。在士林中,他有着极高的威望,士林中人都将他比为信陵君,说他有古人之相。
  值得一说的是,养士需要巨资,李邕的财源有两处。
  一处是他自身的本事,李邕书法极好,仅次于张旭,与贺知章、王缙齐名,他的润笔费高达数万之多。另一处就是贪污,他是朝廷命官,将朝廷用来给百姓提高生活的钱,贪墨下来养着读书人,提高自己的名望与地位。
  有着大儒的身份为掩护,无人察觉他的这些小动作,只认为他有信陵君的豪气,却不追究他钱财的来路。
  裴旻这一篇文章对他威胁最为巨大,李邕狡黠阴骘,并没有急着为自己正名,而是沉住了气,在等在凝聚力量。
  “老爷!”
  李邕扶手站在窗前,脸上露着阴狠的表情,与他外在的阳光形象判若两人。
  “说,又来了谁?”
  管事带着几分兴奋的道:“这回是李鸿,李大贤来了。”
  李邕嘴角露出一抹微笑,道:“继续等,份量还是有些不足!裴旻不是等闲之辈,不将士林里的中坚力量聚集起来,没有必胜的把握。唯有一举将裴旻的士林声誉击垮,才能化险为夷,甚至更进一步!”


第五章 让诸公久等了
  “老爷!宁大儒来了!”
  “继续等!”
  “张大儒也来了!”
  “再等!”
  ……
  随着一个一个大人物的到齐,李邕那张满是阴霾的脸上渐渐散发着光彩。
  他可以当这个出头鸟,但是后续的支持必需足够。
  否则面对裴旻,面对他在士林年轻一辈里的威望,他的反击只会带来更大的折辱。
  原本裴旻士林的地位与之不相上下,但是他这篇文章一出,几乎将他抬上了神坛,甩了李邕一大截,根本不足以抗衡。
  借势,是他唯一的办法!
  从效果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已经有二十余长安有头有脸的大人物站在他这边,他们的影响力汇聚起来,可比裴旻一个人要强悍的多。
  “差不多可以了!”李邕向自己的管家道:“去吧,知会长秉,让他将气氛带动起来,我随后就到。”
  他说着来到书案前,书案正中间有着一份文章,正是他反击裴旻的缴文,文中的主题围绕着忠孝二字,曲解裴旻与长辈辩论的意思,从另一个角度阐述目无尊长的可怕后果,将裴旻此举说成有违忠孝之道。
  百行孝为先!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忠孝二字,不只是在儒学,即便是诸子百家中都是位于第一第二的。
  诸子百家只是见解学术不同,但其中做人的道理却是一样,以导人向上为主,而不是引人作恶。
  李府的客堂!
  在管家的示意下,赵执赵长秉率先憋不住气了,高声道:“某素来敬仰裴国公忠义,却不想,他竟写出这种无父无君之文。竟然鼓励后生晚辈后生与长辈探讨,说什么道理由辩论中来,实践得真知。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这人人质疑长辈之言,不听先贤之话。天下岂非大乱,世间任由不忠不孝的禽兽横行!”
  他这话言语不可谓不重,这也跟他的身份地位有关。
  赵执表面上是文人,实际上还有一个身份盗匪,杀人越货的盗匪。
  别的盗匪是躲在暗处的,但是赵执这个盗匪却是在明处,生活的非常光鲜,受人尊敬。
  能够做到这一点,也算是盗匪中的奇葩。
  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李邕的庇佑。
  这也是李邕养士的第三条财路。
  历史上就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情,扶桑倭国对于大唐的仰慕,人所共知。
  一次倭国国王派了五百遣唐使来大唐,当然带了重礼十艘船,珍珠宝玉上百万。
  李邕大喜过望,热情的把这帮人安顿在宾馆里,好吃好喝招待,不让他们随便乱走。然后半夜里,他安排赵执把他们的金玉珠宝全偷了,并且把船凿沉。
  第二天面对一脸懵逼的倭国人,李邕告诉他们,昨天海潮,你们的船都给吹走了,不知所踪,然后堂而皇之的将此事上报朝廷。
  李隆基安排李邕造船十艘,将倭国送回日本。
  李邕觉得麻烦,直接让赵执将五百倭国人都杀了,不带半点犹豫的。
  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李邕此事干的漂亮。
  哪怕裴旻知道也会赞上一句,可要知道,李邕并非裴旻。
  裴旻是后世人,自带对倭国的仇视属性,李邕却是单纯的求财。为了钱财,视人命如草芥……换句话说,他不管对方是不是倭国人,只要有财,都可能是他选中的目标。只是运气太好,选择了倭国人。
  李邕就是赵执的护身符,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绝对不能坐视李邕倒台,也格外卖力。
  有人开了一个头,堂间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个个的都活跃了起来。
  这个大儒,那个大贤也纷纷表态。
  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裴旻这篇文章的厉害,回应起来也特别的激动。
  但是他们彼此的话多是大同小异,围绕忠孝来说的。
  实是裴旻的这篇文章没得黑,称之为千古佳作,毫不为过。
  但是越是这样,他们越不能让这篇文章盛传……
  李鸿激动的唾沫横飞,尽管这老家伙才略平庸,靠着大腿走到了今日。
  但终究多活了那么多年,天赋不够,年岁来凑,引章据典的本事,还是极其高明的。
  “《礼记》中有语:‘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过’……”
  他正想针对这句话大发言论。
  突然一人急急匆匆的跑进了大堂,看他的装束不过就是一小厮,还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正待大怒。
  小厮却不理会满堂的大儒,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而过,找到了自家的主子,快步上前一阵耳语。
  谢书脸色微变,起身向四方作揖道:“在下府中突然有急事,先行告退了!”
  他一挽衣襟,奔逃似地走了。
  一瞬间堂内热闹的气氛为之一凝,有一种难言的感觉。
  赵执咳了咳道:“李大贤继续说!”
  李鸿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
  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同样是小厮,同样的一声的汗,同样的有人离去。
  连借口都不变的,都是家中有事。
  这一下有人意识到情况不对了。
  他们还来不及多想,再一次有人闯进了大堂。
  还未等传入的小厮喘口气,张睿已经起身道:“清书,可是家中有事?”
  叫清书的小厮甚是机警,眼珠子一转即道:“二夫人摔了一跤,也许会早产,老夫人让您快些回去。”
  张睿对着四方一作揖道:“诸位,不好意思,家中有事,先走一步了!”
  他也不理会身后的叫唤,匆匆而去。
  张睿在长安士林的地位极高,不亚于李鸿,他这一走,更加引起了未知的猜测。
  胆小之人不等家人通报,已经开始告退了。
  一人直接起身。
  赵执呼道:“王兄,您家中也有事?”
  给称呼为王兄的脸色一红,作揖道:“人有三急,在下去去就来!”
  他这话音一落,立刻有三人叫道:“王兄等等,我们同去!”
  当然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李鸿越等越是心惊,也打起退堂鼓了。
  不到一刻钟,原本热闹的大堂,竟然人去楼空,至于赵执一根独苗。
  另一边李邕先去了趟茅房,还未得到这个消息,见势头差不多了,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客堂,人未至,声先到:“让诸公久等了!”


第六章 尴尬与意外
  李邕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整个人意气飞扬,神采焕发。只有展现出自己必胜的信念,才能让人相信他能够打赢这场战,能够战胜那个在疆场上未尝一败的裴旻。
  他带着十足气势、自信,一个脚迈入客堂!
  他要让人见到一个充满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