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漫长的发展,唐朝的春节与后世的春节已经大同小异了。
  从元旦至上元节,这十五天都属于新年狂欢。
  尤其是上元节,新年结束的最后三天,整个长安、洛阳,将会取消宵禁,任由全城百姓以及周边赶来的游客,通宵达旦的狂欢。
  上元节毫无疑问是一年之中最盛大最欢庆的节日。
  但说重要还属于元旦,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是祭天祈年的最佳时日。
  古人将四季变化,风雨干旱视为上天的指示。
  为了得到上苍的垂怜,祭天祈年必不可少。
  上到李隆基这位天子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莫不祭天,乞求风调雨顺。
  今年的孟春祭天,显然更加隆重!
  天气似乎也不怎么作美,昨夜已然下起了小雪,今日一早又起了大风。
  风雪交加!
  但是如此时日,不减百姓热忱。
  长安上下的百姓无人不知,今日是百官朝见之日。实是太宗、高宗之后,首次出现的盛况。
  无人不为之感到自豪!
  这日一大早!
  李隆基穿着华贵的衮服,登上了承天门。
  大食国的亲王莫斯雷马萨、拜占庭的总督查士丁尼、突骑施的少主韦比加,吐蕃副相隆朗赤,葛逻禄的族长阿史那施为,回鹘的族长承宗,南诏的大相还有昭武九国的国王,以及新罗、倭国等国家的使者,分别位于李隆基的左近,从使者的身份亦可看出,诸国对于此次与大唐的接触是何等重视。
  上至宗室诸王公,诸世子郡主,宋璟、苏颋、张嘉贞、张说、卢怀慎、裴旻等宰相重臣位于右近。国朝所有在京的武勋亲贵,六部尚书、侍郎、员外郎、主事还有三寺九卿诸衙官员,京中凡有品阶的文武大臣,也全部莅临。
  最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不在宗室、文臣、武勋行列,但地位之高,即便李隆基也要敬之一二,正是孔子的后裔,当世的士林之首孔德伦、孔惠元。
  他们皆等着大军的到来。
  依照最初的惯例,只要文武百官集结,李隆基便在万骑、龙武军的率领下赶往天坛祭天。
  裴旻在这里加了一项类似于阅兵的仪式,就如开幕式的进场一般,由军队至远处赶来承天门下,与李隆基汇合,三军再护送李隆基前往天坛。
  “轰!”
  “轰!”
  “轰!”
  人未至,地先震!
  大地似乎在颤抖,前所未有的震撼。
  李隆基眼中一阵狂热,宋璟、苏颋、张嘉贞一脸的震撼。
  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韦比加、隆朗赤、阿史那施为、承宗等人皆直愣愣的看着风雪中若有若无的影子,表情渐渐的吃重。
  尤其是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两人,他们皆是军中宿将,看出了远处那股若有似无的铁血气息,只有百战劲旅,方有这种气概。
  裴旻带着几分自豪的看着:眼前的兵马不是什么天子禁军,而是他的兵……镇边第一军:神策军!


第二十一章 神策天威
  依照道理而言,这种护卫皇帝安全的任务,理当由天子禁军负责。
  就算不是左右龙武、羽林军,也应该是十六卫的兵士,长安本土守兵才是正理。
  哪有从边境调兵来长安负责皇帝安危的?
  万一边兵统帅心怀不轨,趁机挟天子以令不臣。
  那岂非天下大乱?
  裴旻也没有这个心思,他还记得多年前曾给李隆基提过此事。
  强烈指责中央军存在的问题,再三怀疑天子禁军的战斗力,希望李隆基能够重视起来。
  李隆基也确实重视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李隆基采取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中央军疲软的原因并非是兵,而是将!
  天子禁军的武器装备是最好的,兵源的素质获取途径也是最好的,实力本应该最强才是。
  可正应了一句话,狮率羊群,羊亦狮;羊率狮群,狮如羊。
  现如今朝堂上的将军就没有几个见过世面的,扫除了一批,又来了一批。
  新来的这批人,以王毛仲为首。
  王毛仲此人不能说他没有能力,本事还是有的,就是干不得大事。性识明悟,骁勇善骑射是他的优点,同样的胆小惧事,嚣张狂妄,目中无人是他最大的缺点。
  王毛仲是李隆基的家奴,是李隆基一手提拔出来的心腹。
  当年李隆基为了诛杀韦后、宗楚客、安乐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政变最关键的一环是王毛仲联系的万骑军。
  当初万骑军的作用,就如先天政变,裴旻控制的羽林军一般,是决定性的一步棋,关键中的关键。
  就是面对这种情况,王毛仲在政变前,一副事事旦旦的表情,一切包在我身上的模样。然而在政变的时候,王毛仲怂了,在最关键的时候,他吓的不敢出现,直接导致李隆基联系不上万骑军,险些政变失败。
  这政变失败的下场如何,根本不用去想。
  面对王毛仲这种过错,李隆基杀了王毛仲都不为过,但是李隆基没有。对于事后三日才现身的王毛仲,李隆基非但不责,还超授他将军爵位,未逾年,已至大将军,成为三品大员。
  如今更是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进位特进,行太仆卿,霍国公,成为了军方大佬。
  李隆基对于自己信任的人实在太过宽容,他能够宽恕王毛仲险些害他身死的大过,对于他其余的小过,自然不予追究。
  经过当年的事件,王毛仲一系朝中将领,不敢再懈怠兵卒的练习。
  这些年禁军的实力却有长进,不至于如当初那般,完全腐败无能。却也因统帅的实力有限,当不上精锐的称号,只能出来显白显白,真要上了战场,还真排不上什么大用场。
  裴旻看遍北衙龙武军、羽林军,以及南衙十六卫的关中兵,一支支部队里,只有小部分是真正合格的兵士。其余的诓骗诓骗外行倒是可以,想要瞒过内行人的眼睛,却也太小觑天下人了。
  狮王莫斯雷马萨,十一岁上阵杀敌,有近乎三十年的从军经验。查士丁尼是拜占庭的地方总督,亦有四十年的军旅生涯。至于吐蕃隆朗赤、葛逻禄的族长阿史那施为、回鹘的族长承宗又有哪一个等闲?
  还有昭武九国的国王,能够成为一国之主,在错综复杂的西域混迹现在,又岂是眼力逊色之辈?
  除非裴旻将十六卫、龙武军、羽林军中小部分精英挑选出来,另外组成一支兵士,加以配合训练,方能体现唐军的威势。
  然而时间并不允许他如此做来,七拼八凑的兵卒汇聚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足以做到这点。
  裴旻最初的提议是凑合着用,在这方面他亦无能为力。
  一支强军的成型是需要时间,需要通过各种实战、演习训练,磨练成型。
  裴旻就算得到李靖、苏定方、裴行俭的承传,也没有本事在短短的一个月就练就一支强兵出来。
  裴旻愿意将就,李隆基却不愿意。
  大唐的未来发展在于西方,西方的昭武九国、大食国、拜占庭、突骑施等西方国家就在一旁看着,焉能马虎?
  李隆基心底也开始后悔,没有真正的抓一抓南北衙禁军的战斗力,以至于关键的时候,上不得台面。
  于是,李隆基自己提议将陇右神策军调来一用。
  神策军号称镇边第一军,李隆基亦正想看看第一军的风采。
  换做别的皇帝,铁定不会这么干,但是李隆基不一样。
  他的信任带着几分盲目,神策军也是大唐的部队,焉能对他这个大唐皇帝如何?
  何况神策军的统帅是裴旻,完全不用怀疑。
  裴旻早有此意,只是他本人不好提出而已,当即也传令神策军,入长安接受训练。
  神策军成军至今,已有七年,经历了洮州反击战,广恩镇诱敌战,河西九曲地袭扰战,收复河西九曲地之役以及平定六胡州叛乱,可谓实战经验丰富。自身又经过裴旻、封常清两人的严苛训练。
  尤其是近年,裴旻得到了李靖、苏定方、裴行俭的兵法承传,习得了他们的练兵之法,配合自己后世的一些浅见,多次领陇右军上山下河,入川进漠,在恶劣的环境中,模拟军事演习。神策军是所有陇右军中表现最好的,称一句百战之师,毫不为过,也是裴旻手中第一王牌战力。
  这神策军由远及近,每走一步,都给人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
  整齐,威武,雄壮!
  神策军穿过风雪,出现在承天门下!
  “这……”李隆基忍不住失声说了一句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