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焓蔽奶ǹ啥勒埔痪!
“多谢将军……”孙坚扯了扯嘴角,无奈实在笑不出来,只好举杯敬酒,以示谢意。
“你我兄弟也,何言谢字?”袁术摆摆手,半洒半饮干掉杯中之酒。
袁术家仆袁六从大堂侧门入,贴着墙壁绕到主人背后,耳语一番。
袁术因为饮酒过量而渐渐扩散的瞳孔重新凝实,低头沉思良久,半晌瞥了孙坚一眼,说道:“文台,尚有讨董之志否?”
孙坚投杯于案,慨然说道:“坚虽败,为国除贼之志未损也。”
袁术抚掌笑道:“壮哉文台刚刚接到消息,孔(伷)公绪病卒,今豫州无主,孤当举文台为豫州刺史,为讨董资用。你我兄弟,各据大州,天下不足定也。”
孙坚目瞪口呆……
正文 第二百五十九章 兵发冀州
第二百五十九章兵发冀州
“文台,尚有讨董之志否?”
孙坚投杯于案,慨然说道:“坚虽败,为国除贼之志未损也。”
袁术抚掌笑道:“壮哉文台刚刚接到消息,孔仲仁去兖州鲁国吧,陈(逸)子师在那,旁边还有山阳太守袁(遗)伯业照应。”陈逸陈子师即党人领袖、太傅陈蕃之子,曾和冀州刺史王芬谋划废帝,许攸那阵子无聊,也陪他们玩了一把,事泄,王芬自杀,陈逸亡命。董卓入京后为党人翻案,党人后代皆赐官职,陈逸被拜为鲁国相。兖州鲁国南方与豫州沛国接壤,境内谯县就是豫州刺史部所在地。
袁绍扶着额头道:“孟德也一同去吧。”曹操家即在沛国谯县,他对那片儿人熟地熟。
曹操点点头,问道:“是老老实实呆在鲁国还是……”
袁绍想了想道:“暂时不要起冲突,等到我拿下冀州再说。”
……………………………………………………………………………
这个冬天还真是精彩得过分呐
临近年关,盖俊一边娱妻弄子,一边目视中原,发出无限感慨。
黄忠指挥的河内之战整个过程来看堪称完美,以亡数百人的微小代价击退董卓,并取得河内八县千里之地,数十万子民,可惜副将张杨死了……
说实话张杨的死吓到他了,特别是听说他在阵上被吕布数创,伤重而死。历史上张杨虽然也是因为吕布而死,可意思完全相反,他是欲救受到曹操围困的吕布,而为部下所害。
历史上本该是肝胆相照好兄弟的典范,却由于自己的介入而演变成这样的结果。
造化弄人吗?
张杨有二子,一十岁,一八岁,盖俊令云中太守乐贺好生看顾,直至二子成*人为止。
董卓、袁术南阳之战,这场历史上没有发生的战事让盖俊听到了两个名字,一个叫文聘,可以说他是荆州为数不多可以称得上名将的人。另一个名字很让他诧异,先零伪王野利,他居然还活着,并且投入袁术门下,帮助袁术大破樊稠上万骑。
袁术和大兄袁绍的豫州之争以后者退让而告终,但盖俊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不出半年,二袁必会开战,正式拉开三国群雄争霸时代的帷幕。
正月一过,盖俊首先封堵恒山诸道,莫说人,老鼠都不许通过。集射虎、落雕二营三千,骑兵一万,步卒两万七千,合计四万人整,刨去北地、河东、河内三处聚有重兵的地方不算,这是盖俊目前能够动员的最大极限了。大军分批南下上党郡,作为征伐冀州之用。参战的大将有振威中郎将庞德、折冲校尉徐晃、上党都尉胡封、先登校尉胡车儿、怀义校尉张白骑。另外他用北地都尉郭锐替换上郡都尉鲍出,以鲍出为陷陈都尉,和先登校尉胡车儿都射虎、落雕二营。
由于粮草早在去年就开始囤积于壶关,民夫也不缺,附近全是黑山民,随着最后一部步卒到达壶关,大军在怀义校尉张白骑及三千原黑山军的引导下进入恒山。
''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 困兽犹斗
第二百六十章困兽犹斗
盖俊率军进入恒山的同时,八方云动,首先河内典军中郎将黄忠突然南下包围孟津冀州兵,袁绍、兖州刺史刘岱出动战舰数百从水上来,冀州人毫无准备,冀州从事赵浮、程涣并被擒斩,士卒战死者三千,大舰被焚数百艘,降者近万。
当日火光冲天,看得对岸董军士卒膛目结舌,马上禀报董卓,董卓料想必是关东内讧,着令将士不得妄动,静观其变。
袁绍后顾无忧,亲率数万大军,船近千向东进驻兖州东郡、黄河道口延津,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王肱以数千兵助之,对黄河北岸的冀州魏郡虎视眈眈。
身处魏郡邺城的韩馥大为惊骇,要说他近来一点风声没收到那是骗人,可走到兵戎相见这一步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不敢稍有迟疑,急忙以武猛校尉麹义将兵一万南下黎阳,阻止袁绍北上,然而麹义走到内黄突然叛变,兵锋掉转向北。
韩馥又怒又急,大骂麹义叛徒,以清河人朱灵率兵两万击之。
内黄西黄泽大湖。
浩淼的湖水波光粼粼,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余香,一个年约四旬出头,身披精甲的中年大汉默默走在湖边芦苇旁,他身长七尺八寸,躯干雄壮,肩膀比常人宽了半尺有余,容貌粗豪,满脸胡须,形象异常威武,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宿将。
他就是金城麹义麹子善,前文提到过,麴氏原本出自青州平原鞠姓,先祖鞠谭,西汉哀帝时任尚书令,由于受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案件牵连被削职为民,王莽时徒凉州,鞠谭由是“避难湟中、改鞠为麹”。
中平四年黄巾暴起,韩遂、边章亦起于西疆以应,金城麹氏整族依附韩遂,正在追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镇压黄巾之乱的麹义,立场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家族不认,朝廷不信,心灰意冷下遂留冀州。他的祖籍平原虽属青州,但其境内十县,有七县在黄河以北,地缘上更接近冀州,所以他此举也算是落叶归根。
七年了
不知不觉间麹义已经旅居冀州七年,相比于凉州,略显安定的七年。可是,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作为一个在西疆长大的人,心中必怀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麹义也不例外。多少个日日夜夜梦中醒来,他总是会问自己,当初自己的选择,真的正确吗?
西疆那场战事,成就了相国、执国朝权柄的董卓,成就了骠骑将军领并州牧盖俊,乃至当年征讨黄巾时一文不名,现在却名传天下的虎威将军盖胤、度辽将军马腾……
当年和自己一同赴关东的傅燮,以汉阳太守死难,那又如何?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像傅燮一样轰轰烈烈的死去,青史留名,也不愿终老于榻上。
去年关东联军讨董曾一度让他升起希望,然而冀州牧韩馥的胸无大志随即让他失望透顶。正是在那时,骠骑将军盖俊亲手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到并州共建功勋,盖俊麾下多为凉州乡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麹义想了想,婉言拒绝。一来他受不了身份、地位上的落差,二来则是袁绍一方已经开始和他接触。
袁绍,海内所望,素有大志,若能辅之,事业成矣。
“校尉……”一名凉州亲信大步走来,打断麹义的沉思,“韩馥两万大军进至五十里。”
“两万?”麹义扯了扯嘴角,不以为然,问道:“谁为将?”
“清河人朱灵。”
麹义点点头,朱灵素有名声威望,甚得士卒心,算得上冀州名将,不过也就如此而已。
冀州牧韩馥的不作为,不止麹义感到失望,朱灵也有意见,冀州即使先后遭遇黄巾、张纯之乱,犹有四五百万人口,百万顷、即亿亩良田,带甲十余万,谷支十年。此,用武之国也,世祖光武帝据此扫平天下,定鼎九州。今,董卓暴逆,弑杀天子,韩馥不思进取,甘为一守田翁,冀州诸将则不想为守门犬。
不过朱灵和麹义不同,他虽然不满韩馥,但却不会做那以下犯上之事。作为冀州有数的几位名将,袁绍不可能不想拉拢他为己用,曾多次伸出橄榄枝。朱灵没有回复,当然,他同样也没有向韩馥告密,看似两不相帮,其实应该说是倾向于袁绍这边,惟有袁绍这样的人杰入主冀州,他们这些武人才能得到一展身手的机会。
对于此战,朱灵无必胜之心,哪怕他有两万人而对手麹义只有一万。朱灵与麹义相识数载,深知其能,其用兵之健,绝不弱于公孙瓒、徐荣、盖胤、马腾等正值壮年的国朝名将,可惜身在冀州,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