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工的劝诫或指挥。
作为中央大学的学生,必须也仅需遵守中央大学的规定制度即可。产生矛盾或者被欺负的时候,不必在意身份的高低,只要考虑好怎么保护自己或者进行有限度的反击就足够了。但是事后要报告教师,由学校来对事情进行裁定。如果学生认为裁定不公正,还可以直接告到党校长那里。
关于维护公平公正这一点,党爱国格外重视。他还特别强调,不管是谁,只要违反了中央大学的规矩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其中如果有谁借助自己在中央大学外部的身份和势力,对同学或同学的亲密家人进行恶意报复,党爱国必定严惩不贷。
刘晔在和刘辩成为室友的几天之后,就被刘辩“发展”成了“航空模型协会”的第二个成员,还担任了“副会长”兼会计兼书记等职位。刘晔成为了会中的“老黄牛”,会长刘辩就自然可以做“甩手掌柜”了。
当然刘辩并没有借着皇子身份强迫刘晔——他根本没想过要这么做,或者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他没有身为皇子的霸气。不过对于一直暗中关注着他的党爱国来说,这样的刘辩也算挺合他的心意了。意志品质方面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关键是他还没有沾染太多纨绔习气。
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在被父母强制送入学生宿舍之前,已经被严厉地叮嘱过了?虽然的确应该是有这个因素在里面,但是党爱国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过了,刘辩还算是个“朴实”的少年。虽说各种贵族子弟的毛病也有,但他从本质上就不是强势的性格。
像这次去“发展”刘晔的行动,都是党爱国看到刘辩和新室友“同居”了几天之后还没有动静,两个人之间也还是处在最客气的那种初次接触阶段,亲自给刘辩出谋划策怂恿他去做的。
而刘晔与其说是被刘辩的“王八之气”震撼住了,倒不如说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子室友嗑嗑巴巴地想要向他说明制作飞机模型的有趣之处的样子,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可怜兮兮的,所以才点头同意加入“航空模型协会”的。
正文 0075 孔明灯、热气球
等到校工们将一大堆材料分发下去之后,下午的课程就开始了。党爱国在讲台上示范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并将自己的传统跟班们和新加入的刘辩、刘晔两人派到了后几排一同演示制作过程。
虽然在传说中发明了这个孔明灯的诸葛孔明现在还没有到入学年龄,但党爱国还是将这种新的飞天道具命名成了孔明灯——至于命名的理由和其中的典故就没细说。这其实就和他直接将公历纪元拿来用是一样的,怎么方便怎么来——所谓的名字只不过是个记号,叫什么都没差吧?
说起来,现在中央大学里的学生社团都突破了两位数,但第一个成立的“航空模型协会”的会员人数还是没有突破两个,这真是个让人觉得尴尬的事实。或许是因为那些武人们的动手能力太差,而文人们不仅动手能力太差,还觉得制造纸飞机这种没什么实用价值的飞天小玩具只不过是奇技淫巧,不屑为之的关系。
所以说,就是因为这样,有很多高科技产品的雏形都能在中国找到,但它们却都没能继续发展成真正的高科技产品。毕竟,最初的科技产品是比不上人力的——尤其是许多可以被充分压榨到骨头里的人力。
我是廉价劳动力的分割线
孔明灯的制作原理虽然简单,其实真动起手来就会发现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用细竹条弯成的骨架,因为竹子有弹性所以很难弯成规整的圆形。这个时候,就必须要用火烤,来让竹圈固定下来。
但是既然在汉语里,“火候”这个词还能够用来比喻道德、学问、技艺等的修养程度,那么就说明这个“火候”并不是让谁学一遍就能够彻底掌握的东西。因此党爱国发下去的材料中,最困难的孔明灯骨架其实都是竹篾制品工匠事先做好的。学生们需要做的只是把纸好好地糊上去,不要漏气就可以了。
但是就算是这么“简单”的工作,某些学生们也并非能够做得完美。当然,自己眼高手低,却依然有一种身份和阶级上的优越感,瞧不起工匠的人,在中央大学的这些学生之中已经不存在了。就算是深以自己“四世三公”的家世为傲的袁绍,也不得不承认工匠等技术人员的重要性。
后世关于三国时期的歇后语不少,其中有一句张飞绣花,用来比喻这些学生们现在进行手工小制作时的样子,简直是再贴切不过了——尤其是张飞本人也在这里。
张飞本人可谓文武双全,当然他是不会绣花的。除了武力出众之外,他还写得一手好草书,擅长画美人——这或许也和张氏家学渊源有关。当时的太常卿张奂长子张芝、四子张昶,尤善章草,时人谓之“草圣”、“亚圣”。虽然张芝兄弟出自敦煌张氏,而张飞出自范阳张氏,但他们五百或者一千年前还真是一家子。
那么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堪称高富帅代表,但是却宁愿当老三也不做老二的张飞手艺如何……很遗憾,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这句歇后语说得真没错。他本人的孔明灯糊得又快又好,和擅长编草鞋的大哥刘备差不多。相比之下关二爷才真正体现了武人的风范,整个制作过程中,那张有着朴实红色的面膛一直发黑,眉头也始终没有舒展开来。
不过在党爱国和几位进行示范的学生们的带领下,就算是最笨拙的学生,也算是能将孔明灯“糊弄”上了。这的确是“糊弄”上的,而且那些粗手粗脚惯了的武人们,还得特别小心翼翼地糊弄,以免压折了纤细的骨架,弄破了轻薄的纸张。
之后在晾干浆糊的时间里,党爱国又介绍了一下孔明灯和竹蜻蜓的结合产物——走马灯,然后还有身为重头戏的放大版孔明灯——热气球的制造。在这里,他顺便给“航空模型协会”打了个广告。
党爱国告诉大家,关于制造能飞起来,又相对安全的热气球的具体知识,学校并不会多花时间传授。热气球的基本原理和孔明灯没什么两样,只是将体积放大了之后,之前可以忽视,而现在却必须要注意的各种细节问题都多了很多。如果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尝试着制作一下。
不过学校当然也会给感兴趣的学生们必要的帮助——“航空模型协会”便会利用学校追加的专项活动资金,开启关于热气球的研究项目。所有想要制造热气球的学生,都可以无条件地报名参加。
我是孔明灯的分割线
等学生们的孔明灯上糊着的纸张蒙皮都晾干粘牢了,党爱国便带领着学生们带到了校园内一处空旷的地方。在可燃物多的场所放飞孔明灯十分危险,孔明灯一旦在空中着火后掉到不方便灭火的地点,便有可能酿成一场大火。就算是现代的钢筋水泥都市里,也是禁止放飞孔明灯的。
这一点党爱国已经重点告诫过学生们了,至于他们会不会往心里去就不好说了——或许还有人会琢磨着怎么利用这一点来焚烧敌人粮草?这也许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会不会弄巧成拙甚至是玩火**,就要看他们的能力甚至运气了。
党爱国的这批孔明灯还是第一次正式放飞。之前他和他的跟班们,还有“航空模型协会”的刘辩、刘晔虽然已经秘密地研究了三个版本的孔明灯,但为了给大家一个惊喜,所以确定第三版上升很平稳之后就没有让它真正飞起来。
也许是因为这些孔明灯中饱含着他的研究心血,所以现在最兴奋的,反而是早就知道并制作过孔明灯的皇子刘辩。刘晔虽然也比较兴奋,但是他表现得要沉稳正常得多了。毕竟这位可是13岁就能面不改色地杀人,然后心里还没有留下任何阴影的天才(?)少年啊。
“都注意了,放飞时要拿着孔明灯的两侧,感觉它要飞起来了就松手。松手之后不要光盯着你自己的孔明灯,都给我注意好头顶,别让其他人的孔明灯掉到你们头顶上。”
在放飞孔明灯的时候,党爱国一边拿着自己的孔明灯,等待底下被点燃的那个浸满油的布团将灯里的空气烘热,一边叮嘱着学生们。
在每个学生旁边,都有一个校工替他将作为孔明灯燃料的油布条绑好并点燃。这些校工的手里还拿着一把伞,党爱国吩咐他们时刻盯着自己负责的学生,一旦天上有制作得不好的孔明灯被引燃后掉下来,他们就撑起伞阻挡住这团“流星火”。话说,如果大